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藏
- 剧曲
- 晩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
晩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
二叙
光绪二十八年(1902)
历劫不磨生
今夫芳草斜阳,前村中郞之唱;后庭玉树,隔江商女之歌。属在词章,播诸弦管,亦旣汗牛充栋,又皆土饭尘羹。若乃蒿目方艰,忧未已,别开生面,特创新声。坠珥遗簪,白头宫中之语;金戈铁马,赤眉关内之兵。不同过耳秋风,可作当头喝棒,如此编是矣。回忆芙蓉阙下,析木津头,削梃挞坚,揭竿为乱。黄巾张角,患起腹心;碧眼贾胡,命悬砧釜。以至六军擐甲,万骑投鞭,胡马遥来,眞龙已出。俳优相戏,愁闻二圣之环;我公不归,泪洒三年之雨。似此前尘往事,都付豪竹哀丝。辞不嫌芜,语无妨絮。大似台城杨柳,重翻白雁之歌;何当棚底豆花,对话红羊之刧。时在光绪壬寅孟冬之月,历刧不磨生书于海上寓庐。
○《昕夕闲谈》小叙
同治十一年(1872)
蠡勺居士
小说之起,由来久矣。虞初九百,杂说之权舆;《唐代丛书》,琐记之滥觞。降及元明,聿有平话,无稽之语,演之以神奇浅近之言,出之以情理,于是人竞乐闻,趋之若鹜焉。推原其意,本以取快人之耳目而已,本以存昔日之遗闻琐事,以附于稗官野史,使避世者亦可考见世事而已。予则谓小说者,当以怡神悦魄为主,使人之碌碌此世者,咸弃其焦思繁虑,而暂迁其心于恬适之境者也。又令人之闻义侠之风,则激其慷之气;闻忧愁之事,则动其凄宛之情;闻恶则深恶,闻善则深善,斯则又古人启发良心,惩创逸志之微旨,且又为明于庶物、察于人伦之大助也。且夫圣经贤传,诸子百家之书,国史古鉴之纪载,其为训于后世,固深切着明矣,而中材则闻之而辄思卧,或并不欲闻。无他,其文笔简当,无繁缛之观也;其词意严重,无谈谑之趣也。若夫小说,则妆点雕饰,遂成奇观;嘻笑怒骂,无非至文;使人注目视之,倾耳听之,而不觉其津津甚有味,孳孳然而不厌也,则其感人也必易,而其入人也必深矣。谁谓小说为小道哉!虽然,执笔者于此则不可视为笔墨烟云,可以惟吾所欲言也。邪正之办不可混,善恶之鉴不可淆,使徒作风花雪月之词,记儿女缠绵之事,则未近于导淫,其蔽一也。使徒作豪侠失路之谈,纪山林行劫之事,则未近于诲盗,其蔽二也。使徒写奸邪倾轧之心,为机械变诈之事,则未近于纵奸,其蔽三也。使徒记干戈满地之事,逞将帅用武之谋,则未近于好乱,其蔽四也。去此四蔽,而小说乃可传矣。今西国名士,撰成此书,务使富者不得沽名,善者不必钓誉,眞君子神彩如生,伪君子神情毕露,此则所谓铸鼎像物者也,此则所谓照渚然犀者也。因逐节翻译之,成为华字小说,书名昕夕闲谈,陆续附刊,其所以广中土之见闻,所以记欧洲之风俗者,犹其浅焉者也。诸君子之阅是书者,尙勿等诸寻常之平话、无益之小说也可。壬申腊月八日,蠡勺居士偶笔于海上寓斋之小吉罗庵。
○《巴黎茶花女遗事》引
光绪二十五年(1899)
林纾
晓斋主人归自巴黎,与冷红生谈巴黎小说家均出自名手,生请述之。主人因道仲马父子文字,于巴黎最知名,《茶花女马克格尼尔遗事》尤为小仲马极笔。暇辄述以授冷红生,冷红生涉笔记之。(1899年)
○《黑奴吁天录》二题
林纾
一序
光绪二十七年(1901)
考美利坚史佛及尼之奴黑人、在于一千六百十九年,嗬囒人以兵舰载阿非利加黑人二十,至雅姆斯庄卖之,此为白人奴待黑人之始,时美洲尙未立国也。华盛顿以大公之心官其国,不为私产,而仍不能弛奴禁,必待林肯,奴籍始幸脱。迩又寖迁其处黑奴者,以处黄人矣。夫蝮之不竟伸其毒,必囓草木以舒愤,后人来触死茎亦靡不死。吾黄人殆触其死茎乎?国蓄地产而不发,民生贫薄不可自聊,始以工食于美洲,岁致羡其家。彼中精计学者,患泄其银币,乃酷待华工以绝其来,因之黄人受虐,或加甚于黑人。而国力旣弱,为使者复馁慑,不敢与争。又无通人纪载其事,余无从知之。而可据为前谳者,独《黑奴吁天录》耳。录本名《黑奴受逼记》又名,《汤姆家事》,为美女士斯土活着。余恶其名不典,易以今名。其中累述黑奴惨状,非巧于叙悲,亦就其原书所著录者,触黄种之将亡,因而愈生其悲怀耳。方今嚚讼者已胶固不可喩譬,而倾心彼族者又误信西人宽待其藩属,跃跃然欲趋而附之。则吾书之足以儆醒之者,宁云少哉?是书假诸求是书院,仁和魏君聪叔易口述其事,余泚笔记之,凡六十有六日毕。光绪辛丑重阳节,闽县林纾琴南序于湖上望瀛楼。
二跋
光绪二十七年(1901)
斯土活,美洲女士也。卷首署名不以女士加其顶者,以西俗男女并重,且彼原书亦不自列为女士,唯跋尾见之,故仍而不改。斯氏自云:是书多出诸一身之闻见,本事七八,演者二三耳。卷中士女名多假托,实则具有其人。余与魏君同译是书,非巧于叙悲以博阅者无端之眼泪,特为奴之势逼及吾种,不能不为大众一号。近年美洲厉禁华工,水步设为木栅,聚数百远来之华人,栅而钥之,一礼拜始释,其一二人或踰越两礼拜仍弗释者,此卽吾书中所指之奴栅也。向来文明之国,无私发人函,今彼人于华人之函,无不遍发。有书及「美国」二字,如犯国讳,捕逐驱斥,不遗余力。则谓吾华有国度耶?无国度耶?观哲而治与友书,意谓无国之人,虽文明者亦施我以野蛮之礼,则异日吾华为奴张本,不卽基于此乎?若夫日本,亦同一黄种耳,美人以检疫故,辱及其国之命妇,日人大忿,争之,美廷又自立会与抗。勇哉日人也!若吾华有司,又乌知有自己国民无罪,为人囚辱而瘐死耶?上下之情,判若楚越,国威之削,又何待言?今当变政之始,而吾书适成,人人旣蠲弃故纸,勤求新学,则吾书虽俚浅,亦足为振作志气,爱国保种之一助。海内有识君子,或不斥为过当之言乎?辛丑九月,林纾识于湖上望瀛楼。
○《露漱格兰小传》序
光绪二十七年(1901)
林纾
余旣译《茶花女遗事》掷笔哭者三数,以为天下女子性情,坚于士夫,而士夫中必若龙逄、比干之挚忠极义,百死不可挠折,方足与马克竞。盖马克之事亚猛,卽龙、比之事桀与纣,桀、纣杀龙、比而龙、比不悔,则亚猛之杀马克,马克又安得悔?吾故曰:天下必若龙、比者始足以竞马克。又以为天下女子之性情,虽不如马克,而究亦鲜得与马克反对之人。近读信陵骑客所译《露漱格兰传》乃省余持论之谬妄,以君子之事天下也。余译马克,极状马克之忠,而客译露漱,又极状露漱之险。然则非马克与露漱反对,客之笔墨,有意与吾反对耳。天下食荠甘者当不知蓼之苦,露漱者其蓼矣?请天下之读马克遗事者,更读露漱之传,始知吴道子作地狱变相,犹之风落霓转之写天尊。光绪辛丑九月,冷红生书于湖上望瀛楼。
○《伊索寓言》二题
林纾
一叙
光绪二十八年(1902)
伊索产自希腊,距今二千五百有余岁矣。近二百年,哲学之家,辈起于欧西,各本其创见,立为师说。斯宾塞氏譔述,几欲掩盖前人,命令当世,而重蒙学者,仍不废伊索氏之书。如沙的士、如麦生蒙、如沙摩岛、如可踢安之人,咸争以为伊索氏产自其乡里,据为荣显。顾古籍沦废,莫获稽实,独雅典有伊索石像存焉。相传伊索寃死于达尔斐,达尔斐数见灾眚,于是雅典始祠以石像。然则昌黎之碑罗池,神柳侯之灵,固有其事耶?伊索为书,不能盈寸,其中悉寓言。夫寓言之妙,莫吾蒙庄若也。特其书精深,于蒙学实未有裨。尝谓天下不易之理,卽人心之公律。吾私悬一理,以证天下之事,莫禁其无所出入者,吾学不由阅历而得也。其得之阅历,则言足以证事矣,虽欲背驰错出,其归宿也,于吾律亦莫有所遁。伊索氏之书,阅历有得之书也,言多诡托草木禽兽之相酬答,味之弥有至理。欧人启蒙,类多摭拾其说,以益童慧。自余来京师数月,严君潜、伯玉兄弟,适同舍,审余独嗜西籍,遂出此书,日举数则,余卽笔之于牍,经月书成。有或病其书齐谐小说者,余曰,小说克自成家者,无若刘纳言之《谐谑录》、徐慥之《谈笑录》、吕居仁之《轩渠录》、元怀之《拊掌录》、东坡之《艾子杂说》然,专尙风趣,适资以侑酒,任为发蒙,则莫逮也。余非黜华仲欧,盖欲求寓言之专作,能使童蒙闻而笑乐,渐悟乎人心之变幻,物理之歧出,实未有如伊索氏者也。余荒经久,近岁尤躭于小说,性有所惬,亦莫能革,观者幸勿以小言而鄙之。光绪壬寅花朝,闽县畏庐林纾序于五城学堂。
二单篇识语(摘钞)
光绪二十九年(1903)
一
畏庐曰: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一旦忽言弭兵,亦王狮之约众耳。弱者国于其旁,果如之先见耶?(页三)
二
畏庐曰:以主客之势较,主恒强于客。今乃有以孤客入吾众主之地,气焰慑人,如驴之慑鹿。志士观之,至死莫瞑其目矣?敬吿国众,宜各思其角之用。(页六)
三
畏庐曰:藁固莫利于犬腹,而据之足祛一身之寒。牛一得之,藁无余矣!此美洲所以力拒华工也。(页十一)
四
畏庐曰:有志之士,更当无忘国仇!(页十三)
五
畏庐曰:绿营军帅,以军律律其下,进退拜跪,咸如礼。而饷储则多实军主之槖。举军咸能言者而无一敢言,吾以为愧此马矣!(页十四)
六
畏庐曰:怀国家之想者,视国家之事,己事也,必为同官分其劳。若怀私之人,方将以己所应为委之人,宁知是为公事,固吾力所宜分者。故虽接封联圻,兵荒恒不相恤援,往往此覆而彼亦蹶。则虽有无数行省,无数不盟之小国耳。哀哉!(页十四)
七
畏庐曰:葡萄卽不见食于羊,其终必为酒。山羊卽不仇葡萄,亦断不能自于为牲。欧人之视我中国,其羊耶?其葡萄耶?吾同胞人当极力求为此二物,奈何尙以私怨相仇复耶?(页二十)
八
畏庐曰:托卫非人,其足自害者,尤甚于外侮。(页二十一)
九
畏庐曰:不入公法之国,以强国之威凌之,何施不可?此眼前见象也。但以檀香山之事观之,华人之寃,黑无天日,美为文明之国,行之不以为忤,列强坐观不以为虐,彼殆以处禽兽者处华人耳。故无国度之惨,虽贤不录,虽富不齿,名曰贱种,践踏凌竞,公道不能稍伸,其哀甚于九幽之狱。吾同胞犹梦梦焉,吾死不瞑目矣!(页二十一—二)
十
畏庐曰:邻国固宜亲,然度其能碎我者,亦当避之。(页二十一)
十一
畏庐曰:偷安之国无勇志。(页三十二)
十二
畏庐曰:嗟夫!威海英人之招华军,岂信华军之可用哉?亦用为椓杙耳。欧洲种人,从无助他种而攻其同种者,支那独否,庚子以后,愚民之媚洋者尤力矣!(页三十九)
十三
畏庐曰:一西人入巿,肆其叫呶,千万之华人均辟易莫近者,虽慑乎其气,亦华人之庞大无能足以召之。呜呼!驼何知者?吾腼然人也。乃不合羣向学,彼西人将以一童子牧我矣!(页四十一)
十四
畏庐曰:美洲奴禁未弛时,国中仍少逃奴。非奴忠也,举国之视黑人,均如驴耳。不奴于此,彼亦捉而奴之。矧逃者无一幸,又何逃焉?今日黄人之势岌岌矣!吿我同胞,当力趣于学,庶可化其奴质。不尔,皆奴而驴耳。(页四十一)
十五
畏庐曰:此积疲之国人语也。求残喘之幸全,不欲更张以速亡,于计不为非善。顾亡一耳,振作而亡,亡尙有名;委顿而亡,亡且不齿。有志者,当不误信此狐之言。(页四十一)
十六
畏庐曰:凡无国权之民,生死在人掌握,岂论公理,岂论人情?故凡可与人争公法者,其国均可战之国,否则,公法虽在,可复据耶?(页四十二)
十七
畏庐曰:观无志之人,偶通西语,其自待俨然西人也。使彼一旦恻然念吾族之衰,恍然悟彼族之不吾齿,方将汗流被体矣。嗟夫!伪狮之见为,尙不失嗤多力之狼,若伪西人者何物耶?(页四十三—四)
十八
畏庐曰:置一大巿场于五洲之东,地广物博,其实岂仅胡桃,得之者岂仅于磔石而击梃,吾乃有四万万众之园丁,不能卫此树,听其摧践于人,哀哉?(页四十五)
十九
畏庐曰:为国家而藉助于人,虞心因之而滋,斗志因之以馁。一不得助,则举国张皇,若敌患非其国所应有者。病在恃人助而不自助也!自助之云,先集国力,国力集,则国羣兴。无论敌患可以合力御之,卽大利亦可以合力举之。若事事恃邻而行,彼邻苟无所利,又安能为我?卽为我矣,能如我之自为耶?深涧在前,猛虎在后,虽知其死,亦必趋涧以避。间或得,是又谁助?人能时时存争命之心以趋事,则求助于人之心熄,事集而国强矣。(页四十九)
二十
畏庐曰:斯宾塞尔讲羣学,以诏其国人,防旣离羣,卽为人搏也。吾华人各为谋,不事国家之事,团体涣,外侮入,虽有四万万之众,何益于国,又何能自于死?(页五十一)
二十一
畏庐曰:吾黄种之自夸,动曰四万万人也。然育而莫养,生而不慑,人满而岁恒歉,疫盛而死相属,因赔款而罄其蓄,喜揭竿而死于兵,所余总总之众,又悉不学,诸多又胡为者?哀哉!哀哉!(页五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