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纪事


  《郑县宿陶大公馆中赠冯六元二》云:“儒有轻王侯,脱略当世务。本家蓝田下,非为渔弋故。无何困躬耕,且欲驰永路。幽居与君近,出谷同所骛。昨日辞石门,五年变秋露。云龙未相感,干谒亦以屡。子为黄绶羁,予忝蓬山顾。京门望西岳,百里见郊树。飞雨祠上来,霭然关中暮。驰车郑城宿,秉烛论永素。山月出华阴,开此河渚雾。清光比故人,豁达展心晤。冯公尚戢翼,元子仍跼步。拂衣易为高,沦迹难有趣。张范善始终,吾等岂不慕。罢酒当凉风,屈伸备冥数。”

  《小敷谷龙潭祠作诗》云:“崖谷歕疾流,地中有雷集。百泉势相荡,巨石皆却立。跳波沸峥嵘,深处不可挹。昏为蛟龙怒,清见云雨入。灵怪崇偏祠,废兴自兹邑。沉淫顷多昧,檐宇遂不葺。吾闻被明典,盛德惟世及。生人载山川,血食报原隰。岂伊骇微险,将以循氓揖。舟飞振吕梁,忠信亦我习。波流侵已广,悔吝在所汲。溪水有清源,褰裳靡沾湿。”

  《过华阴诗》云:“云起太华山,山色互明灭。东峰始含景,了了见松雪。羁人感幽栖,窅映转奇绝。欣然忘所疲,永望吟不辍。信宿百里余,山开玩新月。何意昨来心,遇物遂迁别。人生屡如此,何以肆愉悦。”山色一作云仙。

  《出郴山口至叠石湾野人室中寄张十一诗》云:“槠楠无冬春,柯弃连峰稠。阴壁下苍黑,烟含清江楼。景开独沿曳,响答随兴酬。旦夕望吾友,如何迅孤舟。叠沙积为冈,崩剥雨露幽。石脉尽横亘,潜潭何时流。既见万古色,颇尽一物由。水与世人远,气还草木收。盈缩理无余,今往何必忧。郴土群山高,耆老如中州。孰云议外降,岂是娱官游。阴火昔所服,丹砂将尔谋。昨临苏耽井,复向衡阳求。同疚来相依,脱身当有筹。数月乃离居,风湍成阻修。野人善竹器,童子能溪讴。寒月波荡漾,羁鸿去悠悠。”同疚一作问疚。

  《九江口作诗》云:“漭漭江势阔,雨开浔阳秋。驿门是高岸,望尽黄芦洲。水与五溪合,心期万里游。明时无弃才,谪去随孤舟。鸷鸟立寒木,丈夫佩吴钩。何当报君恩,却系风霜头。”

  《从军行》二首云:“向夕临大荒,朔风轸归虑。平沙万里余,飞鸟宿何处。敌骑猎长原,翩翩傍河去。边声摇白草,海气生黄雾。百战起风尘,十年履霜露。虽投定远笔,未坐将军树。早知行路难,悔不理章句。”“秋风马蹄轻,角弓持弦急。去为龙城战,正值边兵袭。军气横大荒,战酣日将入。长风金鼓动,白露铁衣湿。四起愁边声,南庭时伫立。断蓬孤自转,寒雁飞相及。万里云沙涨,平原冰霰涩。惟闻汉州遥,独向刀环泣。”

  周万

  《送沈芳谒李观察求仕进诗》云:“往日长安路,观游不惜年。为贪卢女曲,用尽沈郎钱。身老方投刺,途穷始着鞭。犹闻有知己,此去不徒然。”此君曾浪迹长安,因以诗让之。

  万,开元末登第。

  包融

  《送国子张主簿诗》云:“湖岸缆初解,莺啼别离处。遥见舟中人,时时一回顾。坐悲芳岁晚,花落晴轩树。春梦随我心,摇扬逐君去。”

  融,润州延陵人。历大理司直。二子何、佶齐名,世称“二包”。

  孟浩然《宴包二融宅诗》曰:“闲居枕清洛,左右接大野。门庭无杂宾,车辙多长者。是时方盛夏,风物自潇洒。五月休沐归,相携竹林下。开襟成欢趣,对酌不能罢。烟暝栖鸟迷,余将归白社。”

  颜真卿

  吴门有清远道士同沈恭子游虎邱诗,其辞自商周历近代,抑二千年来矣。鬼神耶?隐士耶?莫能测也。而辞藻健俊,鲁公爱之,刻于岩际,并有继作,卫公又次而和之。清远道士诗云:“我本长殷周,遭罹历秦汉。四渎与五岳,名山尽幽窜。及此寰区中,始有近峰玩。近峰何郁郁,平湖渺弥漫。吟挽川之阴,步上山之岸。山川共澄澈,光彩交凌乱。白云滃欲归,青松忽消半。客去川岛静,人来山鸟散。谷深中见日,崖幽晓非旦。闻子盛游遨,风流足词翰。嘉兹好松石,一言常累叹。勿谓余鬼神,忻君共幽赞。”鲁公诗云:“不到东西寺,于今五十春。朅来从旧赏,林壑宛相亲。吴子多藏日,秦皇厌胜辰。剑池穿万仞,盘石坐千人。金气腾为虎,琴台化若神。登坛仰生一,舍宅叹珣珉。中岭分双树,回峦绝四邻。窥临江海接,崇饰四时新。客有神仙者,于兹雅丽陈。名高清远峡,文聚斗牛津。迹异心宁间,声同质岂均。悠然千载后,知我揖光尘。”卫公诗云:“茂苑有灵峰,嗟余未游观。藏山在平陆,坏谷有高岸。冈绕数仞墙,岩潜千丈干。乃知造化意,回斡资奇玩。镠腾昔虎踞,剑没尝龙焕。潭黛入海底,崟岑耸霄半。层峦未升日,哀狖宁知旦。绿筱夏凝阴,碧林秋不换。冥搜既窈窕,迥望何萧散。川晓岚气收,江春杂英乱。逸人缀清藻,前哲留篇翰。共扣哀玉音,皆舒文绣段。难追彦回赏,褚彦回见凡人所称,常过其实,又见虎邱,则逾其所闻。徒起兴公叹。一力如再升,含毫星斗烂。”

  真卿与耿湋《水亭咏风联句》,有“度琴方解愠,临水已迎秋”之句。

  丁仙芝

  《长宁公主旧山池诗》云:“平阳旧池馆,寂寞使人愁。座卷留黄簟,帘垂白玉钩。庭闲花自落,门闭水空流。追想吹箫处,应随仙骑游。”

  《越裳贡白雉》云:“圣哲承休运,伊皋列上台。寻思丹徼远,入贡素翚来。北阙欣初见,南枝顾未回。敛容残雪静,矫翼片云开。驯扰将无惧,翻飞幸不猜。甘从上林里,饮啄自徘徊。”

  仙芝,润州曲阿人。登开元进士第,为余杭尉。

  李清

  《咏石季伦》云:“金谷繁华石季伦,只能谋富不谋身。当时纵与绿珠去,犹自无穷歌舞人。”

  清,登天宝十二年进士第。

  韩滉

  《晦日呈诸判官》云:“晦日新晴春日娇,万家攀折渡长桥。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觉春风换柳条。”

  《闻乐怅然自述》云:“万事伤心对管弦,一身含泪向春烟。黄金用尽教歌舞,留与他人乐少年。”

  滉,字太冲。贞元初,加同平章事、江淮转运使。二年,封晋国公。初有美名,所与游皆天下豪俊。其诗与孟浩然酬唱云。

  齐澣

  《长门怨》云:“营营孤思通,寂寂长门夜。妾妒亦知非,君恩那不借。携琴就玉阶,调悲心未谐。将心寄明月,流影入君怀。”

  澣,字洗心,定州人。开元间,与苏晋、苏颋、贾曾、韩休、许景先、孙逖典诏诰,为代言最。杜暹当国,表宋璟为吏部尚书,澣及苏晋为侍郎,世谓“台选”。常称陈希烈、苖晋卿之才,后皆大显。

  顾朝阳

  《昭君怨》云:“莫将铅粉匣,不用镜花光。一去边城路,何情更画妆。影销胡地月,衣尽汉宫香。妾死非关命,都缘怨断肠。”

  朝阳,开元间诗人。

  韦建

  《泊舟旴眙》云:“维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夜出潮侵岸,天寒月近城。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建与萧颖士最善。
 
卷二十五

  徐安贞 崔惠童 崔敏童 刘晏 刘湾 薛据 刘慎虚 张巡 张继 张谓 梁肃 柳浑 孟云卿

  徐安贞

  《画襄阳图》云:“画得襄阳郡,依然见昔游。岘山思驻马,汉水忆回舟。丹壑常含霁,青林不换秋。图书空咫尺,千里意悠悠。”

  安贞,始名楚璧。应制举,三登甲科。开元中,为中书舍人、集贤学士。帝属文,多令视草。终中书侍郎。在中书省久,李林甫用事,或言计议多所参助云。或云安贞天宝后以林甫之故,避罪衡山岳寺。李北海游岳,识之,因戏曰:“‘岘山思驻马,汉水忆回舟。暮雨衣犹湿,春风帆正开’,抑能记否?”因同载北归。至长沙,谓守者曰:“潇湘逢故人,若幽谷之睹太阳。不然,委顿岩穴矣。”

  崔惠童

  《宴城东庄》云:“一月人生笑几回,相逢相识且衔杯。眼看春色如流水,今日飞花昨日开。”

  尚明皇晋国公主。

  崔敏童

  《宴城东庄》云:“一年始有一年春,百岁曾无百岁人。能向花中几回醉,十千沽酒莫辞贫。”

  敏童,惠童昆弟也。

  刘晏

  明皇御勤政楼,大张乐,罗列百技。时教坊有王大娘者,戴百尺竿,竿上施木山,状瀛州方丈,令小儿持绛节出入于其间,歌舞不辍。时刘晏以神童为秘书正字,方十岁。帝召之,贵妃置之膝上,为施粉黛,与之巾栉。帝问晏:“汝为正字,正得几字?”晏曰:“天下字皆正,唯朋字未正得。”贵妃复令咏王大娘戴竿,晏应声曰:“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谁谓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着人。”因命牙笏及黄绫袍赐之。

  晏八岁,献颂泰山行在,帝命张说试之,说曰:“国瑞也。”即授太子正字。公卿邀请旁午,号神童。晏字士安。

  刘湾

  字灵源,彭城人。天宝进士。天宝之乱,以侍御史居衡阳。元结《送王契佐卿入蜀序》曰:“与佐卿去者有清河崔异,与次山住者有彭城刘湾,相醉相留,几日江畔。”

  《出塞曲》云:“将军在重围,音信绝不通。羽书如流星,飞入甘泉宫。倚是并州儿,少年心胆雄。一朝随召募,百战争王公。去年桑乾北,今年桑乾东。死是征人死,功是将军功。汗马牧秋月,疲卒卧霜风。仍闻左贤王,更欲围云中。”

  《即席赋露中菊》云:“众芳春竞发,寒菊露偏滋。受气何曾异,开花独自迟。晚成犹有分,欲采未过时。勿弃东篱下,看随秋草衰。”

  元次山作《刘侍御月夜宴会序》云:“兵兴以来,十一年矣,获与同人欢醉达旦,咏歌取适,无一二焉。乙巳岁,彭城刘灵源在衡阳,逢故人或有在者,日夕相会,第宽远游。始与诸公待月而笑语,竞与诸公爱月而欢咏。夜久,赋诗言怀。于戏!文章道丧,盖亦久矣。时之作者,烦杂过多,歌儿舞女,且相喜爱,系之风雅,谁道是耶!诸公尝欲变时俗之淫靡,为后生之规范,今夕岂不能道达情性,成一时之美乎?”次山诗曰:“我从苍梧来,将耕旧山田。踟蹰为故人,且复停归船。日夕得相从,转觉和乐全。愚爱凉风来,明月正满天。河汉望不见,几星犹灿然。中夜兴欲酣,改坐临清川。未醉恐天旦,更歌促繁弦。欢娱不可逢,请君莫言旋。”

  薛据

  《出青门往南山下别业》云:“旧居在南山,夙驾自城阙。榛莽相蔽亏,去尔渐超忽。散漫余雪晴,苍茫季冬月。寒风吹长林,白日原上没。怀抱旷莫伸,相知阻胡越。弱年好栖隐,炼药在岩窟。及此离垢氛,兴来亦因物。末路期赤松,斯言庶不伐。”

  《西陵口观海》云:“浙江漫汤汤,近海势弥广。在昔胚浑凝,融为百川长。地形失端倪,天色潜滉漾。东南际万里,极目远无象。山影乍浮沉,潮波忽来往。孤帆或不见,棹歌犹想像。日暮长风起,客心空振荡。浦口霞未收,潭心月初上。林屿几邅回,亭皋时偃仰。岁晏访蓬瀛,真游非外奖。”

  据与王摩诘、杜子美最善,子美有《喜薛三据授司议郎诗》云:“文章开窔奥,迁擢润朝廷。”又有《寄薛三郎中诗》云:“与子俱白头,役役常苦辛。虽为尚书郎,不及村野人。天未厌戎马,我辈本常贫。子尚客荆州,我亦滞江滨。闻子心甚壮,所过信席珍。赋诗宾客间,挥洒动八垠。乃知盖代手,才力老益神。”其略如此。

  据自永乐主簿陟县丞,复选宰陟县,刘长卿赠诗云:“栖鸾往已屈,驯翟今可嗣。此道如不移,云霄坐应致。县前漳水绿,郭外晋山翠。日得谢客游,时堪陶令醉。”

  高适《淇上寄据》云:“故交负灵奇,逸气包謇谔。隐轸经济具,纵横建安作。”

  据开元中自恃才名,于吏部参选,请授万年录事。诸流外官共见宰执诉之曰:“赤录事某等清要官,今被进士夺去,某等色人无措手足矣。”遂罢。

  商璠云:“据为人骨鲠,兼有气魄,其文亦不自伤,不卑不达,故著《古兴诗》云:‘投珠恐见疑,抱玉但垂泣。道在君不举,功成叹何及!’怨愤颇深。至如‘寒风吹长林,白日原上没’,又‘穷冬时短晷,日尽西南天’,可谓旷代之佳句也。”

  据,河中宝鼎人,中书舍人文思曾孙。父元晖,什邡令。开元、天宝间,据与弟播、总相继登科。终礼部侍郎。

  “省署开文苑,沧浪学钓翁”,据之诗也。子美《怀据诗》乃云:“独当省署开文苑,兼泛沧浪学钓翁。”

  据《古兴》云:“日中望双阙,轩盖扬飞尘。鸣佩初罢朝,自言皆近臣。光华满道路,意气安可亲。归来宴高堂,广筵罗八珍。仆妾尽锦绮,歌舞夜达晨。四时自相代,谁能分要津。已看覆前车,未见改后轮。丈夫须兼济,岂得乐一身。君今皆得志,肯顾憔悴人。”

  《初去郡书情》云:“肃徒辞汝颍,怀古独凄然。尚想文王化,犹思巢父贤。时移多谗巧,大道竟谁传。况是疾风起,悠悠旌斾悬。征鸟无返翼,归流不停川。已经霜露下,乃验松柏坚。回首望城邑,迢迢间云烟。志士不伤物,小人皆自妍。感时唯责己,在道非怨天。从此适乐土,东归知几年。”

  刘慎虚

  《赠乔林》云:“去年上策不见收,今年寄食仍淹留。羡君有酒能共醉,羡君无钱能不忧。如今五侯不待客,羡君不问五侯宅。如今七贵方自尊,羡君不过七贵门。大夫会应有知己,世上悠悠何足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