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宫词


  【宫词】水殿空月镜影磨,青裙红袖弄絃歌。幕离不用姬人戴,七宝装成细马驮。
  【简释】秦王杨俊,文帝三子。
  《北史本传》载,俊为妃作七宝幕离,重不可戴,以马负之而行。又为“水殿”,香涂粉壁,玉砌金阶,梁柱楣栋之间,周以明镜,间以宝珠,极莹饰之美。每与宾客妓女弦歌于其上。

  【宫词】应运虚将姓字分,成都宫外锁愁云。余风尚有琴千面,散入人间谱舜薰。
  【简释】蜀王杨秀,文帝四子也。
  《北史本传》载,秀既幽逼,愤闷不知所为,乃上表陈己愆。请与其爱子瓜子相见。帝乃下诏,数其罪。有曰:“重述木易之姓,更修成都之宫,妄说禾乃之名,以当八千之运。”
  《尚书故事》载,蜀王尝造“千面琴”,散在人间。蜀王即隋文帝之子,杨秀也。

  附:伪梁

  梁师都,夏州朔方人。义宁元年,据朔方,僭号称梁,唐贞观二年,其从弟斩以降,改元一(永隆)。

  【宫词】呈来宝印竞传观,狼毒门前护可汗。天子自今称解事,城南瘗玉立郊坛。
  【简释】《新唐书·梁师都传》载,僭皇帝位,祭天于城南,坎地瘗玉得印,以为瑞。始毕可汗遗以狼头毒。号“大度毗伽可汗解事天子”。

  附:伪魏

  李密,长安人,义宁元年,据巩称魏公。唐武德元年降,寻复叛,总管盛颜师斩之。改元一(永平)。

  【宫词】攻城炮赐将军号,云旝翩翩绕洛河。未得成功先作乐,清词教与雪儿歌。
  【简释】《新唐书·李密传》载,城洛口,周四十里,居之。命护军将军田茂广,造云旝三百,具以机发石,为攻城械,号“将军炮”。
  《钗小志》载,雪儿者,李密爱姬也。每见宾客,文章有奇丽者,付雪儿协律歌之。

  附:伪许

  宇文化及,代郡武川人,隋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之子。大业十四年,杀炀帝,僭立于魏县,国号许。武德二年,为窦建德所杀,改元一(天寿)。

  【宫词】骁果西归据六宫,帐中南面醉颜红。下牙启状谁参决,舞袖歌喉斗晓风。
  【简释】《隋书·宇文化及传》载,化及遣令狐行达,杀炀帝于宫中。唯留秦孝王浩,立以为帝。十余日,夺江都人舟楫,从水路西归,至显福宫,于是入据六宫,其自奉一,如炀帝故事。每于帐中,南面端坐,人有白事者,默然不对。下牙时方收取启状共奉义方、裕良恺等参决之。(又)载,其将陈智略,率岭南骁果万余人,张童儿率江东骁果数千人投李密。化及尚有众二万,北走魏县,兵势日蹙,兄弟不和,更无他计,但相聚酣宴、奏女乐。

  附:伪夏

  窦建德,贝州漳南人,义宁元年据乐寿僭号称夏,后徙都洺州。唐武德四年,以救王世充,败于虎牢,被擒,斩于长安,改元二(丁丑、五凤)。

  【宫词】万春宫阙俯临洺,五凤征祥业欲成。可惜英雄出巾帼,空将妙策献书生。
  【简释】《新唐书·窦建德传》载,陷洺州,虏刺史袁子干,遂迁都矣。更号“万春宫”。(又)载,始都乐寿,号“金城”。冬至,大会僚吏,有五大鸟聚其宫,群鸟从之,改元“五凤”。(又)载,凌静说建德曰:“今唐以重兵围东都、守虎牢,我若悉兵济河,取怀州、河阳以重兵戌之,然后鸣鼓建旗,越太行,入上党,传檄旁郡,进壶口,以骇蒲津,收河东地,此上策也!”建德将从之,而王琬、长孙安世,日请兵西,又阴赍金玉以贿诸将,以挠其谋。众乃曰:“凌静书生,岂知战?!”建德乃谢曰:“今士心锐,天助我也,师将大捷。方从众议,不得如公言!”凌静固争之,建德怒,命扶出静。其妻谏曰:“祭酒(凌静官称)计,甚善。王应用之!”建德曰:“此非女人所知!”
  《唐书·地理志》载,洺州,广平郡临洺县。

  附:伪定杨

  刘武周,瀛州景城人。义宁元年,据马邑僭号称定杨。唐武德三年,秦王平之,走突厥,寻为所杀,改元一(天兴)。

  【宫词】陛前大纛建狼头,马邑雄飞据上游。人去汾阳宫尽闭,楼烦国艳换骅骝。
  【简释】《新唐书·刘武周传》载,父匡,徙马邑。母赵,尝夜坐庭中,见若雄鸡光烛地,飞投其怀,起振衣而娠,生武周。(又)载,武周因袭破楼烦,进据汾阳宫,继之贿赂突厥王始毕可汗,报以马,其众遂大攻,取定襄。突厥以狼头纛立武周为“定杨可汗”,僭称皇帝。

  附:伪凉

  李轨,姑臧人,唐武德元年,据武威,僭号称凉,二年安兴贵擒之。改元一(安乐)。

  【宫词】谁言图谶李当王,西帝期同东帝强。玉女不来西宫冷,台前别酒太苍黄。
  【简释】《新唐书·李轨传》载,曹珍曰:“我闻谶书,李氏当王。今轨贤非天启乎!”遂共降,拜以听命。(又)载,有胡巫妄曰:“上帝将遣玉女从天来。”遂招兵筑台,以侯女。多所糜损。(又)载,因间访兴贵,以自安策。兴贵对曰:“若举河西地,奉图东归,虽汉窦融,未足吾比。”轨默不答,久之曰:“昔吴王濞以江左兵,犹称己为东帝,我今举河右,不得为西帝乎?虽唐强大如我,何君勿为唐诱致我!”(又)载,轨败入城,携妻子上玉女台,属酒为别。

  附:伪燕

  高开道,沧州信阳人。唐武德元年,陷渔阳,自称燕王。先是怀戎浮屠高昙晟,因县令具供与其徙,袭杀之,伪号“大乘皇帝”。以尼静宣,为耶输皇后。建元法轮,遣使约开道为兄弟,封齐王。开道引众从之,居三月,杀昙晟,并其众,复称燕王。建元署、置百官,起兵。凡八年灭。

  【宫词】帐前金树变榛荆,卫阁郎群梦里惊。夜半酒酣刀矟动,火明堂上妓无声。
  【简释】《新唐书·高开道传》载,初开道,募乡丁数百为养子卫阁下,及刘黑闼将张君立亡归,开道命与爱将张金树分督之。金树潜令左右,伪与诸养子戏,至夕入阁,绝其刀弦,又取刀矟,聚床下。既明,金树以其徒,噪攻之。君立举火外城应之。帐下大扰,养子穷争归金树,开道顾不免擐甲挺刃,据堂上与妻妾奏乐饮酒。金树畏不敢前。天且明,开道先缢其妻妾及诸子,而后自杀。

  附:伪郑

  王世充,本姓支,西域人。唐武德二年,据洛阳,僭号称郑。四年,秦王讨降之。改元一(开明)。

  【宫词】驱羊谶应堪称帝,献乌书来亦拜官。新赐大夫天禄号,辅和惟藉酒杯宽。
  【简释】《新唐书·王世充传》载,术士恒法嗣,自言能决谶,乃上孔子闭房,记画男子持一干,驱羊状。因说世充曰:“隋,杨姓也。于干下‘一’字,为王。王处羊后,大王代隋之兆也!”又陈庄得飞鸟书,言世充有帝命。
  《清异录》载,王世充僭号,谓群臣曰:“朕万几繁忙,所以辅朕和气者,唯酒功耳!宜封酒为天禄大夫,永赖醇德!”

  ●全史宫词卷十三 唐

  唐,高祖神尧皇帝,姓李名渊,其先陇西人,后徙长安,周柱国虎之孙,袭祖爵为唐国公。隋大业十三年,举义兵尊立恭帝,自为大丞相,进爵为王。义宁二年受禅,都长安,在位九年,传位太子,又十年崩,葬献陵,改元一(武德)。太宗名世民,高祖次子。初封秦王,首创大业,平定天下。太子建成及齐王元吉,忌功谋害。武德九年六月,帝勒兵诛之。遂立为太子,八月受内禅,在位二十三年崩,葬昭陵,改元一(贞观)。子高宗治立,三十四年崩,葬乾陵,改元十四(永徽、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享、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宏道)。子中宗显立,明年太后武氏废帝为庐陵王,迁之均州,继迁房州,立豫王旦,太后临朝称制,俄自称帝,更国号周。改元十八(文明、光宅、乘拱、永昌、载初、天授、如意、长寿、延寿、证圣、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神功、圣历、久视、大足、长安)。神功元年,迎帝还洛阳,立为太子。神龙元年,大臣张柬之等勒兵入宫,诛张易之、张宗昌,迁太后于上阳官,帝复位,为皇后韦氏所杀,前后在位七年,葬定陵,改元三(嗣圣、神龙、景龙)。豫王旦,高宗第八子,武后立帝称制,及革命立为皇嗣,后改封相王。景龙四年,中宗遇杀,韦后立温王重茂,改元(唐隆)。俄临淄王讨平逆党,奉帝即位,是为睿宗,在位三年,传位太子,又四年崩,葬桥陵,改元四(景云、太极、延和、先天)。元宗名隆基,睿宗第三子,初封临淄王,以平内乱,功进封平王,寻立为太子。太极元年八月,受内禅,在位四十四年。安禄山陷潼关、帝出奔蜀,太子亨立于灵武,尊帝为太上皇,明年迁长安。又五年崩,葬泰陵,改元二(开元、天宝)。肃宗名亨,初名嗣升,又名玙,在位七年崩,葬建陵,改元四(至德、乾元、上元、宝应)。子太宗豫立,十七年崩,葬元陵,改元三(广德、永泰、大历)。子德宗适立,二十六年崩,葬崇陵,改元三(建中、兴元、贞元)。子顺宗诵立,八月以暗疾,传位太子,明年崩,葬丰陵,改元一(永贞)。宪宗名纯,初名淳,顺宗太子。在位十五年,为宦官陈宏志所杀,葬景陵,改元一(元和)。子穆宗恒立,四年崩,葬光陵,改元一(长庆)。子敬宗湛立,二年为军将苏佐明所杀,葬庄陵,改元一(宝历)。文帝昂,穆宗第三子,初封江王。宦官王守澄,讨平逆乱,奉帝即立。十四年崩,葬章陵,改元二(太和、开成)。武宗炎,穆宗第五子,初封颖王,文宗大渐,宦官仇世良等立为太弟,寻即位,六年崩,葬瑞陵,改元一(会昌)。宣宗忱,宪宗第十三子,初封光王,武宗大渐,诸宦官立为太叔,寻即位,十三年崩,葬贞陵,改元一(大中)。子懿宗漼立,十四年崩,葬简陵,改元一(咸通)。子僖宗儇立,十五年崩,葬清陵,改元五(乾符、广明、中和、光启、文德)。弟昭宗晔,初封寿王。僖宗大渐,宦官杨复恭,立为太弟,寻即位。十六年朱全忠劫帝迁洛阳,寻被杀,葬和陵,改元七(龙纪、大顺、景福、乾宁、光化、天复、天祐)。昭宣光烈帝,名祝。昭宗第九子,初封辉王。天祐元年八月即位,不改元,仍称天祐。在位三年,禅于梁,封济阴王,寻被杀,追加尊谥,葬温陵。唐朝二十主,并武后殇帝,共二百八十九年。

  【宫词】孔雀屏风早肇祥,天生妃耦异寻常。阿婆一语先称贺,堂主分明主大唐。
  【简释】《新唐书·后妃传》载,高祖太穆皇后窦氏,京兆平陵人。父毅尝谓主曰:“此女有奇相,何可妄于人!”因画二孔雀于屏间,请昏者使射二矢,阴约中目则许之。高祖最后射中各一目,遂归于帝。
  《芝田录》载,神尧高颜皱面,炀帝目为“阿婆面”。神尧忿恚不乐,归第告窦皇后。后跃曰:“此言可以室家相贺,公封于唐。阿婆乃是堂主。堂者,唐也!”神尧涣然冰释。

  【宫词】御府泉刀出九圜,开通元宝式新颁。摩挱爪印端详认,幕上痕留月一湾。
  【简释】《画墁录》载,唐高祖武德初,铸开通钱,仰篆隶八分体,十文重一两,为“开通元宝”,亦曰:“开元通宝”。背有眉,乃文德窦皇后指甲痕也。进样时,误以指甲承之。高祖窦后,谥太穆。太宗长孙皇后,谥文德。太穆之崩在高祖即位前,《新旧唐书》有误。

  【宫词】共引貔貅扫乱氛,平阳公主奏奇勋。凌烟阁上丹青手,画像应添娘子军。
  【简释】《新唐书·太宗纪》载,贞观十七年,图功臣于凌烟阁。
  《新唐书·平阳公主传》载,主嫁柴绍,引精兵万人,与秦王分定京师,号“娘子军”。

  【宫词】续续清音拨四弦,罗家妙伎冠伶官。隔帷一曲番酋惧,手握琵琶不敢弹。
  【简释】《朝野佥载》载,太宗时,西国进一胡女,善琵琶,上每不欲胡人胜中国。乃置酒高会,使罗黑黑隔帷听之,一遍而得,谓胡人曰:“此曲吾宫中能为之!”遂取大琵琶于帷下,令黑黑弹之,不遗一字。胡人谓是宫女也,惊叹辞去。西国闻之,降者数十国。

  【宫词】挥洒屏风御墨新,筵前飞白赐群臣。登床常侍疏狂甚,不顾君王殿上嗔。
  【简释】《尚书故事》载,贞观十四年,帝自真草书屏风,以赐群臣。尝召三品以上赐宴于元武门,帝操笔做“飞白书”,众臣乘酒,就太宗手中相竞。散骑常侍刘洎,登御床引手,然后得之。其不得者,咸称洎登床罪,当死。太宗笑曰:“昔闻婕妤辞辇,今刘常侍登床。”遂不加罪。

  【宫词】街鼓咚咚晓漏移,昭容双引坐朝时。日高骑马陪銮出,花外红装著幕离。
  【简释】《古今注》载,唐旧制,京城内金吾昏晓传呼马周,请置六街鼓,名“咚咚鼓”。
  《文昌杂录》载,唐制,天子坐朝,宫人引至殿上。故杜诗云:“户外昭容紫袖垂,双瞻御坐引朝仪。”
  《古今注》载,唐武德、贞观年,中宫人骑马,多著幕离。而全身蔽障。至永徽中,皆帷帽施裙到颈,渐为浅露。至神龙末,幕离殆绝。
  《合璧事类》载,唐殿庭间,多种花柳,故杜诗云:“退朝花底散,归院柳边迷。”

  【宫词】拟就离骚早负才,妆成把镜且徘徊。美人一笑千金重,莫怪君王召不来。
  【简释】《新唐书·后妃传》载,太宗贤妃徐惠,八岁晓属文。父孝德尝使离骚为“小山篇”,太宗闻之,召为才人。
  《全唐诗》载,太宗尝召贤妃不至,怒之。进诗曰:“朝来临镜台,妆罢且徘徊,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