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藏
- 剧曲
- 东海渔歌
东海渔歌
太清为贝勒奕绘侧室,生于清嘉庆四年己未(一七九九年),卒年不详。考《诗集》注明年月者,最后为壬寅夏四月二十二日。壬寅者,道光二十二年(一八四二年),则卒年当在此后,约五十余岁。太清或云吴人,或云顾八代之后(满洲镶黄旗伊尔根觉罗),或云鄂文端(鄂尔泰)曾孙女,姓西林觉罗氏,幼经变故,养于顾氏。疑莫能明。考太清词《清平乐 谢人赠芸苔菜》序云:“不食此味已二十六年矣!”芸苔俗名金花菜,上海人谓之草头,江南甚多。“五 四”时代以前,京中绝无此物。又《定风波 谢人赠蜜清荔枝》云:“二十七年风景变,曾见连林闽海野人家。”阅此,则太清十岁左右,不仅在江南,而且亦曾游闽海。又奕绘词《浣溪沙》:“此日天游阁里人,当年尝遍苦酸辛。”又云:“旷劫因缘成眷属”云云。则“幼经变故”之语,似亦可信,特不详其经过耳。
奕绘号太素,为清高宗第五子荣纯亲王永琪之孙,荣恪郡王绵亿之子,与太清同年生,卒于道光十八年戊戌(一八三八)。府邸在太平湖,今中央音乐学院,即其旧址。奕绘正室妙华夫人,以一八二九年卒。《天游阁集》有“载钧以长子承袭贝子,行颇乖忤”,似即妙华所生。太清生三男三女(按:应为三男二女):男载钊、载初、载同,同夭疡;女孟文(按此不为太清所生)早嫁,次叔文、以文。太素卒后,太清不得于其姑,被遣出府。《天游阁集》有诗,小序:“七月七日先夫子弃世,十月二十八日奉堂上命,携钊、初两儿,叔文、以文两女移居邸外,无所栖迟,卖金凤钗,购得住宅一区(另诗注在西城养马营)。赋诗记之。”诗云:“仙人已化云间鹤,华表何年一再回。亡肉含寃谁代雪?牵萝补屋自应该。已看凤翅凌云去,剩有花光照眼来(原注:此宅庭中海棠最多)。兀坐不堪思往事,九回肠断寸心哀。”“亡肉含寃”见《汉书 蒯通传》。里妇夜亡肉,姑以为盗,怒而逐之。以后邻母代雪,遂呼妇还。世传龚定庵事,涉及太清。况周颐所谓:“末世妖言竞作,深文周纳,宇内几无完人。以太清之才之美,不得兔于微云之滓。”“亡肉含寃”,岂指此事欤?太清文字交游极广,集中为人题诗、作画,时有所见。闺友之外,并世名流亦时有唱和,旧社会岂能容此。集中《金纽曲 为阮芸台题宋本<金石录>》有句:“更谁究、妖言颠倒,赖有名言为昭雪。”(阮文有辩李易安事)亦有感而言也。大凡中国文人,于女子有才智者,率好造作蜚语,肆意诋诬而后快,前有易安,后有太清,是其著者。漱玉尚有俞理初为之辩诬,考证极详;太清事,尚未见有援据实事为之申辩者,亦憾事也!
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一氓钞补本装成后,属题数语,因拉杂书之,请正。 燕铭
奕绘《明善堂集》,北京图书馆有其书,钞本八册。闻之叶遐庵。《南谷樵唱》(变绘词集),亦藏陈士可家。陈书于全国解放后,悉归中国科学院,不知其书尚在否?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九日又识。 燕铭
李一氓钞配本《东海渔歌》题跋 王爱兰
《国朝闺秀正始集》、《兰闺宝录》二书,乃先曾祖见亭公讳鳞庆助其母恽太夫人,汇集清代之养诗词书画诸女名流者也。恽太夫人名珠,字星联,一字珍浦,山自恽南田家,素秉南田翁家法,善书画,诗词亦佳,与太清女史往还甚密。曾祖见亭公道光年任江南河道总督,足迹遍宇内,著有《鸿雪因缘图记》诸书。此书每篇后皆附一图,为当时名手贺焕文所绘,其中载有助其母汇编《国朝闺秀正始集》、《兰闺宝录》之篇。绘集中,载有太清女史之传略。一氓李公雅好诗词,搜藏甚富,当亦收有以上诸书也。所考太清女史旧址,原为清高宗第五子荣纯亲王永琪之府邸,光绪朝改为醇贤亲王奕譞之府邸,位太平湖之东岸,德宗诞生于此府邸。按前朝之成例,醇贤亲王迁于什刹后海北岸,即惯称为摄政王府者,今乃卫生部等所在地,内子溥韫娱及其兄溥仪即出生于此府。因与太清女史旧址及吾两家素有源缘,故题数语于后。 一九七八年元月,爱兰题记。
李一氓钞配本《束海渔歌》题跋 茅盾
无锡王西神(余与王为商务印书馆编辑所同事),江浙骚客,竞相推许,认为能手。王之词,常见于当时王所编之《小说月报》。西神辑有《清闺秀词捕遗》。未刊行。藏有铅字排印本《东海渔歌》残本,仅第一卷之半,西神视为至宝。今读一氓兄所得西泠印社活字本,并钞配第二卷,辑录王序及太清轶事若干则,幸得诵读,快何如之!一九七八年二月二十日,茅盾。
李一氓钞配本《东海渔歌》题跋 周叔弢
清代木活字本,始于乾隆年武英殿聚珍版,继之者不下千余家。辛亥革命以后,西泠印社最为有名,字仿赵宋,宣纸徽墨,光彩夺目,超越前人。一氓同志出示此书,卷二手钞补足,卷首摹词人小照,益为此书增色。拜读数过,欢喜无量,谨志岁月于后云。一九七九年八月周叔弢,时年八十有九。
词学季刊《写春精舍词》后记 季刊编者
右奕绘《写春精舍词》一卷,戴亮吉先生(正诚)藏手稿本。本刊所载《东海渔歌》作者太清西林春,为奕绘侧室。奕绘亦号太素道人,著有《子章子》。《渔歌》经王半塘、况蕙风诸先生之揄扬,已大显于世,而奕绘词乃湮没无闻。今得此本,庶几双壁。承戴君录副见寄,合并附志谢忱。编者附识。
生平事迹辑录
国朝闺秀正始集
顾太清,字子春,汉军人,多罗贝勒奕绘侧室,著有《子春集》。按贝勒别号幻园居士,工诗好学,尤精内典。(恽珠)
名媛诗话
满洲西林太清(春),宗室奕太素贝勒继室,将军载钊、载初之母,著有《天游阁诗稿》。才气横溢,挥笔立成,待人诚信,无骄矜习气。吾入都,晤于云林处,蒙其刮目倾心,遂订交焉。则诗有“巾帼英雄异俗流,江南江北任遨游。萧条行李春明路,半载新诗半载愁”之句。此后倡和,皆即席挥毫,不待铜钵声终,俱已脱稿。《天游阁集》中诗作,全以神行,绝不拘拘绳墨。《题画桃花》云:“柳半垂条草半芽,轻寒轻暖欲烘霞。瑶池自有三千岁,错被人呼薄命花。”《中秋寄仲兄》云:“茫茫四海少朋俦,应似东坡念子由。今岁秋来寒特早,西风和泪寄羊裘。”《题桃源图》云:“一棹春波去路深,夕阳又下碧山岑。重来纵有渔郎问,满涧桃花无处寻。”《自题梅花》云:“风帷小影抱寒梅,忽讶低枝近水开。不许飞花惊鹤梦,月明人逐暗香来。”《游山归答六女叔文》云:“十二十三偏落雨,月明十五涨溪流。贪看秋色归来晚,竟作南山十日留。”《雨后游敬业湖》云:“一泓积水绕灵祠,荷叶荷花香满池。稽首潮音观自在,莫教花叶两离披。”(原注:湖上有祠曰“汇通”,有阁曰“潮音普觉”。)“雨后湖光事事幽,绿杨风软似清秋。永天阔处荷花少,照见当年帝子楼。”(原注:湖南岸临庄敬公主妆楼。)佳句如《瓠□(娄+瓜)》云:“长柄几经劳画手,细腰不待减宫厨。”《次夫子儿示原韵》云“下愚富贵萌骄念,上善工夫好读书。”《经先茔有感》云:“大字已无书屋匾(原注:丙舍有先文端公书‘双藤书屋’),长松半隐墓门墙。”《祝夫子四十寿》云:“万言诗句垂千古,一气洪濛合大钧。”《送钊儿往完县勘地》云:“饱看山水多加饭,乍历程途要早眠。”《海淀车中口占》云:“一条官路朝初散,五月新蜩耳乍明。”《雨中用清闷阁韵》云:“野卉短垣纷落瓣,瓦盆积水小生波。”《梦中得句》云:“种桑未必能供茧,树蕙无非暂养心。”太清诗结句最峭。如《寒江》:“最忆富春滩上客,一竿无恙老羊裘。”《秋柳》云:“难禁最是潇潇雨,冷到红阑第几桥。”妹霞仙(旭)有《延青草阁诗草》。壬寅上巳后七日,太清集同人赏海棠,前数日狂风大作,园中花已零落,诸君即分咏盆中海棠。霞仙是日未到,次日寄四诗至,颇堪压倒元白。
太清之倚声,有《东海渔歌》四卷,巧思慧想,出人意外。《惜分钗 咏空冲》云:“春将至,睛天气,消闲坐看儿童戏。借天风,鼓其中,结彩为绳,截竹为筒。空!空! 人间事,观愚智,大都制器存深意。理无穷,事无终,实则能呜,虚则能容。冲!冲!”《浪淘沙 春日同夫子慈溪纪游》云:“花木自成蹊,春与人宜。清流荇藻荡参差。小鸟避人栖不定,扑乱杨枝。 归骑踏香泥,山影沈西。鸳鸯冲破碧烟飞。三十六双花样好,同浴清溪。”《醉翁操 题云林湖月沁琴图》云:“悠然,长天,澄渊。渺湖烟,无边,清辉怅望兮婵娟。有美兮飞仙,悄无言。扬袖促鸣弦,照垂杨素蟾影偏。 羡君志在,流水高山。问君此际,心共山闲水闲。云自行而天宽,月自明而露漙,新声和且圆。轻徽徐徐弹,法曲散人间,夜深香霭非麝兰。”《南柯子 山行》云:“絺綌生凉意,层舆缓缓游。连林梨枣缀枝头。几处背阴篱落挂牵牛。 远岫云初敛,斜阳雨乍收。牧踪樵径渐深幽。昨夜骤添溪水软绕村流。”《早春怨 春夜》云:“杨柳风斜,黄昏人静,睡稳栖鸦。短烛烧残,长更坐尽,小篆添些。 红楼不闭窗纱,被一缕、春痕暗遮。澹澹轻烟,溶溶院落,月在梨花。”
已亥秋,余与太清、屏山、云林、伯芳结“秋江吟社”,初集“牵牛花”,用《鹊桥仙》调。太清结句云:“枉将名字列天星,任尘世、相思不管。”云林云:“金风玉器夕逢秋,也不见、花开并蒂。”盖二人已赋悼亡也。余后半阕云:“花擎翠盏,藤垂金缕,消受早凉如水。红闺儿女问芳名,含笑向、渡河星指。”虚白老人大为称赏。(沈善宝)
天咫偶闻
八旗人才,国初最盛,乾嘉而后已少逊矣。余思辑刻八旗人著述,曾记书目一纸,闺秀著作内有顾太清《子春集》。
太平湖在内城西南隅角楼下,太平街之极西也。平流十顷,地疑兴庆之宫;高柳数章,人误曲江之苑。当夕阳衔堞,水影涵楼,上下都作胭脂色,尤令过者流连不能去。其北即醇邸故府。(震钧)
栖霞阁野乘
奕绘号太素,为荣恪郡王绵亿之子,封贝勒,有《明善堂集》。侧福晋即太清西林春,著《天游阁集》者也。太清姓顾,吴门人,才色双绝。贝勒性爱才,座客常满。其管宗人府时,龚定庵为宗人府主事,常以白事诣邸中,贝勒爱其才,尊为上宾,由是得出入府第,与太清唱和。太清尝与贝勒雪中并辔游西山,作内家装,于马上拨铁琵琶,手白如玉,见者咸谓王嫱重生。又贝勒所作词名《西山樵唱》,太清词名《东海渔歌》。(孙静庵)
紫藤馆诗草
《哭砚》云:余家有罗纹砚,乃本生显妣爱新觉罗伯夫人之所遗。……砚乃匳中物也。方四寸有余,青质白纹,背有铭二。其太素道人,乃先外祖多罗只勒讳奕绘;太清道人,外祖母西林夫人也。砚在余家六十余年,乃于宣统元年六月初十日黄昏时,为奴子祥儿失手坠地,伤其一角,声如细磁,脆如玻璃。余闻之痛惜己极,不觉自批己之颊曰:“此非奴之过也。”因作诗以哭之。(自注:外祖母性西林觉罗,鄂文端公之族人,幼育于姑母顾氏家,故又姓顾。)诗云:“呜呼砚兮,与君不永终兮。实吾母之所赐兮,其伤心为何如兮。砚兮砚兮,予终身不能释然矣。”(敦礼臣)
书太清事
太素贝勒(奕绘),荣纯亲王(永琪)之孙也。风流文采,结识名流。侧室顾太清氏,才华绝世,所为词曰《东海渔歌》,与贝勒之《西山樵唱》,取名对偶。闺房韵事,堪媲赵管。乃世传龚定庵自珍事,多涉及之。且有举定庵诗词以证之者,扑朔迷离,语殊无据。定庵文人,狂放不羁,或其幻想偶寄,因成蜚语。市虎三人,流为掌故。遂使一代词人,蒙诬地下。其与易安居士相同,不仅才华已也。至其身世,尤传说纷纭,或言铁岭,或谓吴越,莫衷一是。而其所以名西林春,知者尤鲜。盖太清本鄂文端公(尔泰)曾孙女,西林觉罗氏。幼经变故,养于顾氏。顾氏为荣邸之包衣人,遂被选为侧辐晋。及贝勒卒后,抚孤成立。杨鉴资姻叔(名涑,雪桥老人锺义哲嗣)云:“某公髫龄曾亲见之。于同末光初之际,时已垂老。”则大归之说,荒诞不经,当无辩也。甲子后,雪桥老人始闻其始末于贝勒后人恒公名煦者,与世传不同如此,可谓信而有徵。今墓在西山南谷,附于太素贝勒园寝。其署复姓西林,名春,正复姓之一证也。(载《词学季刊》第一卷第四号补白。曼殊启功)
雪桥诗话
潘绂庭先生《赠子章贝勒奕绘》云:“昨承高轩过,今登大雅堂。诗宗韩吏部,篆学蔡中郎。爱士论真品,观书味古香。玉台仙眷属,韵事共流芳。”谓太清夫人工诗画也。太清顾氏,字子春,有集。贝勒为荣纯亲王孙。荣府尝自制真松烟墨,光黑迥异徽制。姚文僖诗:“荣王好古法古制,支竈爇松成麝气。千槌万杵苦费功,工多质良自矜贵。持磨古砚昵相受,浓不增胶清自黝。含睛点漆妙各臻,元乌玉金世稀有。”(杨锺义)
清词玉屑
龚定庵识太素贝勒,因得与太清以诗唱和。其诗所谓“一骑传笺朱邸晚,临风递与缟衣人”者,世遂有窥帘赠枕之疑。固不足按。
太清春,吴人,侍太素为侧室。每相从,并辔游西山,多倡随之什。而其集罕传,十年前于友人处见有《东海渔歌》、《西山樵唱》合刊,审为近人所得钞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