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宫词


  【宫词】驾幸天门迁授多,百官朝享竟如何。城头乐奏声鸣咽,相对虞兮泣楚歌。
  【简释】《十六国春秋·南燕录》载,太上六年,春正月,甲宾正旦。超登天门,朝群臣于城上,杀马以享将士,文武皆有遣授。乙卯,超幸姬魏夫人从超登城,见晋师之盛。方奏乐,乃握超手,对泣。曲终不己。

  ○夏

  夏,赫连勃勃,朔方人。刘渊之族。晋义熙十四年,据统万城,僭号称夏,改元四(龙升、昌武、凤翔、真兴)。子昌立改元一(承光),为魏所擒。弟定复自立于平凉,改元一(胜光),宋元嘉八年,为吐谷浑王慕璝所袭,执送于魏。
  夏共二主,凡二十五年。

  【宫词】危楼杰阁络珍珠,龙雀刀环拟湛卢。怪得外人心胆落,髑髅台下血模糊。
  【简释】《太平寰宇记》载,珍珠楼、通天楼,皆勃勃建,在朔方城内。
  《十六国春秋·赫连昌传》载,初,勃勃性豪侈,始治宫室。筑统万城。台榭壮大,飞阁相连,皆雕镂图画,被以绮绣,饰以丹青。
  《十六国春秋·勃勃传》载,造百炼钢刀五口,背上为龙雀大环,号曰“大夏龙雀”。铭其背曰:“古之利器,吴楚湛卢,大夏龙雀,名冠神都。”(又)载,积人头为景观,号曰“髑髅台”。

  【宫词】果城花发碧洲环,鼓枻莲池翠一湾。青海回銮驰道改,招魂空到契吴山。
  【简释】《水经注》载,薄骨律镇,城在河渚上,赫连果城也,桑果余林乃列洲上。
  《寰宇记》载,渌莲池在灵州,赫连勃勃每畋,于三交渌莲池。
  《段龟龙凉州记》载,契吴山,在县北七十里,赫连勃勃北游契吴而叹曰:“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青海。吾行地多矣,自岭以北,大河以南,未有如斯之壮丽矣!”
  《太平御览》载,赫连昌发二百里内民两万五千人凿嘉平陵,七千人缮清庙于契吴,以勃勃平昔之意也,故立庙焉。葬勃勃于城西十五里,起行宫,模写统万宫殿,饰以金银珠玑。葬讫,焚之。

  【宫词】宗支刚锐皆成铁,宫殿辉煌尽饰金。偶上冲天台上望,长安千里碧云深。
  【简释】《十六国春秋·夏录》载,勃勃耻姓铁弗,改为赫连。下书曰:“帝王系天为子,其为徽赫,实与天连,今改姓赫连氏,庶协皇天之意,不可令支庶同之。其非正统者,皆以铁伐为氏庶,朕宗族子孙,刚锐如铁,皆堪伐人也。”(又)勃勃复铸铜为大鼓,及飞帘翁仲、铜驼龙虎之形,皆以黄金饰之,列于宫殿之前。(又)起冲天台于统万南山,欲登之,以望长安。

  【宫词】服凉平朔气何振,四扇门开黑水滨。忽见红裙悬槊上,群花飞作魏宫春。
  【简释】《十六国春秋、夏录》载,勃勃改筑都城于朔方水之北,黑水之南,名曰“统万城”。(又)载,勃勃好自矜,大铭其四门。南曰“朝宋门”,东曰“招魏门”,西曰“服凉门”,北曰“平朔门”。(又)载,赫连昌奔上邽,魏乘胜追逐,至于城北、诸门悉闭。世祖入其宫中,得妇人裙,系之槊上,乘之而上,获昌。诸母姊妹妻妾宫人,以万数。以昌宫人颁赐将士,纳勃勃三女为贵人。

  ○前凉

  前凉,张轨,安定乌氏人。晋永康二年,为凉州牧,居姑臧。二子实茂继之。茂传从子骏,骏传子重华,重华始称凉王。子曜灵继立,庶兄祚废而代之,改元一(和平),为其下所杀,立曜灵弟元靓,改元一(建兴)。其叔父天锡又杀而代之,仍称凉州牧。太元元年为苻坚所灭。
  前凉共九主,凡七十六年。

  【宫词】牺象曾占霸业隆,姑臧千里秀灵钟。珊珊龙女来抱罕,恰称宫城住卧龙。
  【简释】《十六国春秋·张轨传》载,轨以晋室多难,阴图保据河西,追窦融故事筮之。遇泰之观,轨喜曰:“霸者之兆!”乃求为凉州刺史。(又)载,光熙元年,大城姑臧(其城本匈奴所筑也)地有龙形,故曰“卧龙城”。汉末博士敦煌侯瑾谓其门人曰:“后城西泉水当竭,有双阙起其上,与东门相望,中有霸者出焉。”至是,张氏遂霸河西。
  《临洮府志》载,晋永嘉五年,抱罕令严根妓产一龙女,凉州牧张轨育之宫中。

  【宫词】宾遐观里燕莺娇,晓日珠帘斗舞腰。幸喜酪醇能化妒,莫悔宫怨入琼霄。
  【简释】《十六国春秋·张骏传》载,鄯善王元礼献女姝,号曰“美人”,立宾遐观,以处之。
  《凉州记》载,吕纂时,胡人发张骏冢,得白珠薄帘。
  《十六国春秋·张大锡传》载,会稽王道子问其西土所出何物为美?对曰:“桑葚甘香,鸱鸮革向,淳酪养性,人无妒心。”
  《后凉录·吕纂传》载,凉州人胡据盗发张骏墓,得真珠帘箔、云母屏风、琉璃盖白玉樽、赤玉箫、白玉笛、珊瑚鞭、玛瑙钟、黄金勒……

  【宫词】王母祠成石室高,珠玑同动响云璈。四城果熟秋容淡,谁献瑶池千岁桃。
  【简释】《十六国春秋·马岌传》载,岌为酒泉太守,上言:“酒泉南山,即昆仑之体也。周穆王见西王母,乐而忘归,即谓此山。山上有石室为王母堂,珠玑镂饰焕若神宫。宜立王母祠,以裨朝廷无疆之福。”骏从之,乃为立祠祀之。
  《类函王隐晋书》载,凉州牧张骏,增筑四城厢,各千步。东城植园果,命曰“讲武场”,北城植园果,命曰“元武圃”,皆有宫殿。

  【宫词】金玉辉煌起绣笼,谦光王殿占春风。泉台洒扫酬君宠,先遣香泥葬落红。
  【简释】《十六国春秋·张骏传》载,骏起谦光殿,画以五色,饰以金玉。殿之四面,各起一殿。东曰“宜阳青殿”,春三月居之;南曰“朱阳赤殿”,夏三月居之;西曰“政刑白殿”,秋三月居之;北曰“元武黑殿”,冬三月居之。(又)载,天锡妾,闫氏、薛氏,并有殊宠。天锡寝疾,谓之曰:“汝二人将何以报我?我死之后,岂何更为人妻乎?”皆曰:“君若不讳,妾请效死于前!供洒扫于地下耳!誓无他志也!”天锡疾笃,二姬皆自刎。及病瘳,天锡追悼之,以夫人礼葬焉。

  【宫词】凉州倚柱看秦川,万国凫趋玉玺传。闲豫堂前张曲宴,铜龙光耀御池边。
  【简释】《十六国春秋·前凉录》载,张实时,焦松陈安举兵寇陇右,东与刘曜相持。秦雍之人,死者十八九,惟凉州独全。先是永嘉中,长安谣曰:“秦川中,血没腕,惟有凉州倚柱看。”至是,谣言应也。(又)载,咸康元年,骏得玉玺于河,其文曰“执万国建无极”。(又)载,骏有闲豫堂,堂前有闲豫池,池中有五龙。昼日见彩,移时乃灭。遂铸铜龙于其上。

  【宫词】趯趯微虫伏草根,逆行何故上宫门。风诗旧咏螽斯羽,谬比周王育子孙。
  【简释】《十六国春秋·前凉常据传》载,重华末年,有螽斯虫,集安昌门外,缘壁逆行。据因谏曰:“螽斯是祚小字,今乃逆行,灾之大焉。愿请祚出,以安凉土。”重华曰:“子孙繁盛之征,何为灾也!吾昨梦,祚摄位方委以周公之事,使辅幼子,君是何言也!”及重华卒祚,果杀灵曜。

  【宫词】万几多旷戏游便,宠幸连朝拜赐钱。乐部新翻天竺曲,雅歌谱入五条弦。
  【简释】《十六国春秋·前凉录》载,重华好与群小游戏,屡出钱帛,以赐左右宠臣。又喜博奕,颇废政事。(又)载,永和四年,天竺国重译来贡,其器有凤首箜篌、琵琶。有五弦笛、铜鼓、毛圆都昙铜鼓等,可为一部工十二人歌,曲有“沙石疆舞曲”及“天曲”。

  【宫词】永训宫中久不朝,园池随处纵游遨。白瓜满殿成妖谶,突见兵来绿锦袍。
  【简释】《十六国春秋·前凉录》载,天锡元日与嬖幸亵饮,既不受群臣朝贺,又不朝于永训宫。(又)载,天锡数宴园池,政事颇废。(又)载,天锡梦一绿色狗,从东南入欲咋之,天锡床上避,匝乃坠地。后,苟苌来破姑臧,著绿锦袍,从东南门入,皆如所梦。(又)载,天水太守史稷,暴疾而卒。五旬乃苏,云见凉州谦光殿中,皆生白瓜。至是,秦使中书令梁熙等来伐。熙,小字“白瓜”。永训宫,重华嫡母严氏所居。天锡僭位,乃尊为太王太后也。

  ○蜀

  蜀,李雄,略阳临渭人。父特,初以流人起兵称益州牧,为刺史罗尚所杀,雄逐尚自立。晋永兴元年,据成都僭号称成,后称蜀。改元三(建兴、晏平、玉衡)。兄子班嗣立,为雄庶子期所篡,改元一(玉衡)。特从子寿又废而代之,改国号曰汉,改元一(汉兴)。子势立,改元二(太和、嘉宁),永和二年,为桓温所灭。
  蜀其五主,凡四十一年。

  【宫词】梦里双虹肇帝基,尊贤礼重约章时。素舆未到銮舆出,执版阶前迓太师。
  【简释】《十六国春秋·李雄传》载,雄母罗氏,梦双虹自地升天。二虹中断,既而生荡,后生雄。尝言:“吾二儿若有先亡者,必大贵。”荡竟前死。(又)载,雄晋永兴元年,僭称成都王,改元建兴,除晋法,约法七章。
  《十六国春秋·范长生传》载,长生自西山乘素车诣成都,雄迎之于门,执版延接,尊之曰“范贤”。寻加“天地太师”之号,封西山侯。

  【宫词】远人来共白头乌,四境踙民贡赋输。宫里不忘旧风俗,氍毺席上巴渝舞。
  【简释】《十六国春秋·蜀录》载,晏平三年,有白乌赤足来翔。雄以问范长生,长生曰:“乌有反哺之义,必有远人怀惠而来。”果,关中流民相继请降。(又)巴人呼赋为賨,因谓之賨民。关中又善歌舞,汉高祖时爱其舞,诏乐府习之,今称“巴渝舞”是也。

  【宫词】鼎新宫阙倚青冥,天子何妨止数龄。殿上铭功宣太史,大书羯使贡来庭。
  【简释】《十六国春秋·蜀录》载,汉兴元年,任调等劝寿称帝。寿命筮之,占者曰:“可数年天子。”调喜曰:“一日尚足,况数年乎!”解思明曰:“数年天子,孰与百世诸侯?”寿曰:“朝闻道,夕死可以!任侯之言,策之上也。”遂以晋咸康四年,僭即帝位。(又)载,寿兴尚方御府,发州郡工,巧以充之。广修宫室,引水入城,务于奢侈。(又)载,石虎为书遗之,并致楛矢、石弩。寿下书曰:“羯使来庭,贡其楛矢。”

  【宫词】官号股肱皆要旨,臣称草莽亦名流。诏书大举明经士,好学居然拜列侯。
  【简释】《十六国春秋·蜀录》载,寿以董皎为相国,罗桓、马当为股肱,李奕、任调、李闳为爪牙,解思明为谋主。以安车束帛,聘龚壮为太师。壮誓不仕寿。所赠遗,一无所受。特听缟衣素带居师友之位。壮上封事,自称“草莽臣”。(又)载,寿下书,令州郡举明经者,封“好学侯”。

  【宫词】太师品秩孰能齐,却为分灾位始跻。宫府事多行不得,鹧鸪城下尽情嗁。
  【简释】《十六国春秋·蜀录》载,寿常居内,罕见公卿。史臣屡陈灾,谴乃加董皎为太师。以名位优之,实欲与分灾情。(又)载,地震生毛鹧鸪,集于城下。

  【宫词】漫将粉水斗芳鲜,金翠层城已化烟。贵主不随蛇虎变,飘零留待老奴怜。
  【简释】《华阳国志》载,巴郡有清水穴,巴人以此水为粉,则曜鲜芳。常贡京师,名曰“粉水”。
  《酉阳杂俎》载,蜀石笋街,夏中大雨,往往得杂色小珠。蜀僧惠疑曰:“前史说,蜀少城,饰以金璧珠翠,桓温恶其太侈,焚之,合在此地。”
  《十六国春秋·李势传》载,先是势未亡时,颇有怪异。宫人张氏化为大蛇,郑美人化为雌虎,未几而死。
  《世说》载,桓宣武平蜀,以李势妹为妾。主始不知,既闻,与数十侍婢,拔白刃将袭之。正值梳头,发委地,肤色玉曜,不为动容。徐曰:“国破家亡,无心至此。若能见杀,乃其本怀。”主投刃而抢之曰:“我见犹怜,何况老奴!”南康长公主,乃桓温之妻,晋明帝之女也。

  ○后凉

  后凉,吕光,略阳氐人,初为苻坚将。晋太元二十一年,据凉州白称天王。隆安三年,立其子绍为天王,自称太上皇帝。改元三(太安、麟嘉、龙飞)。绍庶兄纂,杀绍自立,改元一(咸宁)。又为从兄超所杀,让其兄隆。改元(神鼎)。元兴二年,为姚兴所灭。
  后凉共四主,凡十八年。

  【宫词】蕃部新歌付乐工,蒲桃美酒醉春风。六宫不纳龟兹女,代结红丝系梵宫。
  【简释】《十六国春秋·吕光传》载,光讨龟兹,大败之,入其城。国人奢侈,厚于养生。家有蒲桃酒,或至千斛,经十年不败。士卒沦没酒藏者。相继因得其乐器,有箜篌、琵琶、五弦、笛、箫、觱篥、毛圆鼓、都昙鼓、腰鼓、羯鸡、娄鼓。其歌曲有,善善摩尼解曲、婆迦尔舞曲、天殊勒监曲。获天竺沙门鸠摩罗什,强妻以龟兹王女,拒而不受。光饮以醇酒,同闭密室。罗什既被逼,遂亏其节。

  【宫词】内苑开筵贺册妃,仇池故剑昨迎归。光明几袭蕃王布,诏制宫袍尽染绯。
  【简释】《十六国春秋·吕光传》载,麟嘉元年,光妻石氏,自仇池来,至姑臧。光迎于城东,立为王妃,宴群臣于内苑新堂。
  《凉州记》载,吕光麟嘉五年,疏勒王献火浣布、善马。
  《魏书》载,凉州染绯甲于天下。

  【宫词】都街深夜鬼啾啾,青角门开紫阁愁。一树琪花风雨恶,美人又坠绿珠楼。
  【简释】《十六国春秋·吕绍传》载,先是光未亡时,有鬼叫于都街,曰:“兄弟相灭,百姓弊徼。”吏寻视之,则无所见。其年光死绍立,五日为纂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