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艺藏
- 草木鸟兽虫鱼
- 猫乘
猫乘
又:晋太元中,瓦宫佛图前,淳于矜送客至石头城南,逢一女子,美姿容,矜悦之,二情既和,便结为伉俪。经久,养两儿。有猎者过,狗突入×,妇儿并成狸。
《花木鸟兽集类》:晋乐广为河南尹,先是河南官舍多妖怪,前尹皆不敢处正寝,广居之不疑,见墙下有孔,掘墙得狸杀之,其怪遂绝。(亦见传子。)
《搜神记》:刘伯祖为河东太守,所止承尘上有神,能语,每诏书下,必预告消息,伯祖以羊肝啖之,醉而现形,乃一老狸。
《异闻录》:王度至程雄家,新受寄一婢,颇端丽,名曰鹦鹉。度疑其精魅,引镜逼之,化为老狸。
《志奇》:句容县民黄审,耕于田,有妇人过之,日日如此。审疑焉,以长镰斫其所随婢妇化为狸走去,视婢乃狸尾耳。
《文昌杂录》:资阳县民支渐,葬母,自负土成坟,有夜狸来看上土,久之方去。
《盤山志》:野狸能食,狸故山中之猫,难蓄。
《本草纲目》:灵猫,一名灵狸,或作蛉狸,一名香狸,一名神狸,《星禽真形图》有心月狐,其神狸乎。
《酉阳杂俎》:香狸,有四外肾。
《异物志》:灵狸一体自为阴阳,刳其水道,连囊以酒,洒阴干,其气如麝,杂入麝香中,罕能分别。(陈藏器曰:灵猫生南海山谷,状如狸,自为牝牡,其阴如麝,功亦相似。
《西域记》:黑契丹出香狸,粪溺皆香如麝气。
《丹铅录》:香狸,文如金钱豹,此即《楚词》所谓“乘赤豹兮载文狸”。王逸注为神狸者也。《南山经》:亶爰之山,有兽焉,状如狸而有髦,其名曰类,自为牝牡,食者不妒。补注云:土人谓之香髦。《列子》亦云:亶爰之兽,自孕而生,曰类,疑即此物。
《唐本草》:灵猫,肉味甘温,无毒。
《枕中记》:灵猫阴,烧灰酒服,治一切游风。
《蜀本草》:灵猫阴,治尸疰及痔瘘。
《锦囊秘览》:灵猫阴,治噎病不通饮食。
《兽经》:狸有一种,面白而尾似牛,名玉面狸,又名牛尾狸,人家捕畜之,鼠皆帖伏,不敢复出。(张揖《广雅》同。)
《霏雪录》:玉面狸,谓之风狸,止食山果而乘风过枝,甚捷,其肉胜他狸,糟食尤佳。(李时珍曰:大能醒酒。)
《食治本草》:玉面狸,喜食百果,又名果狸,冬月极肥,为山珍之首。
《武林旧事》:市楼中有卖玉面狸者。
《杨诚斋集》:野人有为予生得牛尾狸者,献诸丞相周益公侑以长句,云山童相传,皂衣郎字曰季狸氏,奇章。(苏辙牛尾狸诗:首如狸,尾如牛。曾几牛尾狸诗:生不能令鼠穴空,但为牛后亦何功。吴省钦果狸诗:狸首歌斑然,而何白其面。)
《渑水燕谈》:×狸,产契丹国,形类大鼠,而足短,极肥,其国以为殊味。(《古今诗话》:貔狸,如鼠而大。)
《梦溪笔谈》:貔狸,味如豚肉而脆。
《画墁录》:南使至契丹,见毕秘供毗黎邦十头。毗黎邦,大鼠也,状如猪×,或云毗黎即貔狸。
《家世旧闻》:貔狸极肥腯,为隙光所射,即死,亦竹【犭留】獾狸之类耳。
《兽经》:南山有兽名风狸,如狙,眉长好羞,见人至低头,无人至乃于草中寻摸,忽得一草茎,折之,长寸许,窥树上有鸟集,指之,随指而堕,因取食之。
《卫生简易方》:风狸,亦猫类也。
《本草拾遗》:风狸,生邕州,似兔而短,栖息高树上,俟风而吹至他树,食果子。
《天南行记》:至正二十六年,安南国进皇后方物,状有风狸一头。
《本草纲目》:风狸生岭南及蜀西山林中,其大如狸,其状如猿猴,其目赤,其尾短如无,其色青黄而黑,其文如豹。或云一身无毛,惟自鼻至尾一道有青毛,广寸许,长三四分。其尿如乳汁,其性食蜘蛛,亦啖薰陆香,昼则蜷伏不动如猬,夜则因风腾跃甚捷,越岩过树,如鸟飞空中。人网得之,见人则如羞而叩头乞怜之态。人挝击之,倏然死矣,以口向风,须臾复活。惟碎其骨、破其脑乃死。
《蜀本草》:风狸脑,酒浸泡服,愈风疾。
《桂海虞衡志》:风狸鸟,治大风疾。(陈藏器曰:治诸风。)
《十州记》:风生兽,刀斫不入,火焚不焦,打之如皮囊,虽铁击其头破,得风复起;惟石菖蒲塞其鼻,即死。取其脑和菊花服,至十斤,可长生。
《岭南异物志》:风母常持一杖,飞走悉不能去,见人则弃之。人取以指物,令所欲如意。(韵石斋笔谈作【犭风】母,李时珍曰:风生兽,风母平×【犭吉】【犭属】,皆风狸也。平×,见《广州异物志》,【犭吉】【犭属】,见《酉阳杂俎》。)
《海录碎事囊》:狸出贺州,青黄,食果实,其香如麝。
《方舆胜览》:海狸出东海上,逢人则化鱼入海。
《本草纲目》:登州岛上,有海狸,狸头而鱼尾。
《太平寰宇记》:×似狸,能捕鼠。
《博物志》:虎仆,一名九节狸,毛可为笔。(杨慎曰:一名九节狐。)
《通雅太平御览》:有鼠郎邢×,以鼷为鼠狼。《夏小正》有鼷鼬,即鼠郎也,今曰狼猫,江北曰黄鼠狼。按,《玉篇》:【鼠石】鼠,头似兔,尾有猫,黄黑色,此状即狼猫也。
《东西洋考》:印度国,猫有肉翅,能飞。
《物类志》:唐时波斯伊嗣候遣使献“活耨地”,形类鼠,青色,长八九寸,能入鼠穴取鼠。
《七修类稿》:俗以事不尽善者,谓之“三脚猫”。嘉靖间,南京神乐观道士袁素居,果有一枚,极善捕鼠,而走不成步,循檐上壁,如飞也。
《辍耕录》:张明善《讥时》(水仙子)云:三脚猫,渭水飞熊。
《五灯会元》:三面猫,奴脚踏月。
卷六
【杂缀】
《旧唐书》:李义府笑中有刀,温柔而害物,故人谓之“李猫”。(《新唐书》曰:号曰人猫。)
《南唐书》:李德来(一作柔)善伺人阴私,人号“李猫儿”。
《朝鲜史略》:朴仁平,以奸巧得幸,时人目为“人猫”。
《集仙传》:唐僖宗时,应靖弃官学道,眼光如猫。
《坚瓠集》:唐虞怀,慎好视地,人目为“觑鼠猫儿”。
《宋史》:郭忠恕,逢人无贵贱,辄呼猫。(《十国春秋》及苏轼《郭忠恕画赞》皆作“口称猫”。)②
《清波杂志》:章惇将死,化为猫。
《管窥小识》:嘉兴贡院内,有魅如猫。
《滇黔纪游》:宾川州,瘴气浓时,妇女或变为猫。
《峝豀纤志》:××,近水居,能变猫,夜入人家。
《赤嵌笔谈》:台湾番女,幼时多以猫名之。
《方舆纪要》:回回人,象鼻猫睛。
《一统志》:金华洞有一石猫,其额有珠。
《悬笥琐探》:四川有兽,似猫而小,名曰石虎。
《瀛涯胜览》:哑鲁产飞虎,大如猫。
《山海经》:阴山有兽如狸,曰天狗,音如猫。
《白泽图》:粪神名白虎,状如猫。
《徐氏笔精》:瓦猫好险,檐前兽。
褚仁获《坚瓠集》:有咏无锡纸糊猫诗。
《癸辛杂识》:船具,有铁猫儿。
《陈定宇文集》:木猫赋云:惟木猫之为器兮,非有取于象形。设机械以得鼠兮,配猫公而借名。
《杜阳杂志》:韩志和能刻木作猫儿以捕鼠,置关捩于腹内,机巧入神。
《武林市肆记•小经记》:有竹猫儿。
《贵耳录》:学舍燕集点妓,专有一等野猫儿充报。
《鉴戒录》:陈裕咏浑家诗:骨子猫儿尽唱歌。
《祐山杂说》:嘉兴宣公桥失火,黄湛泉舟泊桥下,望见火中一物,如猫,火愈炽,其物愈大。
《奇疾方》:猫眼睛疮,似猫儿眼,多吃鸡鱼自愈。
《名医别录》:枣猫,树上飞虫也。(《女红余志》:仙蜂,形如猫。)
《田夫书》:斑猫,亦名斑蝥。
《宝藏论》:泽漆,一名猫儿眼睛草,以其叶圆而黄绿,颇似猫眼也。(亦见《土宿真君造化指南》。)
《救荒本草》:蔬类,有猫耳朵,形似猫之耳,可蒸食。(《野菜谱》:“猫耳朵,听我歌:今年水患伤田禾,仓廪空虚鼠弃窠,猫兮猫兮将奈何。”)
《本草衍义》:枸骨,又名猫儿刺。(×××××刺,即枸榾。)
《广西通志》:黍属,有红猫蹄,有白猫蹄。
《群芳谱》:猫竹,又名猫头竹,其根如猫头。(洪适有《猫头竹》诗。)
《筍谱》:有緜猫日华,诸家本草有猫蓟。
《谈荟》:理宗穿云琴,金猫睛为徽,龙肝石为轸。
《砚谱》;端人谓石嫩则多眼,眼之别,有猫眼。
《方舆胜览》:细兰国出猫眼石,莹洁明透,如猫眼睛。
《辍耕录》:猫睛石,中含活光一缕。(徐岳曰:猫眼、龙睛,皆珍玩也。)
《香祖笔记》:武林金编修家,有猫眼宝石,其睛正文则如一线,过午即圆。
《格古要论》:猫睛出南蕃,性坚,黄如酒色。睛活者,中间一道白横搭转侧分明。猫儿眼睛一般者为好,若眼散及死而不活者,或青黑色者,皆不奇。大如指面者尤佳,小者价轻宜相嵌用。(《坤舆图说》:伯西尔妇人,凿颐嵌猫睛。)
《武夷山志》:猫儿石,卧伏如猫。
《黄山志》:猫石,在莲花洞,两耳竖,尾背俱全。
《太平寰宇记》:象州猫儿山,形状如猫。
《元史》:播州有木猫洞,《辍耕录》:播州有猫儿垭。
《一统志》:镇宁州,有猫儿河。
《陕西通志》:有猫儿堡。又:天河县有猫溪水。
《贵州通志》:贵筑县有金猫捕鼠山。
《舆地记》:池州有猫儿溪。
《使署问情》:台湾番,有猫儿千社。
《蜀道驿程记》:有猫儿峡。
《梦梁录》:临安有猫儿桥巷。
《江南通志》:邳州有猫儿窝。
《广舆记》:大同有猫儿庄。
《林屋民风》:太湖中有猫儿山。(亦见图书编。)
《明史纪事本末》:广东有猫尾港,四川有猫儿冈,塞外有猫儿庄,外国传有合狸里。
《台湾府志》:女未嫁者,另居一舍,曰猫邻。
《分门琐碎录》:金人谓干事不净曰猫儿头生活。
《辍耕录》:院本名目,有莺哥猫儿,又有变猫。
《武林旧事》:曲牌名,有琥珀猫儿坠。
《官本杂剧》:段数,有变猫封铺儿。
《乾淳舞队品目》:有猫儿相公。
《潜居录》:俗称赘婿曰野猫,谓衔妻而去也。
【图画】
《幻寄》:顾虎头,依样画猫儿。
《五灯会元》:祖庵主偈云:明朝依样画猫儿。
《十国春秋》:前蜀刁光,工画猫。
《宣和画谱》:唐刁光,有《桃花戏猫图》《竹石戏猫图》《药苗戏猫图》《子母猫图》《子母戏猫图》《群猫图》《猫竹图》《儿猫图》。
又:韦无忝有《山石戏猫图》《葵花戏猫图》。
《春雨杂述》: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其下一猫,永叔未知其精妙。丞相正肃吴公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丛。何以明之?其花枝敷妍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睛也。”
《广川画跋》:边莺作《牡丹图》,而其下为人畜小大六七相戏状,沈存中言,有辩日中花者,猫睛中有竖线,世且信之,目中竖线,帖画殆难矣,×名最显,而于猫睛中不能为竖线,想余工决不能然。
《宣和画谱》:五代道士厉归真,有《猫竹图》。
又:李霭之画猫最工,世之画猫者,必在于花下,而霭之独在药苗间。今御府所藏,有《药苗戏猫图》《醉猫图》《药苗雏猫图》《子母猫图》《戏猫图》《小猫图》《子母猫图》《×猫图》。
又:郭乾晖有《猫图》,郭乾祐有《顾蜂猫图》。
又:五代黄筌有《牡丹戏猫图》《戏猫桃石图》《捕雀猫图》《逐雀猫图》《山石猫犬图》《竹石小猫图》《蝼蝈戏猫图》《子母戏猫图》《子母猫图》《食鱼猫图》。
米芾《画史》:黄筌画狸猫,×××甚工。
《画继》:阿阳陈与权家,有黄筌《牡丹驯狸图》。
米芾《画史》:何尊师,以画猫专门。凡猫之寝觉行坐,聚戏散走,伺鼠捕禽,泽吻磨牙,无不曲尽猫之态度。今御府所藏,有《葵石戏猫图》《山石戏猫图》《葵花戏猫图》《葵石群猫图》《子母戏猫图》《苋菜戏猫图》《子母猫图》《薄荷醉猫图》《群猫图》《戏猫图》《醉猫图》《石竹戏猫图》。
《尊生八笺》:何尊师画猫,则鼠潜避。(《云烟过眼录》:何尊师,或是黄字之讹。)
《图绘宝鉴》:朱靳,青绛之驿卒也,画猫能逼鼠。(杨维桢《图绘宝鉴》序:如画猫者,张壁而绝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