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宫词百章笺注

  案:虎符,元代军官所佩者,如今之奖章焉。《元史兵志》:「万户佩金虎符。符趺为伏虎形,首为明珠,而有三珠、二珠、一珠之别。千户金符,百户银符。」故以金虎符为最贵。金虎符中又以三珠为尊。大概与清时三眼花翎相当也。又虎符约与护照与令箭相似。邱处机被召时,元太祖之侍臣刘仲禄悬虎头牌来请,其牌上文字曰:「如朕亲行,便宜行事。」见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元时文学颇有讲到虎头牌子者,文天祥ò吕文焕诗曰:「虎头牌子织金裳,北面三年蚁梦长。借问一门朱与紫,江南几世谢君王?」以「虎头牌子」为授虏爵之象征也。汪元量《湖州歌》:「四川昝帅尚粗豪,万马来燕贡一遭,奏授虎符三百面,内家更赐织锦袍。」以虎符与「委任状」相等,有凡在昝帅麾下之军官,皆得元朝任用,照常供职之意。换言之,皆成新贵矣。李直夫《便宜行事虎头牌》杂剧即叙述金代虎头牌之故事也。元之牌符制度乃因袭金制,金则因袭辽制。日人箭内亘有《元代牌符考》,详论之。《马可波罗行记》亦曾言及之。
  王渊:元代画家也。夏文彦《图绘宝鉴》曰:「王渊,字若水,号澹轩,杭人,幼习丹青,赵文敏公(孟俯)多指教之,故所画皆师古人,无一笔院体。山水师郭熙,花鸟师黄筌,人物师唐人。尤精水墨花鸟竹石,当代绝艺也。」并未提及王渊是元代供奉,此条可补充之。《辍耕录画鬼》条:「王渊字若水……善山水人物,尤长于花竹翎毛,幼时护侍赵魏公,故多得公指教,所以傅色特妙。天历中,画集庆龙翔寺两庑壁。时都下刘总管者总其事,刘命若水于门首壁上作一鬼,其壁高三丈余,难于着笔,因取纸连黏粉本以呈。刘曰:『好则好矣,其如手足长短何?』若水不得其理,因具酒礼再拜求教于刘。刘曰:『子能不耻下问,吾当告焉。若先配定尺寸,画为裸体,然后加以衣冠,则不差矣。』若水受教而退,依法为之,果善。」此故事可说明古时中国有懂西洋画法者,即画家先研究解剖学,能画裸体画,然后加以衣冠,则尺寸长短得当。大约戈雅(Goya)之名画有衣与无衣美人Maja,即按此办法而画者。王渊为赵孟俯弟子,相传赵氏夫妇像,即王所画。
  黄筌:五代时名画家也。《图绘宝鉴》曰:「黄筌字要叔,成都人……十七岁时,事蜀王衍为待诏,至孟昶(后蜀主)加检校少府监,累迁为京副使。花竹师膝昌佑,鸟雀师刁光胤,山水师李升,人物龙(师?)孙位,资诸家之善,兼而有之,无不臻妙。……」
  翰墨:案:元代在世祖前,对艺术毫不欣赏。世祖以来,渐有兴趣。赵孟俯能历事数朝,圣眷不衰者,即因其能书善画也。至文宗,则大事提倡,建奎章阁,中有羣玉司,即专门搜罗法书名画之署也。柯九思《宫词》:「四海升平一事无,常参已散集诸儒,传宣羣玉看名画,先进开元纳谏图。」注云:「凡御览法书名画,羣玉内史掌之。」文宗本人能点染,其姑(又为岳母)鲁国大长公主甚风雅,收集名画颇多,有良好艺术修养。《元史》卷一四三《巎巎传》:「帝(顺帝)暇日欲观古名画,巎巎即取郭忠恕比干图以进,因言商王受不听忠臣之谏,遂亡其国。帝一日览宋徽宗画称善,巎巎进言:『徽宗多能,惟一事不能。』帝问何谓一事,对曰:『独不能为君尔。身辱国破,皆由不能为君所致!』」巎巎为许衡弟子,洵属君子正人。元顺帝酷似宋徽宗,其人多才,而不能治天下,不免国亡身辱。

  ○六十九

  御沟秋水碧如天,偶忆当时事惘然。红叶纵教能寄恨,不知流到阿谁边。
  案:红叶,指韩翠苹故事。《青琐高议》记唐僖宗时,于佑于御沟拾一红叶,上有诗云:「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佑亦题诗云:「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置沟上流,为宫女韩翠苹所拾。后帝放宫女,佑托韩咏门馆,咏以韩氏同姓,遂作伐嫁妆。及成礼,各于笥中出红叶相示,韩氏笑吟曰:「一联佳句随流水,十载幽思萦素怀,今日却成鸾凤侣,方知红叶是良媒。」此类故事颇多,仅取其一,以注此诗。
  阿剌吉:酒也。如今日之Liguor相当。《草木子》卷三曰哈剌基酒、葡萄酒「皆元朝法酒」。忽思慧《饮膳正要》卷三云:「阿剌吉酒味甘辣。大热,有大毒,主消冷坚积,去寒气。用好酒蒸熬,取露成阿剌吉。」故阿剌吉乃酒精也。《草木子》亦言其制法:「用器烧酒之精液取之,名曰哈剌基酒,极浓烈,其清如水,盖酒露也。」此种「阿剌吉」盖酒精与果露之混合液,系自波斯传入蒙古者,约与今日之Brandy相当。按阿拉伯字Araq有生命的水之意,一九○六年之《通报》,曾有专文讨论之。

  ○七十

  独木凉亭锡宴时,年年巡幸孟秋归。红妆小伎频催酌,醉倒胡儿阿剌吉。
  [钱注]张昱《塞上谣》:「胡姬二人貌如花,留宿不问东西家。醉来拍手趁人舞,口中合唱阿剌剌。」
  案:独木凉亭,当指上都附近之东西凉亭。周伯琦《立秋日书事诗》:「凉亭千里外,相望列东西。秋狝声容备,时巡典礼稽……」注云:「上京之东五十里有东凉亭,西百五十里有西凉亭,其地皆饶水草,有禽鱼山兽,置离宫,巡守至此,岁必猎较焉。」《元史百官志》云:「尚供总官府,秩正三品,掌守护东凉亭行宫,及游猎供需之事。」《清一统志》:「凉亭废驿,在旧开平城南,有东西凉亭,为元时巡幸驻跸之处,明洪武置驿于东凉亭。」案凉亭之能为巡幸之地者,因其地有水,广可行舟,元帝至此可荡舟嬉戏。《元史》卷一一七《秃剌传》:「至大元年秋,武宗幸凉亭,将御舟。」不但皇帝在此水嬉,侍臣亦然。杨允孚《滦京杂咏》诗:「东凉亭下水溶溶,敕赐游船两两红。回纥舞时杯在手,玉奴归去马嘶风。」此二凉亭或与今日之Riviera相当。
  元时,饮阿剌吉之胡儿颇有酣醉者,杨维桢《春佒杂词》:「关右新来豪侠客,姓氏不通人不识。夜半酒醒呼阿吉,碧眼胡儿吹苇笛。」元时大都有尚饮局、酝源仓,上都有掌酝局、源仓,皆酝造上用细酒者,并隶宣徽院,阿剌吉可能由中国酝造,非外国输入者。

  ○七十一

  燕子泥香红杏雨,苕花风澹白鸥波。一年春事闲中过,镜里容颜奈老何。
  案:此诗仍咏无所事事之宫娥,或即老妪自道。

  ○七十二

  春游到处景堪夸,厌戴名花插野花。笑语懒行随凤辂,内官催上骆驼车。
  案:此诗写元帝北巡上都时,至顿宿之地,扈从之宫娥下车乱逛。「厌戴名花插野花」一句颇有趣,此所谓「物以稀为贵」也。宫中无野花,宫女稀见,故以为贵也。北巡时,中途野花名长十八者,极为名士欣赏,或为宫女之插鬓花也,见于吟者多矣。
  骆驼车:当为宫女所乘之车。元时皇帝之乘舆,例由大象四只曳之,称之曰「象舆」。后妃当乘象兴以往,宫娥则乘骆驼车。《元史顺帝纪》曰:至元二年「发阿鲁哈、不兰奚骆驼一百一十,上供太皇太后乘舆之用」。太皇太后安能用骆驼如此之多?其宫女从行所用之车为骆驼曳之故也。案元代皇帝巡幸时,例用骆驼鼓,为开道先锋。

  ○七十三

  诸方贡物殿前排,召得鹰坊近露台。清晓九关严虎豹,辽阳先进白鵰来。
  案:贡物也者,每届元正、天寿(皇帝诞辰)等喜庆之日,元之藩属国家元首、亲王大臣皆须献方物等品于天子。此种贡物盖为一种变相的赋税,若为动物则献奇兽珍禽,若非珍奇之动物,则以色泽为白,数目为九以献,如白马八十一匹是也。白也者,蒙古人以白色为吉也;九也者,蒙古人以九为多也。八十一乃九乘九,可谓多矣,故有九白之贡也。所贡之珍禽奇兽狮、虎、豹、孔雀等中国稀见之物,而鹰鹘为元帝较猎时必用之物,故尤为贡物之上品。鹰鹘中,又以白色之海东青为最贵,白雕当即此物也。
  辽阳:按辽阳为产海东青之地,见《元史地理志》:辽阳等处行中书省「合兰府水达达等路……有俊禽曰海东青,由海外飞来,至奴儿干,土人罗之,以为土贡。」元时辽阳为一行省,管辖之地广大,以海东青为土贡。而进贡人亦大费周章,方能献于天子。《皇元风雅》后集,有郭君彦海东青一时,备言献鹰者之辛苦,其词曰:「海东俊鸟异雕鹗,金睛玉爪不凡材,八月风高度海来,剑翮怒斫云阵开。虞人设网心独苦,获之不敢触毛羽,为言此鸟献天子,年年进入明光里。驿使长怀万里忧,伤者还同杀人罪。君不见,唐太宗,魏公入奏久未去,不知铁鹞死袖中。小臣但愿圣皇修德放此鸟,自有凤凰远衔瑞图,飞下五云表。」其中「驿使长怀万里忧,伤者还同杀人罪」两句写活了驿致者一路上提心吊胆之苦境。元代诸帝无不熟读《贞观政要》,世祖尤熟太宗与魏征故事,惜其不能革射猎之习。蒙古地方不产五谷,除以所牧牛羊以供肉食外,必以射猎以补充其食物之不足也。蒙古人之打猎,亦犹汉人之耕耘也,不如此则不饱,海青能善擒蒙古人视为珍馐天鹅之俊鹘,则蒙古人重视海青宜也。天鹅炙为「行帐八珍」之一,至今「癞哈蟆想吃天鹅肉」仍为极流行之谚语也。

  ○七十四

  骑来骏马响金铃,苏合熏衣透体馨。罟罟珠冠高尺五,暖风轻袅鹖鶏翎。
  案:苏合,香名,或称苏合油,俗传为狮子粪,非也。陶宏景已知其不真。为舶来品,《后汉书》以为来自大秦(卷一一八),云其制法为「合会诸香,煎其汁以为苏合。」此油之名费解,Laufer于Sino-Irani-ca中讨论良久,以为或即梵文窣堵鲁迦Sutu-lu-kia(Sut-tu-lu-kyie)为Sturuka对音,换言之Stor-ax是也。自汉以来为出现于中国史乘中之香,而其来源,则有数国之说。《寰宇志》云:「苏合油出安南、三佛齐诸番国,树生膏,可为药。」叶廷珪《香谱》以为「苏合香出大食国(阿剌伯)」。《梁书》卷五十四则云:苏合产于大秦与安息(Parthia)。安息,古波斯国名也,大秦则指东罗马。但元时波斯与大食皆大元帝国之一部,安南等国则为进贡之属国,以苏合油为方物也。《元史》卷二○九《安南传》:中统三年「降诏曰:『卿既委质为臣,其自中统四年为始,每三年一贡,可选儒士、医人及通阴阳卜筮、诸色人匠,各三人,及苏合油,光香,金,银,朱砂,沉香,檀香,犀角,玳瑁,珍珠,象牙,绵、白磁盏等物同至。』」苏合油为安南方物之首。
  罟罟珠冠:罟罟冠之解释已见前第二十六首诗注,而所以称珠冠者,盖冠上以大珠为饰也。《析津志》曰:「罟罟以大红罗幔为之。……用大珠穿结龙凤楼台之属,饰于其前,复以珠缀长条褖饰方弦,掩络其缝,又以小小花朶插带,又以金累事件装嵌,极贵。宝石塔形……」罟罟以大珠为主要珠宝,大珠即答纳也。斡朶里克行纪(The Travel of Friar Odoric of Pordenone)曰:「大汗坐朝时,皇后坐于其左,其座较低,妃嫔二人坐,更下一切命妇头戴一物,上披鹤羽,饰金及大珠。金世界之珠,未见有如是大者。」明乎此,则知珠冠之意义矣。
  鹖鶏翎:即一种雉尾,为珠冠上之羽饰,即斡朶里克所谓之鹤羽也。杨允孚《滦京杂咏》诗:「香草七宝固姑袍,旋摘修翎付女曹。」注云:「凡车中戴固姑,其上羽毛又尺许,拔付女侍,手持对坐。」此种羽饰,出自一种特殊之鹖鶏,《析津志罟罟》条又云:「在其上顶,有金十字,用安翎筒以带鶏冠尾。出五台山,今真定人家养此鶏,以取其尾,甚贵。」

  ○七十五

  秋深飞放出郊行,选得驯驹内里乘。野雉满鞍如缀锦,马前珍重是黄鹰。
  [钱注]张昱《辇下曲》:「天朝习俗乐从禽,为按名鹰出柳阴。立马万夫齐指望,平空鹅影雪沉沉。」
  案:飞放,见前第四十首诗注。飞放时普通多系放海青为主,次为普通鹰鹘,春畋时必捕鹅,秋狝时未必一定捕鹅,鹅为候鸟,或南飞矣。

  ○七十六

  江南名伎号穿针,贡入天家抵万金。莫向人前唱南曲,内中都是北方音。
  案:江南名伎,不知其姓氏,顺帝妃嫔张阿玄巧于针线剪裁,不知其外号是否「穿针」也。
  南曲:王国维《宋元戏曲考》曾详列各种南曲,然《骤雨打新荷》北曲也,误列入南曲中。

  ○七十七

  地寒不种芙蓉树,土厚宜栽栝子松。清晓内官呼彩緌,各官分赐牡丹丛。
  案:此诗或系咏上京者,因大都可植莲也。金海陵帝之迁都燕京者,即因其地暖可栽莲也。《大金国志》:天德二年「一日宫中晏闲,因问汉臣曰:『朕栽莲二百本而俱死,何也?』汉臣曰:『自古江南为橘,江北为枳,非种者不能,盖地势然也。上都地寒,惟燕京地暖,可栽莲。』主曰:『依卿所请,择日而迁。』」主即海陵帝也。元之上都虽非金之上都,其地冱寒,甚于金之上京,故不能栽莲。至于牡丹则上都可植。上都盛产芍药,居民甚至以芍药芽为饮料。北地虽至伊尔库茨克城,夏日犹可见芍药花也。

  ○七十八

  西山晴雪玉围屏,随驾登楼眼界明。供奉女儿偏觉冷,貂裘特赐荷恩荣。
  案:西山晴雪,乃大都八景之一,或称曰「神州八景」。八景之名或始于金明昌时代,因《明昌遗事》有燕京八景之说。元代或称神州八景。八景者:太液秋风,即今三海之地。琼华春阴,即今白塔一带。居庸叠翠,即今居庸关,以居庸山出名,太行第八陉也,关上有石刻六种文字,以西夏文陀罗尼经石刻为最出名。金台夕照,此时有数处皆以金台自号,或曰清之夕照寺,又朝阳门外五里有金台夕照名碑,今仆。卢沟晓月,即今卢沟河之地。西山晴雪,最有问题,有作「四山晴雪」者,见陈刚中《神州八景》诗(《皇元风雅》后集,卷之二),有作西山积雪者,要之,在今北京西郊西山八大处一带。玉泉垂虹,当即今玉泉山一带。蓟门飞雨,明时或改名「蓟门烟树」。金幼孜有《蓟门烟树》诗。乾隆有御题「蓟门烟树」石碑,在北京德胜门外。案北京西直门以西为风景优美之地,西山不问雪不雪皆可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