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风词话


  ○葛郯信斋词

  葛郯《信斋词》,《水调歌头·舟回平望过乌戍值雨向晚复晴》云:“应是阳侯薄相,催我胸中锦绣,清唱和鸣鸥。”“薄相”犹言游戏,吴阊里语曰“白相”,“白”盖“薄”之声转,一作“孛相”。乌程张鉴《冬青馆诗》,《山塘感旧》云:“东风西月灯船散,愁煞空江孛相人。”

  ○萧闲小重山

  萧闲《小重山》云:“得君如对好江山,幽栖约、湖海玉孱颜。”比余《咏梅》[清平乐]云:“玉容依旧。便抵江山秀。”略与昔贤闇合,特言外情感不同耳。

  ○毛熙震浣溪沙

  闺人时妆,鬒发覆额,如黝髹可鉴。以梳之小而绝精者,约正中片发,入其齿中,阔与梳相若,梳齿藏不见,则起为美观。《花间集》毛熙震《浣溪沙》云:“象梳欹鬓月生云。”清姒尝改为“象梳扶鬒云藏月”,盖赋此也。

  ○程大昌韵令

  近人称寿五十一岁曰开六,六十一曰开七。程大昌《韵令》,(按:宋人称词为韵令,此以为调名,仅见。)《硕人生日》云:“寿开八秩,两鬓全青。颜红步武轻。”自注:“白乐天《开六秩诗》自注云:‘年五十岁。即曰开六秩矣。’言自五十一,即为六十纪数之始也。”五十即曰开六,与今小异。(按:《强村丛书》本程大昌《文简公词》载此词自注所引白乐天注为五十一岁,非五十岁。不知惠风所据何本,或非善本,故有夺字。)

  ○易祓喜迁莺

  易祓《喜迁莺》云:“记得年时,胆瓶儿畔,曾把牡丹同嗅。”语小而不纤。极不经意之事,信手拈来,便觉旖旎缠绵,令人低徊不尽。纳兰成德《浣溪沙》云:“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祇道是寻常。”亦复工于写情,视此微嫌词费矣。《喜迁莺》歇拍云:“强消遣,把闲愁推入,花前杯酒。”由“举杯消愁”意翻变而出,亦前人所未有。

  ○李庄靖乐府

  金李用章《庄靖先生乐府》,《谒金门》序云:“西斋得梅数枝,色香可爱,一日为泽倅崔仲明窃去,感叹不已,因赋此调十二章,以写怅望之怀。”直书窃梅人之官位姓字,此序奇绝亦韵绝。其十二章之目曰:《寄梅》、《探梅》、《赋梅》、《叹梅》、《慰梅》、《赏梅》、《画梅》、《戴梅》、《别梅》、《望梅》、《忆梅》、《梦梅》,细审一一,却无言外寄托,只是为梅花作,抑何缠绵郑重乃尔。其《寄梅》歇拍云:“为问花闲能赋客,如何心似铁。”亦悱恻,亦蕴藉,直使窃梅人无辞自解免。其后有《太常引·同知崔仲明生日》云:“太行千里政声扬,同何处、是黄堂。遗爱几时忘。试听取、人歌《召棠》。  锦衣年少,插花跃马,休负好风光。三万六千场。但暮暮、朝朝醉乡。”召棠遗爱,于插花年少得之。窃花人幸得不恶,不失其为花闲能赋,赖此阕为之解嘲。

  ○李庄靖谒金门

  李庄靖《谒金门》云:“万里无云天绀滑。一轮光皎洁。”“绀滑”二字,未经前人用过,较“雨过天青云破处”,尤为妙于形容。

  ○眉匠词

  《眉匠词》,竹垞少作,丰润丁氏持静斋藏。

  ○Т庵乐府大江东去

  《遯庵乐府》,《大江东去》云:“不如闻早,付它妻子耕织。”《江城子》云:“明日新年,闻早健还家。”《渔家傲》云:“住山活计宜闻早。身世沧溟一沤小。”“闻早”,当是北人方言,《菊轩乐府》中亦两见。(沤尹云:今汴梁城中有此方言,犹言及早。“闻”读若“稳”。)(按:宋人词中,亦颇有用“闻早”二字者。)

  ○潘元质词

  郑谷《贫女吟》:“笑翦灯花学画眉。”潘元质词:“旋翦灯花,两点翠眉谁画。”盖以灯煤碾细代眉黛。王元老《菩萨蛮》云:“留取麝煤残,临鸾学远山。”此用香煤,更韵。

  ○碧瀣词

  曩作《七夕词》,涉寻常儿女语,畴丈尤切诫之,余自此不作七夕词,承丈教也。《碧瀣词》,(刻入《薇省同声集》。)《齐天乐》序云:“前人有言,牵牛象农事,织织女象妇功。七月田功粗毕,女工正殷,天象亦寓民事也。六朝以来,多写作儿女情态,慢神甚矣。丁亥七夕,偶与瑟轩论此事,倚此纠之。”“一从《豳雅》陈民事,天工也垂星彩。稼始牵牛,衣成织女,光照银河两界。秋新候改。正嘉谷初登,授衣将届。春耟秋梭,岁功于此隐交代。  神灵焉有配偶,藉唐宫夜语,诬蔑真宰。附会星期,描橅月夕,比作人间欢爱。机窗泪洒。又十万天钱,要偿婚债。绮语文人,忏除休更待。”即诫余之恉也。

  ○菊轩临江仙

  菊轩《临江仙》云:“浮生扰扰笑何楼。试看双鬓上,衰疯不禁秋。”按刘贡父《诗话》:“世语虚伪为何楼。盖国初(宋初也。)京师有何家楼,其下卖物多虚伪,故以名之。”菊轩词盖用此。

  ○明秀集赏荷词

  《明秀集》,《乐善堂赏荷词》:“胭脂肤瘦熏沉木,翡翠盘高走夜光。”《滹南老人诗话》云:“莲体实肥,不宜言瘦,似易腻字差胜。”龙壁山人云:“莲本清艳,腻得其貌,未得其神也。”余尝细审之,此字至难稳称,尤须与下云“熏沈水”相贯穿。拟易“润”字、“媚”字、“薄”字,彼胜于此。似乎“薄”字较佳,对下句“高”字亦称。

  ○须溪百字令

  《须溪词》,《百字令》“少微星小”阕自注:“佛以四月八生,见明星悟道,曰‘奇哉’,即《左传》‘星陨如雨’之夕也。”此说绝新。须溪赅博,未审于何书得之。

  ○雪坡寿词

  宋人多寿词,佳句却罕觏。《雪坡词》,《沁园春·寿婺州陈可斋》云:“元佑诸贤,纷纷台省,惟有景仁招不来。”命意高绝。前调《寿陈中书》云:“着身已是瀛洲。问更有长生别药不?”极雅切,极自然。又《寿陶守》云:“春雨悭时,千金斗粟,民仰使君为食天。”民以食为天,寻常语耳。(按见《通鉴》,贾润甫谓李密语。)“为食天”更隽而新。]

  ○吴咏贺新郎

  吴人呼女曰囡,读若奴顽切。虞山王东溆(应奎)《柳南续笔》:“吾友吴友篁着《太湖渔风》,载渔家日住湖中,自无不肌粗面黑。闲有生女莹白者,名曰白囡,以志其异。渔人户口册中两见之”云云。吴叔永(泳)《鹤林词》,《贺新郎·宣城寿季永弟》云:“爷作嘉兴新太守,囡拜鹗书天府,况哥共、白头相聚。”则宋人已用之入韵语矣。叔永,蜀人,亦作吴语,何耶。囡字编检字书,并未之载。

  ○吴泳清平乐

  《鹤林词》,《清平乐·寿吴毅夫》云:“荔子才丹栀子白,抬贴诞弥嘉月。”“抬贴”字亦方方言,于此仅见。

  ○吴泳水龙吟

  “算一生绕徧,瑶阶玉树,如君样、入闲少。”吴叔永《水龙吟·寿李长孺》句。寿词能为此等语,视寻常歌诵功德,何止仙尘糟玉之别。

  ○郭遯斋卜算子

  叶梦得《避暑录话》:“欧阳文忠公在扬州,作平山堂。每暑时,辄凌晨携客往游。遣人走邵伯,取荷花千余朶,以画盆分插百许盆,与客相闲。遇酒行,即遗妓取花一枝传客,以次摘其叶,尽处则饮酒,往往侵夜戴月而归。”郭遯斋《卜算子》序云:“客有惠牡丹者。其六深红,其六浅红。贮以铜瓶,置之席间,约五客以赏之。仍呼侑尊者六辈。酒半,人簪其一,恰恰无欠余,因赋。”“谁把洛阳花,翦送河阳县。魏紫姚黄此地无,随分红深浅。  小插向铜瓶,一段真堪羡。十二人簪十二枝,面面交相看。”遯斋词事,与欧公风趣略同。玉溪生以“送钩”、“射覆”入诗,得毋愧此雅故。

  ○聂胜琼与马琼琼

  青泥莲花记:“李之问解长安幕,诣京师改秩。都下聂胜琼,名倡也,质性慧黠,李见而喜之。将行,胜琼送别,饯饮于莲花楼下,唱一词,末句曰:‘无计留春住。奈何无计随君去。”因复留经月。为细君督归甚切,遂饮别。不旬日,聂作一词寄李云:‘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几程。  寻好梦,几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盖寓调《鹧鸪天》也。之问在中路得之,藏于箧底,抵家,为其妻所得。问之,俱以实告。妻喜其语句清丽,遂出妆奁资夫取归。琼至,即弃冠栉,损妆饰,委曲事主母,终身和悦,未尝少有闲隙焉。”胜琼《鹧鸪天》词,纯是至情语,自然妙造,不假造琢,愈浑成,愈秾粹。于北宋名家中,颇近六一、东山。方之闺帏之彦,虽幽栖、漱玉,未遑多让,诚坤灵闲气矣。之问之妻能赏会胜琼词句,既无见嫉之虞,尤有知音之雅。委曲以事,和悦终身,吾为胜琼庆得所焉。又朱端朝,字廷之,南渡后肄业上庠。与妓马琼琼者,往来久之。及省试优等,授南昌尉。辗转脱琼琼籍,挈之归家。因辟二阁,东阁正室居之,琼琼居西阁。廷之之任南昌,倏经半载,西阁以梅雪扇寄之,后写一词,调《减字木兰花》云:“雪梅妒色。雪把梅花相抑勒。梅性温柔。雪压梅花怎起头。  芳心欲诉。全仗东君来作主。传语东君。早与梅花作主人。”廷之详味词意,知为东阁所抑,自是坐卧不安,竟托疾解绶。既抵家,置酒会二阁,赋《浣溪沙》一阕云:“梅正开时雪正狂。两般幽韵孰优长。且宜持酒细端相。  梅比雪花多一出,雪如梅蕊少些香。天公非是不思量。”自是二阁欢好如初。兹事亦韵甚。唯是琼琼所遭,视胜琼稍不逮,胜琼诚胜琼矣。

  ○顾梁汾序侯刻词

  国初锡山侯氏,刻《十名家词》,有顾梁汾序一首,论词见地绝高。江阴金溎(武祥)粟香室重刻本,佚去此序。曩移钞史馆本《顾集》,亦未之载,亟录于此。序云:“异时长短句,自《花间》、《草堂》而外,行世者盖不多见。明末海虞毛氏,始取《花庵》、《尊前》诸集,及宋人词稿,尽付剞劂。其中字句之讹,姓名之混,闲不免焉。虽然,读书而必欲避讹与混之失,即披阅吟讽,且不能以终卷,又安望其畅然拔去抑塞,任为流通也。亦园主人高情逸韵,摆落一切,顾于长短句,独有玄赏。其所刻诗不一,而先之以词。其所刻词不一,而先之以十家之词,皆藏弆善本。集中之为讹且混者绝少,真可补毛氏所未及。抑余更有取焉。今人之论词,大概如昔人之论诗。主格者其历下之摹古乎?主趣者其公安之写意乎?迩者竞起而宗晚宋四家,何异牧斋之主香山、眉山、渭南、遗山?要其得失,久而自定。余则以南唐二主当苏、李,以晏氏父子当三曹,而虚少陵一席,窃比于钟记室独孤常州之云。总让亦园之不执已,不狥人,不强分时代,令一切矜新立异者之废然返也。”

  ○容若梦江南

  容若《梦江南》云:“新来好,唱得虎头词。一片冷香惟有梦,十分清瘦更无诗。标格早梅知。”即以梁汾《咏梅》句喻梁汾词。赏会若斯,岂易得之并世。

  ○毛满庭芳

  宋毛幵,《自宛陵易倅东阳留别诸同寮》[满庭芳]云:”回头笑,浑家数口,又泛五湖舟。”俚语称妻曰“浑家”,屡见坊肆间小说。毛词则举一切眷属言之。

  ○周必大近体乐府

  周必大《近体乐府》,有《点绛唇·七夜赵富文出家姬小琼再赋》。“七夕”作“七夜”,甚新。小琼即范石湖所谓与韩无咎、晁伯如家姬,称为三杰者,见《本事词》注。又《木兰花慢·赠贵游摘阮时得名妾故戏及之》云:“松间玄鹤舞翩翩。山鬼下苍烟。正闭户焚香,捩商泛角,非指非弦。”曩见宋人所绘《九歌图》,山鬼像绝娟倩,所谓“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余兮善窈窕”。彼云屏妙姬,能当之无愧色耶?(按:所引《木兰花慢》词,乃元人刘时中作,此误引。)

  ○中庵诗余鹊桥仙

  《中庵诗余》,《鹊桥仙·观接牡丹》云:“栽时白露,开时谷雨,培养工夫良苦。闲园消息阿谁传,算只是、司花说与。  寒梢一拂,芳心寸许,点破凡根宿土。不知魏紫是姚黄,到来岁、春风看取。”曩见查悔余《得树楼杂钞》,引《黄伐坛集妒芽说》:“客有语予,人有以桃为杏者,名曰接。其法,断桃之本,而易以杏。春阳既作,其枝叶与花皆杏也。桃之萌亦出于其本。蓊然若与杏争盛者。主人命去之,此妒芽也。”云云。接花入题咏,于刘词仅见。吾广右花佣,最擅此技。如以桃接杏,则先植桃于盆,其本必蟠屈有姿致,仅留一二枝条,壮约指许,届清明前则就杏择其枝气在者,壮相若者,与桃之本姿致宜称者,审定长短距离,削去其半,约寸许,同时于桃枝近本处,亦削去其半,亦寸许,速就两枝受削处密切黏合,以苎皮紧束之。外用杏根畔土,调融涂护,勿露削口。若所接杏枝距地较高,则植木为架扌耆桃盆,务令两花高下相若,无稍拗屈强附。迨至夏初,两枝必合而为一。苎皮暂不必解,于杏枝削口稍下,徐徐锯断,俾两花脱离,即将削口稍上之桃枝锯弃,则本桃而花叶皆杏矣。它花接法并同,唯所接皆木本,接时必清明前,如刘词所云。牡丹系草本,白露已深秋,能于深秋接草木花,其技精于今人远甚。唯词歇拍云:“不知魏紫是姚黄,到来岁、春风看取。”当接花时,不能预定其色品,讵昔之接,异于今之接耶。惜其法不可得而考矣。

  ○王

回顶端

胡不归

论坛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