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宫词

  【简释】《宸垣识略》载,世皇建都之时,问定大内方向。刘秉忠以丽正门外桥南一树,为向,以对上制。遂封为“独树将军”,赐以金牌。(又)载,千步廊,东西接长安左右二门。

  【宫词】玉阶吹笙万籁应,大明殿里瑞烟凝。日高鹭分班退,刻漏频移七宝灯。
  【简释】《辍耕录》载,兴隆笙在大明殿下,凡宴会之时,此笙一鸣,众乐皆作。
  《元文类》载,郭守敬于世祖朝,进七宝灯漏,每朝会,张设之,应时自鸣。

  【宫词】绣幕垂垂白盖张,琐窗四面匝回廊。皇城围宿须严密,镇殿还颁大汉粮。
  【简释】《辍耕录》载,正殿四面朱悬琐窗,文石甃地,藉以毳裀。中设扆屏,榻张白盖帘帷,皆锦绣为之。诸王、百僚、宿卫官,侍宴坐床重列左右。
  《元史·文宗纪注》载,旧制,大朝会时,皇城外皆无墙垣,故用军环绕,名曰“围宿”。后相承用之。
  《辍耕录》载,国朝镇殿将军,募选身躯长大异常者充。凡有所请给名曰“大汉衣粮”。年过五十,方许出官。

  【宫词】九钧仙乐隶云和,舞女花冠锦绣拖。宫里不教忘旧俗,白翎雀语入声歌。
  【简释】《元诗选注》载,云和署,隶仪凤司乐,掌天下乐工。(又)载,仪凤司,天下乐工隶焉。每宴,教坊美女,必花冠锦绣,以备供奉。
  《辍耕录》载,白翎鸟,生于乌桓朔漠之地,雌雄和鸣,自得其乐。世皇命伶人,制曲以名之。

  【宫词】左阶执板右持觞,宴上群工喝盏忙。鼓呼黄昏归去晚,只孙衣带御炉香。
  【简释】《辍耕录》载,天子凡宴飨,一人执酒觞,立于右阶,一人执拍板,立于左阶。众乐皆作,上饮毕,众乐皆止。别奏曲,以饮陪位之官,谓之“喝盏”。(又)载,“只孙”宴服,贵臣见飨于天子,则服之。

  【宫词】庭燎辉辉夜未阑,香烟轻绕卷云冠。红光满殿明如曙,宝石嵌空是忽兰。
  【简释】《元史·舆服志》载,天子戴珠子卷帘冠。
  《博物要览》载,锡兰国所产红宝石,夜有光,可代灯烛。元时,遣官采买,得大者一块,嵌于冠上,每大朝会,黑夜满殿红光如曙,名“照殿红”。
  《十驾斋养新录》载,元人以本国语,命名。或取颜色,如察罕者,白也。哈喇者,黑也。昔刺者,黄也。忽兰者,红也。孛罗者,青也。阔阔者,亦青也。

  【宫词】万岁山临太液池,一湾流水注蟠螭。丹墀莎草年年绿,要体先皇誓俭思。
  【简释】《辍耕录》载,万岁山在太液池之阳。引金水河,至其后。汲水至山顶,出石龙口,注方池。
  《丹邱生稿》载,世祖建大内,移沙漠莎草于丹墀,示子孙无忘草地也。草木子,谓之“誓俭草”。

  【宫词】深宫纂组夜迟眠,贴地羊皮步欲穿。漫道江南绫绮好,织方练旧弓弦。
  【简释】《元史·后妃传》载,世祖大皇后,名帖古伦宏吉刺氏。率宫人亲执女红,拘诸旧弓弦练之。缉为制衣,其韧密可比绫绮。宣徽院羊臑皮,一向置之不用。后取之合缝为地毯。曰:“天下无弃物!”其勤俭类如此。

  【宫词】守内番僧吽语喧,连宵祏室闹桑门。组铃扇鼓诸天乐,金椅安排十六尊。
  【简释】《元史·祭祀志》载,至元六年,命国师荐佛,事于太庙。七昼夜造木质金表牌位十六,设大榻金椅,奉“安祏室”前。为太庙荐佛事之始。
  《元·张光弼辇下曲》云:“守内番僧日念吽,御厨酒肉按时供,组铃扇鼓诸天乐,知在龙宫第几重。”

  【宫词】臣妾签名谢道青,赵家降表入燕京。无端龙爪爬金柱,感触君王梦里惊。
  【简释】《水云集》载,醉歌云:“侍臣已写归降表,臣妾签名谢道青。”
  《袁兴彻符台外记》载,宋幼主北迁元,降封为瀛国公。一夕,世祖梦金龙舒爪,缠殿柱。明日瀛国公来朝,立所梦柱下。世祖感其事,欲除之。瀛国公知惧,遂乞从释号“合尊大师”,往西天受佛法,遂获免害。
  《宋遗民录》载,余应读“虞集”所草,庚申君,非周王已子之诏,有作云:“皇宋第十六飞龙,元朝降封瀛国公。元君诏公尚公主,时蒙赐宴明光宫。酒酣舒指爬金柱,化为龙爪惊天容。元君含笑语群臣,凤雏宁与凡禽同。侍臣献谋将见除,公主夜泣沾酥胸。瀛公晨驰见帝师,大雄门下参禅宗。幸脱虎口走方外,易名合尊沙漠中。是时明宗在沙漠,缔交合尊情颇浓。合尊之妻夜生子,明宗隔帐闻笙镛。乞归行营养为嗣,皇考崩时年甫童。”

  【宫词】三旬钟鼓祝延祥,圣诞传宣启道场。香案迎门新结彩,群工同上万年觞。
  【简释】《元史·世祖纪注》载,元典章云:每遇圣诞,先期一日,文武官亲诣寺观,建祝圣寿万安道场。本日质明,朝臣诣阙称贺。外官则率僚属、儒生、耆老、僧道人等,结彩香案百献夹道。只迎就寺观,叙班舞蹈,三呼毕,公宴而退。

  【宫词】史院春深昼漏迟,鳌峰长日对吟诗。光天门外分班立,知是编成实录时。
  【简释】《石田集》载,“视草堂深白昼迟,瀛州仙子到来时,阁铃不响文书静,相对鳌峰日赋诗。”《道园学古录》载,鳌峰者,国史院庭中石名也。
  《元史·礼乐志》载,国史院进先朝“实录”。是日,大昕诸司官,具公服,立于光天门外,侍仪使引“实录”。以入监修国史以下,奉随至光天殿前,分班而立。

  【宫词】剑锷椒兰班序分,五华宝殿霭香云。国书译写羊皮旨,字杂龙蛇古篆文。
  【简释】《解酲语》载,国初序朝班,凡执政大臣谓“擎天班”。玉堂清署谓“焕璧班”。言官法司谓“剑锷班”。外戚谓“椒兰班”。亲王谓“琼枝班”。功臣、将帅谓“豹者班”。其余朝臣谓“随班”。
  《元氏掖庭记》载,五花殿,亦名“五华殿”。东设吐霓瓶,曰“玉华”。西设七星云板,曰“金华”。南设火齐屏风,曰“珠华”。北设百蕊龙脉,曰“木华”。并中央木莲花、紫香花,琪座千钧。九朵云:盖为“五华”。
  《丹铅总录》载,元朝主中国日,用羊皮写诏,谓之“羊皮圣旨”。其字用蒙古书,中国人亦习之。张梦浩诗云:“鸿蒙再剖一天地,书契复见科斗文。”张光弼《辇下曲》云:“和宁沙中扑遫笔,史臣以代铝椠事,百司译写高昌书,龙蛇复见古文字。”

  【宫词】次第宫车出禁城,六龙今日幸滦京。大臣跪奏行程记,象背先驮幄殿行。
  【简释】《庐陵集》载,《辇下曲》云:“当年大驾幸滦京,象背先驮幄殿行,国老手炉先引导,白头联骑出都城。”
  《滦京杂咏》云:“纳宝盘营象辇来,画帘毡帐九重开,大臣奏罢行程记,万岁声传龙虎台。”

  【宫词】层层毡帐向阳开,内宴同倾马湩杯。有旨起銮霜乍落,鴐鹅天上已先回。
  【简释】《滦京杂咏注》载,马湩,马奶子也。每年八月,开“马奶子宴”,始奏起程。《杨铁崖宫词》云:“天上鴐鹅先有信。”每岁,鴐鹅鸟先回草原。

  【宫词】翠屏珠阁俯澄泓,日影摇光鹿顶明。齐到流杯亭上座,白鸥朱鹭共传觥。
  【简释】《故宫遗录》载,流杯亭有玉床如玉。刻石为水兽,潜跃其旁,涂以黄金。又皆亲制水鸟,浮杯机动,流转而行。劝罚必尽欢洽。绕河沿流金门,翠屏回阑小阁,多为鹿顶凤翅重檐。往往于此临幸。

  【宫词】列圣真容锦织成,春秋祀典最分明。如何太祝升神座,历唤先朝帝后名。
  【简释】《元史·阿纳噶木传》载,阿纳噶木,尼博罗国人也。善画塑,及铸金为像。凡两京寺观之像,多出其手。元庙列圣御容,织锦为之,图画弗及也。
  《元史·成宗纪》载,大德二年正月,特祭太庙。用马一、牛一,羊鹿野豕、天鹅各七。余如旧。此为特祭之始。将奠牲盘、酹马湩。蒙古太祝升诣第一座,呼帝后神讳,致祈语,以次列室如之。

  【宫词】野草闲花插髻螺,铁番竿下舞婆娑。踏青人睏腰肢软,自按辕条上骆驮。
  【简释】《滦京杂咏》云:“铁番竿下草如茵、淡淡东风六月春,高柳岂堪供过客,好花留待踏青人。”斡耳朵踏青人,即指宫人。(又)云:“翎赤王侯部落多,香风簇簇锦盘陀,燕姬翠袖颜如玉,自按辕条驾骆驮。”辕条车,前有横木,按之则轻重、前后适均。
  《明周定王元宫词》云:“春游到处景堪夸,厌戴名花插野花,笑语懒行随凤辇,内官催上骆驮车。”

  【宫词】比甲弯弓唤打围,晾鹰台畔马如飞。上都青草今黄尽,才自和林避暑归。
  【简释】《元史·后妃传》载,世祖后,制一衣,前有裳无衽,后长倍于前,亦无领袖,缀以两襻,名曰“比甲”,以便弓马。
  《帝京景物略》载,南海子中,有晾鹰台,元之旧址也。
  《元史》载,太祖七年,城和林作“万安宫”。
  《草木子》载,元世祖每年四月,迤北,草青则驾幸上都避暑。

  【宫词】琼鸟玲珑万石攒,天风吹动法轮竿。诸王聚会初开宴,宣放狮儿出兽栏。
  【简释】《辍耕录》载,万岁山在大内西北,金人名“琼花岛”。中统三年,修缮之。至元八年,赐今名。其山皆迭玲珑石为之,左右皆有登山之径,萦纡万石中,洞府出入宛转相通。
  《元史·世祖纪》载,二十一年二月,立法轮竿于大内万岁山,山高百尺。
  《辍耕录》载,国朝每宴诸王、大臣,谓之“大聚会”。是日,尽出诸兽于万岁山。若虎豹熊象之类,一一列置讫,然后狮子至。每体短小之兽,如家畜“金毛猱狗”等,皆惧畏俯伏,不敢仰视。气之相欺者如此。

  【宫词】玉虹金露恃西东,广殿高寒四面风。夜按凉州秋似水,笛声嘹亮月明中。
  【简释】《辍耕录》载,广寒殿在万岁山顶,重阿藻井,文石甃地,四面琐窗板密。其里编缀金红云:而蟠龙矫蹇于丹楹之上。(又)载,金露亭在广寒殿东,玉宇亭在广寒殿西。
  《明周定王元宫词》云:“月宫小殿赏中秋,玉宇银蟾素色浮,官里犹思旧风俗,鹧鸪长笛序梁州。”

  【宫词】凉阁温堂梦乍苏,瞳瞳晓日上金铺。风掀银蒜帘微卷,静倚雕奁整顾姑。
  【简释】《元氏掖庭记》载,大内有迎凉之所,曰“清林阁”。又有温室,曰“春熙堂”。
  《天禄识余》载,银蒜,盖铸银为蒜形,以押帘也。元“经世大典”,亲王纳妃,公主下嫁,皆有银蒜帘押几百双。
  《蒙鞑备录》载,凡诸酋之妻,则有顾姑冠。用铁丝结成如竹夫人,长三尺许,饰以红青锦绣,或珠玉。
  《草木子》载,元朝后妃及大臣之妻,皆带顾姑。高圆二尺许,用红罗盖金步摇冠之。
  《辍耕录》载,翰林学士承旨,阿目茄八剌带罟罟娘子十五人。
  《聂碧窗胡妇诗》载,有“争卷珠帘看顾姑”句。顾姑,也有写作“罟罟、姑姑、固姑”实一物也。

  【宫词】鸣鞭分明殿东西,凤盖龙旗映日低。忽报两宫升御榻,鸡人高唱众班齐。
  【简释】《元史·礼乐志》载,元正受朝仪,大昕侍仪使,引导从、护尉,各服其服,入至寝殿前报外办。皇帝出阁升辇,鸣鞭三。侍仪使并通事舍人,分左右引擎执、护尉、劈正斧中行,导至大明殿外。劈正斧直北门北向立,导从倒卷序立,唯扇置于锜。侍仪使导驾时,引进使同内侍官,引宫人、擎执、导从至殿东门外。引进使分退押直,至垩涂之次,引导从倒卷出,俟两宫升御榻,鸣鞭三。劈正斧退立于露阶东,司晨报时鸡唱毕,尚引殿前班,皆公服分左右入“日精月华”门,就起居位。朝毕宴飨殿上。
  《日下旧闻》载,前代未有帝后并临朝者,唯元则然。
  周宪王《宫词》云:“大安楼阁纵云霄,列坐三宫御早朝。”大安阁在上都。然则帝巡上都,后亦从朝,必并御也。
  《柳制待集·元日朝回书事诗》云:“雪华遥映龙旗动,日色才临凤盖闲。”

  【宫词】连日君王御讲筵,明仁殿启晓风前。儒臣奏进黄绫本,正译虞书第二篇。
  【简释】《玩斋集·明仁殿进讲诗》云:“黄绫写本奏经筵,正是虞书第二篇。”
  《元史》载,亦怜直班经筵进讲,每读译文,必被嘉纳。

  【宫词】龙盘穴底喷珠泉,绮户玲珑九室连。浴罢温汤人意懒,柳荫分坐晚凉天。
  【简释】《故宫遗录》载,万岁山左数十步,万柳中有浴室。为室凡九,皆极明透,交为窟穴,至迷所出路。中穴有盘龙,左底邛首而吞吐一丸于上,注以温泉。九室交融,香雾从龙口中出,奇巧莫辨。

  【宫词】春衣已向腊前催,内苑人人赐袄材。制得宫袍连夜就,明朝好著拜年来。
  【简释】《丹丘生稿注》载,腊前分赐近臣袄材。谓之“拜年段子”。

  【宫词】诈马宴开集百官,风摇雉尾下金鞍。阴晴六天浑难定,上起番僧止雨坛。
  【简释】《元诗选注》载,每年六月三日,“诈马宴”席,所以喻其盛事。千官以雉尾筛马入宴。(又)载,西番种类不一,每即殊礼。燕享大会,则设止雨坛于殿隅。

  【宫词】大安楼阁霭晴烟,忽报銮舆入御天。导至御阶歌舞在,太平天下字当前。
  【简释】《滦京杂咏》云:“大安阁下晚风收。”大安阁在上京大内也。(又)云:“又是宫车入御天,丽姝歌舞太平年。侍臣称贺天颜喜,寿酒诸王次弟传。”千官至御天门,俱下马绕行。独至尊骑马直入,前有教坊舞女引导,且歌且舞。舞出“太平天下”字样,至玉阶乃止。内门曰“御天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