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藏
- 诗话
- 唐诗纪事
唐诗纪事
《赠阎防》云:“青冥南山色,君与缁锡邻。深路入古寺,乱花随暮春。纷纷对寂寞,往往落衣巾。松色空照水,经声时有人。晚心复南望,山远情独亲。应以修往业,亦唯立此身。深林度空夜,烟月资清真。莫叹文明日,弥年徒隐沦。”
《九日送人》云:“海上正摇落,客中还别离。同舟去未已,远送新相知。流水意何极,满樽徒尔为。从来菊花节,早已醉东篱。”
《江南曲》云:“美人何荡漾,湖上风日长。玉手欲有赠,徘徊双鸣珰。唱歌随绿水,怨色起春阳。日暮还家望,烟云横洞房。”
《登庐山峰顶寺》云:“孤峰留万象,秋气何高清。天际南郡出,林端西江明。山门二缁叟,振锡闻幽声。心照有无界,业悬前后生。徒知真机静,尚与爱网并。方首金门路,未遑参道情。”
《暮秋杨子江寄孟浩然》云:“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山林相晓暮,天海深青苍。暝色空复久,秋声亦何长。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寒笛对京口,故人在襄阳。咏思劳今夕,江汉遥相望。”
《海上》云:“日出归且远,送君东悠悠。沧溟千万里,日夜一孤舟。旷望绝国所,微茫天际愁。有时近仙境,不定若梦游。或见青色石,孤山百丈秋。前心方杳眇,此路劳夷游。离别惜吾道,风波敬皇休。春浮花气远,思逐海水流。日莫离歌后,永怀空沧州。”
郑处诲《明皇杂录》云:“天宝末,刘希夷、王泠然、王昌龄、祖咏、张若虚、张子容、孟浩然、常建、李白、刘慎虚、崔署、杜甫,虽有文章盛名,皆流落不偶。”
商璠云:“慎虚诗情幽兴远,思苦词奇,忽有所得,便惊众听。顷东南高唱者十数人,然声律婉态,无出其右。虽气骨不逮诸公,自永明以来,可杰立江表。至如‘松色空照水,经声时有人’,又‘沧溟千万里,日夜一孤舟。’‘归梦渡江水,悠悠绕故乡。驻马渡江处,望乡待归舟’,‘道自白云静,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开门向溪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落日,清辉照衣裳’,并方外之言也。惜其不永天年,陨碎国宝。”
王昌龄《宿京江口期慎虚不至诗》云:“霜天起长望,残月生海门。风静夜潮满,城高寒气昏。故人何寂寞,久已乖清言。明发不能寐,徒盈江上樽。”又《送慎虚归取宏词解》云:“天清闻海鹤,游子引乡盼。声随羽仪远,势与归云便。青桂春再荣,白云暮来变。迁飞在礼义,岂复泪如霰。”
孟浩然《九日于龙沙寄刘大慎虚》云:“龙沙豫章北,九日挂帆过。风俗因时见,湖山发兴多。客中谁送酒,棹里自成歌。歌竟乘流去,滔滔任夕波。”
张巡
守睢阳日,当赋诗曰:“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合围侔月晕,分守效鱼丽。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挥。裹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陴。忠信应难敌,坚贞自不移。无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
又《夜闻笛》云:“岧峣试一临,虏骑俯城阴。不辨风尘色,安知天地心。营开星月近,战苦阵云深。旦夕更楼上,遥闻横笛吟。”
巡《谢金吾将军表》云:“想峨嵋之碧峰,豫游西蜀;追绿耳于悬圃,保寿南山。逆贼禄山,杀戮黎献,羶腥阙庭。臣被围四十七日,凡一千八百余战。主辱臣死,当臣效命之时;恶稔罪盈,是贼灭亡之日。”巡《祭纛文》曰:“太一先锋,蚩尤后殿,苍龙持弓,白虎捧箭。”《祭城隍》云:“眢井鸠翔,危堞龙攫。”皆文武雄健,志气不衰,真忠烈士也。
巡,字巡,邓州人。博通群书,为文章不立稿。以忠义死睢阳。
张继
《阊门即事》云:“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试上吴门看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云:“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
《洛阳作》云:“洛阳天子县,金谷石崇乡。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墙。书成休逐客,赋罢遂为郎。贫贱非吾事,西游思自强。”
《春夜皇甫冉宅对酒》云:“流落时相见,悲欢共此情。兴因樽酒洽,愁为故人轻。暗滴花垂露,斜辉月过城。那知横吹曲,江外作边声。”
《安公房问法》云:“流年一日复一日,世事何时是了时。试向东林问禅伯,遣将心地学琉璃。”
高仲武云:“张继员外,累代词伯,积袭弓箕。其于为文,不雕不饰。及尔登第,秀发当时。诗体清迥,有道者风。如‘女停襄邑杼,农废汶阳耕。使者乘轺去,诸侯拥节迎’,可谓事理双切。又‘火燎原犹热,波摇海未平’,比兴深矣。”
继,字懿孙,襄州人。登天宝进士第。大历末,检校祠部员外郎,分掌财赋于洪州。
《送郄绍充河南租庸判官》云:“齐鲁伤心地,频年此用兵。女停襄邑杼,农废汶阳耕。使者乘轺去,诸侯拥节迎。深仁佐君子,薄赋恤黎氓。火燎原犹热,波摇海未平。应将否泰理,一问鲁诸生。”
《感怀》云:“调与时人背,心将静者论。经年帝城里,不识五侯门。”
伉俪殁于洪州,刘长卿《哭张员外》云:“白简曾连拜,沧州每共思。抚存怜稚齿,叹逝顾身衰。自此辞张劭,何由见戴逵。独闻山吏部,流涕访孤儿。”
《枫桥夜泊》云:“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此地有夜半钟,谓之“无常钟”,继志其异耳。欧阳以为语病,非也。
张谓
“负薪老翁往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自言老翁有三子,两人已向黄沙死。如今少男新长成,明年闻道更征兵。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随同死生。尽将田宅借邻伍,且复伶俜去乡土。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苦辛。近传天子尊武臣,强兵直欲静边尘。安边自合有长策,何必流离中国人。”《代北州老翁答》。
《送卢举使河源诗》云:“故人行役向边州,匹马今朝不少留。长路关山何日尽,满堂丝管为君愁。”
《同诸公游云公禅院》云:“共许寻鸡足,谁能惜马蹄。长空净云雨,斜日半虹霓。檐下千峰转,窗前万木低。看花寻迳远,听乌入林迷。地与喧卑隔,人将物我齐。不知樵客意,何事武陵溪。”
《送青龙一公》云:“事佛轻金印,勤王度玉关。不知从树下,还许到人间。楚水清莲净,吴门白日闲。圣朝须助治,切莫爱东山。”
《哭护国上人》云:“昔喜三身静,今悲万劫长。不应归北斗,多是向西方。舍利众生得,袈裟弟子将。鼠行残药碗,虫网旧绳床。别起千花塔,空留一草堂。支公何处在,神理竟茫茫。”
《麓山精舍送莫侍御归宁》云:“何处堪留客,香林隐翠微。薜萝通驿骑,松竹挂朝衣。霜引台乌集,风惊塔雁飞。饮茶胜饮酒,聊以送将归。”
乾元中,谓以尚书郎出使夏口,沔州牧杜公觞于江城之南湖。谓命李白标之嘉名,白目为郎官湖云。
谓《同王征君湘中有怀》云:“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故人京洛客,何日复同游。”
《玉清公主挽歌》云:“学凤年犹少,乘龙日尚赊。初封千户邑,忽驾五云车。地接金人岸,山通玉女家。秋风何太早,吹落禁园花。”代宗之女。
谓,登天宝二年进士第。奉使长沙,尝作《长沙风土记》云:“巨唐八叶,元圣六载,正言待罪湘东。”
商璠云:“谓《代北州老翁答》及《湖中对酒行》,并在物情之外,众人未曾说耳。亦何必历遐远,探古迹,然后始为冥搜。”
谓《湖中对酒行》云:“夜坐不厌湖上月,昼游不厌湖上山。眼前一樽又长满,心中万事如等闲。主人有黍百余石,浊醪数斗应不惜。即今相对不尽欢,别后相思复何益。茱茰湾头归路赊,愿君且宿黄翁家。风光若此人不醉,参差辜负东园花。”
谓,大历间为礼部侍郎,典七年、八年、九年贡举。
梁肃
肃,字钦之,世居陆浑。萧复、杜佑交荐辟,终右补阙。崔恭序其文,以肃文虽多,而无适时之用,故以皇甫士安比之。
肃《赞四皓》云:“秦失其鹿,豪杰并逐。鸾凤何依,白云深谷。英英南山,采采紫芝。汉以剑起,吾谁与归。栖心化元,澹泊无为。礼物虽至,先生默而。惟彼贞名,确不可转。储皇不安,我德用显。大君是惊,惠位是宁。四公屈身,天下和平。弋者何思,鸿飞冥冥。”
柳浑
贞元中,牡丹已贵,浑诗云:“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窠。今朝始得分明见,也共戎葵不较多。”见《酉阳杂俎》。
浑,字夷旷。不乐拘检,为贞元宰相。
孟云卿
《宋郊诗》云:“徘徊宋郊上,不见平生亲。独立正伤心,悲风来孟津。大方载群物,生死有常伦。虎豹不相食,哀哉人食人。岂知逢世运,天道亮云云。”又云:“太虚流素月,三五何皎明。光耀侵白日,贤愚迷至精。四时更变化,天道有亏盈。常恐今已没,须臾复更生。”
云卿,河南人。元次山《送孟校书往南海》云:“云卿与次山同州里,以辞学相友,少次山六七岁,声名满天下,知己在朝廷。及次山之年,何事不可至?勿爱罗浮,往而不归也。”
云卿《邺城怀古》云:“朝发淇水南,将寻北燕路。魏家旧城阙,寥落无人住。伊昔天地屯,曹公独中据。群臣将北面,白日忽西暮。三台竟寂寥,万世难长固。雄豪安在哉,衰草沾霜露。崔嵬长河北,尚见应刘墓。古树藏龙蛇,荒茅伏狐兔。永怀故池馆,数子章连句。逸兴驱山河,雄辞变云雾。我行睹遗迹,精爽如相遇。斗酒将酹君,悲风白杨树。”
《古挽歌》云:“草草闾巷喧,涂车俨成位。冥寂何所须,尽我生人意。北去路非远,此别终天地。临穴频抚棺,至哀反无泪。尔形未衰老,尔息犹童稚。骨肉安可离,皇天若容易。房帐即虚张,庭宇为哀吹。薤露歌若斯,人生尽如寄。”
《别离曲》云:“结发生别离,相思复相保。何知日已久,五变庭中草。渺渺大海途,悠悠吴江岛。但惧不出门,出门无远道。远道行既难,家贫衣服单。严风吹积雪,晨起鼻何酸。人生各有恋,岂不怀尔安。分明天上日,生死誓同欢。”
《伤怀酬故友诗》云:“悄悄晨鸡翔,淅淅草上霜。人生早艰苦,寿命恐不长。二十学已成,三十名不彰。岂无同门友,贵贱易中肠。驱马行万里,悠悠过帝乡。幸因弦歌末,得上君子堂。众乐互喧奏,独余被笙簧。坐中无知音,安得神洋洋。愿因高风起,上感白日光。”
《古别离》云:“朝日上高台,离人怨秋草。但见万里天,不见万里道。君行本遥远,苦乐诚难保。宿昔梦同衾,心忧梦颠倒。含酸欲谁诉,辗转伤怀抱。白发年已深,征行去何早。寒暄有时谢,憔悴难再好。人皆算年寿,死者何曾老。少壮无会期,水深风浩浩。”
高仲武云:“孟君诗祖述沈千运,《贼中十首》又渔猎陈拾遗,词气伤苦,怨者之流。如‘虎豹不相食,哀哉人食人’,方于《七哀》;‘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则云卿之句深矣。孟虽效之于陈、沈,才能升堂,犹未入室,然当今古调,无出其右者,一时之英也。余感孟君平生好古,著《格律门论》及谱二篇,以摄其体统。”
云卿与杜子美、元次山最善。
“群物归大化,六龙颓西荒。”《感怀》句。“安知浮云外,日月不运行。”《苦雨》句。“孤儿去慈亲,远客丧主人。莫吟辛苦曲,此曲谁忍闻。可闻不可说,去去无期别。行人念前程,不待参辰没。朝亦常苦饥,暮亦常苦饥。飘飘万里余,贫贱多是非。少年莫远行,远行多不归。”《悲哉行》。右张为取作《主客图》,以云卿为“高古奥逸主”。
卷二十六
卢象 阎防 王季友 杨贲 张陵 王之涣 李阳冰 苏涣 刘长卿 章八元 李穆 韦应物 朱放 孙逖 李纾 毕耀
卢象
象《题叔征君东溪草堂》云:“关山十余里,青壁森相倚。欲识尧时天,东溪白云是。雷声转幽壑,云气杳流水。涧影生虫蛇,岩端翳梓杞。大道终不易,君恩曷能已。鹤羡无老时,龟言摄生理。浮年笑六甲,元化潜一指。未暇扫云梯,空惭阮家子。”又云:“今朝共游者,得性闲未归。已到仙人家,莫惊鸥鸟飞。水深严公钓,松挂巢父衣。云气转幽寂,溪流无是非。名理未足羡,腥臊讵所稀。自惟负真意,何岁当食薇。”
象《自江东止田园移庄庆会未几归汶上小弟幼妹尤悲其别赋诗》云:“谢病始告归,依然入桑梓。家人皆伫立,相候衡门里。畴类皆长年,成人旧童子。上堂家庆毕,愿与亲姻迩。论旧或余悲,思存且相喜。田园转芜没,但有寒泉水。衰柳日萧条,秋光清邑里。入门乍如客,休骑非便止。中饮顾王程,离忧从此始。”“两妹日长成,双鬟将及人。已能持宝瑟,自解掩罗巾。念昔别时小,未知疏与亲。今来识离恨,掩泪方殷勤。”“小弟更孩幼,归来不相识。同居虽渐惯,见人犹默默。宛作越人言,殊乡甘水食。别此最为难,泪尽有余忆。”
刘梦得《董侹诗集序》云:“尝所游皆青云之士,闻名如卢、杜,员外象,工部甫。高韵如包、李,祭酒吉,侍郎纾。迭以章句扬于当时。”
商璠云:“象诗雅而不素,有大体,得国士之风。曩在校书,名光秘阁。其如‘灵越山多秀,新安江甚清’,盖东南之数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