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渔歌

垂柳西风吹不起,一竿闲钓双溪水。濠上高怀差可拟。烟光里,必有金鳞鲤。
智者从来无彼此,溪山住处皆堪止。打点琴书游故里。随缘耳,神仙眷属谁如子
此词录自《骨董琐记》卷七。
柳枝词
正月烧灯暖气融,天涯何处不春风。请看八九沿河柳,尽在生机浩荡中。
二月东风第几场?狗儿才吐小鹅黄。输他草色人先见,苦荬茵蔯挑满筐。
三月清池结绿萍,杨花飞过杏花汀。流莺似惜春光尽,啼遍邮传长短亭。
四月黄梅细雨催,荼蘼开过枣花开。柳条不属春拘管,勾引乌衣燕子来。
五月田家打麦劳,绿杨多处乱呜蜩。小船卖酒游人醉,一串活鱼贯柳条。
六月浓阴系画船,荷花香到水亭前。轻雷又送东南雨,摇动青青一树烟。
七月双星会有期,盈盈一水隔相思。何如满树垂杨线,不管纷纷乱乱丝。
八月凉生桂殿秋,冰盘高挂柳梢头。云阶月地知何夕,遮断神仙白玉楼。
九月凄凄霜气浑,乱飞黄叶又黄昏。临歧莫唱折杨柳,风雨重阳最断魂。
十月漫天雪作花,柔条叶净剩枯杈。平桥野渡无人处,栖定冲寒数点鸦。
十一月中树尽枯,一阳复后又扶苏。青娥不减年时色,装点溪山入画图。
十二月来生意含,无边花木待春三。新年有象桃符换,天地多情柳色酣。
右《柳枝词》十二首,原载诗集卷一中。原钞本上有顾太清朱笔眉批:“此移入《柬海渔歌集》。”据此今移诃集。
鹧鸪天 荠菜
溪上星星小白花,也随春色斗豪奢。绿波渺渺无边水,细草盈盈一寸芽。
春有限,遍天涯,千红万紫互交加。野人自有真生趣,桃叶携筐亦可夸。
此词《东海渔歌》各本皆不载,今据奕绘《南谷樵唱》卷三《鹤鸪天 荠菜》附录太清次韵词辑补。
 
序跋辑录
陈士可藏本《天游阁集》题记 甘遁
究斋先生得《天游阁集》,皆当日手订原稿,凡诗五卷,中缺第四卷,余亦多有割裂,盖未定之本也。太清与明善主人,同生艳于嘉庆四年已未,主人生朝在上元后一日,太清更稍前数日。集中纪年始于丙戌,乃道光六年,年二十八,至十八年戊戌,主人薨逝,年政四十。诗稿以二十二年壬寅止,则太清年四十四矣。其事实备见诗注,惟卒年无考。此集未知曾刊行否 明善主人诗曰《流水编》。尚有传本,记俟搜访。宣统己酉春日,珍重假观因题卷端,甘遁。
风雨楼本《天游阁集》前识语 冒广生
钝宦曰:少时闻外祖周季贶先生(星诒)言太清遗事綦哗,其后以计偕入都,与临桂王幼遐侍御(鹏运)论词,至满洲人有“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之语。幼遐藏词至多,独以未见渔樵二歌为憾,谓朱希真《樵歌》及太清《东海渔歌》也。太清为贝勒(奕绘)侧室,贝勒自号曰太素道人。前年余从後斋将军(溥侗)假得太素所著《明善堂集》,尝刺取太清遗事赋六绝,嘉兴沈子封提学(曾桐)亟嗟异之。今年春,黄陂陈士可参事(毅)得此册於厂肆,凡诗五卷,缺第四卷,词四卷,缺第二卷,中多割裂,盖当时未经写定之本。略为排此,间加考证,以诒好事。太清姓顾,或曰吴人,或曰顾八代之裔。宣统己酉七月。
风雨楼本《天游阁集》诗补按语 冒广生
钝宦曰:余录《天游阁集》竟,复从《国朝闺秀正始集》得其诗六首,皆集中所无者,不知编集时手自删去,抑在原缺之第四卷中耶?临桂况夔笙舍人周颐曾云,在京师地摊买得此集。夔笙顷流寓江南,无从借勘。《正始集》小传称太清字子春,有《子春集》,其集名亦与此异。
陈士可藏本《东海渔歌》题记 甘遁
甘遁邨萌校定天游阁词,曰《东海渔歌》者,旧凡四卷,中缺其一。而首卷篇叶特多,因分析之,以足四卷之数。别录一本中有《金缕曲 为阮相国题宋本<金石录>>>。其后段云:“南渡君臣荒唐甚,谁写乱离怀抱。抱遗憾、讹言颠倒。赖有先生为昭雪,算生年、特纪伊人老。”自注:“相传易安改适事,相国及静春居刘夫人辨之最详。”三复斯言,悄然兴感。夫以幽栖居士,遭泆女之讥,惠斋夫人,腾棋客之谤。才嫒不幸,大抵如斯。异代相怜,端在同病。如易安者,汴京故家,建炎命妇,流离多难,已愈四旬,喘息仅存,惟欠一死。庸讵蒙羞多露,腼汗下堂,跋彼谰言,徒乖雅道。敬援风人托兴之旨,以助前哲辩诬之论,后有览者,当鉴其衷。宣统纪元已酉三月京师寓庐写记。
西泠印社本《东海渔歌》序 况周颐
光绪戊子、己丑间,与半塘同客都门,于厂肆得太素道人所著《子章子》及顾太清(春)《天游阁诗》,皆手稿。太清诗楷书秀整,惜词独缺如。其后仅得闻《东海渔歌》之名,或告余手稿在盛伯希处,得自锡公子;或曰文道希有传钞本,求之皆不可得。思之思之,二十年于兹矣。
癸丑十月,索居海隅,冒子瓯隐自温州寄《东海渔歌》来,欹床炳烛,雒诵竟卷,低徊三复而涵咏玩索之。太清词得力于周清真,旁参白石之清隽,深稳沈著,不琢不率,极合倚声消息。求其诣此之由,大概明以后词未尝寓目,纯乎来人法乳,故能不烦洗伐,绝无一毫纤艳涉其笔端。
曩阅某词话谓:“铁岭词人,顾太清与纳兰容若齐名。”窃疑称美之或过。今以两家词互校,欲求妍秀韶今,自是容若擅长;若以格调谕,似乎容若不逮太清。太清词,其佳处在气格,不在字句,当于全体大段求之,不能以一二阕为论定,一声一字为工拙。此等词,无人能知,无人能爱。夫以绝代佳人,而能填无人能爱之词,是亦奇矣。夫词之为体,易涉纤佻,闺人以小慧为词,欲求其深隐沈著,殆无一二焉。吾友南陵徐君乃昌,刻《闺秀词》至百家,旁搜博采,几于无美不臻,而唯太清未备,亦遗珠之惜也。
末世言妖竞作,深文周内,宇内几无完人。以太清之才之美,不得免于微云之滓。变乱黑白,流为丹青,虽在方闻骚雅之士,或亦乐其新艳,不加察而扬其波;亦有援据事实,鈎考岁月,作为论说,为之申辩者。余则谓:言为心声,读太清词可决定太清之为人,无庸断断置辩也。
余有词癖,唯半塘实同之。曩在京师,搜罗古今人词,以不得渔樵二歌为恨事,宋朱希真《樵歌》及《东海渔歌》也。洎余出都后数年,半塘乃得《樵歌》刻之;今又十数年,而余竟得《渔歌》。而半塘墓木拱矣。嗟乎!一编幸存,九原不作,开兹缥帙,能无悁悁以悲耶!《东海渔歌》凡四卷,缺第二卷。曩阅沈女士善宝《闺秀词话》。得太清词五阕,录入《兰云菱梦楼笔记》。今此三卷中适无此五阕,当是编入第二卷者,则是第二卷亦不尽缺。惜乎不得与半塘共赏会也。上元癸丑仲冬,桂林况周颐夔笙序菸海上寓庐。
西泠印社本《东海渔歌》后记 况周颐
右词五阕,见钱塘沈湘佩女史善宝《闺秀词话》,适为三卷中所无,当是编入第二卷者。甲寅六月,蕙凤词隐记。
《东海渔歌》三卷,附补五阕,甲寅荷花生日校毕。各阕后间缀评语。太清词亦未即卓然成家,阅者能知其词之所以为佳,再以评语参之,则于倚声消息思过个矣。蕙风再记。
过录陈士可藏《东海渔歌》钞本题记 冒广生
况夔笙借此词排印,删改均出其手。又删去眉批,间于词后附其评语。至宋词目后余所跋语,乃将“钝宦”二字改作“周颐”,则盗名矣。此本当时未寄还,越三十八年乃复见之。钝宦冒广生,庚寅清明日年七十八岁记,时在上海。
顾太清《宋词选》目录(残)后记 冒广生
右太清所录《宋词》一卷,凡七十四首。诗集中有《选宋词三卷遂以词中七言句集为三十八绝》云云,知此卷亦是残稿也。为写目录一通,附《天游阁集》后,俾知作者抉择之旨所在。庚戌十月钝宦记。
词学季刊《东海渔歌》第二卷后记 龙沐勋
右太清(春)《东海渔歌》二,绍兴诸贞壮先生(宗元)旧藏,号称海内孤本者也。余从彊邨老人所假得录副。贞壮原跋云:“余既得其原稿,复移录此册,以便校印。”其书楼不戒于火,原稿恐早荡为飞烟,贞壮旋归道山,副本亦无从踪迹矣。往年况蕙风先生得《渔歌》二卷,存卷一、卷三、卷四,而缺卷二。当付西泠印社,用活字版印行,而为之序曰:“曩在京师,搜罗古今人词,以不得渔樵二歌为恨事。”又称:“太清词得力于周清真,旁参白石之清隽,深稳沈著,不琢不率,极合倚声消息。求其致此之由,大概明以后词,未尝寓目,纯乎宋人法乳。故能不烦洗伐,纯无一毫纤艳涉其笔端。曩阅某词话谓:‘铁岭词人,顾太清与纳兰容若齐名。’窃疑称美之或过。今以两家词互校,欲求妍秀韶令,自是容若擅长;若以格调论,似乎容若不逮太清。太清词,其佳处在气格,不在字句,当于全体大段求之,不能以一二阕为论定,一声一字为工拙。此等词,无人能知,无人能爱。夫以绝代佳人,而能填无人能爱之词,是亦奇矣。”蕙风论词,以重、拙、大为主,而于太清之作,备极推崇,可想见其格调之高矣。频年兵燹,旧籍日稀,今此残帙,既合刻未能,辄先揭载,以资流布,亦庶几稍弥蕙风之缺憾云。传闻日本铃木虎雄博士藏有《渔歌》六卷足本,不知视此奚如。合浦珠还,定在何日?聊志数语,以待后缘。癸酉仲夏沐勋附记。
竹西馆本《东海渔歌》序 王佳
丁丑春,老友庆博如先生出示国朝闺秀顾太清《天游阁诗集>>。因而录之。集后附词四阕,有况夔笙笔记,称太清词集名《东海渔歌》。求之逾十年不得。予窥见一斑,更思睹其全豹,向往之股,殆同况氏,然亦无从寻觅也。
庚辰六月,表弟张霈卿于齐君景班斋中假得《东海渔歌》词,为蕙风排印本。嗣又得朱彊邨钞本《渔歌》一卷。沉氏称四卷缺第二卷,附补遗五阕,朱氏本适足补卷二之缺。数日之间,于况氏未曾梦见者一并见之,可谓有美必合者矣,于是尽两日工,录副以归之。因念缥缃易散,已少留传,竹简久磨,颇难寻觅,忍使既合之璧,随故国以飘零,遗物之编,作空山之风雨也哉?爰用聚珍板合印一通,以贻海内同好,并以太清轶事数则,附诸卷首,以资街论。
传闻日本铃木博士藏有《渔歌》六卷。况氏疑《闺秀词话》所载之五阕,是编入第二卷者,今考钞本中与补遗重见者只二阕,余三首未载入。又《天游阁集》有《柳枝》十二首,冒钝宦注称此十二首有太清朱笔自注:“此词移入《东海渔歌》集。”今此四卷中亦未见此十二首,是此外犹有遗帙也。海外有《渔歌》六卷,其信然欤?尚冀旦暮遇之,俾成足本,是又予所私幸者也。辛巳首夏,王佳寿森于竹西小隐。
钞配本《东海渔歌》题序 李一氓
清顾春(女)撰,四卷。木活字本三卷,钞配一卷。顾词在清代仅有极少传钞本,徐乃昌汇刻清《闺秀词》时,亦未见刊入。况夔笙一九一三年得钤本,缺第二卷,一九一四年由杭州西泠印社以木活字排印发行。余藏此本。王佳毒森一九四零年得朱祖谋钞本一卷,恰为第二卷,遂加三卷于一九四一年铅印发行。齐燕铭有藏本。一九七七年假得,依活字本规模,框行为同一式,用罗纹纸墨印钞配第二卷,遂成全帙。
书前,余倩潘絜兹同志写作者图像一幅。后悉启功先生藏作者“听雪小照”——作者有《金经曲》一阕,自题此图,再倩絜兹同志重橅一过,置于第三卷之首。书分订二册,重加装整,复护以锦套,甚阔矣。《香珊瑚馆词》载:“家藏善孚斋‘王孙乘槎载妓图’,中有天游老人(即顾春)《齐天乐》一阕,为集外之作。”兹转录于次:“众香国里香风起,灵槎御风而下。天女腰肢,维摩眉宇,闻是王孙自写。欲何为也?有百八牟尼,一函般若。不著纤尘,屏除一切更娴雅。 本来心在云水,现官身说法,恁般潇洒。不染峰峦,不增泉石,一片青天光射。翠鬟娇姹。岂谢傅东山,管弦游冶。载个人儿,散天花侍者。”此词意味,与《渔歌》合调,当为顾作,惜况、王均未留意,补刊入卷。况刊补入之五词,见沈善宝《闺秀词话》,仅两阕在第二卷,多出三阕,以此,集外《补遗》,应为四阕也。杨钟义《白山词介》。选录奕绘词十二首,而不及顾词,不知何故。复见王世襄同志藏有“天游阁”古琴一张,为顾氏原物,记之可补太清轶事。
李一氓钞配本《东海渔歌》题跋 齐燕铭
顾太清词集《东海渔歌》。诗集《天游阁集》,初未有刊本。一九零九年即宣统元年己酉,黄陂陈士可(毅)得两稿于北京厂肆,诗五卷“缺第四卷,词四卷”缺第二卷。冒鹤亭(广生号钝宦)钞得后,以诗集第五卷前半析出,聊补第四卷之缺,并加考证,付风雨楼以铅字排印。越四年,以词集寄况夔笙(周颐号蕙风),次年况复据沈善宝《闺秀词话》所载五首,辑为《补遗》付西泠印社以木刻活字排印,原缺第二卷仍之。一九四一年王寿森(佳)得朱彊邨钞本《渔歌》一卷,适足补原第二卷之缺,又辑近人笔记有关太清者为《太清轶事》一卷,附集排印。一氓同志见而喜之,乃出所藏西泠排印木,倩人钞配第二卷,并录王序及所辑轶事于后。又《天游阁集》迻录《柳枝词》十二首于《补遗》之后。此十二首者,太清在集中自注移入《东海渔歌》云。至此,《东海渔歌》乃成今日所见最完善之本,一氓可谓好事者矣。
论有清一代词人,向以太清与纳兰并称。余尝以为容若词自秀雅,而太清之真淳本色,则非容若所及。况蕙风云:以格调论,似容若不及太清,可称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