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纪事


  《题杭州樟亭》云:“故国江天外,登临返照间。潮来无别浦,木落见他山。沙鸟晴飞远,渔人夜唱闲。岁穷归未得,心逐片帆还。”

  《感兴》云:“禾黍不阳艳,竞栽桃李春。翻令力耕者,半作卖花人。”

  《曲江春草》云:“花落江堤簇晚烟,雨余江色远相连。香轮莫辗青青破,留与愁人一醉眠。”

  《十日菊》云:“节去风愁蝶不知,晓庭还绕折残枝。自缘今日人心别,未必秋香一夜衰。”

  《石城》云:“石城昔为莫愁乡,莫愁魂散石城荒。江人依旧棹舴艋,江岸还飞双鸳鸯。帆去帆来风浩渺,花开花谢春悲凉。烟浓草远望不尽,千古汉阳闲夕阳。”

  《卷末偶题》云:“一卷疏芜一百篇,名成未敢便忘筌。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

  谷不喜高仲武《间气集》,而喜殷璠《河岳英灵集》,尝有诗云:“殷璠鉴裁英灵集,颇觉同才得旨深。何事后来高仲武,品题间气未公心。”仲武、璠二集,皆品题唐人诗。

  温宪

  温宪员外,廷筠子也。僖、昭之间,就试于有司,值郑相延昌掌邦贡也,以其父文多刺时,复傲毁朝士,抑而不录。既不第,遂题一绝于崇庆寺壁。后荥阳公登大用,因国忌行香,见之悯然动容。暮归宅,已除赵崇知举,即召之,谓曰:“某顷主文衡,以温宪廷筠之子,深怒嫉之。今日见一绝,令人恻然,幸勿遗也。”于是成名。诗曰:“十口沟隍待一身,半年千里绝音尘。鬓毛如雪心如死,犹作长安下第人。”

  《杏花诗》云:“团雪正晴梢,江明映碧寥。店香风起夜,村白雨休朝。静落频沾带,繁开正蔽条。澹然闲赏玩,无以破妖韶。”

  宪,光启中为山南从事,李巨川草荐表,盛述先人之屈曰:“娥眉先妒,明妃为去国之人;猿臂自伤,李广乃不侯之将。”温终于山南从事。

  李昌符

  《送琴客诗》云:“楚客抱离思,蜀琴留恨声。坐来看月落,听久觉秋生。夜静骚人语,天高别鹤鸣。因君兴一叹,竟夕亦难平。”

  《秋晚归故居》云:“马省曾行处,连嘶渡晚河。忽惊乡树出,渐识路人多。细径穿禾黍,颓垣压薜萝。乍归犹似客,邻叟亦相过。”

  《伤春》云:“酒醒乡关远,迢迢听漏终。曙分林影外,春尽雨声中。鸟思江村路,花残野岸风。十年成底事,赢马倦西东。”

  郑谷《寄膳部李郎中昌符诗》云:“鄠郊陪野步,早岁偶因诗。自后吟新句,长愁减旧知。静灯微落烬,寒砚旋生澌。夜夜冥搜苦,那能鬓不衰。”

  昌符,字岩梦,登咸通四年进士第,历尚书郎。

  《塞上行》云:“漭沧芦关北,孤城帐幕多。客军甘入阵,老将望回戈。树尽禽栖草,冰坚路在河。汾阳寻下世,羌虏肯先和。”

  《北梦琐言》云:“咸通中,前进士李昌符有诗名,久不登第,常岁卷轴,怠于装修。因出一奇,乃作《婢仆诗》五十首,于公卿间行之。其间有诗云:‘春娘爱上酒家楼,不怕归迟总不忧。推道那家娘子卧,且留教住待梳头。’又云:‘不论秋菊与春花,个个能噇空肚茶。无事莫教频入库,一名闲物要些些。’诸篇皆中婢仆之讳。浃旬京域盛传,为妳妪辈怪骂腾沸,尽要掴其面。是年登第。与夫桃杖、虎靴,事虽不同,用奇即无异也。”

  王毂

  《暑日题道傍树》云:“火轮迸焰烧长空,浮埃扑面愁蒙蒙。羸童走马喘不进,忽逢碧树含清风。清风留我移时住,满地浓阴懒前去。却叹人无及物功,不似团团道傍树。”

  《鸿门宴》云:“寰海沸兮争战苦,风云愁兮会龙虎。四百年汉欲开基,项庄一剑何虚舞。殊不知人心去暴秦,天意归明主。项王足底踏汉土,席上相看浑未悟。”

  毂,字虚中,宜春人。登乾宁进士第。有《玉树曲》云:“陈宫内宴明朝日,玉树新妆逞娇逸。三阁霞明天上开,灵鼍振攂神仙出。天花数朵风吹绽,对舞轻盈瑞香散。金管红弦旖旎随,霓旌玉佩参差转。璧月夜满楼风轻,莲舌泠泠词调新。当行狎客尽居禄,直谏犯颜无一人。歌舞未终乐未阕,晋王剑上粘腥血。君臣犹在醉乡中,一面已无陈日月。圣唐御宇三百祀,濮上桑间宜禁止。请停此曲归正声,愿将雅乐调元气。”毂未及第时,轻忽,被人殴击,扬声曰:“莫无礼!吾便是‘君臣犹在醉乡中,一面已无陈日月’。”殴者敛衽惭谢而退。

  毂,唐末为尚书郎中,致仕。

  毂始与崔胤同在庠序,相善。将赴举,胤饯之,有日者在坐曰:“待此郎为相,乃登第。”二十年,胤为相,毂遂登第。

  李山甫

  咸通中,数举进士,被黜,依魏博乐彦祯幕府。内乐祸,且怨中朝大臣,导彦祯子从训伏兵杀王铎,劫其家。尝有诗云:“劝君莫用夸头角,梦里输赢总未真。”讥执政也。巢寇之乱,翰林待诏王遨者,北游在邺,山甫遇于道观,谓曰:“《幽兰绿水》,可得闻乎?”遨应命奏之。曲终潸然曰:“忆在咸通,玉亭秋夜,供奉至尊,不意流离至此也。”山甫赋诗曰:“幽兰绿水耿清音,叹惜先生枉用心。世上几时曾好古,人前何必独沾襟。”句未成,山甫亦自黯然,悲其不遇也。

  《贫女》云:“平生不织绮罗裳,闲把荆簪益自伤。镜里只应谙素貎,人间多是重红妆。当年未嫁还忧老,终日求媒即道狂。两意定知无处说,暗垂珠泪滴蚕筐。”

  《赠处士琴》云:“情知此事少知音,自是先生枉用心。世上几时曾好古,人间何必更沾襟。致身不以笙簧巧,悦耳宁知郑卫淫。三尺丝桐七条线,子期师旷两沉沉。”

  国初,高英秀者与赞宁为诗友,辩捷滑稽,尝讥古人诗病云:“山甫《览汉史》‘王莽弄来曾半破,曹公将去便平沉’,是破船诗;李群玉《咏鹧鸪》‘方穿诘曲崎岖路,又听钩辀格磔声’,是梵语诗;罗隐曰‘云中鸡犬刘安过,月里笙歌炀帝归’,是见鬼诗;杜荀鹤‘今日偶题题似着,不知题后更谁题’,此卫子诗也,不然安有四蹄。”

  伊璠

  璠《及第后寄梁烛处士》云:“绣毂寻芳许史家,独将羁思达江沙。十年辛苦一枝桂,二月艳阳千树花。鹏化四溟归碧落,鹤栖三岛接青霞。同袍不得同游玩,今对春风日又斜。”

  璠,登咸通四年进士第,曾为泾阳令,至黄巢乱,璠陷寇,屡脱命于刃下。其后逃避,与其家相失,夜至蓝关,猛兽搏而食之。

  钟离权

  邢州开元寺有唐钟离权处士二诗,其一云:“得道高僧不易逢,几时归去愿相从。自言住处连沧海,别是蓬莱第一峰。”其一云:“莫厌追欢笑语频,寻思离乱好伤神。闲来屈指从头数,得见清平有几人。”
 
卷七十一

  张道古 许鼎 李京 胡曾 伍唐珪 韩定辞 蒋贻恭 狄归昌 李拯 高越 许郴 孙蜀 牛峤 崔庸 同谷子 陈咏 李旭 沈彬 周朴 孙鲂 王易简 范摅之子 郑云叟 谢太虚 李屿 江为

  张道古

  昭宗时,拾遗张道古贡《五危二乱表》,黜居于蜀。后闻驾走西岐,又迁东洛,皆契五危之事,悉归二乱之源。因吟一章上蜀王,诗曰:“封章才达冕旒前,黜诏俄离玉座端。二乱岂由明主用,五危终被佞臣弹。西巡凤府非为固,东播銮舆卒未安。谏疏至今如可在,谁能更与读来看。”

  道古,临淄人。景福中进士,释褐为著作郎,迁右拾遗。播迁之后,方镇阻兵,道古上《危乱疏》云:“只今刘备、孙权,已生于世矣。”责施州司户参军。后入蜀,王氏闻而憾之。乃变姓名,卖卜导江青城市中。建开国,召为武部郎中,至玉垒关,谓所亲曰:“吾唐室谏臣,终不能拳跽与鸡犬同食,虽召必再贬,于此之日,葬我于关东不毛之地,题曰唐佐辅补阙张道古墓。”后遇害,妻亦继亡,蜀主悯之,俾袝葬焉。郑云叟在华闻之,有诗哭之曰:“曾陈章疏忤昭皇,扑落西南事可伤。岂使谏臣终屈辱,直疑天道恶忠良。生前卖卜居三蜀,死后驰名遍大唐。谁是后来修史者,言君力死正颓纲。”

  乾符中,道古在王镕幕府,一日,久旱得雨,众宾赋诗,道古最后曰:“亢阳今已久,嘉雨自云倾。一点不斜去,极多时下成。”

  禅月以诗悼之曰:“清河逝水太匆匆,东观无人失至公。天上君恩三载隔,鉴中鸾影一时空。坟生苦雾苍茫外,门掩寒云寂寞中。惆怅斯人又如此,一声蛮笛满江风。”

  许鼎

  《登岭望诗》云:“淼淼三江水,悠悠五岭关。雁飞犹不渡,人去若为还。”

  鼎,唐末诗人,至梁贞明六年始登第。

  李京

  《除夜长安作》云:“长安朔风起,穷巷掩双扉。新岁明朝是,故乡何路归。鬓丝饶镜色,隙雪夺灯辉。却羡秦州雁,逢春尽北飞。”

  京,唐末诗人,至梁贞明六年登第。

  胡曾

  《寒食都门诗》云:“二年寒食住京华,寓目春风万万家。金络马衔原上草,玉钗人折路傍花。轩车竞出红尘合,冠盖争回白日斜。谁念都门两行泪,故园寥落在长沙。”

  高骈镇蜀,南蛮时飞一木夹,有“借锦江饮马”之语。曾时为书记,以檄破之,兼有诗云:“辞天出塞陈云空,雾卷霞开万里通。亲受虎符安宇宙,誓将龙剑定英雄。残霜敢冒高悬日,秋叶争禁大段风。为报南蛮须屏迹,不同蜀将武侯公。”或曰路岩镇蜀日,曾为之。

  王衍五年,宴饮无度,衍自唱韩琮《柳枝词》曰:“梁苑隋堤事已空,万条犹舞旧春风。何如思想千年事,谁见杨花入汉宫。”内侍宋光溥咏曾诗曰:“吴王恃霸弃雄才,贪向姑苏醉绿醅。不觉钱塘江上月,一宵西送越兵来。”衍怒罢宴。曾有《咏史诗》百篇,行于世。

  伍唐珪

  《寒食日献郡守》云:“入门堪笑复堪怜,三迳苔荒一钓船。惭愧四邻教断火,不知厨里久无烟。”

  唐珪,唐末进士也。

  韩定辞

  定辞为镇州王镕书记,聘燕帅刘仁恭,舍于宾馆,命幕客马彧延接。马有诗赠韩云:“燧林芳草绵绵思,尽日相携陟丽谯。别后巏嵍山上望,羡君时复见王乔。”彧诗清秀,然意在试其学问。韩于座酬之曰:“崇霞台上神仙客,学辨痴龙艺最多。盛德好将银管述,丽词堪与雪儿歌。”座宾靡不钦讶,然亦疑银管之僻也。他日,彧持燕帅之命,答聘常山,亦命定辞接于公馆。彧从容问韩以雪儿、银管之事,韩曰:“昔梁元帝为湘东王时,好学著书,常纪忠臣义士及文章之美者。笔有三品,或以金银雕饰,或用斑竹为管,忠孝全者用金管书之,德行清粹者用银管书之,文章赡丽者以斑竹书之,故湘东之誉,振于江表。雪儿者,李密之爱姬,能歌舞,每见宾僚文章有奇丽入意者,即付雪儿叶音律以歌之。”又问痴龙出自何处?定辞曰:“洛下有洞穴,曾有人误堕于穴中,因行数里,渐见明旷,见有宫殿人物,凡九处,又见有大羊,羊髯有珠,人取而食之,不知何所。后出以问张华,华曰:此地仙九馆也。大羊者,名曰痴龙耳。”定辞复问彧巏嵍山当在何处,彧曰:“此隋郡之故事,何谦光而下问。”由是两相悦服,结交而去。

  蒋贻恭

  贻恭《咏蚕诗》云:“辛勤得茧不盈筐,灯下缫丝恨更长。着处不知来处苦,但贪衣上绣鸳鸯。”

  贻恭,江淮人。唐末入蜀,巧于刺讥,蜀人畏之。孟氏时卒,官止令佐而已。

  狄归昌

  僖宗幸蜀,或题马嵬驿云:“马嵬烟柳正依依,重见銮舆幸蜀归。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或云归昌诗也。时为侍郎。或谓罗隐诗。

  李拯

  襄王僭伪,朱玫秉政,百揆失序,逼李拯为内署。拯尝吟曰:“紫宸朝罢缀鸳鸾,丹凤楼前驻马看。惟有终南山色在,晴明依旧满长安。”拯终为乱兵所杀。

  拯,字昌时,陇西人,登咸通十二年进士第。僖宗幸宝鸡,拯在凤翔,襄王逼为翰林学士。及王行瑜杀玫,襄王奔京城,拯及妻孥皆被害。

  高越

  越,燕人,举进士,文价蔼然。鄂帅李简贤之,待以殊礼,将妻以女。越窃谕其意,赋诗一绝书于壁,不告而去。诗云:“雪爪星眸众所归,摩天专待振毛衣。虞人莫谩张罗网,未肯平原浅草飞。”出《唐余录》。

  许郴

  《中秋夜有怀》云:“趋驰早晚休,一岁又残秋。若只如今日,何难致白头。沧波归处远,旅食客边愁。赖见前贤说,穷通不自由。”

  郴,睦州人。郑谷《送郴罢举归睦州诗》云:“桐庐归旧庐,垂老复樵渔。吾子虽言命,乡人懒读书。”

  孙蜀

  《中秋夜戏酬顾道流》云:“不那此身偏爱月,等闲看月即更深。仙翁每被嫦娥使,一度逢圆一夜吟。”

  蜀与方干同时,干有别蜀之作云:“吴越思君意易伤,别君添我鬓边霜。由来浙水偏堪恨,截断千山作两乡。”

  牛峤

  《红蔷薇》云:“晓啼珠露浑无力,绣簇罗襦不着行。若缀寿阳公主额,六宫争肯学梅妆。”

  峤,字松卿,一字延峰,陇西人,自云僧孺之后。乾符五年进士,历拾遗、补阙、尚书郎。王建镇蜀,辟判官。及僭位,为给事中。

  崔庸

  苏州昆山惠严寺殿基,或曰鬼工,有僧繇画龙,每风雨,如腾跃状,僧繇画锁以钉固之。乾宁初,吴郡进士崔庸有诗云:“人莫嫌山小,僧还爱寺灵。殿高神气力,龙活客丹青。”

  庸,登天祐二年进士第。

  同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