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林广记


  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去国魂已游,怀人泪空垂。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索寞竞何事,徘徊只自知。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

  东坡云:“柳仪曹此诗,忧中有乐,乐中有忧,盖绝妙古今矣。然老杜云:‘王侯与蝼蚁,同尽随丘墟。’仪曹又何忧之深也。”

  王摩诘

  东坡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后湖集》云:“摩诘之诗,造语妙处,至于造物相表里,岂直诗中有画哉?观其诗,知其蝉蜕尘埃之中,蜉蝣万物之表也。”

  《后山诗话》云:“王右丞诗,学于陶渊明,得其自在处。”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东坡云:“旧传《阳关三叠》。然今世歌者,每句再叠而已。盖通一首言之,是四叠,皆非是。或每句三唱,以应三叠之说,则丛然无复节奏。余在密州,有文勋长官,以事至密,自云得古本《阳关》,其声宛转凄断不类,乃知唐本三叠盖如此。及在黄州,偶读乐天《对酒诗》云:‘相逢且莫推辞酒,听唱阳关第四声。’注云:‘第四声,“劝君更尽一杯酒。”’以此验之,若一句再叠,则此句为第五声。今为第四声,则一句不叠审矣。”

  《复斋漫录》云:“《送元二》绝句,李伯时取以为画,谓之《阳关图》。予尝以为失。按《汉书》,阳关去长安二千五百里,唐人送客,出都门三十里,特是渭城耳。今有渭城馆在焉。据其所画,当谓之《渭城图》可也。山谷题此图云:‘渭城柳色关何事,自是离人作许悲。’味此诗,则谓之《渭城图》可也。”

  南山遣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回期。

  山谷老人云:“余顷年登山临水,未尝不读王摩诘诗,顾知此老胸次定有泉石膏肓之疾。”

  赵章泉《诗法》云:“王摩诘有诗云:‘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杜少陵有云:‘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知诗者,于此不可以无语。或以小诗复之曰:‘水穷云起初无意,云在水流终有心。傥若不将无有判,浑然谁会伯牙琴。’公曰:‘此所谓可与言诗者矣。’”

  [附]子美江亭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故乡归未得,排闷强裁诗。

  辋川六言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轻烟。花落家童未扫,鸟啼山客犹眠。

  胡苕溪云:“每哦此句,令人坐想辋川春日之胜,此老傲睨闲适于其间也。”

  秦太虚云:“余为汝南学官,得疾卧。直舍高符仲携《辋川图》示余曰:‘阅此可以愈疾。’余本江海人,得图喜甚,即使二儿从旁引之,阅于枕上。恍然若与摩诘入辋川,度华子冈,经孟城坳,憩辋口庄,泊文杏馆,上斤竹岭,并木兰柴,绝茱萸沜,蹑槐陌,窥鹿柴,返于南北垞,航欹湖,戏柳浪,濯栾家濑,酌金屑泉,过白石滩,停竹里馆,转辛夷坞,抵漆园。幅巾杖屦,棋弈茗饮,或赋诗自娱,忘其身之匏系于汝南也。数日,疾良愈。”

  [附]王缙别辋川

  山月晓仍在,林风凉不绝。殷勤如有情,惆怅令人别。

  胡苕溪云:“余旧见邮亭壁间题此诗,亦有佳思,不知何人诗。后读王维集,乃王缙《别辋川别业》诗,附在集中。”

  秋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梨炊黍饷东灾。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石林诗话》云:“诗下双字极难,须是七言、五言之间除去五字、三字外,精神兴致,全见于两言,方为工妙。唐人谓‘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为李嘉祐诗,摩诘窃取之,非也。此两句好处,正在添‘漠漠’‘阴阴’四字,此乃摩诘为嘉祐点化,以自见其妙。如李光弼将郭子仪军,一号令之,精采数倍。不然,嘉祐本句,但是咏景耳,人皆可到。要之当使如老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与‘江天漠漠鸟飞去,风雨时时龙一吟’等句,乃为超绝。近世王荆公有云:‘新霜浦溆绵绵白,薄晚林峦往往青’,与苏子瞻云‘浥浥香炉初泛夜,离离花影欲摇春’,此可以追配前作也。”

  《李希声诗话》云:“唐人诗,流传讹谬,有一诗传为两人者。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既曰王维,又曰李嘉祐,以全篇考之,摩诘诗也。”

  《雪浪斋日记》云:“古人下连绵字,不虚发。如老杜‘野日荒荒白,江流泯泯清’,退之云‘月吐窗囧囧’,皆造微入妙。”

  山中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东坡云:“此摩诘之诗,所谓诗中有画者。”

  或云:“非摩诘诗,好事者以补其遗。”

  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胡苕溪云:“王维《送别》诗,盖用《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此善用事也。旧记一小诗,不知谁作,今附于左。”

  [附]诗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胡苕溪云:“此诗不知谁作,其意与前诗略相似,其用事则未尽善也。盖《古乐府》有《折杨柳》云:‘曲成攀折处,惟言久别离。’又云:‘攀折思为赠,心期别路长。’又云:‘曲中别无意,并是为相思。’皆言折杨柳以寄相思,意不言其归也。”

  书事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禁脔》云:“此诗含不尽之意,子由谓之‘不带声色’者也。王荆公亦有绝句,诗意颇相类。”

  [附]荆公绝句

  若耶溪上踏莓苔,兴尽张帆载酒回。汀草岸花浑不见,青山无数逐人来。

  闻逆贼凝碧池作乐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边奏管弦。

  按:安禄山之叛,悉搜乐工诣洛阳,宴群臣于凝碧池,盛奏乐舞。乐工雷海清悲愤,掷乐器于地,西向恸哭。时王维闻有凝碧之宴,作此诗,深寓凄愤之意。后肃宗还京,凡从伪者以三等定罪,王维与焉。帝在蜀时,维此诗流传上闻,帝怜之,因宥其罪。
 

卷六

  李义山

  王荆公云:“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惟义山一人而已。”

  古今诗话云:“杨大年、钱文僖、晏元献、刘子仪为诗,皆宗义山,号‘西昆体’。后进效之,多窃取义山诗句。尝内宴,优人有为义山者,衣服败裂,告人曰:‘吾为诸馆职挦扯至此。’闻者大噱。”

  《冷斋夜话》云:“诗到义山,谓之文章一厄。以其用事僻涩,时称‘西昆体’。然荆公晚年亦或喜之。”

  《诗眼》云:“李义山诗,世人但称其巧丽,至与温庭筠齐名。盖俗学只见其皮肤,其高情远意,皆不识也。”

  蔡宽夫云:“义山诗,信有过人处,若其用事深僻,语工而意不及,自是其短。世人反以为奇而效之,故昆体之弊,适重其失云。”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山谷云:“余读此诗,殊不晓其意。后以问东坡,东坡云:‘此出《古今乐志》云:“锦瑟之为器也,其弦五十,其柱如之。其声也,适、怨、清、和。”’按李诗‘庄生晓梦迷蝴蝶’,适也;‘望帝春心托杜鹃’,怨也;‘沧海月明珠有泪’,清也;‘蓝田日暖玉生烟’,和也。一篇之中,曲尽其意,史称其瑰迈奇古,信然。”

  《刘宽父诗话》谓:“锦瑟,乃当时贵人爱姬之名,义山因以寓意,非也。”

  对雪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已随江令夸琼树,又入卢家妒玉堂。侵夜可能争桂魄,忍寒应欲试梅妆。关河冻合东西路,肠断斑骓送陆郎。

  《蔡载集》云:“荆公尝与伯氏大启在钟山对雪,举唐人咏雪数十篇,要之穷极变态,无如退之。大抵唐人诗尚工巧,失之气格不高,有如‘鸟向不香花里宿,人从无影月中归’。若状一时佳处,如‘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道孤寂之意,如‘夜静惟闻折竹声’。其好用事,则如李义山云:‘已随江令夸琼树,又入卢家妒玉堂。’又云:‘欲舞定随曹植马,有情应点谢庄衣。’至于老杜则不然。其‘霏霏向日薄,脉脉去人遥’等句,便觉超出人意。唐人咏雪,好用琼瑶、鹅鹊、梅花、柳絮,重叠工巧,所以觉少陵超迈也。”

  贾生

  旦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半夜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艺苑雌黄》云:“文人用故事,有直用其事者,有反其意而用之者。王元之《谪守黄冈谢表》云:‘宣室鬼神之问,岂望生还;茂陵封禅之书,惟期死报。’此一联每为人所称道,然皆直用贾谊、相如事耳。如义山、林和靖之诗,则虽说贾谊、相如,然反其意而用之矣。自非学力高迈,超越寻常拘挛之见,不规规然蹈袭前人陈迹者,何以臻此。马子才有句云:‘可怜一觉登天梦,不梦商岩梦邓郎。’用此意也。”

  [附]林和靖书寿堂壁

  湖外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亦萧疏。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

  汉司马相如既病免,居茂陵。天子曰:“相如病甚,可往悉取其书。”使者往而相如死。其妻曰:“长卿未死时有书一卷,遗言曰:‘我死,有使者来求书,可与。’”奏之,乃遗札,言封禅事也。

  胡苕溪云:“《艺苑》以元之直用贾谊、相如事,不若二诗反用之。然元之是谢表,须是直用其事以明臣子之心。非若作诗,可以反用此语,殊非通论也。”

  马嵬驿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鸣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诗眼》云:“文章贵众中杰出,如同赋一事,工拙尤易见。马嵬驿,唐诗甚多。如刘梦得‘绿野扶风道’一篇,人颇诵之,其浅近乃儿童所能。义山此诗:‘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语既清切高雅,故不用愁怨堕泪等字,而闻者为之深悲。‘空闻虎旅鸣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如亲扈明皇,写出当时物色意味也。‘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益奇。”

  胡苕溪云:“李义山诗,杨大年诸公皆深喜之。然浅近者亦多,‘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似此等语,庸非浅近者乎?”

  宫词

  珠箔轻明拂玉墀,披香新殿斗腰肢。不须看尽鱼龙戏,终遣君王怒偃师。

  《谈苑》云:“余知制诰日,与余恕同考试,因共读义山诗,酷爱此绝,击节称叹曰:‘古人措辞,寓意如此深妙,令人感慨不已。’”

  九日谒令狐绹不见

  曾共山公把酒卮,霜天白菊绕阶墀。十年泉下无消息,九日樽前有所思。不学汉臣栽苜蓿,空教楚客咏江蓠。郎君官贵施行马,东阁无因再得窥。

  《渔隐丛话》云:“《古今诗话》载:‘李商隐依令狐楚,以笺奏受知,后其子绹有韦平之拜,浸疏商隐。重阳日,商隐造其厅事,题此诗。绹睹之惭恨,扃锁此厅,终身不处。’”

  唐史本传云:“令狐楚奇其文,使与诸子游,楚徙天平、宣武,皆表署巡官。后从王茂元之辟,其子绹以为忘家恩,放利偷合,谢不通。绹当国,商隐归穷,绹憾不置。”则商隐此诗,必此时作也。若《古今诗话》所载,其言殊无据,余故以本传证之。但绹父名楚,而商隐又受知于楚。诗中有“楚客”之语,题于厅事,更不避其家讳,何邪?东坡《九日》云:“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又云:“南屏老宿闲相过,东阁郎君懒重寻。”皆用商隐语也。

  月桂

  莫羡仙家有上真,仙家暂谪亦千春。月中桂树高多少,试问西河斫桂人。

  《艺苑雌黄》云:“按《酉阳杂俎》云:‘旧传月中有桂树,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缃素杂记》尝论吴生斫树事,引李贺《箜篌引》云:‘吴质不眠倚桂树。’李贺谓之吴质,段成式谓之吴刚,未详其义也。”

  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杨诚斋云:“义山此诗,盖忧唐之衰也。”

  愚谓:“明道程先生《禊饮》诗末句,是用此意翻一转语。今附于左。”

  [附]程明道修禊事

  盛集兰亭旧,风流洛社今。坐中无俗客,水曲有清音。香篆来还去,花枝泛复沉。未须愁日暮,天际是轻阴。

  杨龟山云:“东坡诗,只是讥诮朝廷,殊无温纯笃厚之意,人故得而罪之。若是伯淳诗,闻者自然感动。因举伯淳和温公诸人《禊饮》诗云:‘未须愁日暮,天际是轻阴。’何其温厚也。”

  王建

  欧阳公云:“建词多言唐宫中事。群书所阙纪者,往往见于其诗,皆摭实,非凿空语。”

  唐王建《宫词》旧跋云:“建工为乐府歌行,思远格幽。《宫词》凡百绝,天下传播。效此体者,虽有数家,建为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