唐宋诗醇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忘城北。
  原选者评。潜身避寇。触目伤怀。虽从乐游追叙。而俯仰悲伤。纯是忠爱之情。忧戚之志。所谓对此茫茫。百端交集。何暇计及讽刺乎。叙乱离处。全以唱叹出之。不用实叙。
  笔力之高。真不可及。若白氏。长恨歌。乃因。长恨传。而追叙其事。委曲凄断。自成一家。正不得沾沾比勘也。
  苏辙曰。杜。哀江头。诗。予爱其词气。如百金战马。注坡蓦涧。如履平地。得诗人之遗法。如白乐天诗词甚工。然拙於纪事。寸步不遗。犹恐失之。所以望老杜之藩篱而不及也。
  哀王孙
  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
  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得同驰驱。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
  问之不肯道名姓。但道困苦乞为奴。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
  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
  不敢长语临交衢。且为王孙立斯须。昨夜东风吹血腥。东来橐驼满旧都。
  朔方健儿好身手。昔何勇锐今何愚。窃闻天子已传位。圣德已服南单于。
  花门剺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哀哉王孙慎勿。五陵佳气无时无。
  原选者评。刘会孟曰。起如童谣。省却叙事。篇内忠臣之盛心。仓卒之隐语。备尽情态。
  仇兆鳌曰。明皇平韦后之难。身致太平。开元之际。几於贞观盛时。及天宝末。不惟生民涂炭。而妻子亦且不免。读。江头。王孙。二诗。至今犹惨然在目。孟子云。苟能充之。以保四海。不能充之。不足以保妻子。即一人之身。而治乱兴亡之故昭然矣。
  大云寺赞公房
  心在水精域。衣沾春雨时。洞门尽徐步。深院果幽期。到扉开复闭。撞钟斋及兹。
  醍醐长发性。饮食过扶衰。把臂有多日。开怀无愧辞。黄鹂度结构。紫鸽下罘罳。
  愚意会所适。花边行自迟。汤休起我病。微笑索题诗。灯影照无睡。心清闻妙香。
  夜深殿突兀。风动金锒铛。天黑闭春院。地清栖暗芳。玉绳回断绝。铁凤森翱翔。
  梵放时出寺。钟残仍殷床。明朝在沃野。苦见尘沙黄。
  原选者评。声调稳惬。雅近选体。钟惺以为排津。谬矣。
  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
  文章有神交有道。端复得之名誉早。爱客满堂尽豪翰。开筵上日思芳草。
  安得健步移远梅。乱插繁花向晴昊。千里犹残旧冰雪。百壶且试开怀抱。
  垂老恶闻战鼓悲。急發为缓忧心扌寿。少年努力纵谈笑。看我形容已枯搞。
  坐中薛华善醉歌。歌辞自作风格老。近来海内为长句。汝与山东李白好。
  何刘沈谢力未工。才兼鲍照愁绝倒。诸生颇尽新知乐。万事终伤不自保。
  气酣日落西风来。愿吹野水添金杯。如渑之酒常快意。亦知穷愁安在哉。
  忽忆雨时秋井塌。古人白骨生春苔。如何不饮令心哀。
  原选者评。词气朴老。脉络井然。末幅纵笔排宕。单句径住。亦别有神味。
  计东曰。太白长句。其源出於鲍照。故此诗云。然公尝以。俊逸鲍参军。称太白。正称其长句也。
  晦日寻崔戢李封
  朝光入瓮牖。尸寝惊敝裘。起行视天宇。春气渐和柔。兴来不暇懒。今晨梳我头。
  出门无所待。徒步觉自由。杖藜复恣意。免值公与侯。晚定崔李交。会心真罕俦。
  每过得酒倾。二宅可淹留。喜结里仁欢。况因令节求。李生园欲荒。旧竹颇修修。
  引客看扫除。随时成献酬。崔侯初筵色。已畏空尊愁。未知天下士。至性有此不。
  草牙既青出。蜂声亦暖游。思见农器陈。何当甲兵休。上古葛天民。不贻黄屋忧。
  至今阮籍等。熟醉为身谋。威凤高其翔。长鲸吞九州。地轴为之翻。百川皆乱流。
  当歌欲一放。泪下恐莫收。浊醪有妙理。庶用慰沉浮。卷十
  襄阳杜甫诗二
  喜晴
  皇天久不雨。既雨晴亦佳。出郭眺西郊。肃肃春增华。青荧陵陂麦。窈窕桃李花。
  春夏各有实。我饥岂无涯。干戈虽横放。惨澹斗龙蛇。甘泽不犹愈。且耕今未赊。
  丈夫则带甲。妇女终在家。力难及黍稷。得种菜与麻。千载商山芝。往者东门瓜。
  其人骨已朽。此道谁疵瑕。英贤遇车感轲。远引蟠泥沙。顾惭昧所适。回首白日斜。
  汉阴有鹿门。沧海有灵查。焉能学众口。咄咄空咨嗟。
  原选者评。既雨晴亦佳。与。雨过苏端。诗。久旱云亦好。皆自胸臆中流出。气息亦近陶令。
  述怀
  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
  朝廷慜生还。亲故伤老丑。涕泪授拾遗。流离主恩厚。柴门虽得去。未忍即开口。
  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比闻同罹祸。杀戮到鸡狗。山中漏茅屋。谁复依户牖。
  摧颓苍松根。地冷骨未朽。几人全性命。尽室岂相偶。嵚岑猛虎场。欝结回我首。
  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汉运初中兴。生平老耽酒。
  沉思欢会处。恐作穷独叟。
  原选者评。申涵光曰。无一语空闲。只平平说去。有声有泪。真三百篇嫡派。
  李因笃曰。北征。如万山之松。中蔚烟霞。此诗如数尺之竹。势参霄汉。
  。唐书。本传。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载。亡走凤翔。谒上。拜左拾遗。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寠。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
  威弧不能弦。自尔无宁岁。川谷血横流。豺狼沸相噬。天子从北来。长驱振凋敝。
  顿兵岐梁下。却跨沙漠裔。二京陷未收。四极我得制。萧索汉水清。缅通淮湖税。
  使者纷星散。王纲尚旒缀。南伯从事贤。君行立谈际。坐知七曜历。手画三军势。
  冰雪净聪明。雷霆走精锐。幕府辍谏官。朝廷无此例。至尊方旰食。仗尔布嘉惠。
  补阙暮徵入。柱史晨征憩。正当艰难时。实藉长久计。回风吹独树。白日照执袂。
  恸哭苍烟根。山门万重闭。居人莽牢落。游子方迢递。癿回悲生离。局促老一世。
  陶唐歌遗民。后汉更列帝。恨无匡复资。聊欲从此逝。
  送从弟亚赴安西判官
  南风作秋声。杀气薄炎炽。盛夏鹰隼击。时危异人至。令弟草中来。苍然请论事。
  诏书引上殿。奋舌动天意。兵法五十家。尔腹为箧笥。应对如转丸。疏通略文字。
  经纶皆新语。足以正神器。宗庙尚为灰。君臣俱下泪。崆峒地无轴。青海天轩轾。
  西极最疮痍。连山暗烽燧。帝曰大布衣。藉卿佐元帅。坐看清流沙。所以子奉使。
  归当再前席。适远非历试。须存武威郡。为画长久利。孤峰石戴驿。快马金缠辔。
  黄羊饫不膻。芦酒多还醉。踊跃常人情。惨澹苦士志。安边敌何有。反正计始遂。
  吾闻驾鼓车。不合用骐骥。龙吟回其头。夹辅待所致。
  原选者评。二诗一时所作。匡济深衷。寓于翰墨。激切沉挚。他人无此格力。
  彭衙行
  忆昔避贼初。北走经险艰。夜深彭衙道。月照白水山。尽室久徒步。逢人多厚颜。
  参差谷鸟吟。不见游子还。痴女饥咬我。啼畏虎狼闻。怀中掩其口。反侧声愈嗔。
  小儿强解事。故索苦李餐。一旬半雷雨。泥泞相牵攀。既无御雨备。径滑衣又寒。
  有时经契阔。竟日数里间。野果充糇粮。卑枝成屋椽。早行石上水。暮宿天边烟。
  少留周家洼。欲出芦子关。故人有孙宰。高义薄曾云。延客已曛黑。张灯启重门。
  暖汤濯我足。翦纸招我魂。从此出妻孥。相视涕阑干。众雏烂漫睡。唤起沾盘飧。
  誓将与夫子。永结为弟昆。遂空所坐堂。安居奉我欢。谁肯艰难际。豁达露心肝。
  别来岁月周。胡羯仍搆患。何当有翅翎。飞去堕尔前。
  原选者评。通篇追叙。琐屑尽致。神似汉魏。
  北征
  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维时遭艰虞。朝野少暇日。
  顾惭恩私被。诏许归蓬荜。拜辞诣阙下。怵惕久未出。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
  君诚中兴主。经纬固密勿。东胡反未已。臣甫愤所切。挥涕恋行在。道途犹恍惚。
  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靡靡逾阡陌。人烟眇萧瑟。所遇多被伤。呻吟更流血。
  回首凤翔县。旌旗晚明灭。前登寒山重。屡得饮马窟。邠郊入地底。泾水中荡潏。
  猛虎立我前。苍崖吼时裂。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青云动高兴。幽事亦可悦。
  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
  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坡陀望鄜畤。岩谷互出没。我行已水滨。我仆犹木末。
  鸱鸟鸣黄桑。野鼠拱乱穴。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
  遂令半秦民。残害为异物。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
  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
  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海图坼波涛。旧绣移曲折。天吴及紫凤。颠倒在短褐。
  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那无囊中帛。救汝寒凛栗。粉黛亦解苞。衾裯稍罗列。
  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
  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翻思在贼愁。甘受杂乱聒。
  新归且慰意。生理焉能说。至尊尚蒙尘。几日休练卒。仰观天色改。坐觉祅气豁。
  阴风西北来。惨澹随回鹘。其王愿助顺。其俗善驰突。送兵五千人。驱马一万匹。
  此辈少为贵。四方服勇决。所用皆鹰腾。破敌过箭疾。圣心颇虚伫。时议气欲夺。
  伊洛指掌收。西京不足拔。官军请深入。蓄锐伺俱发。此举开青徐。旋瞻略恒碣。
  昊天积霜露。正气有肃杀。祸转亡胡岁。势成擒胡月。胡命其能久。皇纲未宜绝。
  忆昨狼狈初。事与古先别。奸臣竟菹醢。同恶随荡析。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
  周汉获再兴。宣光果明哲。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微尔人尽非。于今国犹活。
  凄凉大同殿。寂寞白兽闼。都人望翠华。佳气向金阙。园陵固有神。扫洒数不缺。
  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
  原选者评。以排天斡地之力。行属词比事之法。具备万物。横绝太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有五言。不得不以此为大文字也。问家室者事之主。愤艰虞者意之主。以皇帝起。太宗结。恋行在。望匡复。言有伦脊。忠爱见矣。道途感触。抵家悲喜。琐琐细细。靡不具陈。极穷苦之情绝不衰馁。严羽谓李杜之诗如金支鸟擘海。香象渡河。下视郊。岛辈有类虫吟草间者。岂不然哉。忆昨。一段。立言有体。若元礼。虽有活国之功。终伤人臣之义。甫但称其忠烈。而行诛之权归诸明皇。尤为得体。中唐以下。惟李商隐。西郊。等作有此风力。特知之者少耳。
  苏轼曰。北征。诗识君臣大体。忠义之气与秋色争高。可贵也。
  范温曰。孙莘老尝谓老杜。北征。诗胜退之。南山。诗。王平甫以为。南山。胜。北征。终不能相服。时山谷尚少。乃曰。若论工巧。则。北征。不及。南山。若书一代事。
  与国风。雅。颂相为表里。则。北征。不可无。而。南山。虽不作未害也。二公之论遂定。
  王嗣奭曰。南山。北征。体不相蒙。南山。琢镂凑砌。诘屈奇怪。创体杰出。
  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北征。固是雅调。古来词人多用之。如韩之。赴江陵寄三学士。等作庶可与之雁行也。
  李因笃曰。其才则海涵地负。其力则排山倒岳。有极尊严处。有极琐细处。繁则如千门万户之象。简则有急弦促柱之悲。元河南谓其具一代兴亡。与风雅颂相表里。可谓知言。得舍弟消息风吹紫荆树。色与春庭暮。花落辞故枝。风回返无处。骨肉恩书重。漂泊难相遇。
  犹有泪成河。经天复东注。
  原选者评。刘会孟曰。苦心怨调。使人凄然。
  玉华宫
  溪回松风长。苍鼠窜古瓦。不知何王殿。遗构绝壁下。阴房鬼火青。坏道哀湍泻。
  万籁真笙竽。秋色正萧洒。美人为黄土。况乃粉黛假。当时侍金舆。故物独石马。
  忧来藉草坐。浩歌泪盈把。冉冉征途间。谁是长年者。
  原选者评。吴昌祺曰。即古诗。所遇无故物。之意。
  洪迈曰。张文潜暮年在宛丘。何大圭方弱冠。往谒之。凡三日。见其吟哦老杜。玉华宫。诗不绝口。大圭请其故。曰。此章乃风雅鼓吹。未易为子言。大圭曰。先生所赋。
  何必减此。曰。平生极力摹写。仅有一篇稍似之。然未可同日而语也。遂诵其。离黄州。诗曰。扁舟发孤城。挥手谢送者。山回地势卷。天豁江面写。中流望赤壁。石脚插水下。昏昏烟雾岭。历历渔樵舍。居夷实三载。邻里通假借。别之岂无情。老泪为一洒。篙工起鸣舷。轻橹健於马。聊为过江宿。寂寂樊山夜。此其音响节奏固似之矣。
  九成宫
  苍山入百里。崖断如杵臼。曾宫凭风回。岌嶪土囊口。立神扶栋梁。凿翠开户牖。
  其阳产灵芝。其阴宿牛斗。纷披长松倒。揭山蘖怪石走。哀猿啼一声。客泪并林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