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藏
- 词话
- 词征
词征
被,为其所如何也。白香山诗“常被老元偷格律”。
吃虚,杜牧之诗“堪笑吃虚隋炀帝”。
ソ,说文,两手相切摩也。晋书刘毅传,因ソ五木久之。又揉也。曹尧宾诗“手ソ裙带问襄王”。冯正中词“手ソ红杏蕊”。审斋词“更须冰蛹替ソ丝”。黄简词“妆成ソ镜问春风”。
谩,通漫,虚也,枉也。冯延巳词“夜夜梦魂休谩语”。又用为语助,取其因任放浪无所拘栓也。王碧山词“谩重拂琴丝”。
浪与漫同。刘子仪诗“帘声烛影浪多疑”。又虚枉之辞也。杜子美诗“浪作禽填海”。
阿,鸦之入声。三国志庞统传,向者之论,阿谁为失。汉诗“家中有阿谁”。程怀古词“阿寿牵衣仍问我”。绸缪,毛苌诗传云,缠绵也。陈君衡词“水情云意两绸缪”。文选注云,殷勤之意也。柳耆卿词“绸缪凤枕鸳被”。
剩,馀辞也。皮袭美诗“剩欲与君终此志”。又尚也。杜牧之诗“剩肯新年归否”。
地,玉篇,苏骨切。唐玄宗诗“垂杨地影”。
不成,杜子美诗“不成诛执法”。荣樵仲词“不成天也不容我,去乐清闲”。张蜕岩词“不成便没相逢日”。
旋,事非预为曰旋。王仲初诗“旋翻曲谱声初起”。司空表圣词“旋开旋落旋成空”。
絮,方密之通雅云,方言以濡滞不决为絮。史浩两钞摘腴曰,富郑公偶疑不决。韩魏公曰公又絮。刘夷叔词“休絮休絮,我自明朝归去。”
扌绝,与绝同,断也。尹梅津词“点点爱轻扌绝”。
儿,少意也。向伯恭词“语音娇软带儿痴”。辛稼轩词“晚云做造些儿雨”。
手段,元遗山三乡杂诗“五凤楼头无手段”。
趱,玉篇,散走也。高竹屋词“趱将花落”。
着,方言,语助也。孙孟文词“更愁闻着品弦声”。张宗瑞词“忆着故山萝月”。
劣,陈克词“盆池劣照蔷薇架”。
跟,释名,足后曰跟。广韵,<韦>履跟后帖也。刘改之沁园春词“微褪些跟”。
忒,说文,更也,从心弋声。辛稼轩词“谁与安排忒好”。
战,孙孟文词“红战灯花笑”。杜安世词“战红杏馀香乱坠”。
趁,广韵,逐也。毛平词“氵还相趁”。周公谨词“几点落英蜂翅趁”。
簇,司空表圣诗“玉阶相簇打金钱”。周美成词“簇清明天气”。
赚,杜彦之诗“耳骅骝赚杀人”。尹参卿词“赚得王孙狂处”。欧阳永叔词“谁把佳期赚”。
佯,与章切。广韵,诈也。毛熙震词“佯不觑人空婉约”。
厮,蒋竹山词“影厮伴东奔西走”。
<叵寸>,同叵。说文,不可也。温飞卿更漏子词“虽<叵寸>耐”。薛昭蕴词“叵耐无端处”。
尽,即忍切。刘武仲曰:“此尽字犹任也。”许岷词“当初不合尽饶伊”。晏叔原词“尽无端尽日东风恶”。
猛,陈后山清平乐词“猛与将来放着”。沈约之谒金门词“猛记乌衣曾旧识”。
○词无衬字
吴梦窗唐多令词“纵芭蕉不雨也飕飕”。卓人月以纵字为衬字,万氏词律[卷九]已驳正之。盖谓曲有衬字,词无衬字,二者不可相混也。朱子云:“古乐府只是诗中间,却添许多泛声,后来人怕失了那泛声,逐一添个实字,遂成长短句,今曲子便是。”朱子所谓曲子,指词言之。胡元任云:“唐人调俱失传,今可歌者,小秦王、瑞鹧鸪耳。瑞鹧鸪依字易歌,若小秦王必杂以虚声,乃可歌也。据此,则词虽无衬字,而曲之肇源于词者,概可识矣。”[周公谨唐多令‘燕风轻,庭字正清和’。下阕云‘扇鸾孤,尘暗合欢罗’,句法与梦窗同。]
●卷四
○自五代至明之词集
唐人于歌咏之暇,兼制小词,忄互有遗佚。又轮廓初启,体犹未盛。延及宋代,大晟所掌,复备宗庙之乐,而学士抒其情愫,教坊习其声律,所作益繁。今取词集、词选、词谱、词话之具存于世者,稍加诠次,自五代始,迄于明止。若数阕流传,附诸篇末者则汰之。按籍以求,梗概略备矣。[唐五代时,如金荃、握兰集、谪仙集、兰畹集,目存书亡。至宋刘子词附屏山集、岳忠武词附金陀粹编、明王行俭词附抑庵集,此类均未成帙。若本朝钦定词谱外,则有秀水朱氏词综、王氏、陶氏续编、阳湖张氏词选、阳羡万氏词律、德清徐氏续词律、吴江徐氏词苑丛谈、萧山峰志氏、长洲彭氏、吴县吴氏词话及诸家所撰著者,近在眉睫,度无弗知。]
阳春集一卷,五代冯延巳撰。[钱塘何氏藏本。]
珠玉词一卷宋晏殊撰。[陆敕先校宋本。汲古阁本。]
逍遥词一卷,宋潘阆撰。[归安陆氏藏本。]
近体乐府三卷,宋欧阳撰。[毛斧季手校本。古虞毛氏六十家词钞载六一词并一卷。]
东坡词一卷,宋苏轼撰。[毛斧季手校本。汲古阁本。文忠公集编三卷。陈直斋书录解题编二卷。]
孙镇注东坡乐府一卷,宋苏轼撰。
小山词二卷,宋晏几道撰。
山谷词一卷,宋黄庭坚撰。
张子野词二卷,补遗一卷,宋张先撰。
乐章集一卷,宋柳三变撰。
东山声乐府三卷,补遗一卷,宋贺铸撰。
东堂词一卷,宋毛滂撰。
溪堂词一卷,宋谢逸撰。
淮海词一卷,宋秦观撰。
晁无咎词六卷,宋晁补之撰。
后山词一卷,宋陈师道撰。
漱玉词一卷,宋李清照撰。
巢令君阮户部词一卷,宋阮阅撰。
姑溪词一卷,宋李之仪撰。
寿域词一卷,宋杜安世撰。
片玉词二卷,宋周邦彦撰。
和清真词一卷,宋方千里撰。
初寮词一卷,宋王安中撰。
虚斋乐府二卷,宋赵以夫撰。
大观平词一卷,宋李元白撰。
断肠词一卷,宋朱淑真撰。
石林词一卷,宋叶梦得撰。
酒边词一卷,宋向子撰。
筠溪乐府一卷,宋李弥逊撰。
澹庵长短句一卷,宋胡铨撰。
樵歌三卷,宋朱敦儒撰。
龟峰词一卷,宋陈经国撰。
白雪遗音一卷,宋陈德武撰。
乐斋词一卷,宋向镐撰。
碎锦词一卷,宋李好古撰。
樵隐词一卷,宋毛开撰。
文溪词一卷,宋李昴英撰。
渭川居士词一卷,宋吕胜己撰。
得全居士词一卷,宋赵鼎撰。
拙庵词一卷,宋赵老撰。
阳春集一卷,宋米元晖撰。
章华词一卷,宋无名氏撰。
文简词一卷,宋程大昌撰。
双溪词一卷,宋冯取洽撰。
涧泉诗馀一卷,宋韩氵虎撰。
坦庵词一卷,宋赵师侠撰。
无住词一卷,宋陈与义撰。
兰窟词一卷,宋侯撰。
丹阳词一卷,宋葛胜仲撰。
竹坡词三卷,宋周紫芝撰。
海野词一卷,宋曾觌撰。
金谷遗音一卷,宋石孝友撰。
水词一卷,宋程泌撰。
知稼翁词一卷,宋黄公度撰。
圣求词一卷,宋吕滨老撰。
芦川词一卷,宋张元撰。
东浦词一卷,宋韩玉撰。
逃禅词一卷,宋杨无咎撰。
惜香乐府十卷,宋赵长卿撰。
审斋词一卷,宋王千秋撰。
介庵词一卷,宋赵彦端撰。
归愚词一卷,宋葛立方撰。
平斋词一卷,宋洪咨夔撰。
书舟词一卷,宋程垓撰。
雪山诗馀一卷,宋王质撰。
竹斋诗馀一卷,宋黄机撰。
芸窗词一卷,宋张榘撰。
双溪词一卷,宋王炎撰。
绮川词一卷,宋倪称撰。
于湖词三卷,宋张孝祥撰。
放翁词二卷,宋陆游撰。
稼轩词四卷,宋辛弃疾撰。
石湖词一卷,补遗一卷,宋范成大撰。
和石湖词一卷,宋陈三聘撰。
后村别调一卷,宋刘克庄撰。
近体乐府一卷,宋周必大撰。
文定词一卷,宋丘撰。
龙川词一卷,补遗一卷,宋陈亮撰。
篁栗词一卷,宋刘子寰撰。
燕喜词一卷,宋曹冠撰。
梅溪词一卷,宋史达祖撰。
竹屋痴语一卷,宋高观国撰。
龟峰词一卷,宋陈人杰撰。
乐章三卷,宋洪适撰。
西樵语业一卷,宋杨炎正撰。
白石道人歌曲四卷,别集一卷,宋姜夔撰。
白石词一卷,宋姜夔撰。
履斋词一卷,宋吴潜撰。
空同词一卷,宋洪荼撰。
竹山词一卷,宋蒋捷撰。
烘堂词一卷,宋卢炳撰。
龙洲词一卷,宋刘过撰。
蒲江词一卷,宋卢祖皋撰。
花外集一卷,宋王沂孙撰。
日湖渔唱一卷,补遗一卷,续补遗一卷,宋陈允平撰。
西麓继周词一卷,宋陈允平撰。
梦窗甲乙丙丁四稿,宋吴文英撰。
养拙堂词一卷,宋管鉴撰。
散花庵词一卷,宋黄撰。
山中白云词八卷,宋张炎撰。
洲渔笛谱二卷,宋周密撰。
袁宣卿词一卷,宋袁去华撰。
箫台公馀词一卷,宋姚述尧撰。
烟波渔隐词二卷,宋宋伯仁撰。
蓬莱鼓吹一卷,宋夏文鼎撰。
风雅遗音二卷,宋林正大撰。
省斋诗馀一卷,宋廖行之撰。
抚掌词一卷,宋无名氏撰,南城欧良编。
萧闲老人明秀集注三卷,金蔡松年撰,魏道明注解。
遗山先生新乐府五卷,金元好问撰。
遗山乐府一卷,金元好问撰,凌云翰编。
天籁集二卷,金白朴撰。
无弦琴谱二卷,元仇远撰。
藏春词一卷,元刘秉忠撰。
樵庵词一卷,元刘因撰。
双溪醉隐乐府十一卷,元耶律铸撰。
蜕岩词二卷,元张翥撰。
松雪词一卷,元赵孟ぽ撰。
菊庄乐府一卷,元段克己撰。
Т斋乐府一卷,元段成己撰。
道园乐府一卷,元虞集撰。
蚁术词选四卷,元邵亨贞撰。
静春词一卷,元袁易撰。
竹斋词一卷,元沉禧撰。
古山乐府一卷,元张撰。
贞居词一卷,元张天雨撰。
扣舷词一卷,明高启撰。
眉庵词一卷,明杨基撰。
写情词一卷,明刘基撰。
玉霄词六卷,明滕玉霄撰。
乐府遗音五卷,明瞿佑撰。
桂洲词二卷,明夏言撰。
花影集五卷,明施绍莘撰。
玉霄仙明珠集,明吴子孝撰。
花间集十卷,蜀赵崇祚编。
类编草堂诗馀四卷,宋无名氏编。
梅苑十卷,宋黄大舆编。
乐府雅词三卷,拾遗二卷,宋曾忄造编。
阳春白雪八卷,外集一集,宋赵闻礼编。
花庵词选二十卷,宋黄编。
乐府补题一卷,宋无名氏编。
李氏花萼楼词五卷,宋无名氏编。
绝妙好词七卷,宋周密编。
方壶词三卷、水云词一卷,宋汪莘、元汪元量撰。
中州乐府一卷,鑫凶好问编。
宋旧宫人诗词一卷,元汪元量编。
朝野新声太平乐府四卷,元杨朝英编。
元草堂诗馀三卷,元人编。
花草粹编二十二卷,附录一卷,明陈耀文编。
尊前集二卷,明顾梧芳编。
宋六十名家词九十卷,明毛晋编。
秦张诗馀合璧,明王象晋编。
国朝诗馀五卷,明钱允治编。
草堂诗馀十二卷,明沉际飞编。
古今词统十六卷,明卓人月编。
词林万选四卷,明杨慎编。
鸣鹤馀音八卷,方外彭致中编。
诗馀图谱三卷,附录二卷,明张纟延编。
啸馀谱十卷,明程明善撰。
碧鸡漫志一卷,宋王灼编。
乐府指迷一卷,宋沈义父撰。
词源二卷,宋张炎撰。
词旨一卷,元陆辅之撰。
唐词纪十六卷,明董逢源撰。
渚山堂词话三卷,明陈霆撰。
词评一卷,明王世贞撰。
词林韵释五卷,元无名氏撰。
词韵四卷,明沉谦撰。
词韵四卷,明仲恒撰。
●卷五
○唐昭宗词
唐昭宗菩萨蛮词,据新五代史暨中朝故事,是帝次华州,登城西齐云楼,望京师所作。其卒章云:“安得有英雄。迎归大内中。”寇盗充斥,越在草莽,故其言凄怆如此,非复汉高大风之曲矣。[沉存中云:“词凡三章,墨本在陕州一佛寺中,今仅存二章,而以卒章作首章云。”]
○唐词三家
李太白词,氵亭泓萧瑟。张子同词,逍遥容与。温飞卿词,丰柔精邃。唐人以词鸣者,惟兹三家,壁立千仞,俯视众山,其犹部娄乎。
○元真子渔歌子
张子同碧虚篇有云“无元而元,是谓真元。无真而真,是谓元真”,故自称元真子。所制渔歌子词,凡五阕,西塞山前一阕,世尤称之。共时子同弟松龄及南卓、柳宗元、颜真卿、陆鸿渐,徐士衡、陆成矩并有和章。乐府雅词谓是调至宋时已不能歌,故黄鲁直衍之为鹧鸪天,苏子瞻、徐师川复衍之为浣溪沙。五代而后,惟孙荆台体与张异。若和凝、李、欧阳炯、张炎、完颜均仿张体,盖繇张始也。[仿张体咏渔父者亡虑十数家,此其最著者耳。]
○张子同泊舟之所
子同词,如“松江蟹舍主人欢,青草湖中月正圆”等语,盖往来苕间所赋。乌程县之东数十里有泊宅村,相传为子同泊舟之所。方勺泊宅篇,纪之甚详。
○闲中好词
长乐坊安国寺红楼,睿宗在藩时舞榭,东禅院亦曰本塔院。武宗癸亥三年,为诸名流游咽之所,郑符、段成式、张希复闲中好词,乃寓居禅院时所撰者。
○吕仙词
吕仙词“暂游大庾。白鹤飞来谁共语。岭畔人家。曾见寒梅几度花。春来春去。人在落花流水处。花满前溪。藏尽神仙人不知。”谨案钦定全唐诗云:“失注调名,无考。”今案是调,盖减字木兰花也,其时编校诸臣,偶未栓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