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藏
- 词话
- 古今词话-清-沈雄
古今词话-清-沈雄
○明本行香子
《柳塘词话》曰:余经莺ㄕ湖殊胜寺,挂壁有中峰明本国师题词,後书至正年号,乃行香子也。“短短横墙。矮矮疏窗。一方儿、小小池塘。高低叠嶂,曲水边旁。也有些风,有些月,有些香。日用家常。竹几藤床。仅眼前、水色山光。客来无酒,清话何妨。但细烘茶,净洗盏滚烧汤。”“阆苑瀛洲。金谷琼楼。算不如、茅舍清幽。野花绣地,莫也风流。却也宜春,也宜夏,也宜秋。酒熟堪刍。客至须留。更无荣无辱无忧。退闲是好,著甚来由。但倦时眠,渴时饮,醉时讴。”若不经意出之者,所谓一一天真,一一明妙也。
○赵管唱和
尧山堂外纪曰:管夫人道,常和外赵子昂词。一日赵欲纳姬,以一曲调管夫人云:“我为学士,你做夫人。岂不闻,陶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我便多娶几个吴姬越女何过分。你年纪也过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管亦以一曲答赵学士云:“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捏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调笑甚工。
○滕玉霄百字令
词品曰:滕玉霄赠宋六嫂百字公云:“柳颦花困。把人间恩爱,樽前倾尽。何处飞来双比翼,直是同声相应。寒玉嘶风,香云卷雪,一串骊珠引。元郎去後,有谁著意题品。谁料浊忌清商,繁弦急管,犹是馀风韵。莫是紫鸾天上曲,两两玉童肩并。白发梨园,青山老傅,试与流连听。可人何处,满庭霜月清冷。”六嫂小字同寿,元遗山有赠篥工张嘴词,即其父也。宋与其夫合乐,妙入神品。盖宋善讴,其夫能传其父之艺云。
○金德淑望江南
《乐府纪闻》曰:章丘李生至元都,对月歌曰:“万里倦行役,秋来瘦几分。因看河北月,忽忆海东云。”夜静闻邻妇有倚楼而泣者,明日访之,则宋宫人金德淑也。询李曰:“得非昨暮悲歌人乎。”李曰:“歌非己,有同舟人自杭来吟此,故记之耳。”金泣曰:“此亡宋昭仪王清惠所寄汪水云诗。”因自举其望江南云:“春睡起,积雪满燕山。万里长城横缟带,玉街灯火已阑珊。人立玉楼间。”後遂委身於生。
○卫芳华木兰花慢
《乐府纪闻》曰:延初,永嘉滕穆寓临安聚景园,月夜遇一丽人,自言宋理宗宫人卫芳华也。命侍女翘翘设茵席,陈酒果,制木兰花慢,有云:“繁华总随流水,叹一场春梦杳难圆。废港芙蓉滴露,断堤杨柳垂烟。”又“平生玉屏金屋,对漆灯无焰夜如年。落日牛羊冢上,西风燕雀林边”。留翘翘守宅而随生焉,三年告别。
○柳含春与竺月华
留青日札云:元季明州女子柳含春年十六,祷於神祠。一少年僧竺月华窥其姿而悦之,戏以其姓作咒诵云:“江南柳,嫩绿未成阴。攀折尚怜枝叶小,黄鹂飞上力难禁,留取待春深。”女怒,归告其父,讼於方国珍,捕僧至,欲投之江。竺月华诉曰:死分也,乞申一词。复吟云:“江南月,如镜亦如钩。如镜未临红粉面,如钩不展翠帏羞。空自照东流。”国珍知其以名为答,一笑释之。
○元词忌堆砌
范荀鹤曰:元词忌堆砌,亦不仅以纤艳为工。元人之妙,在於冷中藏谑,所以老优能制,少妇善讴。即当日院本,昔人以被之丝肉者,何等清新流丽。噫,昔律一道,无关理学,何苦复驱之为学究。
◎明词话
○明仁宗与周宪王词
兰皋集曰:盛明两祖列宗,好学不倦,染翰俱工,如仁宗凤栖酲赋九月海棠云:“烟抹霜林秋欲褪。吹破胭脂,犹觉西风嫩。翠袖怯寒愁一寸。谁传庭院黄昏信。明月羞容生还恨。施摘馀娇,簪满宫人鬓。醉倚小阑花影近。不应先有春风分。”如周宪王鹧鸪天赋绣鞋云:“花簇香钩浅ネ尘。轻风微露石榴裙。金莲自是悭三寸,难载盈盈一段春。仙已去,事犹存。阳台何处更为云。相思携手游春日,尚带年时草露痕。”
○宋金华竹枝
沈雄曰:宋金华文集,以大手笔开风气而犹有丽语。如“恋郎思郎非一朝。好似并州花剪刀。一股在南一股北,几时裁得合忄袍。”,“有郎金凤饰花容。无郎秋鬓若飞蓬。侬身要令千年白,不必来涂红守宫”,此鉴湖竹枝也,其小词不及见耳。
○刘文成与石末赠答词
沈雄曰:刘文成未遇时,便与石末元帅填词赠答。时石末方镇江浙,而文成每以满庭芳、满江红调寄之。若其次和石末沁园春一阕,感愤情词,有足述者。“万里封侯,八珍鼎食,何如故乡。奈狐狸夜啸,腥风满地,蛟螭昼舞,平陆沉江。中泽哀鸿,苞荆隼鸨,软尽平生铁石肠。赁阑看,但云霓明灭,烟草苍茫。不须踽踽凉凉。盖世功名百战场。笑扬雄寂寞,刘伶沉湎,嵇生纵诞,贺老清狂。江左夷吾,隆中诸葛,济弱扶危计甚长。桑榆外,有轻阴乍起,未是斜阳。”石末亦有次文成者,不及载也。文成集二百二十三首,堪采者多。
○青田词妙丽
江尚质曰:青田生杳子云:“蜘蛛网画檐,一日丝千转。红烬落寒缸,心死无由见。”谒金门云:“风弱弱。吹绿一庭春草。”转应曲云:“秋雨秋雨。窗外白杨自语。”青门引云:“相怜自有明月,照人肺腑清於水。”渔家傲云:“乱鸦啼破楼头鼓。”花犯云:“馀香怨绣被。”踏莎行云:“愁如溪水暂时平,雨声一夜依然满。”渡江云云:“定巢新燕子,睡起雕梁,对立整乌衣。”山鬼谣云:“离魂常在郊树,月深星暗苍酲远,化作杜鹃归去。”皆妙丽入神句。
○瞿宗吉鞋杯词
《乐府纪闻》曰:瞿宗吉父士衡与杨铁崖为友。铁崖至,父命宗吉以鞋杯行酒,铁崖遂以沁园春调赋鞋杯属其填词。宗吉词云:“一掬娇春,弓样新裁,莲步未移。笑书生量窄,爱渠尽小。主人情重,酌我休迟。酝酿朝云,斟量暮雨,能使曲生风味奇。何须去,向花尘留迹,月地偷期。风流到手偏宜。便豪吸雄吞不用辞。任凌波南浦,惟夸罗袜,赏花上苑,氐劝金卮。罗帕高擎,银屏低注,绝胜翠裙深掩时。华筵散,奈此心先醉,此恨谁知。“铁崖大喜,为之延誉。
○朝鲜苏世讠襄与西域锁懋坚词
《梅墩词话》曰:朝鲜苏世让与华使君倡和集,其忆王孙赋残春云:“无端花絮晓随风。送尽春归我又东。雨後岚光翠欲浓。寄征鸿。家在千山万柳中。”又西域锁懋坚於成弘间作乐府有声,其菩萨蛮赋残春云:“晓钟若到春偏过。一番日永伤迟暮。谁送断肠声。黄鹂知客情。山光娇靥湿。仍带伤春泣。绿酒泻杯心。卷帘空抱琴。”即此可以见盛明文教之远。
○明人自度曲
曹秋岳曰:乙丑夏日集澄晖堂,江子丹崖问,明词去取以何为则。余曰,自花间至元季调已盈千,安得再收自度。如王世贞之怨朱弦,小诺皋。杨慎之落灯风、灼灼花。屠隆之青江裂石、水漫声。丹崖平日留心古调,询及明词如此。至若滕克恭有谦斋稿,陈谟有海桑集,俱元人而入明者。小词仅一二见,故亦不收也。
○杨慎词富赡
《乐府纪闻》曰:成都杨慎所著书百馀种,号为博洽。金华胡应麟嫌其熟于稗史,不娴於正史,作笔丛以驳之。然杨所辑百明珠,词林万选,王州亦谓之词家功臣也。因辨礼谪戍永昌,暇时红粉傅面,作双丫髻插花,诸妓捧觞以行,了不为怍。有以书规之者,答云:“文有仗景生情,诗或托物起兴。如崔廷相临阵,则召田僧拓为壮士歌。宋子京史,使丽竖耗椽烛。吴元中起草,令远山靡俞糜,是或一道也。走岂能执鞭古人,聊以耗壮心,遣馀年耳。知我者不可以不闻此言,不知我者不可以不闻此言。”诗有“罗衣香未歇,犹是汉官恩”句,故词亦富赡。
○夏桂洲严介溪陆俨山词
钱允治曰:词至夏桂洲、严介溪,俱以百字令、木兰花慢为赠答之什。如陆俨山、周白川,亦无不效之。但悉遵旧人之韵,千篇一律,了无旨趣。若桂洲闺艳小令脍炙人口,则又嫁名於无名氏。集中三百九十阕,应酬居多。介溪往来词调,纷纷於扇面画幅,相见辄用以媚之。其留心於和大僚以饰己过也如此。至与陆俨山百字令半阕云:“氐今遥指江云,重吟海树,高兴依然发。四十年来同宦海,不觉飚驰星灭。槐省垂鱼,凤池鸣玉,相对俱华发。君恩报了,五湖重访烟月。”此正奸雄之语也,余岂以人废言耶。
○夏公谨工於长短句
《柳塘词话》曰:余师钱宗伯云:“夏公谨工於长短句,草稿未削,已传播都下。殁未百年,花间、草堂而後,无有及公谨名氏者。求如前代号为曲了相公而不可得。”余对曰:“少曾读书於大姓家,曾见其书踏莎行四阕,後题桂洲字。旧刻又嫁名於无名氏,及检桂洲集有之。”
○伯温用修公谨词
《艺苑卮言》曰:我明以词起家者,伯温纤有致,去宋尚隔一尘。用修好入六朝丽字,似近而远。公谨最号雄爽,比之稼轩,觉少精思。
○衡山水龙吟
沈雄曰:衡山待诏性本方正,不与妓接。吴门六月廿四,荷花洲渚,画舫弦歌咸集。祝枝山、唐子畏,匿二妓人於舟尾邀之,衡山又面订不与寻席。唐祝私约酒阑,歌声相接,出以侑觞。衡山愤极欲投水,唐祝急呼小艇送之。其水龙吟题情亦是婉丽,但其声调错落,句读参差,稍为正之。词云:“依依落日从西下,池上晚凉初足。太湖石畔,丝丝疏雨,芭蕉簇簇。院落深沉,帘栊静悄,阑干幽曲。猛然间,何处玉箫声起,满地月明人独。风约轻纱透肉。掩酥胸,盈盈新浴。一段风情,满身娇怯,恍然寒玉。青团扇子,欲举还垂,几番虚扑。向夜阑独笑,红裆自解,灭银屏烛。”
○衡山端方亦咏闺情
曹尔堪曰:余性不喜艳词,亦惟笔性之所近而已。曾闻衡山先辈端方之至,不受污亵。而水龙吟、风入松、南乡子诸调,复咏吴阊丽人及闺情之作,想亦词用情景有必然者。乃知欧、晏虽有绮靡之语,而亦无关正色立朝之大节也。
○唐祝词不甚精警
《柳塘词话》曰:唐子畏素性不羁,及坐废,益游于酒人以自娱。宸濠礼之,子畏见有异志,裸形箕踞以处,得遣归。又传其鬻身梁学士家以求美婢,见诸剧戏。祝枝山尝傅粉墨,从优伶入市度新声,多向挟邪游。所著有掷果、窥帘、醉红、金缕诸曲,皆言情之作。好负逋债,出则群萃而呼责之者踵相接也。两人同滥笔墨,每多谐谑,而人争重之。唐有踏莎行、行秋岁引,祝有凤栖梧、浪淘沙。不甚精警,故逸其词而叙其人。
○王世贞以诗文词名世
《柳塘词话》曰:王世贞自称州山人。於帖括盛行之日,而独以诗古文鸣世。词家亦皆不痛不痒篇什,而能以生动见长。以故汪道昆、李攀龙辈俱逊之。即州自谓意在笔先,笔随意往,法不累气,才不累法,有境必穷,有证必切。匪独诗文为然,填词末艺,敢於数子云有微长。晚年学道,王稚登以书讽之,州答曰:“仆晏坐澹然无营,子嘲我未焚砚,笔砚固当焚,但世无士衡,以此二物少延耳。”
○李边词不足存
梅墩词话曰:李于鳞怀宗子相诗云:“卧病山中生桂树,怀人江上落梅花。”边庭实怀李献吉诗云:“四海酒杯形影外,十年诗草梦魂馀。”时推作者。而李有八声甘州边有踏莎行,俱不足存,何也。
○一泉公三台令
柳塘沈雄曰:王父一泉公过姚山访白阳山人,白阳赠以诗云:“重重烟树钅巢招提。野客来寻路不迷。才过石桥尘又隔,落花无数鸟争啼。”作擘窠书,并得咏松浣溪沙双为寿。一时好赋六言,王父作客至三台令以答之云:“酒在孤斟不醉,客来共憩哗。薄业垂杨江岸,一声横竹渔家。”今阅丧乱後,而得手迹於大觉僧家,幸也。
○何元朗小鬟唱时曲钱牧斋曰:孝坊李节筝歌,何元朗品为第一。金陵全盛时,顾东桥必用筝琶侑觞。相传武宗南巡,乐工顿仁随驾,学得金元杂剧,何元朗小鬟尽得其曲而用之。比时词调犹作引子过曲,今供筵所唱类其时曲,并无人问及词调。则倚声之被管弦者,殁未百年而竟成广陵散矣。
○词体明辨舛讹特甚
《柳塘词话》曰:徐师曾鲁庵著词体明辨一书,悉从程明善啸馀谱,舛讹特甚。如南湖图谱,仅分黑白。庵明辨亦别平仄,但衬字未曾分析,句法未曾拈出。小令之隔韵换韵,中调之暗藏别韵,长调之有不用韵,亦未分明。较字数多寡,或以衬字为实字。分令慢短长,或以别名为一调。甚则上二字三字,可以聊下句。下五字七字,可以作对句。过变竟无聊络,结束更无照应,成谱岂可以如是。此我邑先辈著书最当,谅必为人所忄吴也。
○沈天羽别集有流弊
词衷曰:沈天羽四集中有别集,自谓有捶肠镂肾之妙。吾最喜其意致相诡,言语妙天下数语,为诗馀开却生面。然亦有刻念纤巧,致离本旨,不无奇过得庸,深极反浅之病。岷源滥觞,不得不归咎别集二字。
○钱牧斋竹枝词
沈雄曰:“花信楼头风暗吹。红栏桥外雨如丝。一枝憔悴无人见,肯与人间绾别离。”“离别经春又隔年。摇青漾碧有谁怜。春来羞共东风语,背却桃花独自眠。”此钱牧斋宗伯竹枝词也。宗伯以大手笔,不趋佻俭而饶蕴藉,以崇诗古文之格。其永遇乐三四阕,偶一游戏为之。
○词以艳冶为正则
孙执升曰:顾宋梅常言词以艳冶为正则,宁作大雅罪人,弗带经生气。词至施子野花影集,旖旎极矣,宋梅独痛删之。良以词之视曲,其道其远,词之去曲,其界甚微,又不能不为词家守壁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