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藏
- 词集
- 全唐五代词
全唐五代词
张仲素作品一首,据康熙本《古今词话》录存,参校宋本《乐府诗集》、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内府本《历代诗余》、嘉庆本《词苑萃编》。伪作一首入存目。
【胡渭州】
亭亭孤月照行舟。寂寂长江万里流。乡国不知何处是,云山漫漫使人愁。(康熙本《古今词话·词话》上卷引《乐府衍义》)
【忆秦娥】
参差竹。吹断相思曲。情不足。西北有楼穷远目。
忆苕溪,寒影透清玉。秋雁南飞速。菰草绿。应下溪头沙上宿。
刘禹锡
刘禹锡作品四首,据结一庐本《刘宾客文集》、稗海本《云溪友议》各录存一首,又据明刻本《唐词纪》录二首,参校宋本《乐府诗集》、洪本《唐诗纪事》、月窗本《诗话总龟》。
【竹枝词】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结一庐本《刘宾客文集》卷二七)
【杨柳枝】
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至今朝。(稗海本《云溪友议》卷一○)
【步虚词】
阿母种桃云海际。花落子成二千岁。海风吹折最繁枝,跪捧琼盘献天帝。
【又】
华表千年鹤一归。凝丹为顶雪为衣。星星仙语人听尽,却向五云翻翅飞。(以上二首明刻本《唐词纪》卷一五)
白居易
白居易作品六首,据明刻本《词品》录存一首、明刻本《唐词纪》录存四首、康熙本《古今词话》录存一首,参校宋本《白氏长庆集》、宋本《乐府诗集》、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另附录一首于末首之(考辨)中。
【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明刻本《词品》卷一)
【杨柳枝】
两枝杨柳小楼中。袅娜多年伴醉翁。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
【又(前有别杨柳枝,梦得继和有‘春尽絮飞’之句,又复戏答)】
柳老春深日又斜。任他飞向别人家。谁能更学孩童戏,寻逐春风捉柳花。(以上二首明刻本《唐词纪》卷一)
【采莲子】
菱叶萦波荷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明刻本《唐词纪》卷五)
【离别难】
绿杨陌上送行人。马去车回一望尘。不觉别时红泪尽,归来无可更沾巾。(明刻本《唐词纪》卷六)
【江南春】
青门柳枝软无力。东风吹作黄金色。街前酒薄醉易醒,满眼春愁消不得。(康熙本《古今词话·词话》上卷)
柳宗元
柳宗元(七七三--八一九),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长于京师长安(今陕西西安)。德宗贞元九年(七九三),登进士第。十二年,登博学宏词科,为集贤殿正字。十九年(八○三),自蓝田尉拜监察御史里行。顺宗即位,协助王叔文等进行‘永贞革新’。宪宗即位,贬永州司马。元和十年(八一五),为柳州刺史。十四年,卒于任所,年四十七。有《柳河东集》。《旧唐书》卷一六○、《新唐书》卷一六八有传。另参《唐才子传校笺》卷五。
柳宗元作品一首,据明刻本《古今词统》录存,参校元刻本《唐柳先生集》、内府本《历代诗余》、嘉庆本《词苑萃编》。
【阿那曲】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日高烟暖不见人,Ы乃一声山水绿。(明刻本《古今词统》卷一)
元稹
元稹(七七九--八三一),字微之,先世属鲜卑族,世居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贞元九年(七九三),以明两经擢第。元和元年(八○六),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除左拾遗。为执政所忌,出为河南县尉,迁监察御史。后贬江陵府士曹参军。十年,移通州司马。十四年,自虢州长史入为膳部员外郎。穆宗长庆元年(八二一),任中书舍人、翰林承旨学士。次年,拜平章事。旋出为同州刺史,后改越州刺史、浙东观察使。大和三年(八二九),入为尚书左丞。次年出为武昌军节度使。五年,卒于任所,年五十三。著有《元氏长庆集》。《旧唐书》卷一六六、《新唐书》卷一七四有传。另参《唐才子传校笺》卷六。
元稹作品一首,据康熙本《古今词话》录存,参校丛刊本《才调集》、康熙本《全唐诗》。
【樱桃歌】
樱桃花,一枝两枝千万朵。花专曾立采花人,破罗裙红似火。(康熙本《古今词话·词话》上卷)
无名氏
无名氏作品六首,据万历本《花草粹编》卷一录存,参校稗海本《云溪友议》、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明刻本《唐词纪》。
【望夫歌】(即《曲》)
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
【又】
借问东园柳,枯来得几年。自无枝叶分,莫怨太阳偏。
【又】
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
【又】
那年离别日,只道往桐庐。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
【又】
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
【又】
昨夜北风寒。牵船浦里安。潮来打缆断,摇橹始知难。(以上六首万历本《花草粹编》卷一)
裴夷直
裴夷直(生卒年不详),字礼卿,吴(今江苏苏州)人。郡望河东(今山西永济)。宪宗元和十年(八一五)进士。穆宗长庆中,为吏部员外郎。文宗大和八年(八三四),为宣歙观察使王质从事。累迁中书舍人。武宗立,出为杭州刺史。后贬州司户参军。宣宗初内徙,拜江州刺史。入为兵部侍郎。大中十年(八五六),任苏州刺史。次年,移华州刺史、潼关防御、镇国军等使。官终散骑常侍。存诗一卷。事迹据《旧唐书》卷一六三《王质传》、《新唐书》卷一四八《张孝忠传》附传、《唐诗纪事》卷五一、《唐才子传校笺》卷六。
裴夷直作品一首,据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录入。
【杨柳枝】
已作绿丝笼晓日,又成飞絮扑晴波。隋家不合栽杨柳,长遣行人春恨多。(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卷三八)
姚合
姚合(七八一?--八四六),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宪宗元和十一年(八一六)登进士第。历武功主簿、万年尉。敬宗宝历二年(八二六),以监察御史分司东都。文宗大和二年(八二八),入京为殿中侍御史,充右巡使。历户部员外郎,金州刺史。入为刑、户二部郎中。大和八年(八三四),出为杭州刺史。开成元年(八三六),入朝为谏议大夫。四年,由给事中出为陕虢观察使。会昌末,终秘书监。谥懿。事迹参《旧唐书》卷九六、《新唐书》卷一二四、《郡斋读书志》卷一八、《唐诗纪事》卷四九、《唐才子传校笺》卷六、陶敏《全唐诗作者小传正补》。
姚合作品五首,据明钞本《姚少监诗集》录入,校以毛本《姚少监诗》、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
【杨柳枝词(五首)】
黄金丝挂粉墙头。动似狂颠静似愁。游客见时心自醉,无因得见谢家楼。
【又】
叶叶如眉翠色浓。黄莺偏恋语从容。桥边陌上无人识,雨湿烟和思万重。
【又】
江上东西离别饶。旧条折尽折新条。亦知春色人将去,犹胜狂风取次飘。
【又】
二月杨花触处飞。悠悠漠漠自东西。谢家咏雪徒相比,吹落庭前便作泥。
【又】
江亭杨柳折还垂。月照深黄几树丝。见说隋堤枯已尽,年年行客怪春迟。(明钞本《姚少监诗集》卷一○)
施肩吾
施肩吾(生卒年不详),字希圣,号华阳真人,睦州(今浙江建德)人。曾居吴兴(今浙江湖州)、武进(今属江苏),故又称吴兴人或常州武进人。宪宗元和十五年(八二○)进士。好神仙术,以洪州西山为十二真君羽化之地,及第后即隐居于此。有集不传。事迹参《唐摭言》卷八、《唐才子傅笺证》卷六。
施肩吾作品二首,据明刻本《唐词纪》录存,参校宋本《乐府诗集》、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
【杨柳枝】
伤见路边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明刻本《唐词纪》卷三)
【步虚词】
何人步虚南峰顶。鹤唳九天霜月冷。仙词偶逐东风来,误飘数声落尘境。(明刻本《唐词纪》卷一五)
韩琮
韩琮作品一首,据明刻本《唐词纪》录存,参校稗海本《云溪友议》、鲍本《鉴诚录》、艺海本《蜀杌》、宋本《乐府诗集》、洪本《唐诗纪事》、月窗本《诗话总龟》。
【杨柳枝】
梁苑隋堤事已空。万条犹舞旧春风。那堪更想千年后,惟见杨花入汉宫。(明刻本《唐词纪》卷三)
何希尧
何希尧(生卒年不详),字唐臣,号常欢喜居士,睦州分水(今浙江桐庐)人。施肩吾之婿。隐居未仕。事迹见《万历严州府志》卷一五。
何希尧作品一首,据康熙本《唐音统签》录入。
【柳枝词】
大堤杨柳雨沉沉。万缕千条惹恨深。飞絮满天人去远,东风无力系春心。(康熙本《唐音统签》卷八四六)
朱庆余
朱庆余(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敬宗宝历二年(八二六)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事迹据《云溪友议》卷一二、《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校笺》卷六。
朱庆余作品一首,据明刻本《唐词纪》录存,参校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
【采莲子】
隔烟花草远。恨个来时路不同。正是停桡相遇处,鸳鸯飞去急流中。(明刻本《唐词纪》卷五)
张祜
张祜(七九二?--八五三?),一作张,误。字承吉,郡望清河(今属河北),一作南阳(今属河南邓县),寓居姑苏(今江苏苏州)。屡举不第。令狐楚赏其诗,曾表荐于朝,为元稹等抑退。与杜牧等友善。著有《张承吉文集》。事迹据《唐才子传校笺》卷六。
张祜作品四首,据明刻本《唐词纪》录存三首、明刻本《古今词统》录存一首,参校宋蜀刻本《张承吉文集》、明刻本《张处士诗集》、席本《张祜诗集》、宋本《乐府诗集》、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丁本《升庵诗话》、康熙本《古今词话》、内府本《历代诗余》、嘉庆本《词苑萃编》。
【杨柳枝】
莫折宫前杨柳枝。玄宗曾向笛中吹。伤心日暮烟霞起,无限春愁生翠眉。(明刻本《唐词纪》卷二)
【又】
凝碧池边敛翠眉。景阳楼下绾清丝。那胜妃子朝元阁,玉手和烟弄一枝。(明刻本《唐词纪》卷四)
【梦江南】
行吟洞庭句,不见洞庭人。尽日碧江梦,江南红树春。(明刻本《唐词纪》卷三)
【小秦王】
十指纤纤玉┺红。雁行轻度翠弦中。分明自说长城苦,水阔云寒一夜风。(明刻本《古今词统》卷一)
无名氏
无名氏作品一首,据嘉庆本《词林纪事》录存,参校丛刊本《樊川文集》、丛刊本《才调集》、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宋本《乐府诗集》、洪本《唐诗纪事》。
【金缕曲】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君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嘉庆本《词林纪事》卷一)
温庭筠
温庭筠作品一首,据洪武本《草堂诗余》录存,参校顾本《温飞卿诗集》、康熙本《全唐诗》。
【玉楼春】
家临长信往来道。乳燕双双拂烟草。油壁车轻金犊肥,流苏帐晓春鸡报。笼中娇鸟暖犹睡,帘外落花闲不扫。衰桃一树近前池,似惜容颜镜中老。(洪武本《草堂诗余》前集卷上)
李商隐
李商隐(八一三?--八五八)。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弱冠,以文谒令狐楚,楚奇其文,使与诸子游。文宗大和三年(八二九),太平军节度使令狐楚辟为巡官。六年,从令狐楚徙为河东节度使巡官。开成二年(八三七),登进士第。次年,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掌书记。四年(八三九),授秘书省校书郎,调弘农尉。武宗会昌二年(八四二),入为秘书省正字。宣宗大中元年(八四七)。为桂管观察使郑亚辟为掌书记。次年,官尉、京兆尹掾曹。旋为武宁军节度使卢弘止辟为判官。五年(八五一),任太学博士、东川节度使判官。十年(八五六),任盐铁推官。大中十二年,罢官还郑州,旋卒。有《李义山诗集》、《樊南文集》。《旧唐书》卷一九○下、《新唐书》卷二○三有传。另参《玉溪生年谱会笺》、《唐才子传校笺》卷七。
李商隐作品二首,据明刻本《唐词纪》录存,参校蒋本《李义山诗集》、乾隆本《玉溪生诗集笺注》、丛刊本《才调集》、宋本《乐府诗集》、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
【杨柳枝】
含烟惹雾悔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明刻本《唐词纪》卷一)
【又】
暂凭樽酒送无そ。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唯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明刻本《唐词纪》卷六)
李玫
李玫(生卒年里不详),文宗大和元年(八二七)习业于龙门天竺寺。屡举不第,大中、咸通之后,与皇甫松等以文章称。著有传奇小说《纂异记》。事迹据《新唐书》卷五九《艺文志》、《剧谈录》卷下、《太平广记》卷三八八引《纂异记》、《唐语林》卷二。案,《太平广记》卷三一三《李玫》引《稽神录》谓李玫天初(九○四)为舒州仓官。因事涉神怪,未知是否属实。若属实,则李玫享年当在八十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