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宫词

  《墨庄漫录》载,孔雀毛著龙脑,则相缀。禁中以翠尾作帚,每幸诸阁,掷龙脑以辟秽,过则以翠尾扫之,皆聚无遗。亦若磁石引针,琥珀拾芥物,类相感也。
  《陈后山诗话》载,武才人,色冠后庭,裕陵得之,会教坊献新声,为诗作词,号“瑶台第一层”。

  【宫词】千家帘幙映西池,夹道花开上巳时。翠浪影翻黄繖过,东风吹动钓鱼丝。
  【简释】《孔氏谈苑》载,元祐中,秘阁上巳日,集西池。王仲玉有诗,张文潜和之最工。云“翠浪有声黄繖动,春风无力彩衫垂。”秦少游诗云“帘幙千家锦绣垂”,仲玉笑曰:“又待入小石调也!”
  《温公诗话》载,先朝春日,多召两府两制三馆,于后苑赏花、钓鱼、赋诗。

  【宫词】玉带银鞍重系亲,粉侯遴选遍朝绅。狄家丰彩留人样,合写丹青示近臣。
  【简释】《宋史·礼志》载,初被选尚者,即拜驸马都尉,赐玉带袭衣,银鞍勒马,彩罗百匹,谓之“系亲”。———臣娶“公主”,称“尚”。(又)载,世谓驸马都尉为“粉侯”。
  《过庭录》载,神庙(神宗)大长公主,哲宗朝,重于求配。遍士族中求之莫中圣意。带御器械狄咏,颇美丰姿。近臣曰:“不知要如何人物?”哲宗曰:“人物要如狄咏者!”至此,天下谓咏为“人样子”。———狄咏,狄青之子也。

  【宫词】殿角彤云湿篆烟,雪花满砌进瑶编。君王好学垂帘坐,不为严寒废讲坛。
  【简释】《晁氏客语》载,吕原明,元祐间侍讲,大雪不能讲,讲“孟子”。有感哲庙(哲宗)一笑,喜为“二绝”。其一云:“水晶宫殿玉花零,点缀宫槐卧素屏,特敕下帘延墨客,不因风雪废谈经。”

  【宫词】糁糁鹅毛扑绮笼,玉皇盐撒遍瑶宫。宗枝新句邀天笑,谢女休夸柳絮风。
  【简释】《七修类稿》载,“蛙翻白出阔,蚓死紫之长”二句,此宋室有滔大使者,好为此排笑诗也。初,哲宗灼艾举此一娱,故传之。又一日,雪作。哲宗问有何诗吟?又吟二句云:“谁把鹅毛空处寻,玉皇大帝卖私盐。”皆此类。

  【宫词】一朵巫云散晓烟,精灵应合上龙天。词臣议礼裁羊酒,省却宫中暖孝钱。
  【简释】《萤雪丛说》载,前辈尝说,北人致祭皇后文,杨大年捧读,空纸无一字。随自撰曰:“唯灵巫山一朵云,阆苑一团雪,桃源一枝花,秋空一轮月。岂期云散雪消,花残月缺,伏唯尚飨!”仁庙(仁宗)大喜其才敏捷,有壮国体。
  《道山清话》载,绍圣改元九月,禁中为宣仁,为小祥道场,宣隆报,长老升坐。既而,有僧问话曰:“太皇今在何处?”答云:“身居佛法龙天上,心在儿孙社稷中。”
  《师友谈记》载,东坡为礼部尚书。宣仁上仙,直宿禁中,开决诸礼仪。事至七日,忽有旨下:“光禄供羊酒若干,欲为太后、太妃、皇后暖孝。”东坡上疏言,“以暖孝之礼,由于俚俗,王后之举当化天下!固不敢奉诏。”有旨遂罢。

  【宫词】玉清谪降旧神仙,金座朱髹忆昔年。人到瑶华装束换,宫袍犹画孟家蝉。
  【简释】《宋史·哲宗孟后传》载,后既立,而刘婕妤宠幸,阴有夺位之意。绍圣三年,哲宗遂废后,黜居瑶华宫,赐号“华阳教主,玉清妙静仙师”,名“冲真”。初,冬至日,会朝隆祐宫,俟见于他所。后所御座,朱髹金饰。宫中之制,唯后乃得之。刘婕妤在他坐,意象颇愠。
  《萍洲可谈》载,孟后衣服,画作双蝉,名为“孟家蝉”。识者谓“蝉”有“禅”意,久之竟废。《白石集》云:“游人总戴孟家蝉”。

  【宫词】雪香亭北日初融,娘子承恩赐绢同。内库支来先辨色,几端白间几端红。
  【简释】《汴故宫记》载,“纯和殿”正寝也。纯和西曰“雪香亭”。之北,后妃位也。《铁围山谈丛》载,禁中称乘舆及后妃,多因唐人故事,谓至尊为“官家”,谓后为“圣人”,嫔妃为“娘子”。(又)载,掖庭宫嫱,岁给帛多色彩。遇支赐奉绢,应生白者多,即一束十端,必间有一端为红生绢。盖忌其纯白,故也。此亦国朝太平一故事。

  【宫词】集英深殿雁行联,御侍宣呼启玳筵。射鸟不许稽古制,御厨分肉赐飞鸢。
  【简释】《铁围山丛谈》载,都下飞鸢至多而大,内中为最。每集英殿下,宴则飞鸢动,千百为群,翔舞庭中。百官宴食至,则多为所掠。故事遇宴设,乃于邻殿置肉,以赐鸢。周官射鸟氏宾客会同,以弓矢驱乌鸢。则鸢之善抄盗,有自来矣。今乘舆(皇帝)在御,又鸢飞既众,是弓矢有不可驱者,故赐鸢肉乃出本朝,第不知其始。窃谓,倘非仁庙(仁宗)之至仁,必由祖宗之圣智矣!(又)载,内官之贵者,则有曰“御侍”,曰“小殿直”。此率亲近供奉者也。“御侍”顶“龙儿特髻”衣。“小殿直“皂软巾裹头,紫义,窄衫金束带,而作男子拜迺,有“都知押班”、“上名长行”之号。

  【宫词】紫宸开宴日辉辉,万寿称觞许醉归。内殿红罗谁系臂,金须轻拂衮龙衣。
  【简释】《铁围山丛谈》载,国朝故事,天子诞节,则宰臣率文武百僚,班紫宸殿下,拜舞称庆。宰相独登殿捧觞,上天子万寿礼。礼毕,赐百官茶汤罢,于是天子还内。则宰相夫人在内,亦率执政夫人,以班“福宁殿”下拜而称贺。宰相夫人独登殿捧觞,上天子万寿礼。仍以红罗销金须帕,系天子臂,退复再拜。遂宴,坐于殿廊之左。此儒臣之至荣。

  【宫词】院院烧灯竞管弦,重门钥起六更前。斗牌花下翻新谱,破费官家则剧钱。
  【简释】《豹隐纪谈》载,杨诚斋诗“天上归束有六更”,盖内楼,五更绝,梆鼓交作,谓之“虾蟆更”。禁门方开,百官随入,所谓六更者也。
  《六博谱、宣和谱》载,宋徽宗时,宫中之戏也,瞿佑有置和牌谱一卷。
  《愧郯录》载,凡今岁时,士庶家以钱分遣家人辈,名曰“节料”。或岁正冬节,纵之呼博,名曰“则剧”。习尚已久,亦不究所由始。珂尝读蔡《铁围山丛谈》后知国初盖已有之。之言曰:“副车弟,尝得太祖赐,后诏一以藏之。”诏曰:“今七夕节在近,钱三贯与娘娘充‘则剧钱’。五千与皇后,七百与妗子充‘节料’。”娘娘即昭宪杜太后也,皇后即孝明王皇后也。

  【宫词】玉宸宝殿太清东,四序开宴制不同。敕下两军停妓舞,教坊新进女中童。
  【简释】《玉海》载,玉宸殿在太清楼东,即上偃息之所。明道元年,改曰“化成殿”。
  《徽宗宫词》云:“化成金碧拱彤楹,四序开宴别有程。”
  《宋史·礼志》载,元丰九年,閤门言,大宴不用两队妓女,只用教坊小儿之舞。王拱宸请以女童代之。
  《宋史·乐志》载,教坊有女弟子队舞,宴会、赏花、习射、观稼,凡游幸奏乐行酒。

  【宫词】紫云楼上奏萧韶,长寿歌成凤管调。宝殿宴开方入座,凭高微听笑声遥。
  【简释】《宋史·乐志》载,乾德二年,教坊高班都知郭延美,作《紫云长寿曲》。
  《玉海》载,紫云楼在广政殿之后,玉华殿之东,每大宴则宫中登而观焉。明道元年,改曰“升平楼”。

  【宫词】鸳鸯肃肃列堂廉,执戟中郎遴选严。三卫最称宗室贵,一班勋奇进名衔。
  【简释】《宋史·职官制》载,环卫官有中郎将,皆命宗室为之。诏祖宗诸后,自明肃至钦慈诸后,及后妃嫔御之家,各具本宗堪充。诸卫官以名衔闻。又诏三卫郎为三卫侍郎。

  【宫词】既绎麟经北事辞,凫鹥更诵守成诗。一堂喜起明良会,崇政开宴进讲时。
  【简释】《玉海》载,崇政殿旧曰“简贤讲武”。兴国八年改,祥符七年始建,额阅事之所也。咸平五年正月,宴侍读、侍讲于崇政殿。宝元二年十月,以春秋正说讲读毕,宴近臣。庆历二年四月,以说书彻章,宴近臣。十一月以讲诗彻,宴近臣,赐花作乐。
  《徽宗宫词》云:“崇政西清辟讲筵,簪裾杂选尽英贤,守成当谨持盈戒,绎凫鹥大雅篇”。

  【宫词】大安辇出警场开,夜半效坛护驾来。南壝銮回天欲曙,御街鼓吹响晴雷。
  【简释】《东京梦华录》载,三更驾诣郊坛,行礼。坛面圆方三丈许,有四踏道。正南曰“午阶”,东曰“卯阶”,西曰“酉阶”,北曰“子阶”。亚于献毕降坛。坛上礼料,币帛玉册,由“酉阶”而下南壝门外,去坛百余步,有燎炉,高丈许。诸物上台,一人点唱,入炉焚之。驾回登大安辇。教坊奏乐,诸军队伍鼓吹皆动,声震天地。(又)载,置警场于宣德门外,谓之“武严”。兵士画鼓二百,面角称之。每奏先鸣角。
  《宋王珪宫词》云:“金铤画角警场开,天子南郊玉辂来。”

  【宫词】翠芳亭踞象瀛山,宝殿流杯接圣欢。赐宴正逢橙橘熟,皇恩首被讲筵官。
  【简释】《玉海》载,祥符九年二月,诏近臣观书后苑,移幸流杯殿,登象瀛山翠芳亭。天禧四年十月,玉宸殿翠芳亭观稻,赐宴。皇祐二年辛未讲读,以翠芳亭橙实,赐讲筵官各一枚。

  【宫词】振振麟趾尽屏藩,水木从来重本源。昨夜銮舆幸宗邸,恩荣群羡濮王孙。
  【简释】《宋史·宗室传》载,濮王二十八子嗣,濮王者,英宗本生父也。治平三年,立濮王园庙,世世不绝封。徽宗即位,幸濮邸,迁其子孙官。

  【宫词】资善堂中记不刊,治平有本贵先端。小王入学年方富,翊赞新增讲读官。
  【简释】《玉海》载,资善堂,大中祥符八年,置仁宗隶学之所。九年诏以元符观南,皇子就学新堂,宜以资善为名。因制记。徽宗政和元年,定王、嘉王出就“资善堂”听读,诏许读官到堂参见。宣和元年,诏置直讲翊善赞读。

  【宫词】绣袍银仗立金铺,垂拱门开日未晡。御扆丹青崔白笔,不同凫雁败荷图。
  【简释】《宋史·仪卫制》载,宫中导从之制,辇头一人,衣紫绣袍,持金涂银仗,以督领之。
  《玉海》载,垂拱殿,旧名“长春”,一曰“勤政”。常日视朝之所。
  《佩文斋书画谱》载,崔白濠,梁人。工画花、竹、翎毛。虽以败荷、凫雁得名,然于佛道、神鬼、山林、人兽无不精绝。熙宁初,命画《垂拱殿御恩补图》,画院艺学固辞之。
  《宋王珪宫词》云:“沉烟摇碧透金铺,密下珠帘镇玉壶,近赐赵昌花雀障,却嫌崔白芰荷图。”

  【宫词】鸡人报漏几传籤,庭撩辉煌正卷帘。铁骑未驰銮已驾,牙牌先进奏中严。
  【简释】《东京梦华录》载,大庆殿,庭设两楼。上有太史局保章正,测验刻漏,逐时刻执牙牌奏。每遇大礼,车驾斋宿及正朔朝会于此。(又)载,驾行,仪卫大宗伯执牌奏中严,外办铁骑前导。

  【宫词】华东宝炬结层楼,十二门开纵燕游。夜半驾回人尽望,遥空彩索跃星球。
  【简释】《东京梦华录》载,旧京城方圆约二十里,南壁其门有三。正南曰“朱雀门”,左曰“保康门”,右曰“新门”。东壁其门有三,从南汴河南岸曰“角门”,河北岸曰“旧宋门”,次曰“旧曹门”。西壁其门有三,从南曰“旧郑门”,次汴河北岸曰“角门”,次曰“梁门”。北壁其门有三,从东曰“旧封丘门”,次曰“景龙门”,乃大内城角“实箓宫”前也。次曰“金水门”。(又)载,正月十六日,车驾登门,乐作卷帘。御座临轩,宣万姓先到城下者,犹得瞻见天表。须臾下帘则乐作,纵万姓游赏。华灯宝炬,月色花光,霏雾融融,动烛远近。至三鼓,楼上以小红纱灯球,缘索而至半空。都人皆知车驾还内矣!

  【宫词】龙津桥下碧盈盈,金水河流抱甕城。两岸重杨遮御路,粉墙朱户禁人行。
  【简释】《东京梦华录》载,东都外城,方圆四十余里,城壕曰“护龙河”。阔十余丈,壕内外皆植杨柳,粉墙朱户,禁人往来。城门皆甕城三层,曲屈开门。唯南薰门、新郑门、新宋门、封丘门、皆直门两重。盖此系四正门,皆留御路。故也。(又)载,穿城河道,有四龙津桥,正对内前。(又)载,金水河从西北水门入内,灌后苑池浦。

  【宫词】鳞鳞瓦肆玉勾栏,伎艺教成选蕊官。每到钧容轮直罢,按歌常许外人看。
  【简释】《东京梦华录》载,崇观以来,在京瓦肆伎艺不可胜数。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教坊钧容直,每遇旬休,按乐亦许人观看。每遇内宴,前一月,教坊内勾集弟子小儿,习队舞、作乐、杂剧节次。
  《通雅》载,宋有京瓦,通谓“勾栏”。其始名则犹“栏干”也。
  《杨太后宫词》云:“新翻歌谱甚能奇,宣索蕊官入管吹。”

  【宫词】大辽使者宴都亭,南苑弯弓试雁翎。得捷归来如奏凯,闹装鞍马出宫庭。
  【简释】《东京梦华录》载,大辽使人在都亭驿就馆,赐宴。辽使朝见讫,翌日诣大相国寺烧香。次日诣南御苑射弓,朝廷选能射武官伴射,就彼赐宴。例本朝伴射用弓箭,中的则赐“闹装银鞍马”,衣着金银器物,有差。伴射得捷,京师市井儿,遮路争献口号,观者如堵。

  【宫词】延秋坊里同文馆,万国车书尽入朝。星使欲归张祖席,东门恩许赐云韶。
  【简释】《玉海》载,同文馆在延秋坊。熙宁中,置以待高丽使。
  《徽宗宫词》云:“高丽新贡欲还朝,再御东回一水遥,祖饯国门仍赐乐,屡传恩诏下层霄。”
  《宋史·乐志》载,云韶部,初名“箫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