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藏
- 诗话
- 巩溪诗话
巩溪诗话
漫叟《无为洞口》云:“洞旁山僧皆学禅,无求无欲亦忘年。”又云:“无为洞口春水满,无为洞旁春云白。爱此踌蹰不能去,令人悔作衣冠客。”岑参《宿仙游寺》云:“寄报乘轩客,簪裾尔何容。”临川和秀老云:“解我葱珩脱孟劳,莫年甘与子同袍。”比之退之云“方将敛之道,且欲冠其颠”,“向风长叹不可见,我欲收敛加冠巾”,异矣。
六一有“自惭前引朱衣吏,不称闲行白发翁”,说者谓不言亦可。然次山《宿丹崖翁宅》亦云:“吾将求退与翁游,学翁歌醉在渔舟。官吏随人往未得,却望丹崖惭复羞。”吁!非淫乎富贵者也。
“心迹喜双清,茶瓜留客迟”,似非用事。观谢灵运《斋中》诗云:“矧乃归山川,心迹双寂寞。”竟陵王子良,礼才好士,夏月客至,为设瓜饮甘果,二诗盖用此。至若《椶拂子》云:“咂肤倦扑灭,赖尔甘服膺。”虽等闲题目,无一字无出处。
老杜《刘少府画山水幛歌》云:“反思前夜风雨急,乃是蒲城鬼神入。元气淋漓幛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应物《听嘉陵江声》云:“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鸣。”《赠能吟李儋》诗云:“丝桐本异质,音响合自然。吾观造化意,二物相因缘。”临川《咏鲁公壞碑》云:“六书篆籀数变改,遂令后世多失真。谁初妄凿好与丑,坐令学士劳骸筋。堂堂鲁公勇且仁,岂亦以此夸常民。直疑技巧有天德,不必强勉亦通神。”坡《咏歙砚》诗云:“与天作石来几时,与人作砚初不辞。诗成鲍谢石何与,笔落钟王砚不知。”此皆穷本探妙,超出准绳外,不特状写景物也。
苏州《赠赵氏生》云:“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简卢氏生》云:“忽羡后生连榻话,独依寒烛一斋空。”又《赠令狐士曹》云:“秋霖滴滴对床寝,山路迢迢联骑行。”坡有“夜雨何时听萧瑟,对床欲作连夜语”,“误喜对床寻旧约”,“对床老兄弟,夜雨鸣竹屋”。
萧文奂能书善画,于扇上图山水,咫尺之内,便觉万里为遥。老杜《戏题山水图》云:“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论须万里。”乍读似非用事。如“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用“介胄之士不拜”,“归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用“军中岂有女子乎”,皆用其意,而隐其语。
牧之《赠阿宜》:“一日读十纸,一月读十箱。”古人读书以纸计。范云就袁叔明读《毛诗》,日诵九纸。又袁峻家贫无书,每从人假借,必皆钞写,自课日五十纸。
临川:“道德文章吾事落,南华夫子盍行邪?”无落吾事,乃柳诗有“惆怅樵渔事,今还又落然”,恐亦用此。
“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此子美胸中语也,宜其孩弄严武,藐视礼法,而朱老、阮生皆预莫逆。遭田父泥饮,至被肘而不悔,其内直外曲,强御不畏,矜寡不侮,非世俗所能测也。
“许身一何愚,自比稷与契”;“杜陵布衣老且愚,信口自比契与稷”。其平居趣造,自是唐虞上人,时夸仪秦,似不可晓。“飘飘苏季子,六印佩何迟。”“敝裘苏季子,历国未知还。”“季子黑貂敝,得无妻嫂欺。”战国奸臣,苏、张为渠魁,此老不应未喻。及观“薇蕨饿首阳,裘马资历聘。贱子欲适从,疑误此二柄”,其意甚明,前言盖戏耳。
永叔“万钉宝带烂腰环”,人谓此带几度道著。观子美“绯鱼亦及之,扶病垂朱绂”,“挈滞著朱绂,银章付老翁”,世未尝讥之者,岂以其人品不止宜此服邪?固尝有云:“朱绂负平生。”又云:“居然绾章绂,受性本幽独。”
临川“慷慨秋风起,悲歌不为鲈”。眉山“不须更说知几早,直为鲈鱼也自贤”。反复曲折,同归一意。亦如“把酒祝公公莫拒,缁衣心为好贤倾”,“我欲折繻留此老,缁衣谁作好贤诗”,共享一事,而造语居然不同。
唐史载杜审言尝云“吾文当得屈宋作衙官”,其孙乃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谓“苏味道见吾判且羞死”,甫乃有“集贤学士如堵墙,看我落笔中书堂”;谓“为造化小儿所苦”,甫有“日月笼中鸟,乾坤水上萍”。所谓是以似之也。
坡《次韵乐著作》云:“楚雨遂昏云梦泽,吴潮不到武昌宫。”又《武昌西山》云:“同游困卧九曲岭,褰衣独到吴王台。”失于一时笔快,遂以王宫目之。继有李成伯题云:“嗟嗟汉鼎久倾东,肉食曾无智与忠。孟德挟君交号令,本初窃地抢奸雄。武侯偶失三分策,孙氏俄成一战功。寂寞西山旧巢穴,庸儿犹道帝王宫。”语几乎骂矣。但渠偶不记其家太白曾作《武昌韩宰去思颂》云:“黄金之车,大吴天子,武昌鼎据,实为帝里。”其罪更大也。
西湖“横斜”“浮动”之句,屡为前辈击节,尝恨未见其全篇。及得其集,观之云:“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其卓绝不可及,专在十四字耳。又有七言数篇,皆无如“池水倒窥疏影动,屋檐斜入一枝低”,“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之句。
杜云:“筑场怜蚁穴,拾穗许村童。”人谓有仁民爱物意。临川《咏促织》云:“只向贫家促机杼,几家能有一钩丝。”愚谓世之严督征赋而不恤疲瘵之有无者,虽魁然其形,实微虫智耳。
坡有“欲吐狂言喙三尺,怕君嗔我却须吞”。尝疑其语太怪,及观杜集,亦有“临风欲恸哭,声出已复吞”。韦苏州云:“高秋长安酒,中愤不可吞。”
“东来贾客木棉裘,饮散金山月满楼。夜半潮来风又熟,卧吹箫管到扬州。”集中题云“梦中作”。盖坡尝衣此,坐客误云“木棉袄俗”。饮散乃出此诗,且云:“虽欲俗不可得也。”坐客大惭。贾客事乃《南史》孔觊二弟颇营产业,请假东归。觊出渚迎之。辎重十余船,皆棉绢纸席之属。觊伪喜,因命置岸侧,既而正色谓曰:“汝辈忝预士流,何至还东作贾客耶!”命烧尽,乃去。
沈庆之谓上曰:“为国譬如治家,耕当问奴,织当问婢。陛下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济?”梦得《送李策》云:“深春风日静,争长幽鸟鸣。仆夫前致辞,门有白面生。”
卷第七
渊明非畏枯槁,其所以感叹时化推迁者,盖伤时之急于声利也。杜老非畏乱离,其所以愁愤于干戈盗贼者,盖以王室元元为怀也。俗士何以识之。
和靖“马从同事借,妻怕罢官贫”,情状已可喜。及观岑参《送颜少府》云:“爱客多酒债,罢官无俸钱。”戎昱《题李明府壁》云:“料钱供客尽,家计到官贫。”虽欲不喜,不得也。
杜集多用经书语,如“车辚辚,马萧萧”,未尝外入一字。如“天属尊《尧典》,神功协《禹谟》”,“卿月升金掌,王春度玉墀”,“霁潭鳣发发,春草鹿呦呦”,皆浑然严重,如天陛赤樨,植璧鸣玉,法度森锵。然后人不敢用者,岂所造语肤浅不类耶。
刘禹锡谪连州,作《畲田行》云:“何处好畲田,团团缦山腹。下种暖灰中,乘阳坼芽蘖。”又作《竹枝词》云:“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尝观辰、沅亦然。瘠土之民,宜倍其劳,而耕反卤莽也。梦得《蛮子歌》云:“蛮语钩辀音,蛮衣斑斓布。熏狸掘沙鼠,时节祠盘瓠。忽逢乘马客,恍若惊麡顾。腰斧上高山,意行无旧路。”宾客谪居朗州,而五溪习俗,尽得之矣。
梦得《送僧君素》云:“去来皆是道,此别不销魂。”坡云:“古今正自同,岁月何必书。”此等语皆通彻无碍,释氏所谓具眼也。
子美“南风作秋声,杀气薄炎炽”,盖用《易》“雷风相薄”,《左氏》“宁我薄人,无人薄我”,“军志先人有夺人之心,薄之也”。
“野饭射麇新”,本名状郊居。然《左氏》楚人致晋师,晋人逐楚,乐伯余一矢,射麇以献。又晋师及荧泽,魏锜射麇以献楚潘党,曰:“子有军事,无乃不给于鲜。”皆饭于野而射新事也。又“市喧嚣近利”,亦指称东屯所居。盖齐侯欲更晏子宅,曰:“湫隘嚣尘。”晏子醉曰:“近市,小人之利也。”亦喧而近利事。其余虽一两字暗贯经传者,可胜数哉?
老杜流落不偶,然已为当世所尊,尝有“杖藜还客拜”。又《有客》云:“老病人扶再拜难。”则其坐深乡曲敬可知矣。虽然,樊宗师见刘叉诗,尚为之独拜,况老杜乎?
数物以个,谓食为吃,甚近鄙俗,独杜屡用。“峡口惊猿闻一个”,“两个黄鹂鸣翠柳”,“却绕井栏添个个”;《送李校书》云“临歧意颇切,对酒不能吃”,“楼头吃酒楼下卧”,“但使残年饱吃饭”,“梅熟许同朱老吃”。盖篇中大概奇特可以映带者也。东坡云:“笔工效诸葛散卓,反不如常笔。正如人学作老杜诗,但见其粗俗耳。”
张籍《赠令狐》云:“久为博士无人识,自到长安赁舍居。”未足为穷。其《寻时道士》云:“昨来官罢无生计,欲就师求断谷方。”其穷无以加矣。
苏州《寄璨师》云:“遥知郡斋夜,冻雪封松竹。时有山僧来,悬灯独自宿。”尝谓暑月读之,亦有霜气。
唐令狐相进李远为杭州,宣宗曰:“闻李远云:‘长日惟消一局棋。’岂可使治郡哉?”对曰:“诗人之言,不足为实也。”乃荐远廉察可任。此正说诗者不以辞害志也。退之《和刘使君》云:“吏人休报事,公作送春诗。”梦得《送王司马之陕州》云:“案牍来时惟署字,风烟入兴便成章。”自俗吏观之,皆可坐不了事之目也。
龙太初自称诗人,谒介甫,坐中赋沙云:“鸟过风平篆,潮回日射星。”成于促迫,而切当如此,固宜诗人不复措辞。然皆有所据,韩公联句云:“窑烟羃疏岛,沙篆印回平。”《咏月》云:“辉斜通璧练,彩碎射沙星。”
临川爱眉山雪诗能用韵,有云:“冰下寒鱼渐可叉。”又:“羔袖龙钟手独叉。”盖子厚尝有“江鱼或共叉”,又云“入郡腰常折,逢人手尽叉”。
张籍尝移书责退之与人商论,不能下气。愈亦有云:“我昔实愚惷,不能降色辞。”余谓此乃书生常态。昔尝见太学中炉亭议题,纷喧哄然,其后有二生,坐是鸣鼓,岂直议礼家为聚讼哉!圣俞《谢永叔惠酒》云:“始时语且横,既醉论益坚。曾不究世务,闲气争古先。”诚有之也。
退之《咏蚊蝇》云:“凉风九月到,扫不见踪迹。”梦得《聚蚊》云:“清商一来秋日晓,差尔微形饲丹鸟。”圣俞云:“薨薨勿久恃,会有东方白。”王逢原《昼睡》云:“蚊虫交纷始谁造,一一口吻如针锥,噆人肌肤得腹饱,不解默去犹鸣飞。虽然今尚尔无奈,当有猎猎秋风时。”小人稔恶,岂漏恢网,但可侥幸目前耳。《左氏》曰:“天之假助不善,非右之也,将厚其恶而降之罚也。”其是之谓乎?
杜诗有用一字凡数十处不易者,如“缘江路熟俯青郊”,“傲睨俯峭壁”,“展席俯长流”,“杖藜俯沙渚”,“此邦俯要冲”,“四顾俯层巅”,“旄头俯涧瀍”,“层台俯风渚”,“游目俯大江”,“江槛俯鸳鸯”。其余一字屡用若此类甚多,不能具述。
子美有“同学少年多不贱”,又“小径升堂旧不斜”,“群仙不愁思”,“夕烽来不近”,皆人所不敢用。甚类《周礼》“凡师不功”,《左传》“仁而不武”。“晋人闻有楚师,师旷曰:‘不害,楚归而动,不后。’”本以易“无”字尔,而语势顿壮。
唐赵璘述《因话录》,载其家兵部君性尤嗜茶,能自煎,谓人曰:“茶须缓火炙,活水煎。”坡有“活水还须缓火煎”,恐亦用此。
乐天云:“报道前驱少呵喝,恐惊黄鸟不成啼。”坡云:“鬓丝只好对禅榻,湖亭不用张旌旗。”蔡君谟云:“因傍低松却飞盖,为闻山鸟辍鸣驺。”若俗士正务以此夸张俗眼,又岂识数公意。
“散贝疏去未为贵,小邑陶休何足云。”惟乐天早退,乃可语此。
子美有“朱绂负平生”,乐天有“金带缒腰衫委地”,“紫绶相辉应不恶”,“赤绂金章尽到身”,如此尚多。然亦有叹云“实事渐消虚事在,银鱼金带绕腰光”,又有“簪缨假合虚名在,筋力消磨实事空”,皆自作解嘲也。尝爱韦苏州云:“除书忽到门,冠带便拘束。”又有《谢东林居士寄松英丹》云:“一拜蓝峰送还使,腰间铜印与心违。”言与意俱自在也。
房千里作《骰子选格序》云:“以六骰双双为戏,以数多少为进身官职之序,而且条其选黜之目焉。”东坡以流俗狂惑,经营傥来,惴惴唯恐后于他人,何异投骰者心动于中而色形于外,欲求胜人者哉!王逢原《彩选》云:“卒无及物效,徒有高人气。昏昏忘所大,扰扰争其细。”其理信然。
范文正云:“雷霆日有犯,始可报吾亲。”谁谓臣子忠孝难于两全也。莅官不敬,战陈无勇,本非事亲事,《礼记》以为非孝,公之谓欤?
乐天及第后,归觐留别同年云:“擢第未为贵,拜亲方始荣。”此毛义得檄而喜之意也。论者以“春风得意马蹄疾”决非孟郊语,其气格亦不类。而白公亦有“得意减别恨,半酣轻远程。翩翩马蹄疾,春日归乡情”。此又不可晓也。
范文正《淮上遇风》云:“一棹危于叶,旁观亦损神。他年在平地,无忽险中人。”虽弄翰戏语,卒然而作,兼济加泽之心,可见未尝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