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下带编

  赵宫坊秋谷着谈龙录有云:「昆山吴修龄殳论 【平】 诗,谓诗之中须有人在。」予服膺,以为名言。夫必使后世因其诗以知其人,而兼可以论世,是又与 【去】 于礼义之大者也。若言与心违,而又与其时与地不相蒙也,将安所得知之而论之?』此论与征君同旨。
  渔洋山人曰:「有求竹轩名于东坡者,久之书扁还之,即『竹轩』二字。甚矣题牓之不易也。予入蜀,谒武侯庙,见某中丞题牓曰『丞相 【去】 祠堂』。又吾郡修历下亭,或题牓曰『海右此亭古』。 【此句乃少陵游历下新亭诗,下云:「济南名士多。」】 予深叹其大雅确切,不可移易。」若埴所见闻者,黄鹤楼有题牓曰:「崔诗在上。」真州有阁濒江,题曰「江深阁」。灵隐飞来峰下小阁观霜叶最胜,题曰「红于阁」。西湖湖心亭有某刺史题曰「勾留处」。山阴道上楼题曰「应接不暇」。四明禹治水故迹题曰:「抑洪亭。」凡此亦有深致。埴昔游鲁,家太守 【去】 紫庭公一凤重建兖州郡堞楼,乃少陵咏诗处。 【东郡趋庭日,赋于此。】 予代题曰「南楼」,又曰「纵目处」。吴门沧浪亭茶寮,予题曰「清兮处」,亦曰「渴慕居」。
  癸辛杂志载:「牟存斋桂亭曰『天香第一』,赵春谷梅亭曰『东风第一』,贾秋壑梅亭曰『第一春』。」埴见富阳县堞楼曰「春江第一」,钱塘县学宫,临流棹楔曰「宫墙第一流」,家太守题兖州郡门曰「天下人文第一邦」。
  前辈雅语,欲名其堂曰「堂堂」,亭曰「亭亭」,洞曰「洞洞」。予友吴复古铭道谓予曰:「今田可曰田田,阁可曰阁阁。」予答曰:「轩可曰轩轩。」曾见一公衙有题曰:「法法法署。」凡此皆法唐人刘博士及贯休三迭字体,虽吃,而亦小有韵致也。
  古之武将,能诗者李都尉第一,次则杨处 【上】 道、霍去 【上】 病、卫青。其诗皆大将语也。后如朱虚行酒之歌,景宗竞病之句,斛律金之勅勒,沈庆之之南冈,皆仓卒矢口,匪学而能。若郭代国、张睢阳、严二节使 【去】 ,则皆儒生习兵,非武将也。
  武将能诗,人但知史称沈庆之、曹景宗,而不知周罗■〈日侯〉。案本传 【去】 ,罗■〈日侯〉在陈为太子右率 【帅】 时参宴席,陈主曰:「周率武将,诗每前成,文士何反后也?」都官尚书孔范曰:「罗■〈日侯〉执笔制诗,还如上 【上】 马入阵,不在人后。」○宋太祖一日内宴,侍臣皆赋诗。曹武毅公翰以武人独不预,乃陈曰:「臣少 【去】 亦知诗,乞应诏。」太宗曰:「卿武人,以刀字为云韵。」吟曰:「三十年前学六韬,英名常得预时髦。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明 【应是昏。】 犹识阵云高。庭前昨夜西风起,羞见团花旧战袍。」上大赏之。
  乐天尝言:「文字须雕藻一两字 文采不得全直致,恐伤鄙朴。」喻凫曰:「吾诗无绮罗铅粉,宜不售也。然则诗之售者,在唐人亦不免于雕藻者也。」昉思尝以己作属埴曰:「吾诗恐鄙朴难售,君笔如绘家设色,可为吾施淡粉轻胭,稍为点染。」顾昉思诗浑朴,淡而有风致。本华实相□,而逊心虚矜,深悉此中甘苦,故有是语耳。所撰稗畦集,今与长生殿传奇并行于世。
  南唐宋齐丘自署碑碣,求韩熙载书之,韩以纸塞鼻曰:「文臭而秽。」见诗文荒恶者,令 【平】 妓以艾熏其卷。此似乎轻薄者之所为已。顾熙载性喜 【去】 提奖后辈,每见一文可采者,手自录之,为播其声名。此则轻薄者必不能也。史称沈约见人一善,如药箭攒心,是诚何心哉? 【近有吴屯侯句云:「再世尚愁逢沈约,前身则怕是刘蕡。」亦佳。】
  宋会稽吴孜尝从胡安定学,郡人谋建学宫,即舍宅为基。宫成,太守张伯玉便服坐堂上,孜鸣鼓行学规,守欣然受罚。王龟龄赠以诗:「右军宅作空王寺,秘监家为羽士宫。惟有先生旧池馆,春风归在杏坛中。」人知苏州学宫为范文正故宅,不晓会稽学宫乃舍自吴孜也。然非太守雅量,恐学规亦未敢行。
  周侍郎栎园亮工曰:「幼时在金陵闻旧曲中老寇四家,有原本说郛全部,以四大櫉贮之。近见杭州椠本,纔十六套,每一种为数少者尚全镌,多者咸为逸去,甚至每一集有存不下四五叶者。此刻未出时,多就寇氏钞录。及此刻出,不知者以为说郛尽于此,更不知求其全。然其中全帙有另镌行者,后人缘其书目广求之,始为全璧,未可为此悮也。」
  今人概言和韵,而不知唐诗赓和有三体,一曰依韵, 【用在一韵,不用其字。】 一曰次韵, 【和元韵,效其次第。此创于元、白,其集中曰次用本韵是也。又次韵亦曰步韵,曰踵韵。】 一曰用韵。 【但用彼韵,不次先后。】 此见宋刘攽、贡父诗话。今人屏 【上】 去依韵、用韵,而专以次韵为能事,当称次韵,不当混称和韵。然拈韵为诗,而必效人步趋,难免牵强 【上】 扭揑之病,识者鄙而不为。洪迈曰:「诗以道 【去】 性情,一拘韵脚,性情果可得而见耶?」
  新城王考功西樵士禄杂诗有「潮势汨三韩」之句。或疑「汨」字所出。汪编修苕文琬曰:「杜诗『吴、楚东南坼』,『坼』字、『汨』字正以独造见奇。」
  古人腹笥充溢,诗句多能独造。独造者即生造□。如章孝标咏破山水屏风云:「雨滴胶山断,风吹绢海秋。」二语,以生造出奇。胶山、绢海虽未详所出,而入目不觉其无出,则岂俭腹者所能语耶?必如此,方称得独造。盖胶枯渍雨则脱,绢久触风则败。写破字着题,入妙。今人用轻丝文绢,剪云树泉石人物景象,以胶清粘缀其间,为六曲屏风,设色天然,以代图绘,夸为巧工新样,而不知唐时已见 【现】 之于歌咏,则仿也,而非昉也。
  私讳古人所重。闻触父名则往往足不及履,徒跣而走。宋帝谓谢庄曰:「超宗殊有凤毛。」谓谢凤之子超宗也。刘道隆,武人,无识。过超宗,正触其父名,曰:「旦侍宴,至尊说:『君有凤毛。』可见乎?」超宗即徒跣□内。又王亮父攸,亮守 【去】 晋陵,有沈巑之性粗疎,好犯亮讳,亮不堪,遂启代之。巑之乃造座曰:「下官以犯讳被代,未知明府讳,若为攸字,当作无骹尊傍犬,为犬旁无骹尊,若是有心悠无心攸,乞告示。」亮不履跣而走。盖人子一闻触讳,陡然而惊,所以急避之也。二事相类,并出南史,见六朝之重讳乃尔。
  按无骹尊傍犬,隐猷字;犬傍无骹尊,隐犹字。此即今之猜字迷也。埴考北史,魏咸阳王禧与尹隆武解旧谜,武云:「眠则同眠,起则同起。贪如豺狼,赃不入己。」禧云是眼,武云是筋。故知猜谜虽俗戏,南、北朝已有之矣!
  明皇欲相苏颋,命萧嵩艹制,其词曰「国之瓌宝」。上寻绎数四,谓嵩曰:「颋,瓌之子。朕不欲斥其父名,卿刊削之。」嵩惭愧流汗,不能下笔者久之。上以嵩抒思 【去】 移时,必当精审。不觉前席以观,惟改曰「国之珍宝」,他无更 【上】 易。嵩退,上掷艹于地。盖六朝以来,即人主于大臣,亦讳其先世也。埴谓:瓌宝「瓌」字本难易,矧载笔对君,兢兢惭汗,仓卒间愈苦一字之贫矣。
  生曰名,死曰讳。今人向人询其名称曰尊讳,大谬。盖父名子所讳,恐触其父名,故询曰尊讳也。礼「卒哭乃讳」,又「临文不讳」。唐以下但省一笔,不全改。贞观 【去】 中「世民」二字,临文止是不连,未尝更易。永徽以后,乃以「人」讳「民」,以「代」讳「世」,所以敬鬼神之名,若生者则不相避。今人并避生者之名,非古也。
  唐初修前代史,为本朝避庙讳,凡一名则称其字,褚渊称褚彦回,刘渊称刘元海,石虎称石季龙是也。二名则去 【上】 其一,萧渊明称萧明,韩擒虎称韩擒是也。埴见李义山集,为文亦遵是式。代宗讳豫,故为荥阳公贺幽州破奚寇表以田豫为田让,称字之例也。孝敬皇帝讳弘,故会昌一品集序以周弘正为周正,去一之例也。又史内避丙作景,如丙子、丙寅等字,改景子、景寅等字。今雍正丙午,埴见有书作景午而非关避其私讳者,岂不可笑耶!
  孙思邈 【莫】 有屠苏酒方,谓「屠绝鬼气,苏醒人魂」也。埴谓:此八字何等冷劲。
  有一宦,以赃污败,累及阃眷,其妇一绝云:「昨日金钗坐翠楼,今朝铁索上 【上】 孤舟。不如做了田家妇,无此荣华无此愁。」亦佳。
  王龙舒绝句:「得则欣欣失则悲,桃红李白各随时。虽然属在东君手,问着东君也 【去】 不知!」殊堪吟咀。
  谚语有确不可易者,大约多本之古人,如「欲人不知,莫若勿为」。此语苻秦时即有之。苻坚将为赦,与王猛、苻融屏 【上】 左右密议,坚亲为赦文。有二大苍蝇集于笔端,驱复 【扶又切。】 来。俄而长安街里人相告曰:「官今日大赦。」有司以闻,坚惊谓猛、融曰:「禁中无耳属之理,事何从泄也?」勅又穷究之,咸言有二小儿,衣 【去】 黑衣,呼 【去】 于市曰:「官今大赦。」须臾不见。坚曰:「其向苍蝇乎?我故疑之。谚曰:『欲人不知,莫若勿为。』『声无细而弗闻,事未形而必彰』者,此之谓也。」
  隋炀 【去】 帝少 【去】 子杲,性孝。萧后尝灸,杲请先 【去】 试炷,后不许。杲泣请曰:「后所服药,皆蒙尝之,今灸,愿听尝炷。」悲泣不已,后为停灸。夫人子于亲,相关休戚。后有疾痛,而杲求分痛,真孝子之用心也。顾以弒父之枭獍,而有此孝子,天理亦不可问。
  古人喻人事,多借用于物,如经纶综 【去】 理,则以织喻人事;卤莽灭裂,则以耕喻人事。埴谓:耕织,人事之大者,故以为喻也。按:综,机绪也,所以持经 【去】 而施纬,使不失其条理者也。三仓解诂:综,理经也。谓能统理众务为综理。汉宣帝综核名实,陶侃综理微密是也。
  杨升庵慎曰:「耕之不善曰卤莽,耘之不善曰灭裂。」卤,刚卤之地也。耕刚卤之地,必加功,所谓强土而弱之也。莽者,艹莽之地。『诗所谓载芟载柞』。乃载耕也。不治 【平】 其刚卤,不删其艹莽,是谓卤莽之耕耘以去 【上】 艹,古有鸟耘之说,如鸟俯而啄食,乃善耘也。吕览谓,善耘者长 【上】 其兄而去 【上】 其弟。兄,嘉禾也;弟,荼蓼也。不善耘者长其弟而去其兄,是灭也。裂者并其土而抇之。 【抇,仝掘。】 埴按:庄子「卤莽」二字,唐人多倒 【去】 用「莽卤」。如韩愈赠刘师复诗,用于押韵曰:「后日悬知渐莽卤。」 【白居易诗「养(去)生仍莽卤」。柳子厚文有「沉昏莽卤」。又「食贫甘莽卤」。犹之今谚云粗卤也。】
  予交闽 【平】 中蓝子公漪涟于陈御史集斯学孔所,年七十矣。询之御史,知有母九十在里。蓝,海内名宿也。天涯文燕,在在留连,屡欲归省而不得。埴赠诗四章,卒章曰:「亲在难言老,高堂闽海居。定知能色养 【去】 ,未免觉音疎。负米天涯返,牵衣膝下舒。赠言告莱子,葑菲意何如?」蓝见诗恸哭,即日别予及御史,俶装归,归未匝月而母亡矣!
  埴先君子弱冠 【去】 联捷南宫,文名噪甚。小题文尤为海内诸名家选行。己丑夏,石门劳中丞书升之辨以小题稿示教,索先君子晚年未刊者,雨窗检得数十篇,并缀一诗以呈中丞。中丞见之大赏,谓必传之小品,评授之攻梓氏以续行于世。埴诗云:「先子升科蚤,文传亦小题。才名相伯仲,宦达竟云泥。□稿遗囊箧,千家光枣梨。因公重检出,一读一悲啼!」盖先君子蚤年以举文起誉,迨二十余始肆力于诗古文述也。
  江都宗定九元鼎,治、熙间有诗名。其称诗也,一以风调 【去】 为主。渔洋山人谓其酷学才调集,载其吴音曲一首:「璧月琼花夜夜重,隋兵已断曲阿 【窝】 冲。丽华膝上能多记,偏忘 【去】 床前告急封。」予美之,为三复不置。
  辛巳夏,与竹垞朱太史锡鬯暨西湖诸子有湖上楼之集,客有言,顷见一士题诗邻壁,甚佳。太史即偕予及宝崖步往观之,则墨渖犹濡,而其人已去。诗云:「昔年湖上荡船频,风日清融二月新。横出一枝临水艳,桃花看杀卷帘人。日日东风第四桥,夭桃故故泥 【去】 人娇。春声只爱啼红树,不信黄鹂恨未销。」太史赏其风调,以为佳作,嘱予记之,惜不署姓氏。按传灯录:道信大师曰:「庐山紫云如盖,下有白气,横分六道,汝等会否?」弘忍曰:「莫是和尚化后横出一枝佛法否?」师曰:「善!」
  委巷丛说谓:宋时灵隐寺缁徒甚众,九里松一街多素食 【嗣】 香纸杂卖铺店,人家妇女,往往皆僧外宅也。埴近见有无名氏竹枝词云:「贷得僧钱娶新妇,夜深花烛拜如来。」二语韵绝。盖此风自南宋时已然已。
  昔有归安施氏兄弟佐、佑,俱为州牧,归以田产参差致隙,□人为处 【上】 分 【去】 不能解。严公凤素着孝友,遇佑于舟,语 【去】 及兄夺产事。严颦蹙谓曰:「吾甚苦吾兄懦,使得如令兄之力,可以尽夺吾产,吾所愿也。」因挥涕不已。佑即感悟,拉严诣兄,拜且泣,深自悔责。佐亦涕泗慰解,各以产相让,遂友爱终身,人咸谓严以诚感,施以诚应。乡邦美事,至今人乐谈云。
  杭有延陵氏兄弟,讼产历三四政,不能理。董钱塘天眷者,素有治声。度 【入】 此案难了,命吏斵二篦最巨者,呼吴来前,指篦而谕之曰:「限汝三日兄弟和解,不解则吾亲诣汝门,悬汝父影,影傍设此物,吾亲督门□兄若弟,各杖四十,任汝有职官,吾不顾也。」于是兄弟惴惴惊惧,各愿让产息讼,立□牒和解。夫邑父母理子民事,以诚感子民者,上也。乃董令别生一奇,临之以威而亦能使人慑服。孰谓霸道不足以佐王道之不及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