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林广记


  登岳阳楼望君山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可惜不当湖水面,银盘堆里看青山。

  注云:“湘江北流至岳阳,达蜀江。夏潦后,蜀江涨势高,遏住湘波,让而退,溢为洞庭湖,凡数百里。而君山宛在水中。秋水归壑,此山复居于陆,惟一条湘水而已[一]。”

  [一]“水”,日本人中野吉右卫门翻刻本作“川”。

  愚谓:山谷此诗,实用刘禹锡、雍陶诗中语翻案也。今附于左。

  [附]刘禹锡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附]雍陶望君山

  风波不动影沉沉,翠色全微碧色深。应是水仙梳洗罢,一螺青黛镜中心。

  嘲小德

  中年举儿子,漫种老生涯。学语啭春鸟,涂窗行暮鸦。欲嗔主母惜,稍慧女儿夸。解著《潜夫论》,不妨无外家。

  《王符传》云:“安定俗鄙庶孽,而符无外家,为乡人所贱。隐居著书,以讥当世得失。不欲章显其名,故号《潜夫论》。”盖小德亦庶出之子也。

  《东皋杂录》云:“鲁直《嘲小德》,有‘学语春莺啭,书窗秋雁斜。’后改作此联,以是知文不厌改也。”

  [附]东坡次前韵

  题序云:“次韵鲁直《嘲小德》。小德,鲁直子。其母微,故其诗云:‘解著《潜夫论》,不妨无外家。’”

  进馔客争起,小儿那可涯。莫欺东方星,三五自横斜。名驹已汗血,老蚌空泥沙。但使伯仁长,还兴络秀家。

  晋周顗,字伯仁。母李络秀少时在室,顗父浚为安东将军,尝出猎,遇雨止络秀家。会其父兄不在,络秀闻浚至,与一婢具数十人馔,甚精办,而不闻人声。浚因求为妾,其父兄不许。秀曰:“门户殄瘁,何惜一女?若连姻贵族,将来庶大有益矣。”父兄许之。后生顗及嵩、谟,并列显位。络秀谓顗曰:“我屈节为汝家妾,门户计耳。汝不与我家为亲,吾亦何惜余年?”顗等从命。由是李氏遂得为方雅之族。

  寄廖明略学士

  此诗五首中第三首也。

  廖侯劝我酒,此亦雅所爱。中年刚制之,常惧作灾怪。连台盘拗倒,故人不相贷。谁能知许事,痛饮且一快。

  题云:“以‘酒渴爱江清’作五小诗寄廖明略学士兼简初和父主簿。杜诗云:‘酒渴爱江清,余酣潄晚汀。’”

  谢荣绪割獐见贻

  何处惊麕触祸机,烦公遣骑割鲜肥。秋来多病新开肉,粝饭寒葅得解围。

  胡苕溪云:“鲁直少喜学佛,遂作《发愿文》云:‘今者对佛发愿,从今日尽未来世,不复淫欲、饮酒、食肉,设复为之,当堕地狱,为一切众生代受其苦。’可谓能坚忍者必矣。其后悉毁禁戒,无一能行者,于前三诗句中可见矣。传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若戒之,则诚难。第节之,则为易,乃近于人情也。’”

  题胡逸老致虚庵

  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籯常作灾。能与贫人共年谷,必有明月生蚌胎。山围宴坐画图出,水作夜窗风雨来。观水观山皆得妙,更将何物污灵台。

  《石林诗话》云:“蜀人石翼与,黄鲁直在黔中时游从最久,尝言见鲁直《自矜》诗一联云:‘人得交游是风月,天开图画即江山。’以为晚年最得意,每举以教人,而终不能成篇,盖不欲以常语杂之。然鲁直自有‘山围宴坐画图出,水作夜窗风雨来’,余以谓气格当胜前联也。”

  山谷云:“尝得两句云:‘清鉴风流归贺八,飞扬跋扈付朱三。’未知可赠谁,遂不能成章。又尝嘲一俗浊人云:‘浊气扑不散,清风倒射回。’东坡言‘无以复加’。”

  观伯时画马礼部试院作

  仪鸾供帐饕虱行,翰林湿薪爆竹声,风帘官烛泪纵横。木穿石盘未渠透,坐窗不遨令人瘦,贫马百藖逢一豆。眼明见此玉花骢,径思着鞭随诗翁,城西野桃寻小红。

  陶弘景《真诰》云:“昔有傅先生者,其少好道,入焦山石室中。积七年而太极老君诣之,与之木钻,使穿一石盘,厚五尺许,云:‘穿此盘,便当得道。’其人乃昼夜穿之,积四十七年,钻尽石穿,遂得仙丹,乃升太清。”故《观伯时画马》诗云:“木穿石盘未渠透,坐窗不遨令人瘦。”即前事也。

  任天社云:“此诗上三句,言供帐之寒陋也。《国朝会要》云:‘仪鸾司在拱辰门外,供帐弊坏,卒徒以为卧具,故有贪饕之虱行于其间。’次三句,言锁宿试院甚久,出院未有期,郁郁自苦,如贫马之得食。牛马食余草节曰‘藖’,《集韵》音何间反。莝,余草也。”

  胡苕溪云:“此格《禁脔》谓之‘促句换韵’。其法三句一换韵,三叠而止。此格甚新,人少用之。余尝以此格为鄙句云。”附于左。

  [附]胡苕溪效山谷体

  青玻璃色莹长空,烂银盘挂屋山东,晚凉徐度一襟风。天分风月相管领,对之技痒谁能忍,吟哦自恨诗才窘。扫宽露坐发兴新,浮蛆琰琰抛青春,不妨举盏成三人。

  报贾天锡以宝熏见惠乞诗

  山谷云:“贾天锡作意和香,自然有富贵气,觉诸人家和香极寒乞也。天锡屡惠此香,惟要作诗。因以韦应物‘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为韵,作十小诗赠之。犹恨诗未工,未称此香耳。”

  其一

  险心游万仞,躁欲生五兵。隐几香一炷,灵台湛空明。

  胡苕溪云此十诗中第一绝“真佳句也”余九首见全集。

  答斌老病起遣闷

  风生高竹凉,雨送新荷气。鱼游悟世网,鸟语入禅味。一挥四百病,智刃有余地。病来每厌客,今乃思客至。

  胡苕溪云:“东坡有句云:‘茶笋尽禅味,松竹真法音。’山谷云:‘鱼游悟世网,鸟语入禅味。’张文潜云:‘鸟语味实相,饭香悟真空。’此三联语意相类,然山谷一联最为优也。”

  《维摩经》云:“生四大,增损则有四百四病。”又禅家每以智惠为刃,山谷诗中用此语也。

  秋思寄子由

  黄落山川知晚秋,小虫催女献功裘。老松阅世卧云壑,挽著沧江无万牛。

  熊勿轩云:“此诗言世道将变,人才老死山林,无人推挽出而用世也。”
 
卷六

  陈后山

  《朱文公语录》云:“黄山谷诗云:‘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陈无己平时出行,觉有诗思便急归,拥被卧而思之,呻吟如病者,或累日而后起。真是‘闭门觅句’者也。”

  《语录》又云:“或问后山诗恁地深,他资质尽高,不知如何肯学山谷诗?曰:‘后山雅健似山谷,然气力不似山谷较大,但无山谷许多轻浮底意思。’”

  魏衍序云:“后山诗,不犯正位,切忌死语,非冥搜旁引,不足以知之。”

  或言后山之诗,非一过可了,近于枯淡。彼其用意,直追《骚》《雅》。不求合于世俗,亦惟恃有东坡、山谷之知也。自此两公外,政使举世无领解者,渠亦安暇恤哉?

  妾薄命二首

  后山自注云:“为曾南丰作。”

  天社任渊云:“按《汉书·许后传》曰:‘奈何妾薄命,端遇竟宁前。’故曹植乐府有《妾薄命篇》。”

  谢叠山云:“元丰间,曾巩修史,荐后山有道德,有史才,乞自布衣召入史馆。命未下而曾去,后山感其知己,不愿出它人门下,故作《妾薄命》。巩,南丰人,欧阳公之客。后山尊之,号曰‘南丰先生’。”

  其一

  主家十二楼,一身当三千。古来妾薄命,事主不尽年。起舞为主寿,相送南阳阡。忍著主衣裳,为人作春妍。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死者恐无知,妾身长自怜。

  谢叠山云:“‘主家十二楼,一身当三千。’十二楼,言粉白黛绿,列屋而闲居者颇多也。妙在‘当’字,言其专房之宠也。”

  任天社云:“白乐天诗云:‘汉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后山以五字道之,语简而意尽。”

  又云:“‘忍著主衣裳,为人作春妍。’此句与下篇‘向来一瓣香,敬为曾南丰’之句,皆以自表,见其不忍更名它师也。”

  其二

  叶落风不起,山空花自红。捐世不待老,惠妾无其终。一死尚可忍,百岁何当穷。天地岂不宽,妾身自不容。死者如有知,杀身以相从。向来歌舞地,夜雨鸣寒蛬。

  谢叠山云:“‘叶落风不起’,如李太白诗‘雨落不上天,覆水难重收’。此意谓人才凋零,如秋风扫败叶,叶已坠地,虽有风,不能吹之上树矣。此言人之云亡,邦国殄瘁,世道日降,人物随之,更不可扶持兴起也。‘山空花自红’,意谓有松柏、杞梓、楩楠、豫章栋梁之材,始可谓之山。今山无林木,徒有野花自红,不成山矣。正如朝廷无支撑世道之人,班行寂寥,惟有富贵之士,随时苟禄,不成朝廷矣。‘捐世不待老,惠妾无其终。’此二句无限意味。后山亦自叹南丰荐引虽力而未遂,不期南丰死之速也。”

  任天社云:“‘一死尚可忍,百岁何当穷。’言忍死尚可,祈死实难。意谓安得速死,以从其主也。师死而遂背之,读此诗者,亦少知愧矣。”

  南丰先生挽词二首

  早弃人间事,真从地下游。丘原无起日,江汉有东流。身世从违里,功言取次休。不应须礼乐,始作后程仇。

  任天社云:“‘丘原无起日,江汉有东流。’此言九原虽不可作,而文章之令名,当与江汉俱存。老杜所谓:‘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王介甫曾有《赠南丰》诗曰:‘曾子文章世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故此引用。末句乃后山自谓也。《文中子》卷末载:魏征曰:‘大业之际,征也尝与诸贤侍。文中子谓征及房、杜曰:“先辈虽聪明特达,然非董、薛、程、仇之比。虽逢明主,必愧礼乐。”’按:程元、仇璋皆文中子高弟。后山自谓其材本不及程、仇,不待议礼乐而判优劣也。”

  《许彦周诗话》云:“无己作《曾子固挽词》云:‘丘园无起日,江汉有东流。’近世诗人莫及也。”

  其二

  精爽回长夜,衣冠出广廷。勋庸留琬琰,形像付丹青。道丧余篇翰,人亡更典刑。侯芭才一足,白首《太玄经》。

  任天社云:“末句亦后山自谓也。《扬雄传》:‘钜鹿侯芭,常从雄居,受其《太玄》《法言》。’《吕氏春秋》:‘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矣。”’李太白诗:‘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次韵答邢居实二首

  题注云:居实字敦夫,邢恕和叔之子也。少年有俊声。

  其一

  汉庭用少公何在,不使群飞接羽翰。今代贵人须白发,挂冠高处未宜弹。

  按:邢来诗云:“微意平生在江海,尘冠今日为君弹。”

  《王立之诗话》云:“元祐初,多用老成,故后山有此句也。”

  汉武帝时,颜驷曰:“文帝好文,而臣好武。景帝好老,而臣尚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也。”

  其二

  秋来为客意何如,千里河山信不疏。昔日老人今则少,不妨红叶闭门书。

  任天社《诗注》云:“《战国策》:吴起曰:‘河山之险,信不足保也。’此言‘信不疏’,谓心意相许与,不以远而疏也。‘昔日老人今则少’,戏谓若比当代贵人,文、吕诸公犹为少年也。乐天有诗云:‘犹有夸张少年处,时呼张丈唤殷兄。’”

  丞相温公挽词三首

  其一

  恭默思良弼,诗书正百工。事多违谢傅,天遽夺杨公。一代风流尽,三师礼数崇。若无天下议,美恶并成空。

  谢叠山云:“时哲宗谅阴,见上帝赉良弼,非偶然也。周公位冢宰,正百工,以诗书治天下,与熙丰变法者不同。盖熙丰新法,与温公所志所学皆相反也。”

  其二

  百姓归周老,三年待鲁儒。时方随日化,身已要人扶。玉几虽来晚,明堂讫授图。心知死诸葛,终不羡曹蜍。

  谢叠山云:“以文王时二老比温公,尊之至矣。‘三年待鲁儒’,‘待’字最妙。盖温公得时行道,不及三年也。”

  黄山谷见此诗“时方随日化,身已要人扶”之句,叹曰:“陈三真不可及!”盖天不慭遗之悲,尽于此矣。

  按:《行状》云:“哲宗初,公为门下侍郎。元祐元年,公始得疾。疾甚,诏公肩舆至内东门,子康扶入,对小殿。九月,薨于西府。”东坡作神道碑铭曰:“为政一年,疾病半之。功则多矣,百年之思。”谢叠山云:“此两句,见温公克勤于邦,尽瘁于国,因此成疾。悲痛之意,形于言外。”

  《冷斋夜话》云:“余问山谷:‘今之诗人谁为冠?’曰:‘无出陈无己。’‘其佳句可得闻乎?’曰:‘吾见其作《温公挽词》一联云:“政方随日化,身已要人扶”便知其才不可敌也。’”

  《世说》载:庾道季曰:“廉颇、蔺相如虽千载,凛凛尚有生气。曹蜍、李志虽见在,厌厌如九泉下人。”

  其三

  少学真成己,中年托著书。辍耕扶日月,起废极吹嘘。得志宁论晚,成功不愿余。一为天下恸,不敢爱吾庐。

  谢叠山云:“此诗言温公平日之学,以诚为本。《中庸》云:‘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东坡作《温公神道碑》亦云:‘温公平生惟一诚。公奉祠十五年,著《通鉴》一书,其实与熙丰新法不合。及其没也,赤子无所恃怙,天下寒士无广厦万间之庇,岂但吾庐破而受冻哉!’”

  任天社云:“‘辍耕扶日月,起废极吹嘘。’言公既执政,士大夫得罪于熙丰者,极力荐引而用之。‘日月’‘吹嘘’字虽不对,而事势气象实相等,此诗人之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