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藏
- 词集
- 全史宫词
全史宫词
《庾子山和赵王看伎诗》载,“绿珠歌扇薄,飞燕舞衫长”。(又)载,北园新斋成,应赵王教诗。
○隋
隋,高祖文皇帝,姓杨名坚,武川人,周宣帝后父。宣帝暴崩,自为大丞相专政。进爵随王,受周禅,改国号去“走之”作隋,都长安,在位二十四年,为太子广所杀,葬太陵,改元二(开皇、仁寿)。广一名英,小字阿■〈麻外女內〉,是为炀帝。十四年遇杀于江都,改元一(大业)。恭皇帝侑,炀帝孙,元德太子昭之子。初封代王,大业十一年,炀帝在洛阳,留镇京师。十三年,唐公李渊引兵入长安,奉帝即位,遥尊炀帝为太上皇,明年禅于唐,封酅国公,改元一(义宁)。恭皇帝侗,亦昭子,初封越王,大业十二年,炀帝幸江都,留守洛阳。十四年炀帝凶讯至,大臣元文都等奉帝即位,明年王世充篡立,被杀。改元一(皇泰)。
隋共四主,凡三十九年。
【宫词】凯歌高歌自骊山,分赐宫奴更数千。亡国音多似啼诉,秦钟越鼓一时捐。
【简释】《北史·隋文帝纪》载,开皇九年,陈国平。幸骊山亲劳旋师。擢陈之文武众才而用之。宫奴数千,可归者归之,其余尽以分赐将士及王公贵臣。毁所得秦汉三大钟,越二大鼓。又设亡陈女乐,谓公卿等曰:“此声似啼,朕闻之甚不喜,故与公尊一听亡国之音,俱为永鉴焉!”
【宫词】君王单骑返山阿,二圣交欢事已和。不道妒深同芮母,废储亦为宠人多。
【简释】《北史·隋文献皇后独孤氏传》载,后雅好读书,识达今古。凡言事皆与上意合,宫中称为“二圣”。然性尤妒忌,后宫莫敢进御。尉迟回女孙有美色,先在宫中。帝在仁寿宫见而悦之,因得幸。后伺帝听朝,阴杀之。帝大怒,单骑从苑中出,不由径路,入山谷间三十余里。高颎、杨素等追及,叩马谏之。帝叹息曰:“吾贵为天子,不得自由!”颎曰:“陛下岂为一妇人而轻天下!”帝意少解,驻马良久,夜方还宫。后侯帝于阁内,及帝至,流涕拜谢颎素等和解之功。后自此,意颇折。(又)载,后见诸王及朝士有妾甚多,劝帝斥之。时皇太子多内宠,妃元氏暴死,后意太子爱妾云氏害之,由是废太子,立晋王广,皆后之谋也。
【宫词】舍利亲颁七宝箱,梵经几卷弁宸章。鼓钟声里餐麻豆,闻道前身是法王。
【简释】《谈荟》载,隋文帝尝云:“朕兴崇佛法,好食麻豆,前身是从道人来,由少时在寺,至今爱闻钟鼓之声。”(又)载,隋智高等赍梵经,自西域还。敕付有司,帝亲为制序。又亲以七宝箱奉三十舍利,自内而出,置于金琉璃瓶。
【宫词】宫灯高照柘袍明,侍从分班到列楹。酒律笑林新进御,君王清问到侯生。
【简释】《唐六典》载,自隋文帝制柘黄袍以听朝,至今遂以为常。
《苏氏演义》载,侯白,字君素。魏郡邺人,始举秀才,隋朝颇见贵重。博闻多知,谐谑辩论,应对不穷。越公甚加礼重。文帝将侍从以备顾问。撰“酒律笑林”,人皆传录。
【宫词】花朵纷披五色浓,翠翘低映面芙蓉。蜀州八月黄柑进,玉指拈来启蜡封。
【简释】《妆台记》载,隋文帝宫中,插翠翘桃叶搔头,贴五色花子。
《隋史》载,文帝嗜柑,蜀州摘黄柑,皆以蜡封蒂献,日久犹鲜。
【宫词】容华绝代压群芳,金屋修成杏作梁。绿绮窗前横竹影。每扶清梦到潇湘。
【简释】《女红余志》载,隋文帝为蔡文华作“萧湘绿绮窗”,上饰黄金芙蓉,琉璃网护,文杏为梁。
【宫词】金合开封几断肠,仙都重理旧霞裳。可怜隔岁神伤赋,结得同心结未长。
【简释】《隋书·后妃传》载,宣华夫人陈氏,文帝崩时,太子遣使者赍金合子,以赐夫人。夫人见合中,有同心结数枚,恚而却坐,不肯致谢。诸宫人逼之,乃拜使者。其夜,太子焉。及炀帝嗣位,出居仙都宫,寻诏入,岁余而终。帝深悼之,为制《伤神赋》。
【宫词】宫中官职署琼姬,六局分兼廿四司。每遇钗冠颁赍日,也披云鹤拜丹墀。
【简释】《隋书·后妃传》载,炀帝时,增置女官准尚书省,以六局管二十四司。一曰“尚官局”,二曰“尚仪局”,三曰“尚服局”,四曰“尚食局”,五曰“尚寝局”,六曰“尚工局”。
《中华古今注》载,炀帝常以端午日,赐百僚玳瑁钗冠。(又)载,宫中有云鹤,金银披袄子。
【宫词】东西阁道倚云开,妙楷台连宝画台。向晚观书宸意倦,日光斜射电窗来。
【简释】《隋书·经籍志》载,集魏以来古迹名画,于殿后起二台,东曰“妙楷台”,藏古迹,西曰“宝画台”,藏古画。《南部烟花记》载,帝观书处,窗户玲珑相望,号“闪电窗”。
【宫词】万点流萤散火球,清歌夜夜出迷楼。君王欲识桃花面,诏取红妆戴幞头。
【简释】《隋书·炀帝纪》载,大业十二年,帝于景华宫征求萤火,得数斗。夜出,游出放之,光遍岩谷。
《迷楼记》载,项升自言能构宫室,召有司供具料木,经岁而成。帝幸之大喜,顾左右曰:“使真仙游其中,亦当自迷也!”自此,号曰“迷楼”。
《大业杂记》载,帝好以月夜,从宫人数千骑游西苑,作“请夜游曲”于马上奏之。
《妆台记》载,隋宫红妆,谓之“桃花面”。
《中华古今注》载,席帽,本古之围帽也,男女通服之。炀帝淫侈,欲见女子之容,诏去帽,戴幞头。
【宫词】芳草成窠玉辇迟,侯姬肠断锦囊时。君王纵杀毛延寿,争奈明妃已不知。
【简释】《南部烟花记》载,迷楼宫女无数,多不得进御,有侯夫人者,忽自缢于栋,下臂悬锦囊,得自感诗三首。云:“庭绝玉辇迹,芳草自成窠,隐隐闻箫鼓,君恩何处多。”又云:“毛君真可戮,不肯写昭君。”帝见其诗,感之。急召中使,赐自尽。
【宫词】瑟瑟珠钿插髩斜,罗裙锦袜暗笼花。夜来扶醉宫袍浣,薄澣催颁玉女沙。
【简释】《中华古今注》载,炀帝令宫人,插瑟瑟钿朵,皆垂珠翠。(又)载,大业中,制五色夹缬花罗裙,以赐宫人。又制单丝罗,以为花笼裙。(又)载,炀帝宫人,织成立凤朱锦袜。
《太平寰宇记》载,缑氏八风溪,岸有沙,细润可以澡濯。隋代常进后宫,杂以香药,以当玉屑,号曰“玉女沙”。
【宫词】宝帐香沉漏刻移,玉拳款款梦来时。俊蛾弃置悲团扇,赢得君王两鬓丝。
【简释】《南部烟花记》载,炀帝迷楼上,张四宝帐,帐各异名。一名“散香愁”,二名“醉忘归”,三名“夜酣香”,四名“延秋月”。
《大业拾遗记》载,帝沉湎失度,每睡须摇顿四体,方就一梦。侍儿韩俊蛾,尤得意。每寝,必召令振耸支节,然后成寝,赐名为“来梦儿”。他日,萧后诬罪去之,帝不能止。暇日登迷楼题云:“暗暗侵愁骨,绵绵病欲成,须知潘岳鬓,强半为多情。
【宫词】洞房曲曲辟千梦,任意车摇响碎琼。屏内含羞君莫怪,乌铜照影太分明。
【简释】《迷楼记》载,何稠进转关车,车周輓之可以开楼阁,如行平地。车中御女则自动摇,乃赐名“任意车”。车輓垂鲛绡网,杂缀片玉鸣铃。行摇玲珑,以混车中笑语,冀左右不闻也。
《南部烟花记》载,上官自江外,得“替回铸鸟铜屏”数十面,磨以成鉴,环于寝所。帝御女,纤毫皆入于鉴中。
【宫词】五湖春水碧迢迢,苑树苍茫隐画巧。手拨菰蒋催下种,吴中新进白鱼苗。
【简释】《海山记》载,于西苑凿五湖。
《避暑录话》载,大业中,吴郡送太湖白鱼子种,置苑内湖中。其法取鱼子著菰蒋,上者刈之。
【宫词】汴水南流引御楂,吹箫鸣鼓竞豪华。思元龙女翻新曲,不念劳歌穆护砂。
【简释】《南部烟花记》载,炀帝在扬州,每集童女鸣鼓吹箫,歌“龙女思元”之曲。
《升庵词品》载,乐府有“穆护砂”,皆隋开汴河时,词人所制“劳歌”也。
【宫词】沙鸥颜色赛芙蓉,泛泛春流细草茸。拆字恰成三品鸟,舍人碧海赐新封。
【简释】《清异录》载,隋宦者刘继诠,得芙蓉鸥,帝甚喜,置北海中,曰:“鸥,三品鸟,亦封碧海夫人。”
【宫词】神仙留客女行觞,玉脍金齑供馔忙。海错最怜龙凤蟹,制来亦作镂金装。
【简释】《升庵词品》载,“玉女行觞”、“神仙留客”,皆炀帝曲名。
《膳夫录》载,隋炀帝有镂金龙凤蟹。
《南部烟花记》载,吴都献“松江鲈鱼”,炀帝曰:“所谓金齑玉脍,东南之佳味也!”
【宫词】手握花枝傍辇旋,缘憨却得受君怜。幽香一斛裙襦满,博取佳名肉水仙。
【简释】《大业拾遗记》载,长安贡御车女袁宝儿,年十五,帝宠优厚。时洛阳进“合蒂花”,会帝驾适至,因名“迎辇花”。帝令宝儿持之,号“司花女”。虞世南应诏为绝句,云:“学画蛾黄半未成,垂眉掸袖太憨生,缘憨却得君王意,手握花枝傍辇行。”
《谈荟》载,袁宝儿每夜采水仙一斛,服其衣裙以见帝。帝谓之曰:“肉身水仙”。
【宫词】锦帆千里入江都,殿脚青蛾鱼贯入。漫道承恩徒在貌,文绫独赐女相如。
【简释】《大业拾遗记》载,帝幸江都,至汴梁,帝御龙舟,箫妃乘凤舸。每舟选妙丽女子,执雕板镂金楫,号曰“殿脚女”。锦帆过处,香闻十里。帝至广陵,有进“合欢果”者,帝令小黄门,以一双驰骑赐绛仙。绛仙私附红笺上进曰:“驿骑传双果,君王宠念深,争知辞帝里,无复合欢心。”帝叹曰:“绛仙真女相如,不独貌也!”时越溪进耀光绫,帝独赐“司花女”及绛仙,他姬莫预。
【宫词】自研蛾绿画长眉,一颗珠光带上垂,为感君王餐秀色,水晶帘下绽新蕊。
【简释】《大业拾遗记》载,绛仙善画长蛾眉,帝擢为龙舟首揖,号“崆峒夫人”。由是,殿脚女争效为长蛾眉。司官吏日给螺子黛五斛,号为“蛾绿螺子”黛出波斯国,后征赋不足,杂以铜黛给之。独绛仙得赐真螺黛不绝。帝每倚帘视绛仙,移时不去。顾内谒者曰:“古人言,秀色可餐。如绛仙,真可疗饥矣!”
《女红余志》载,吴绛仙有夜明珠,赤如丹砂,恒系于莲花带上,著之夜行,远望如初出月轮。
【宫词】别馆离宫聚万花,春兰秋菊各名家。玉钩斜畔香魂散,偏向鸡台梦丽华。
【简释】《渊鉴类函》载,隋炀帝自长安至江都,建离宫四十余所。
《大业拾遗记》载,帝尝游吴公宅鸡台,恍惚间与陈后主相遇,舞女中有一女迥美,帝屡目之,后主曰:“即丽华也!”因请丽华舞“玉树”、“后庭花”。后主问帝:“萧妃何如此人?”帝曰:“春兰、秋菊各一时之秀也!”
《杨州记》载,玉钩斜江都西,炀帝葬宫人处。
【宫词】月下飞觞笑语融,御床常与侍臣同。何来傀儡当筵舞,竟使郎当到上公。
【简释】《隋书》载,柳■〈巧上言下〉,字顾言,仁寿初,为东宫学士,甚见亲待。每召入卧内,与之宴谑。又嗜酒,言杂徘谐。由是,弥为太子所亲狎。炀帝嗣位,拜秘书监,封汉南县公。帝每与嫔后对酒,时逢兴会,辄遣命之至与同榻共席,恩若友朋。帝恨不能夜召,于是命匠刻木偶人,施机关,能坐起拜伏,以像于■〈巧上言下〉。帝每在月下对酒,辄令宫人置之于坐,与相酬酢为欢笑。
【宫词】孝烈将军荷宠褒,木兰的是女中豪。君王重色方加盼,不把戎衣换翟袍。
【简释】《来集之倘湖之樵书》载,孝烈将军。隋炀帝时人,姓魏氏,本处子,名木兰。亳之谯人。时,方征辽募兵,孝烈痛父老羸,弟妹皆秩,慨然代行,服甲胄跃马操戈而往。历一纪阅十有八战,人莫识之。后凯旋,天子嘉其功,除尚书不受,恳奏省视及还醮。释其戎服,衣其旧裳。同行者骇之,遂以事闻于朝。被诏赴阙。帝方恣酒色,奇之。欲纳诸宫中。木兰对曰:“臣无媲君之理,以死誓拒!”迫不己,遂自尽。帝惊悯,追赠将军,谥“孝烈”。
《甲乙剩言》云,完州城北有木兰庙,铭曰“孝烈将军”。土人言是木兰战处。
《图书集成》引《凤阳府志》云,木兰隋恭帝时人。
附:诸王
【宫词】王门珠复尽彬彬,饼果纷罗酒数巡。堂上忽闻传女妓,太妃开宴庆嘉辰。
【简释】蔡景王杨智积,文帝弟,杨整之子。
《北史本传》载,智积听政之暇,端坐读书,门无私谒,有侍读公孙尚义、山东儒士府佐杨君英、萧德言,并有文学。时延于坐,所设唯有饼果,酒才三酌。家有妓,唯年节嘉庆,奏于太妃前。
【宫词】白虹如练贯宫门,天上前星象已昏。堪叹阿云成祸水,后苑空筑庶人村。
【简释】房陵王杨勇,文帝长子。
《北史本传》载,勇多内宠,昭训云氏嬖幸,礼匹于嫡而妃,元氏无宠,尝遇心疾,二日而薨。献皇后意有他故,甚责望。勇又自妃死,云昭训专擅内政,后弥不平。晋王广知之,弥自矫饰皇后,由是愈薄勇,而称晋王德行。杨素入侍宴,后泣曰:“我儿大,孝顺新妇亦大,可怜我使婢去,常与同寝共食,平时与阿云相对而坐,终日酣席。”素既知意,盛言太子不才。遂遗素金,始有废立之意。勇知其谋,忧惧。计无所出,闻王辅贤能占侯,召问之。辅贤曰:“白虹贯东宫门,太白袭月。皇太子废退之象也。可于后园作‘庶人村’,屋宇卑陋,太子时于中寝息,布衣草褥,冀以当之。”杨勇小字为“睍地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