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藏
- 诗话
- 唐诗纪事
唐诗纪事
巫山洛浦本无情,总为佳人便得名。今日雕阴有神艳,后来公子莫相轻。
几抛云髻恨金墉,泪洗花颜百战中。应有红儿些子貎,却言皇后长深宫。
倚槛还应有所思,半开东阁见娇姿。可中得似红儿貎,若遇韩朋好杀伊。
晓向妆窗与画眉,镜中长欲助娇姿。若教得似红儿貎,走马章台任道迟。
炼得霜华助翠钿,相期朝谒玉皇前。依稀有似红儿貎,方得吹箫引上天。
重门深掩几枝花,未胜红儿莫大夸。王相不能探物理,可能虚上短辕车。
前代休怜事可奇,后来还出有光辉。争如昼卧纱窗里,不有神人覆玉衣。
化羽尝闻赴九天,只疑尘世是虚传。自从一见红儿貎,始信人间有谪仙。
从道长安小市东,巧将花貎占春风。红儿若是同时见,未必伊先入紫宫。
人间难免是深情,命断红儿向此生。不似前时李丞相,枉抛才力为莺莺。
凤舞香飘绣幕风,暖穿驰道百花中。还缘有似红儿貎,始道迎将入汉宫。
休道将军出世才,尽驱诸妓下歌台。都缘没个红儿貎,致使轻教后阁开。
冯媛须知住汉宫,将身只是解当熊。不闻有貎倾人国,争得今朝更似红。
能将一笑使人迷,花艳何须上大堤。疏属便同巫峡路,洛川真是武陵溪。
辞辇当时意可知,宠深还恐宠先衰。若教得似红儿貎,占却君恩自不疑。
三吴时俗重风光,未见红儿一面妆。好写妖娆与教看,便应休更话真娘。
波平楚泽浸星辰,台上君王宴早春。毕竟章华会中客,冠缨虚绝为何人。
红儿不向汉宫生,便使双成谩得名。疑是麻姑恼尘世,暂教微步下层城。
天碧轻纱只六铢,宛如含露透肌肤。便教汉曲争明媚,应没心情更弄珠。
共嗟含恨向衡阳,方寸花笺寄沈郎。不似红儿些子貎,当时争得少年狂。
浅色桃花亚短墙,不因风送也闻香。凝情尽日君知否,还似红儿淡薄妆。
火色樱桃摘得初,仙宫只有世间无。凝情尽日君知否,真似红儿口上朱。
宿雨初晴春日长,入帘花气静难忘。凝情尽日君知否,真似红儿舞袖香。
初月纤纤映碧池,池波不动独看时。凝情尽日君知否,真似红儿罢舞眉。
浓艳浓香云压枝,袅烟和露晓风吹。红儿被掩妆成后,含笑无人独立时。
楼上娇歌袅夜霜,近来休数踏歌娘。红儿谩唱伊州遍,认取轻敲玉韵长。
金粟妆成扼臂环,舞腰轻薄瑞云间。红儿生在开元末,羞杀新丰谢阿蛮。
君看红儿学醉妆,夸裁宫缬砑裙长。谁能更把闲心力,比并当时武媚娘。
栀子同心浥露垂,折来深恐没人知。花前醉客频相问,不赠红儿赠阿谁。
云间翡翠一双飞,水上鸳鸯不暂离。写向人间百般态,与君题作比红诗。
旧恨长怀不语中,几回偷泣向春风。还缘不及红儿貎,却得生教入楚宫。
一舸春深指鄂君,好风从度水成纹。越人若见红儿面,绣被应羞彻夜薰。
花落尘中玉堕泥,香魂应上窈娘堤。欲知此恨无穷处,长倩城乌夜夜啼。
虬词藻富赡,与宗人隐、邺齐名,咸通、乾符中,时号“三罗”。广明庚子乱后,去从鄜州李孝恭。籍中有杜红儿者,善歌,常为副戎属意。副戎聘邻道,虬请红儿歌而赠彩。孝恭以副戎所盼,不令受之。虬怒,拂衣而起。诘旦,手刃红儿。既而思之,乃作绝句百篇,以追其冤,号《比红》,盛行于时。
罗隐刘赞
字昭谏,余杭人。隐池之梅根浦,自号“江东生”,为唐相郑畋、李蔚所知。畋女览隐诗,讽诵不已。畋疑有慕才意。貎寝陋,女一日帘窥之,自此绝不咏其诗。广明中,池守窦潏,营墅居之。光启中,钱镠辟为从事、节度判官副使,梁祖以谏议召,不行。开平中,魏博罗绍威推为叔父,表授给事中。年八十余,终余杭。有子塞翁。
隐、虬、邺共场屋,谓之“三罗”。
隐与桐庐章鲁封齐名,钱镠初起,以鲁封为表奏孔目官,不就,执之。后以隐为钱塘令,惧而受命,因宴献口号曰:“一个祢衡容不得,思量黄祖谩英雄。”镠自是厚礼之。僧贯休《怀二子诗》云:“二子依公子,鸡鸣狗盗徒。青云十上苦,白发一茎无。风涩潮声恶,天空角韵孤。别离千万里,何以慰荣枯。”
隐《谢裴廷韩诗卷》云:“泽国家人,唯妆半面。营邱辩士,何用空笼。”其浮薄如此。
隐受知于令狐绹,卒无成,有诗哭绹云:“深恩无以报,底事是柴荆。”
邺都王绍威学隐为诗,自号其文为《偷江东集》。青州王师范遣使赍礼币,求一篇,隐以诗寄之曰:“盛业传家有宝刀,况闻余力更挥毫。腰间印绶黄金贵,卷内文章白雪高。宴罢佳宾吟凤藻,猎回诸将问龙韬。登坛甲子才三十,犹拟回头夺锦标。”王得诗大喜。昭宗欲以甲科处之,有大臣奏曰:“隐虽有才,然多轻易。明皇圣德,犹横遭讥,将相臣僚,岂能免乎凌铄。”帝问讥谤之词,对曰:“隐有《华清诗》曰:‘楼殿层层佳气多,开元时节好笙歌。也知道德胜尧舜,争奈杨妃解笑何。’”其事遂寝。
令狐滈,赵公绹之子,登进士,隐以诗贺之,赵公谓滈曰:“吾不喜汝及第,喜汝得罗公一篇耳。”
隐在浙幕,沈山松得新榜示隐,题其末曰:“黄土原边狡兔肥,犬如流电马如飞。灞陵老将无功业,犹忆当时夜猎归。”
钟陵妓云英,隐旧见之。一日,讥隐犹未第,隐嘲之曰:“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顾云依淮南高骈,隐讥之。夏饮于海风亭,云曰:“青蝇被扇扇离坐,”隐遽曰:“白泽遭钉钉在门。”隐老不遇,有《归五湖诗》云:“江东日暖花又开,江东行客思悠哉。高阳酒徒半凋落,终南山色空崔嵬。圣代也知无弃物,侯门未必用非才。一舡明月一竿竹,家住五湖归去来。”
进士刘赞赠隐诗曰:“人皆言子屈,独我谓君非。明主既难谒,青山何不归。年虚侵雪鬓,尘枉污麻衣。自古逃名者,至今名岂微。”
《牡丹》云:“似共东君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筹笔驿》云:“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惟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
《魏城逢故人》云:“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今日因君试回首,澹烟乔木隔绵州。”
《中秋夜不见月》云:“阴云薄暮上空虚,此夕清光已破除。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
《蜂》云:“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沾。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
杜荀鹤《钱塘别隐诗》云:“故国看看远,前程计在谁。五更吹角候,一叶渡江时。吾道天宁丧,人情日可疑。西陵向西望,双泪为君垂。”
鼍江常有二气亘于江,终夜不灭。隐及杜建徽生,气不复见,议者以为文武秀气。
江南李氏,尝遣使聘越,越人问见罗给事否?使人曰:“不识,亦不闻名。”越人云:“四海闻有罗江东,何拙之甚?”使人曰:“为金榜上无名,所以不知。”
陆扆
扆诗有“今秋已约天台月”之句,或云扆昭宗末举进士及第,六月榜出,盛暑,同舍戏曰:“造榜天也。”观扆此诗,岂幸仓卒苟科第者。
卷七十
许棠 张乔 剧燕 任涛 张蠙 郑谷 温宪 李昌符 王毂 李山甫 伊璠 钟离权
许棠
“分与仙山背,多年负翠微。无因随鹿去,只是送人归。顶木晴摩日,根岚晓润衣。会于猿鸟外,相对掩高扉。”棠《旅中送人归九华诗》也。大抵棠诗多稳括,如“晓嶂猿窥户,寒秋鹿砥冰”,“当空吟待月,到晚坐看山”,类恬淡绝物者,然非真好也。
棠,字文化,宣州泾县人,登咸通十二年进士第。有《洞庭诗》为工,时号“许洞庭”。初为泾县尉,郑谷以诗送云:“白头新作尉,县在故山中。高第能卑宦,前贤尚此风。芜湖春荡漾,梅雨昼溟蒙。佐理人安后,篇章莫废功。”
棠《洞庭诗》有“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之句,人以题扇。《过洞庭》云:“惊波常不定,半日鬓堪班。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鸟飞应畏堕,帆远却如闲。渔父时相引,行歌浩渺间。”
张乔
乔,池州人,有诗名。咸通中,与许棠、俞坦之、剧燕、任涛、吴罕、张蠙、周繇、郑谷、李栖远、温宪、李昌符谓之“十哲”。十哲而十二人。
咸通中,京兆府解,试《月中桂诗》,乔擅场,云:“与月转洪蒙,扶疏万古同。根非生下土,叶不坠秋风。每以圆时足,还随缺处空。影高群木外,香满一轮中。未种丹霄日,应虚白兔宫。如何当羽化,细得问神功。”其年李建州频主试,时为京兆府参军。以许棠老于场屋,以为首荐。未几,巢寇为乱,遂与伍乔之徒隐九华。
乔《送许棠》云:“离乡积岁年,归路远依然。夜火山头市,春江树杪船。干戈愁鬓改,瘴疠喜家全。何处营甘旨,潮涛浸薄田。”
乔与俞坦之受知许下薛尚书能,许棠首荐,能以诗唁二子曰:“何事尽参差,惜哉吾子诗。日令销此道,天亦负明时。有路当重振,无门即不知。何当见尧日,相与啜浇漓。”
乔《游终南白鹤观诗》云:“上彻炼丹峰,求玄意未穷。古坛青草合,往事白云空。仙境日月外,帝乡烟雾中。人间足烦暑,欲去恋清风。”
《送友人归宜春》云:“落花兼柳絮,无处不纷纷。远道空归去,流莺独自闻。野桥喧硙水,山郭入楼云。故里南陔曲,秋期更送君。”
郑谷《题乔廷兴门外所居》云:“平生苦节同,旦夕会原东。掩卷斜阳里,看山落木中。星霜人欲老,江海业全空。近日文场里,因君起古风。”
剧燕
剧燕,蒲阪人也。工为雅正诗。王重荣镇河中,燕投赠王曰:“只向国门安四海,不离乡井拜三公。”重荣甚礼重。为人多纵,凌轹诸从事,竟为正平之祸。
任涛
任涛,豫章筠川人也。诗名早著,有“露团沙鹤起,人卧钓船流”,他皆仿此。数举,败于垂成。李常侍骘廉察江西,特与放乡里之役,盲俗互有论列。骘判曰:“江西境内,凡为诗得及涛者,即与放色役,不止一任涛耳。”
李建州频主京兆解试,时涛与许棠、张乔、俞坦之、剧燕、吴罕、张蠙、周繇、郑谷、李栖远、温宪、李昌符谓之“十哲”,是年试,俱以次得之。是岁,咸通末也。《月中桂诗》,张乔擅场。频以许棠场屋多年,为首荐。
张蠙
《咏苇诗》云:“苇丛寒水边,曾折钓渔舡。咸喜亭台近,翻嫌岛屿偏。花明无月夜,声急正秋天。遥忆巴陵渡,残阳一望烟。”
《送友人赴泾川幕》云:“杏园沉饮散,荣别就佳招。日月相期尽,山川独去遥。府楼明蜀雪,关碛转胡雕。纵有烟尘动,应随上策销。”
蠙,字象文,唐末登第,尉栎阳。避乱入蜀,王蜀时,为金堂令。徐后游大慈寺,见壁间题云:“墙头细雨垂纤草,水面回风聚落花。”问寺僧,僧以蠙对。乃赐霞光笺,令写诗以进。蠙进二百首,衍善之,将召为知制诰。宋光嗣以蠙轻忽傲物,遂止。卒于官。蠙生颖秀,幼有《单于台诗》曰:“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为世所称。
郑谷
《残月如新月》云:“荣落何相似,初终却一般。犹疑和夕照,谁信坠朝寒。水国光华别,诗情比象难。佳人应误拜,栖鸟返求安。屈指期轮满,何心诮影残。庾楼清赏处,吟彻曙钟看。”谷自序云:“幼受知于李公朋、马博士戴。求试春闱,故薛许昌能、李建州频不以晚辈见待。游举场十六年,著述千余首。乾宁初,上幸三峰,朝谒多暇,寓止云台道舍,遂拾坠补遗,成三百首,目为《云台编》。”
谷,字守愚,袁州人,故永州刺史之子。幼年,司空图与刺史同院,见而奇之曰:“曾吟得丈丈诗否?”曰:“吟得。”“莫有病否?”曰:“丈丈《曲江晚望》断篇云:‘村南斜日闲回首,一对鸳鸯浴渡头。’即深意矣。”司空叹惜,抚背曰:“当为一代风骚主。”乾宁中,为都官郎中,卒于家。谷自叙云:“故许昌薛尚书能,为都官郎中。后数年,建州李员外频,自宪府内弹,拜都官员外。皆一时骚雅宗师,都官之曹,振盛于此。余早受知,今忝此官,复是正秩,何以相继前贤耶?”
谷《咏雪诗》云:“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江上晚来堪画处,渔翁披得一蓑归。”有段赞善者,善画,因采其诗意,写之成图,曲尽潇洒之意。持以赠谷,谷为诗寄谢云:“赞善贤相后,家藏名画多。留心于素绘,得意在烟波。属兴同吟咏,功成更琢磨。爱余风雪句,幽绝写渔蓑。”
“浓澹方春满蜀乡,半随风雨断莺肠。浣花溪上堪惆怅,子美无情为发扬。”谷《蜀中海棠诗》也。
“相看临远水,独自上孤舟。”句。“潮来无别浦,木落见他山。”句。“情多最恨花无语,愁破方知酒有权。”句。“关东多事日,天末未归心。”句。“掩卷斜阳里,看山落木中。”句。“两浙寻山遍,孤舟带鹤归。”句。“长安一夜残春雨,右省三年老拾遗。”句。“班趋黄道急,殿揖紫宸深。”句。已上皆谷诗警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