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藏
- 词话
- 蕙风词话
蕙风词话
○蜀语入词
蜀语可入词者,四月寒名“桐花冻”,七夕渍绿豆令芽生,名“巧芽”。(桐娟,浙产,生长蜀中,为余言之,不忍忘也。曩岁庚寅,余客羊城,假方氏碧琳琅馆藏书移写。时距桐娟殂化,仅匝月耳。有《鹧鸪天》句云:“殡宫风雨如年夜,薄幸萧郎尚校书。”半老老人最为击节,谓情至语无逾此者,偶忆记之。)
○韩氏磨崖题记
宋大宁夫人韩氏,《游灵岩观音道场题记磨崖》云:“大宁夫人韩氏朝拜东岳回,游灵岩观音道场。四绝之所,崇峰引翠,宛若屏围。而北主峰[山突]然五里之耸,而肩有殿,号曰证明。谓其如来化迹,祈应如响。于是发精确志,不惧巇崄,乘兴而步其上。仰瞻绀像,欣敬不已。及观岩麓,木怪石奇,景与世别。眺寓移时,顿忘尘虑。若□圣力所加。从心之年,焉能至此。于内自省,尤为之幸。仍知名山胜槩,传不诬矣。时政和改元季春念五日,孙男左侍禁曹洙、三班奉职深、右班殿直泾侍行。使女憙奴孙、倩奴乔、□奴□、□奴张、吉奴祝、美奴杨、蘂奴朱、采奴薛、珍奴张、望奴董从行。洙奉命题纪嵓石。”使女名入石刻,于此仅见。惜十泐其二,而倩、蕊二名绝韵。余得拓本,珍弆久之,检付装池,为赋《浣溪沙》云:“捧砚亭亭列十眉。云涯暂驻绛纱帷。苕华名姓好谁题。 香艳别开金石例,纤秾如见燕环姿。僧弥团扇可无诗。”
○词贵有寄
词贵有寄托。所贵者流露于不自知,触发于弗克自己。身世之感,通于性灵即性灵,即寄托,非二物相比附也。横互一寄托于搦管之先,此物此志,千首一律,则是门面语耳,略无变化之陈言耳。于无变化中求变化,而其所谓寄托,乃益非真。昔贤论灵均书辞,或流于跌宕怪神,怨怼激发,而不可以为训。为非求变化者之变化矣。夫词如唐之《金荃》,宋之《珠玉》,何尝有寄托,何尝不卓绝千古,何庸为是非真之寄托耶。
○佳词宜多读
诵佛经不必求甚解,多诵可也。读前人佳词亦然。昔人言:“客都门者日诣厂肆,循览插架,寓目签题,勿庸幡[夗巾],辄有无形之进益。”通于斯旨矣。少日读名家词,往往背诵如流。询以作者谁氏,辄复误记。盖心目专注,弗遑旁及。沤尹谓余得力即在是。其知人之言夫。(求甚解即亦可云旁及,此旨至微,盖其所专注,在于甚解之外矣。)
○词调愈填愈佳
词无不谐适之调,作词者未能熟精斯调耳。昔人自度一腔,必有会心之处。或专家能知之,而俗耳不能悦之。不拘何调,但能填至二三次,愈填愈佳,则我之心与昔人会。简淡生涩之中,至佳之音节出焉。难以言语形容者也。唯所作未佳,则领会不到。此诣力,不可强也。
○词要有真气贯注
涩之中有味、有韵、有境界,虽至涩之调,有真气贯注其间。其至者,可使疏宕,次亦不失凝重,难与貌涩者道耳。
○融重大与拙之中
问哀感顽艳,“顽”字云何诠。释曰:“拙不可及,融重与大于拙之中,郁勃久之,有不得已者出乎其中,而不自知,乃至不可解,其殆庶几乎。犹有一言蔽之,若赤子之笑嗁然,看似至易,而实至难者也。”
○词宜有性灵语
信是慧业词人,其少作未能入格,却有不可思议,不可方物之性灵语,流露于不自知。斯语也,即使其人中年深造,晚岁成就以后,刻意为之,不复克办。盖纯乎天事也。苟无斯语,以谓若而人者之作,蒙窃未敢信也。
○咏物先勿涉呆
问:咏物如何始佳?答:“未易言佳,先勿涉呆。一呆典故,二呆寄托,三呆刻画,呆衬托。去斯三者,能成词不易,矧复能佳,是真佳矣。题中之精蕴佳,题外之远致尤佳。自性灵中出佳,从追琢中来亦佳。”
○咏物语须沉着
以性灵语咏物,以沉着之笔达出,斯为无上上乘。
○题咏当有分寸
凡题咏之作,遣词当有分寸。譬如题某女士所画牡丹,某女士系守贞不字者,词中说牡丹之句,必须按切女士身分,不可稍涉轻佻。后段说到女士,亦宜映合牡丹,即画即人,融成一片。如此作来,不但并不见难,而且必有佳句。从侔色揣称中出,它题并挪用不得。
○炼字之法
《唐秣陵崔夫人墓志》,相传即《会真记》之莺莺。拓本甚旧。或作题词,就余商定。有“笺碧凝尘”句。“凝”字未惬,屡易字仍未安,最后得“栖”字,不禁拍案叫绝。此炼字之法也。
●续编卷一
○姚令威忆王孙
姚令威《忆王孙》云:“毵毵杨柳绿初低。淡淡梨花开未齐。楼上情人听马嘶。忆郎归。细雨春风湿酒旗。”与温飞卿“送君闻马嘶”各有其妙,政可参看。
○梅溪喜迁莺
“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少陵句也。《梅溪词》,《喜迁莺》云:“自怜诗酒瘦,难应接、许多春色。”盖反用其意。
○竹山绛都春
《竹山词》,《绛都春》换头云:“姬姹。嚬青泫白,恨玉佩罢舞,芳尘凝榭。”“姻娅”之“娅”,从无作活用者。字典亦无别解。唯《字汇补》注云:“娅[女余],态也。娅音鸦,幺加切。”蒋词又叶作去声。按《广韵》作“[宀亚][宀余]”,注:“作态貌”。(按:《尊前集》载和凝词已有“娅姹含情娇不语”句。)
○竹山虞美人
《竹山词》,《虞美人·咏梳楼》:“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较“天际识归舟”更进一层。
○寄闲翁词
寄闲翁《风入松》云:“旧巢未着新来燕,任珠帘、不上琼钩。”用“待燕归来始下帘”句意,翻新入妙。《恋绣衾》云:“自不怨东风老。怨东风、轻信杜鹃。”是未经人道语。
○周端臣木兰花慢
宋周端臣《木兰花慢》句云:“料今朝别后,它时有梦,应梦今朝。”吕居仁《减字木兰花》云:“来岁花前。又是今年忆昔年。”命意政同,而遣词各极其妙。(按:此则与《词话》卷二第九一则相类,此稍略。)
○曹元宠品令
曹元宠《品令》歇拍云:“促织儿、声响虽不大,敢教贤、睡不着。”“贤”字作“人”字用,盖宋时方言。至今不嫌其俗,转觉其雅。
○于湖菩萨蛮
《于湖词》,《菩萨蛮》云:“东风约略吹罗幕。一檐细雨春阴薄。试把杏花看。湿红娇幕寒。 佳人双玉枕。烘醉鸳鸯锦。折得最繁枝。暖香生翠帏。”此词绵丽蕃艳,直逼《花间》。求之北宋人集中,未易多觏。
○侯彦周赖窟词
侯彦周《懒窟词》,《念奴娇·探梅》换头云:“休恨雪小云娇,出群风韵,已觉桃花俗。”颇能为早梅传神。“雪小云娇”四字连用,甚新。又,《西江月·赠蔡仲常侍儿初娇》云:“豆蔻梢头年纪,芙蓉水上精神。幼云娇玉两眉春。京洛当时风韵。”芙蓉句亦妙于传神。“幼云娇玉”四字亦新。
○蒋氏词
《梅磵诗话》:金人犯阙,阳武令蒋兴祖死之。其父被掳至雄州驿,题词于壁,调《减字木兰花》云:“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白草黄沙。月照孤邨三两家。 飞鸿过也。百结愁肠无昼夜。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蒋乃靖康间浙西人。词寥寥数十字,写出步步留恋,步步凄恻。当戎马流离之际,不难于慷慨,而难于从容。偶然揽景兴怀,非平日学养醇至不办。兴祖以一官一邑,成二取义,得力于义方之训深矣。雄州,宋隶河北东路,金属中都路,今甘肃宁夏府灵州西南。(按:雄州为河北省雄县,非宁夏。)
(按:惠风所引,与传本《梅磵诗话》颇异。诗话原文云:“靖康间,金人犯阙,阳武蒋令兴祖死之。其女为贼掳去,题字于雄州驿中,叙其本末,仍作《减字木兰花》词云云。蒋令,浙西人。其女方笄,美颜色,能诗词,乡人皆能道之。此词汤岩起《沧海遗珠》所载。”蒋兴祖事见《宋史》卷四百五十二《忠义传》七,与《梅磵诗话》合。惠风误以其女为其父。盖自《词苑丛谈》转引,未检原书。)
○石屏赤壁怀古
《石屏词》,往往作豪放语,绵丽是其本色。《满江红·赤壁怀古》云:“亦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烈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诗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间道旁、杨柳为谁春,摇金楼。”歇拍云云,是本色流露处。
○毛子晋跋石屏词
毛子晋跋《石屏词》云:“式之以诗名东南,南渡后天下所称‘江湖四灵’之一也“。‘按宋诗人徐照、徐玑、翁卷、赵紫芝,传唐贤宗法,号称“四灵”。据子晋云云,则又别有“四灵”之目矣。
○宋代曲谱
《四库提要》云:“宋代曲谱,今不可见。《白石词》皆记拍于句旁,莫辨其似波似磔,宛转欹斜,如西域旁行字者,节奏安在。”考《四库存目》箸录宋张炎《乐府指迷》一卷,《提要》云:“其书分词源、制曲、句法、字面、虚字、清空、意趣、用事、咏物、节序、赋情、离情(按:此二字原脱。)、令曲、杂论,十四篇。”即《词源》下卷,不知何所本而以沈伯时《乐府指迷》之名名之。而其上卷,则当时并未经见。故于白石谱字,竟不能辨识也。宋燕乐谱字,流传至今者绝尠。日本贞亨初,(当中国康熙初。)所刻《增类群书类要事林广记》。(吾国西颍陈元靓编辑。)卷八《音乐举要》,有管色指法谱字,与白石所记政同。卷九《乐星图谱》所列《律吕隔八相生图》及《四宫清声律生八十四调》,于诸谱字之阴阳配合,剖析尤详。卷二文艺类有黄钟宫散套曲,为《愿成双令》、《愿成双慢》,(已上系宫拍。)《狮子序》、《本宫破子》、《赚》、《双胜子》、《急三句儿》等名,首尾声完具,节拍分明。读《白石词》者,得此可资印证。
○刘招山一翦梅
词有淡远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为高手。然不善学之,最易落套。亦如诗中之假王、孟也。刘招山《一翦梅》过拍云:“杏花时节雨纷纷。山绕孤邨。水绕孤邨。”颇能景中寓情。昔人但称其歇拍三句“一般离思”云云,未足尽此词佳胜。
○潘紫岩南乡子
《潘紫岩词》,余最喜其南乡子一阕,(《后邨诗话》题云:《镡津怀旧》;《花庵绝妙词选》题云:《题南剑州妓馆》。)小令中能转折,便有尺幅千里之势。词云:“生怕倚阑干。阁下溪声阁外山。空有旧时山共水,依然。暮雨朝云去不还。 相见蹑飞鸾。月下时时认佩环。月又渐底霜又下,更阑。折得梅花独自看。”歇拍尤意境幽瑟。
○张武子西江月
张武子《西江月》过拍云:“殷云度雨井桐凋,雁雁无书又到。”昔人句云:“江头数尽南来雁,不寄西风一幅书。”此词括以六字,弥觉沉顿。
○马古洲海棠春
马古洲《海棠春》云:“护取一庭春,莫弹花闲鹊。”用徐干臣:“闷来弹鹊,又搅碎、一帘花影。”可谓善变。
○马古洲月华清
又,马古洲《月华清》云:“怕里。又悲来老却,兰台公子。”“怕里”,宋人方言,《草窗词》中屡见,犹言恰提防闲,大致如此诠释,尚须就句意活动用之。
○高彦先行香子
高彦先,吾广右宦贤也。《东溪词》,《行香子》云:“瘴气如云。暑气如焚。病轻时、也是十分。沉疴恼客,罪罟萦人。叹槛中猿,笼中鸟,辙中鳞。 休负文章,休说经纶,得生还、早已因循。菱花照影,筇竹随身。奈沈郎尪、潘郎老、阮郎贫。”盖编管容州时作,极写流离困瘁状态,足令数百年后读者为之酸鼻。曩余自题《菊梦词》句云:“雪虐霜欺,须拌得、鬓边丝。”彦先先生可谓饱经霜雪矣。
○曾苍山谒金门
曾苍山(原一),曾游吾粤。考《粤西金石略》,临桂雉山、隐山、水月洞,并有淳十二年与赵希囿同游题名。《梅磵诗话》云:“苍山年七岁,赋《杨妃袜》云‘万骑西行驻马嵬。凌波曾此堕尘埃。谁知一掬香罗小,踏转开元宇宙来。’盖颖慧绝人者。”其词如《谒金门》云:“梅粉褪。点点雨声春恨。半吐桃花芳意嫩。草痕青寸寸。 把酒花边低问。莫解寒深红损。等待春风晴得稳。琵琶重整顿。”亦以天事胜也。
○黄雪舟水龙吟
黄雪舟词,清丽芊绵,颇似北宋名作。唯传作无多,殊为憾事。其《水龙吟》云:“柔肠一寸,七分是恨,三分是泪。”盖仿东坡“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之句。所不逮者,以刻镂稍着痕迹耳。其歇拍云:“待问春、怎把千红,换得一池绿水。”亦从“一分流水”句引伸而出。
○方秋岩沁园春序
方秋崖《沁园春》词,櫽括《兰亭序》。有小序“汪强仲大卿,禊饮水西,令妓歌兰亭,皆不能,乃为以平仄度此曲,俾歌之”云云。大抵循声按折,宋人最为擅长。不徒长短句皆可歌,即前人佳妙文字,亦皆可歌。水西羣妓,殆非妙选工歌者。如其工者,则必能歌《兰亭序》矣。它如庾子山《春赋》,梁元帝《荡妇思秋赋》、《采莲赋》,李太白《惜余春赋》、《愁阳春赋》,傥付珠喉,未知若何流美。又如江文通《别赋》,谢希逸《月赋》,鲍明远《芜城赋》,李遐叔《吊古战场文》,欧阳文忠《秋声赋》,苏文忠《前后赤壁赋》,皆可选摘某篇某段而歌之。此类可歌之文,尤不胜偻指。红箫铁板,异曲同工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