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风词话


  番愚冯恩江(永年),半塘之戚也。戊子二月,余自蜀入都,始识半塘,即以《看山楼词》见贻,并云:“斯人甚好名,若有人为之着录,不知其欣慰奚似。”今事隔十七年,半塘之言犹在耳也。冯官江西南康知县。

  ○壶中天(避乱章江舟次对月)   冯永年

  惊魂定否?早白沙洲外,清光如雪。恨雨颦烟收拾尽,漫把冰轮推出。千里波光,满天星影,相映俱澄澈。扣舷长啸,天香飞下琼阙。  为问当日欢场,曾来相照,可是今宵月?一样团圞秋色好。顿判悲欢情节。数点微云,一行慽雁,似我愁难灭。西风料峭,无端寒透诗骨。

  ○蝶恋花

  秋满长江波浩漫。胜迹凋残,屈指何堪算。吊古新添愁一段。娄妃墓侧徐亭畔。  莫讶萍踪轻聚散。送客江头,多少帆樯乱。南浦西山青不断。年年只见游人换。

  ○浣溪沙

  恼煞嗁鹃不住嗁。一灯如豆夜凄迷。梦中罗袜是耶非?  若果它生能再合,便将死别当生离。兰因絮果信还疑。

  ○凤凰台上忆吹箫

  金陵陆筱云校书,于癸丑城陷前一夕,约诸姊妹酣歌醉舞,夜遂自经。无锡杨铁士绘影征,为填此解。

  碧玉楼前,石头城外,无端烽火生愁。甚镜花留影,荡漾成秋。弱质何堪再误,风流梦、蓦地回头。聊携酒。蹁跹舞袖。宛转歌喉。  休休。者番醉也,倩罗帕消除,万种温柔。便剩脂零粉,凭付谁收。化作子规嗁血,声声恨、似切同仇。从今后,紫萝红杜,何处遗坵。(此词因其事可传,存之。)

  ○黄体正词

  《粤西词见》二卷,丙申刻于金陵。尝欲辑补遗一卷,今不复从事矣。黄云湄先生词,余出都后,半塘得于海王邨。今年四月,出以示余,属录入《粤西词补》者也。黄先生名体正,桂平人,嘉庆三年乡试第一,官至国子监典籍。有《带江园小草》,附词。

  ○夏初临(春暮)

  皱绿成波,吹红作雨,东风费尽心情。春似游人,悤悤欲动行旌。光阴梦样难醒,绾晴丝,飘去无声。帘栊昼寂,阑干径峭,院落苔青。  天涯何处,芳草偏多。玉楼烟重,翠袖寒轻。朱颜易老,怎经花事凋蘦。此恨分明,又烦它,燕子叮宁。共谁听。三眠柳上,坐个黄莺。

  ○琴调相思引(送春)

  梦雨愁云负一春。伤心如别有情人。离筵几刻,怎地不销魂。  蜂蝶过墙红寂寂,园林回首绿深深。手团风絮,扶醉倚黄昏。

  ○水龙吟(春江闻蘧)

  天涯芳草春初,美人何处潇湘隔。离情欲诉,更沉鼍鼓,波寒瑶瑟。蓦地龙吟,一枝竹裂,江南江北。恁迷蒙烟月,声声弄破,缥缈作、关山白。  吹散梅魂柳魄。忆当年、动人凄恻。高楼醉倚,清笙漫擫,红牙低拍。回首离亭,万条飞絮,十年孤客。到如今试问,紫鸾黄鹤,阿谁骑得。

  ○太清春东海渔歌

  曩阅某词话云,本朝铁岭人词,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直窥北宋堂奥。太清春《天游阁诗》写本,岁己丑,余得于厂肆地摊。词名《东海渔歌》,求之十年不可得。仅从沉善宝(钱塘人。武凌云室,有《鸿雪楼词》。)《闺秀词话》中,得见五阕,录其四如左。忆与半塘同官京师时,以不得《渔》、《樵》二歌为恨事。朱希真《樵歌》及《东海渔歌》也。余出都后半塘竟得《樵歌》付梓,而《渔歌》至今杳然。就令它日得之,安能起半塘与共赏会耶。此余所为有椎琴之痛也。

  ○浪淘沙(春日同夫子慈溪纪游)

  花木自成蹊,春与人宜,清流荇藻荡参差。小鸟避人栖不定,扑乱杨枝。  归骑踏香泥,山影沉西。鸳鸯冲破碧烟飞。三十六双花样好,同浴清溪。

  ○南柯子(山行)

  絺绤生凉意,肩舆缓缓游。连林梨枣缀枝头。几处背阴篱落、挂牵牛。  远岫云初敛,斜阳雨乍收。牧踪樵径细寻求。昨夜骤添溪水、绕邨流。

  ○早春怨(春夜)

  杨柳风斜。黄昏人静,睡稳栖鸦。短烛烧残,长更坐尽,小篆添些。  红楼不闭窗纱。被一缕、春痕暗遮。澹澹轻烟,溶溶院落,月在梨花。

  ○惜分钗(咏空冲)

  春将至,晴天气,消闲坐看儿童戏。借天风,鼓其中。结采为绳,截竹为筒。空空。  人间事。观愚智。大都制器存深意。理无穷。事无终。实则能鸣,虚则能容。冲冲。

  ○蔡秉衡松下庐词

  蔡秉衡,字竟夫,湘士之极落拓者。病甚,以所作《松下庐词》寄子大鄂中,意托以传。余闻而悲之。曩欲撰录国朝词若干家为《蕙风簃词选》,专录孤行冷集,以阐幽为宗旨,而着人弗与焉。如《松下庐词》之类是也。

  ○浣溪沙诗(孙招集三雅亭禊饮,用子大韵。四首录一。)

  簇簇浓阴郁不开。旧游如梦认荒苔。红襟小燕却飞来。  绮槅双扃双照烛。好春一度一衔杯。曲阑干外水纹回。

  ○醉落魄(山居)

  及时杯酒。十年人事空回首。乞身沤外天容否?随意团茆,风雨半椽彀。杜宇嗁残花信骤。扫花懒缚东风帚。吟床赚梦诗痕瘦。那角斜阳,淡照水杨柳。(澹雅略近宋人。吟床句逊。)

  ○锁窗寒

  瓞孙《竹阴情话图》,瓞孙吴人,曩与其舅氏读书杭州官舍,拟作一图,未果。后别去,再聚于淮南。濒行,其舅补写此图付之。今瓞孙弃经生业,以贰尹来湘,分榷郎州。出图乞题。予适ㄈ装东下,率誁以应。

  簟滑邀凉,帘疏听雨,少年吟伴。无端絮别,裂竹一声催远。纪行程、扁舟去来,又向淮南道中见。认带潮酒袂,秋风毷氉,泪痕都满。  销黯。烛重翦。算洒笋流光,几番轻换。何甥谢舅,更似者情难遣。索柔毫、临歧补图,也抵当时胜游券。傥遥空,问讯平安,共与托飞雁。

  ○好事近

  花腻镜敛春,缕缕香云低亸。曾记人前偶遇,向那厢端坐。  曲屏深掩月三更,还又洞房锁。未必□宵欢聚,已今宵不果。

  ○陈铎草堂余意

  明陈大声(铎)《草堂余意》,具澹、厚二字之妙,足与两宋名家颉颃。半塘借去未还。筱珊先生急欲付诸剞氏,而元书不可复得。筱珊谓余,可为陈大声一哭。(以上见兰云《菱梦楼笔记》)

  ○唐山先生词

  曩辑《薇省词钞》,屡访颜修来、曹颂嘉、赵云崧三先生词弗获。例言为恨事。比阅《茶余客话》,壬午春王月,偶作《望江南》词二十阕,分咏淮南岁寒食品,王蓬心宸读而艳之,为写《岁朝填词图》云云。唐山先生曾官中书。据此,知先生亦尝填词,惜无从搜访矣。

  ○屈大均道援堂词

  王阮亭《衍波词》,《虞美人》云:“回环锦字写离愁。恰似潇波不断入湘流。”《炙砚琐谈》引陆龟蒙采词:“问人则不屈不宋,说地则非潇非湘。”谓“潇湘”字前人已有分用者。按番禺屈翁山(大均)《道援堂词》,《潇湘神》三首,零陵作。“潇水流。湘水流。三闾愁接二妃愁。潇碧湘蓝虽两色,鸳鸯总作一天秋。”(原注,潇湘二水相合,故名鸳鸯水。)“潇水长。湘水长。三湘最苦是潇湘。无限泪痕班竹上,幽兰更作二妃香。”“潇水深。湘水深。双双流水逐臣心。潇水不如湘水好。将愁送去洞庭阴。”似是阮亭所本。

  ○兵要望江南词

  《兵要望江南词》,武安军左押衙易静譔。起“占委任”,止“占赮”,最五百二十首。词虽不工,具征天水词学之盛。下至方伎曲士,亦觕谙宫商。云自在龛藏旧钞本。(按:晁武公《郡斋读书志后志》卷二云:易静,唐人。)

  ○藕香簃刻古今黈

  《敬斋古今黈》云:“贺方回《东山乐府别集》有《定风波》异名《醉琼枝》者云:‘槛外雨波新涨,门前烟柳浑青。寂寞文园淹卧久,推枕援琴涕自零。无人着意听。  绪绪风披云幌,骎骎月到萱庭。长记合欢东馆夜,与鲜香罗掩翠屏。琼枝半醉醒。’寻其声律,乃与《破阵子》正同。”按四印斋所刻《东山寓声乐府》,此阕调名正作《破阵子》,不作《定风波》,亦不云异名《醉琼枝》。“半醉醒”三字缺。今据此补足,乃可读,亦快事也。(换头“云幌”,四印作芸。)《古今黈》一书,《四库》及武英殿聚珍版从《永乐大典》录出,并祇八卷。藕香簃所刻,为明万历庚子武陵书室蒋德盛梓行十二卷本,又辑聚珍所存,蒋本所缺,为补遗二卷。

  ○弹指词名所本

  弥勒弹指一声,楼阁门开。善财入已,见百千万亿楼阁,一楼阁内有一弥勒,领诸眷属,并一善财而立其前。自是梁汾词名所本。《湘烟录》,《诗源指诀》:李观作百年歌,王湜请其法,观弹指曰:“遗子爪甲清尘,庶几文思有加。”此又一说。

  ○香南雪北词名所本

  潞府妙媵臻禅师。僧问金粟如来为甚么却降释迦会里。师曰:“香山南,雪山北。”闺秀吴苹香(藻)词名《香南雪北》,本此。

  ○船子和尚与法常词

  船子和尚偈云:“别人祇看采芙蓉。香气长黏绕指风。两岸映。一船红。何曾解染得虚空。”《渔歌子》也。法常首座《渔父词》云:“此事楞严尝露布。梅花雪月交光处。一笑寥寥空万古。风瓯语。迥然银汉横天宇。  蝶梦南华方栩栩。斑斑谁跨丰干虎。而今忘却来时路。江山暮。天涯目送鸿飞去。”《渔家傲》也。可入宋词总集,又西余师子禅师偈云:“春风触目百花开。公子王孙,日日醺醺醉。唯有殿前陈朝桧。不入时人意。”亦天然长短句。(按:船子和尚乃唐元和间人,非宋人。)

  ○权贵妃词

  高丽人词,李齐贤(元时人)《益斋长短句》一卷,刻入《粤雅堂丛书》,朴誾《撷秀集》二卷,孙恺似布衣(致弥)使还,封达御前。《众香集》载权贵妃词三阕,亦见恺似使草。林下雅音,异邦尤为仅见。《谒金门》云:“真堪惜。锦帐夜长虚掷。挑尽银灯情脉脉。描龙无气力。  宫女声停刀尺。百和御香扑鼻。帘卷西宫窥夜色。天青星欲滴。”《踏莎行》云:“时序频移,韶光难驻。柳花飞尽宫前树。朝来为甚不钩帘,柳花正满帘前路。  春赏未阑,春归何遽。问春归向何方去?有情海燕不同归,呢喃独伴春愁住。”《临江仙》云:“花影重帘初睡起,绣鞋着罢慵移。窥妆强把绿窗推。隔花双蝶散,犹似梦初回。  玉旨传宣呼女监,亲临太液荷池。争将金弹打黄鹂。楼台凌万仞,下有白云飞。”

  ○红笙与红箫

  词人用红箫事,以姜白石侍儿小红善吹箫也。刘宾客《和窦夔州见寄寒食日忆故姬小红吹笙诗》云:“鸾声窈眇管参差。清韵初调众乐随。幽院妆成花下弄。高楼月好夜吹时。忽惊暮槿飘零尽。唯有朝云梦想期。闻道今年寒食日。东山旧路独行迟。”则是红箫之前,又有红笙矣。

  ○周晋清平乐

  宋周晋《清平乐》云:“手寒不了残碁。篝香细勘唐碑。无酒无诗情绪。欲梅欲雪天时。”倚声家为金石学,是鱼与熊掌也。晋字明叔,号萧斋。

  ○诗词中方言

  韩昌黎《盆池》诗:“夜半青蛙圣得知。”刘宾客《和牛相公寓言》:“只恐重重世缘在,事须三度副苍生。”周草窗《西江月》词:“称销不过牡丹情。中半伤春酒病。”王质《渔父词》:“遮些快活有谁知。”“圣得”、“事须”、“称销”、“遮些”,皆唐宋人方言。

  ○阎苍舒原名安中

  宋阎苍舒,元名安中,改名苍舒。何异《中兴百官题名》,东宫官有阎安中,又有阎苍舒,误以为二人也。

  ○韶音洞诗

  余十二岁时,作《韶音洞诗》“桂林多古洞,每以形得名。此洞在城北,不以形以声。泠泠清音发,足以怡性情。恍如奏舜乐,鸟兽皆锵鸣。今我独坐久,神气为之清。”惟此至己前时,常作诗,苦不能入格。己卯已后,沉顿于词滋甚,与诗判为两途矣。

  ○杂体诗钞

  先雨人世父(澍),辑《杂体诗钞》锲行。如《柏梁体》、《梁父吟》、《离合体》、《神智体》、《休洗红》、《两头纤纤》、《自君之出矣》、集词名、药名之类,体凡数十,得二十四卷,分八钜册。余幼时辄每种仿为之。偶忆其一云:“自君之出矣,不复画长眉。眉长似远山,山远君归迟。”

  ○张诗舲序十六家词

  道光季年,祥符周稚圭先生(之琦)开府吾粤,刻《心日斋十六家词录》成。适华亭张诗舲先生(祥河)官藩司,为之序。末云:“公今美成,余惭叔夏。”两贤合并,诚佳话也。

  ○四印斋所刻词

  王幼霞给谏(鹏运),自号半塘老人。(临桂东乡地名半塘尾,幼霞先茔所在也。)清通温雅,初嗜金石,后乃专一于词。其《四印斋》(山谷送张叔和诗,我捉养生之四印,谓忍默平直也。百战百胜,不如一忍。万言万业、不如一默。无可拣择眼界平。不臧秋豪心地直。)所刻词旁搜博采,精采绝伦,虽虞山毛氏弗逮也。王氏在桂林曰燕怀堂,旧有园在城西南隅。修廊百步,镂花墙,纳湖光。墙已外即[扌黏]湖矣。半塘有鼻病,致憎兹多口,然不足为直声才名玷也。

  ○拋堶之戏

  东山词:“揭帘飞瓦雹声焦。”宋世寒食,有拋堶(音陀)之戏,盖儿童飞瓦石也。下云:“九曲池边杨柳陌,香轮轧轧马萧萧。”亦寒食风景。

  ○干隆写本白石道人集

  干隆写本白石道人集,灵鹣阁藏。余曾迻一本。白石自序后,有洪武十年八世孙福四谨志,略云:“公诗一卷,歌曲六卷,早已板行。暮年复加删窜,定为五卷。无雕本,藏于家。经兵火,帖轴无只字,而是编独存。录写两本,一付儿子,一诒犹子通,世世宝之。”又万历二十一年十六世孙螯谨书,略云:“此青坡征君手书,以遗侍御哦客公者。今又二百余年。楮虽蠹落,而字迹犹在。因付匠整顿,且命鲤弟以侧理浆纸照本临出,用时庄诵焉。”又干隆甲子二十世孙虬绿谨书,略云:“公诗初本刻于嘉泰间,晚又涂改删汰,录为定本,藏于家。五六百年世无知者。爰搜取各家刊本,彼此雠勘,附以累朝诗话掌故,有入近代者,并为笺略。独篇什不敢擅为增损。闲有捃拾,谨以附别之。”余藏《白石诗词集》,常熟汲古阁本、江都陆钟辉本、华亭张奕枢本、华亭张奕枢本、歙洪正治本、华亭姜氏祠堂本、临桂倪鸿本、王鹏运本、仁和许增本,许本参互各家,□极精审。除此写本未见外,所据各本与余所藏略同。写本□录所见各本序跋,有康熙庚寅通越诸锦序,康熙戊戌广陵书局刻本,龙溪曾时灿序,为许氏及余所未见。所录诗话、词评、轶闻、故事,亦视刻本为多。闲有虬绿自识,亦极该博。又有姜氏世系、白石年谱,足资考证。(祠堂本姜熙序,以世表无考为恨,亦为见此写本。)附采五绝二首,(《访全老于净林》、《观沉传师碑隆茂宗画》二首,刻本有。)七绝二首,(《和朴翁》一首,刻本有。《三高祠》一首,刻本无,据悼牵牛,《姑苏志》采入首句:“不贪名爵不争势。”)填词二首,(《越女镜心》即《法曲献仙音》,刻本无。)细读两词,虽非集中杰作,然如前阕“雨”、“绪”、“路”,后阕“绮”、“几”、“醉”等韵,自是白石风格,非窜入它人之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