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话


  ----------------
  ①《本事诗》"庸"作"墉"。
  ②《本事诗》"不复仕宦"作"不忧仕矣"。"复"当作"忧"。
  ③《唐纪》四十、《全唐诗》十八"后"作"从"。
  ④《本事诗》、《唐纪》、《全唐诗》"园"作"栏"。

  三三○、鱼玄机诗
  唐女冠蕙兰有才思,咸通中,为李亿补阙侍婢,爱衰后,隶咸宜观为女道士。有怨李诗曰:"易求无价宝,难买有情①郎。"②又有云:"蕙兰消歇归春圃,杨柳东西绊客舟。"(《总龟》前四十二)

  案:此则出《北梦琐言》卷九。

  ----------------
  ①《北梦琐言》、《全唐诗》二十九"买有情"作"得有心"。
  ②《唐纪》七十八"郎"作"夫"。

  三三一、吴后主渡江诗
  杨氏为宋齐丘闭于泰州永宁宫,有诗曰:"江南江北旧家乡,六十年来梦一场。吴苑楼台皆①冷落,广陵宫阙②亦凄凉。云凝③远岫愁千片,④雨打孤舟泪两行。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端坐⑤更思量。⑥"(《总龟》前四十二、《乐趣》十三)

  案:此则见《十国春秋》。又《说诗乐趣》引《古今诗话》亦谓此诗李煜所作。

  ----------------
  ①《十国春秋》"楼台皆"作"宫闱今"。
  ②《十国春秋》"宫阙"作"台榭"。
  ③《十国春秋》"云凝"作"烟迷"。
  ④《十国春秋》"片"作"点"。
  ⑤《十国春秋》"端坐"作"回首"。
  ⑥原注:"《江南野录》谓此是李煜所作,未知孰是。"

  三三二、唐文宗诗
  唐文宗大和九①年,诛王涯郑注后,仇士良秉权,或登临游幸,往往独语,左右莫敢进问,因题诗曰:"辇路生秋②草,上林花满枝。③凭高何限意,无复侍臣知。"(《总龟》前四十二)

  案:此则出苏鹗《杜阳杂编》卷中及《唐语林》卷四。

  ----------------
  ①"九"原作"元",据《杜阳杂编》、《全唐诗》改。
  ②《唐纪》二、《全唐诗》一"秋"作"春"。
  ③《唐语林》、《全唐诗》"满枝"作"发时"。

  三三三、武士作诗
  有一武士忘其姓名,志乐闲散,而家甚贫,尝作诗曰:"人生本无累,何用买山钱?"遂投檄而去。(《总龟》前四十四)

  三三四、卖墨人题诗
  宿州天庆观西庑下,有石刻二诗,盖至道中有卖墨人尝游于此,一日题诗曰:"秋景萧萧叶乱飞,庭松影里坐移时。云迷鹤驾何方去?仙洞朝元失我期。"又曰:"肘传丹篆千年术,口诵《黄庭》两卷经。鹤观古坛槐影里,悄无人迹户长扃。"或以为名①吕仙翁诗也。(《总龟》前四十四、《全唐诗话续编》下)

  ----------------
  ①"名"字疑衍。

  三三五、吕仙题白鹤寺诗
  岳阳楼有碑极大,乃李观记吕仙翁笔迹。李知贺州日,有道士相访,自云吕先生,诵《过岳阳诗》云:"唯有城南老树精,分明知道神仙过。"李亦不晓。后知岳州,有白鹤寺僧见过,道及吕仙翁尝憩于寺前松下,有老人自松梢冉冉而下,致恭于先生之前,曰:"某松之精也,今见先生过,礼当致谒。"吕书一绝于寺壁而去:"独自行来①独自卧②,无限世③人不识我。唯有城南老树精,分明知道神仙过。"后郡守为创亭于松下,名曰吕④先生⑤云。(《总龟》前四十四、《全唐诗话续编》下)

  ----------------
  ①《宋纪》九十"来"作"时"。
  ②《岳阳风土记》、《宋纪》"卧"作"坐"。
  ③《宋纪》"世"作"时"。
  ④《全唐诗话续编》"吕"作"回"。
  ⑤案《岳阳风土记》作"过仙亭"。

  三三六、罗道成诗
  庆历中有一闲人,游岳,谒主簿郭及甫,既坐,视其刺,乃罗道成也。询其乡里,言郴州人。及甫留饮。曰:"久思东州之游,前日游太山,已遍到佳处,旦夕回南方山。"索纸笔为诗,曰:"因思灵秀偶来游,碧玉寒堆万叠秋。直上太山高处望,根盘连接十余州。"后自和云:"水云踪迹自闲游,夏谷阴寒冷胜秋。猿鸟性情犹恋旧,飜身却去海边州。"①及甫不胜叹羡,及去,令人送之,又得诗曰:"白骡代步若奔云,闲人所至留诗迹。欲知名姓问源流,请看郴阳山下石。"后问郴人,有成真君观,得道乘白骡行石壁上,其迹至今存焉。(《总龟》前四十五、《宋纪》九十、《全五代诗》六十五)

  ----------------
  ①《宋纪》、《全五代诗》均无此首。

  三三七、归真子诗
  唐子正著作,桂州人,治平中赴举,至全州途中,雇一仆,负重担,健若飞羽,虽鞭马疾进,常去马百步外,恐其逸去逐遣之。其仆即日自全州二千七百里日午已到唐州,①留书驿吏曰:"候桂州唐秀才至,即投之。"唐月余到驿,驿吏出书,题云呈桂州唐秀才,归真子封。唯一诗,曰:"袁州相见又之全,不遇先生道未圆,②大抵③有心求富贵,到头无分学神仙。箧中灵药宜频施,鼎里丹砂莫妄传。待得角龙为④宴会,好来黄壁卧林泉。"唐甚怪之,诘其状貌,乃全州仆也。留书之日,乃全州所遣日也。始悟其为神仙。唐后为邕倅,熙宁丙辰,交趾寇邕,唐遇害,乃诗所谓角龙也。(《总龟》前四十五、《宋纪》九十)

  案:此则亦见《湘山野录》卷下及《孔氏谈苑》卷三。

  ----------------
  ①《孔氏谈苑》"唐州"作"蔡州"。
  ②《湘山野录》"圆"作"缘"。
  ③《孔氏谈苑》"大抵"作"知汝"。
  ④《孔氏谈苑》"为"作"危"。

  三三八、许宣平诗
  许宣平,新安人,常挂一花瓢,及曲竹枝,每醉即独吟曰:"负薪朝去卖,沽酒日西归。路人莫同归何处,①穿白云行入翠微。②"好事者于洛阳同华间是处题之,李太白见曰:"此神仙也。"(《总龟》前四十五)

  案:《太平广记》二十四出《续仙传》。

  ----------------
  ①《唐纪》七十五"处"作"地"。
  ②《续仙传》作"穿入白云行翠微"。

  三三九、殷七七开顷刻花
  殷①七七名文②祥,周宝旧于长安识之。及宝镇浙西,〔七七忽到,召之,益加礼遇。〕③鹤林寺有杜鹃花,寺僧相传云,贞元中外国僧自天台钵中,以药养其根,来殖于此寺。僧创餙花院,人或见女子红裳艳丽,游于花下,俗传花神也。④一日,宝谓七七曰:"鹤林寺⑤天下奇绝,尝闻能开顷刻⑥花,此花能开赴重九乎?"⑦曰:"可也。"乃前二日经鹤林寺宿,中夜有女子来,谓七七曰:"妾为上苍⑧所命,下司此花,非久即归阆苑,今为道者开之。"⑨〔晨起,寺僧讶花渐坼〕,⑩至九日烂熳〔如春。宝惊异,游赏累日。〕⑾后为兵火,其花遂亡,信归阆苑矣。⑿(《总龟》前四十五)

  案:《太平广记》五十二出《续仙传》。

  ----------------
  ①"殷"原作"韦",据《太平广记》、《唐纪》、施注《苏诗》等书改。
  ②《太平广记》"文"作"天"。
  ③施注《苏诗》无此语。又《唐纪》七十五于此句后有"每醉吟曰:'琴弹碧玉调,药炼白原砂。解酝逡巡酒,能开顷刻花'"数语。《太平广记》作"解酝顷刻酒,能开非时花"。
  ④"鹤林寺"云云至此,见施注《苏诗》卷八引。
  ⑤施注《苏诗》"寺"下有"杜鹃花"三字。
  ⑥施注《苏诗》"顷刻"作"非时"。
  ⑦施注《苏诗》作"今重九将近,能开花副此日乎"?
  ⑧施注《苏诗》"苍"作"玄"。
  ⑨此二句,施注《苏诗》作"今与道者开之,然此花非久即归阆苑矣"。又出句后有"女子俄不见"五字。
  ⑩施注《苏诗》无此八字。
  ⑾此数语,据施注《苏诗》补。
  ⑿"其花遂亡"九字,施注《苏诗》作"焚寺树失根株云"。

  三四○、田霖题茅山燕洞诗
  女真钱氏二姊妹,依止陶隐居,诵《黄庭经》,即茅山燕洞也。至今有紫菖蒲碧桃焉。其姊披白练衣,得道入洞,及女弟至,则户已扃矣。淳化五年,夏侯嘉正与道士五人,往彼投龙,是夜雷震,其洞复开。有一吏深入,遇道士与林檎一枚食之,遂绝粒。田霖作诗题之曰:"燕口龙泓气象清,钱真此处有遗灵。仙兄去后师犹在,女弟回时户①已扃。云片尚如披白②练,泉声长似诵《黄庭》。碧桃花发菖蒲紫,留与人间作画屏。"(《总龟》前四十五)

  ----------------
  ①《宋纪》五"户"作"洞"。
  ②《宋纪》"白"作"素"。

  三四一、滕王蛱蝶图
  王建宫词百首,多言禁中事,皆史传小说所不载者往往见于其诗,如"内中数日无呼唤,传①得滕王峡蝶图"之类。滕王元婴,高祖子,《新》《旧唐书》皆不著其所能,〔惟《名画录》略言其善画,亦不言其工蛱蝶也。〕②惟见于建诗耳。〔或闻今人家亦有得其图者。〕③唐世一艺之善,如公孙大娘舞剑,曹刚琵琶,米嘉荣歌,皆见于唐贤诗句,遂知名于后世。当时山林田亩,潜德隐行君子,不闻于世者多矣。而贱工末艺,得所附托,乃垂名不朽,亦各系乎幸不幸尔。(《总龟》前四十六、《乐趣》十八、《全唐诗话续编》上)

  案:此则出《六一诗话》。

  ----------------
  ①《全唐诗》十一"传"作"搨"。
  ②《乐趣》无"惟《名画录》"云云二句。
  ③《乐趣》无此语。

  三四二、王钦若命书
  合淝人传论言曹谷善星历术数,谈事如神,为王冀公作命书云:"七十年中一一加,弄珠滩上事堪夸。碧油幢下闻鸣①鸟,千日催②还上汉槎。"公年七十二,知襄阳,正得千日,召还。又云:"周匝将临壬戌岁,定鼎门前春色异。一千日上少三环,再入和羹宜尽醉。"③后冀公判西京,将七百日,再入政府,壬戌岁也。又云:"临去尚犹闻禁漏,异姓佳名在史书。"冀公薨谢之夕,漏将尽,无子,其婿张环掌丧事。(《总龟》前四十六)

  ----------------
  ①《古今类事》"鸣"作"啼"。
  ②《古今类事》"催"作"招"。
  ③《古今类事》"醉"作"瘁"。

  三四三、宫人用辟寒金
  嗽金鸟出昆明国,形如雀,色黄。魏明帝时,其国来献,饲以珍①珠及兔脑,常吐金屑如粟,宫人争取为钗钿,谓之辟寒金,以此鸟不畏寒也。宫人相嘲曰:"不服辟寒金,那得帝王心?不服辟寒钿,那得帝王怜!"(《总龟》前四十七、《岁时广记》四)

  ----------------
  ①《岁时广记》"珍"作"真"。

  三四四、刘山甫题诗侮南岳神
  刘山甫随侍官于岭外,北归,泊舟洞庭,登岸,见有北方毗沙门天王庙祠,因谒之,见庙宇颓圮,乃题云:"坏墙风雨几经春?草色盈庭一座尘。自是神仙①无感应,盛衰何得却由人。"是夜梦神责曰:"我南岳神也,汝何相侮?"俄而风涛大作,舟几覆,悔谢彻去诗牌乃止。(《总龟》前四十八)

  案:此则见《北梦琐言》九,言出山甫《自序》。

  ----------------
  ①《太平广记》三百十二、《北梦琐言》九"仙"作"明"。

  三四五、抛球曲
  海州士人李慎①言,尝言梦至一处,水殿宫观,一女戏球,②山阳蔡绳作传叙③其事甚详。有《抛球词》十余首,言皆清丽,今但记其两篇云:"侍燕黄昏晚未④休,玉阶夜色月如流。朝来自觉承恩醉,⑤笑倩傍人认绣球。""堪恨隋家几帝王,舞裀揉⑥尽绣鸳鸯。如今重到抛球处,不是金炉旧日香。"(《竹庄》二十二、《乐趣》十五)

  案:《总龟》前三十三有此则,不注出处。惟其前为《古今诗话》,当即《诗话》中语。又《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五十八、《诗话总龟》后集四十二,均据《侯鲭录》录李慎言《抛球曲》,并言"《古今诗话》中,载此诗只有二首,不及此详备,故尽录之"。考何溪汶《竹庄诗话》二十三谓:"刘贡父所记仅二阕";又此则全与《梦溪笔谈》同。考《古今诗话》中多录《中山诗话》及《梦溪笔谈》二书之文,知此则所据,亦不出此二书。今《中山诗话》中无此则,则其所据盖出《梦溪笔谈》矣。又案《侯鲭录》及《竹庄诗话》,尚有一首云:"隋家宫殿锁清秋,曾见婵娟飏绣球。金钥玉箫俱寂寂,一天明月照高楼。"

  ----------------
  ①《侯鲭录》"慎"作"真"。
  ②《梦溪笔谈》作"尝梦至一处水殿中,观宫女戏球"。
  ③《墨客挥犀》七"叙"作"说"。
  ④《梦溪笔谈》五"晚"作"晓"。《侯鲭录》"晚未"作"未肯"。
  ⑤《侯鲭录》"醉"作"最";《竹庄》作"重"。
  ⑥《侯鲭录》"揉"作"挼"。

  三四六、飞龙药
  相州栖霞谷有乔顺二子,服飞龙药,二子十年不饥。魏文帝诗曰:"西山有仙童,不饮亦不食。"谓此。(《总龟》前四十五)

  三四七、张志和渔父词
  元真子张志和,会稽人,守真养气,卧雪不冷,入水不濡,颜鲁公守湖州日与宾客唱和,为《渔父词》。志和曰:"西塞山前①白鸟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蒻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坐客叹服不已,后果传之。(《总龟》前四十五、《乐趣》十七)

  案:《太平广记》二十七云出《续仙传》。

  ----------------
  ①《太平广记》"前"作"边"。

  三四八、吹皱一池春水
  江南成文幼,为大理卿,词曲妙绝,尝作《谒金门》云:"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中主闻之,因案狱稽滞,召诘之,且谓曰:"卿职在典刑,一池春水,又何干于卿?"①文幼顿首。(《总龟》后三十九、《总龟》后三十二)

  案:此词《南唐书》称为冯延己词,《本事曲》又云赵公,苕溪《渔隐丛话》已未详其孰是。又《总龟》前四十有此则,不注出处;但此则后为《古今诗话》,当亦《诗话》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