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笃相法

  刚不孤
  神刚者。为威严持重之态。多才智而勇毅。多出名将治世之材。主有开国拓地之功。如孤宇则为孤僻偏骄之态。神刚而孤。则有功亏一篑之不善后。故以刚而不孤为合法。
    公笃曰。达摩为西域印度人。六朝时渡江。传道东土。其人博学多材。深通幻术。故有一苇渡江之说。又精性命长生术。及拳术。故至中国传教。有分类而立门。各系道统焉。至于相法。可谓中兴之祖师。凡风鉴读达摩五来法。即医家读黄帝内经。乃引经据典之根据。凡读麻衣相法。如医家读仲景六经。此分经别纬之关键。余考相法。虽出于轩辕氏之臣风后氏。此风鉴之名。实因风后氏鉴定之意也。自秦代火焚各书以后。相学之书亦绝。故汉唐以来。偶有谈相之人。而无书籍可考。故达摩初入中国。为六朝时。尚无相法之书。至五代时。达摩复入中国始得麻衣而传其五来相法五篇。故达摩以前。皆半枝半解。既无纲领之分。又无轻重之别。无书可阅读。无法可研究。自达摩以后。相学可稽考。而法亦日益阐明。此嫡派之溯源也。今观其第一章之相神。仅二十一字。尚属余之增加下十四字。其原书仅上七字。而其中包括极深。又简捷。又深奥。故非他书所能及也。麻衣之法。虽是相法正宗。而两相比较。则弱于达摩之处太多。讯以此二十一字深思。均含有最玄妙之处。上包括天道之盛衰厚薄。下包括人事之吉凶祸福。故余另加傍注。以便阅者注意。不可模糊读过去。方知达摩相法之高深精微。不愧为相法之祖师焉。
  第二法相目之形七则。
  秀而正
  目秀主聪明而多才智。即清秀之谓。然其形必端正。故以秀而正。方从正途上去。其行孝弟。其务清名。其才智从正面上用。如秀而不正。则才偏自用。智邪乱伦。为相法之忌也。
  细而长
  目形细则收藏其神。而不浮露也。长则为凤目之形。主大贵。故麻衣有河日之说。此司马宣王之自顾其耳。而与普基。细而不长。虽贵亦属小品。终非大器也。故以细而长为 合格。
  定而出
  目定为聚光充足。而能发扬也。凡目定者。有远志大志之兆。充足者。有精神大寿之兆。加以发扬有威。则事业能达到。机会有遇合。故以定而出为合法。定而不出。虽有大志。而终不遇合也。
  出而入
  目出而扬威。人而敛神。此言有才智而不露于表面。以实际为用也。如出而不入。则有招嫉结怨之暗害。以阻其事实。故以出而能入为合格。不浮荡而无偏好之瑕也。
  上下不白
  目形以黑多白少为吉。白多黑少为凶。故以目浮四白。主凶死而失败。及刑人丁而孤苦。如上浮白而下不白。主心乱而奸贪。如下浮白而上不白。主骄傲而妄举。故以上下不白为合法。
  视久不脱
  目神以久视而神愈充为吉。愈久视而光咬洁有威。其禀受之气厚。主寿而贵禄。如视久而脱。其光渐缩而怯。其人心性不持久。亦寿弱禄少。中道挫折。故以视久不脱为合法 。
  遇变不耗
  人处忧患之时。而其形必变。何况危险不耗其元神元气乎。此王守仁不得时而遇虎。其形静神定。而如常态。不耗神。不变形。后为将相。兼享盛名。凡危险而不耗变者。大贵之格也。
    公笃曰。眼目之形。其法颇多。尚不止此七则。而达摩以此七项。为包括各法之纲目。其精微之处虽多。兼并者亦不少。此皆由个人推想。两执用中可也。故其法仅二十四字。而富贵贫贱寿夭。吉凶祸福悔吝。正直公平。险恶阴毒。皆全备之矣。此种相法。可谓一字一珠。至于柳庄衡真。当愧死无地矣。
  第三法全身测量分数。
  头面七分 肢体三分
  全身测量。以十分计算。头面占十分之七。由项而下全身占十分之三。何以头面不过十分之一。反占七分。其重要如此耶。接头为诸阳之首。百脉聚会之源。故眼耳口鼻。为五脏五形之结晶。全在乎上。故项以下之肢体。虽估十分之九。而仅占三分,按手足号四肢。肢者。枝叶也。不足为材料明矣。故贱人有贵掌之说。可见大概。又人断手断足。尚能保全生命。断头则无生命。某轻重悬殊亦明矣。
  第四法头面测量分数。此为达摩精 艺之二
  目五分 颧一分 鼻一分 额一分 颏一分 眉口齿耳共一分
  各相学家皆以目为重要点。故有问贵在目之说。主富贵贫贱。寿夭劳逸。刚柔死生。全身精神系于此。才智愚拙之代表也。故占十分之五。凡人无目。则大事全失。虽有师旷之聪。亦不过一技而已。其重要如此。亦人立身之本也。颧为权也。鼻为财也。故各占一分。额为前泽之余业。颏为晚之收场。故亦各占一分。其眉口齿耳。亦属轻微之部份。合而占一分。此测量之轻重。而为相法之规矩准绳也。
    公笃曰。达摩相法。有测量身面之说。此各家所无。其法虽简单。而轻重自然分明。亦达靡之精萃也。凡属法家。必有规矩准绳。而别其轻重分数。如重要点合格。其轻处虽不足。尚为富贵寿考之局也。如重要点陷弱。虽轻处美好。尚为贫贱夭弱之格也。他书皆以单独部位为用。真伪不分。轻重不查。那里是法家。不过言理耳。及盗虚名而已。凡业风鉴者。虽先明轻重之纲领。次查真伪之部位。方为合法。
  达摩五来总诀第一。此为达摩精艺之三
  如来有动神。有静神。有出神。有入神。有穷神。五神足则见如来。
  如来有法眼。有慧眼。有天眼。有佛眼。有肉眼。五眼齐则见如来。
    公笃曰。达摩系佛家之衣钵。阐明宗教者。故开始曰如来者。即佛号之谓也。接神动为智。即贤愚之别。是为水体之机枢。故曰动神为第一。动者。动而有为也。以用其智也。神静为信。即贫富之别。是为土体之机枢。故曰静神为第二。静者。静而有守也。以用其信也。神出为仁。即贵贱之别。是为木体之机枢。故曰出神为第三。出者。出而有怀也。以用其仁也。神入为义。即寿夭之别。是为金体之机枢。故曰入神为第四。入者。入而有安也。以用其义也。神穷为体。即刚柔之别。是为火体之机枢。故曰穷神为第五。穷者穷而有通也。以用其礼也。其神有五。内而金木水火土。外而仁义礼智信。用而为生克制化。故各合其形。而利其用。相生相化。则富贵寿考。不合其形。而碍其用。相克相制。则贫贱夭凶。故仅二十四字。包罗万象。变化无穷。如不贯澈儒释道三家之学说。不能明其妙用。如不明河图洛昼术数之原理。不能合其准则。又按法眼者。正也。主厚持久。耿介心平。慧眼秀也。主聪敏多管。机巧灵通。天眼聚也。主寿考康宁。通今博古。佛眼慈也。主仁义为用。道德为怀。肉眼丰也。主根基淳厚。子孙昌达。故以五神足而见如来。五眼全而见如来。是为完人之义也。此达摩之开始言神。其次言目。又其次言测量。继则言五神五眼。而列首章。其纲要全系乎此也。
  达摩相法第二章
  辅角天庭阔必荣。还要印堂明。
  辅角天庭阔大。即巨鳌人脑之类。伏犀骨之别号也。大而王霸。小而公侯将相。又小为州伯邑侯。此地虽贵。尚要印堂黄明。方是发达之时也。形质与气色参看故也。
  边驿开明文事显。父母此中管。
  边城驿马开明。本属进名之初基。当以十七起。及二十四止。为第一步之阶级。然父母亦在此中应验。每于入名级而有孝服也。凡驿马开者为有梁。或有痕也。故利外而内有孝服也。
  眉清入鬓霸业成。眼俗即危身。
  眉清入鬓。多发乱世之割据称霸。清之洪秀全即此格也。眼俗言目神衰弱。虽发达而不善后。亦非安全之贵也。
  眉尾双纹入奸门。妻妾日纷争。
  眉尾双纹系下插入奸门。非奸门纹上人眉尾。余考眉尾双纹入奸门。主内顾忧。而有弟兄之争。子女之弱。此云妻妾纷争。是否以当时风俗而言耶。或妯娌不睦而争耶。
  奸门坚纹侵眉角。妻宫有操作。
  奸门纹上仰。主妻强而贤淑。是为贤内助而持家。如奸门骨高。妻族富庶而有接济。此皆最验之合法也。
  印堂光明眉不锁。三十功名可。
  印堂不冲不陷。光润不锁。当然早发达而进功名。今之时代考之。则功名有十九岁入阶。有二十二入阶。有二十五入阶。提前八年者为最多。故以三十为功名之说不验。
  眼秀神安福无穷。富贵日丰隆。
  眼秀为发达之品。神女为宽宏之器。故言福无穷而丰隆也。故首章以秀正安闲为合格。为全局之精神也。
  目秀神足睛突出。肩高方可发。仕途多险阻。
  目秀神足。当然主富贵。如乌珠突出。则有惊险刑伤。按睛凸突为火局。故云肩高可发之说。肩高亦火局。马周鸢肩。而为兴唐之名将。但以劳险奔驰。而成功也。
  泪堂平满要润安。急枯子相残。
  泪堂为子女之专部。故以平满润泽安和为合格。主子女多而贵贤。如急则主子不肖而愚。枯则主子刑克而少。故定以残字。一为残害内患。一 为残伤缺点。
  子宫皮皱纹朝上。恃逆终须见。
  子宫在眼下卧蚕部。其部多纹。交爻为阴骘纹。顺生近颧。主一枚一子。反生近年寿。主一纹一女。此言朝上。为近目之谓。此为反逆卧蚕纹。主子女忤逆而不肖也。
  山根断陷百无成。当限死分明。
  山根直纹主凶危。横纹主挫折。此言断陷。非纹冲也。余考山根之名为根基。断陷者。不受祖业也。为寿根。断陷者。不享大寿也。神充足者。可过四十一。神不充足者。难过四十一
  年寿准头俱要起。过耸伤子女。
  年寿为鼻梁。号疾厄宫。故管辂云。鼻无梁柱。主不寿。准头为土星。号财帛宫。故土星不起。主财弱。二者以高起为合格。此言过耸有刑子女。一为断节。一为孤峰。而无辅佐之两颧。则少子女矣。
  井灶单薄又仰露。到老家难立。
  井灶即兰台廷尉。以厚匀而收为合格。忌单薄财少而弱。忌仰露财不入库。故有到老难立。而劳苦如常。此言平生无积蓄也。
  两观高超不露骨。发在四十六。
  颧骨为权之别名。以高起上插为观相之合格。应贵而权重。为国家之屏藩。其部位应四十六七。以今世考之。则二十九为发达之期。当提前十七年。及提前十四年与八年。 衰世提前较多。盛世提前较少也。
  胡须清疏要有力。五十名利益。
  盛世髭须为华表。慎重起见。以清疏为合格。乱世髭须。败多益少。不可勉强蓄留。每多刑妻魁子。危险招嫉。轻亦主破财疾厄各项。
  正堂孩不足凭。老幼在精神。
  精神为相法之第一重要。老者有精神。而福寿日增。幼者有精神。面广健日强。故古人为有一分精神。有一分福气。有一日气色。有一日吉凶。
  五官正大百事成。五露亦超摹。
  五官正大。言局势开展。气魄宏大。故有百事成之说。至于五露。则有疑点。柳庄衡真均指五露为耳露廓轮。眉露棱毫。目露神光。鼻露两孔。口露牙齿。是为五官之露。按耳露廓轮。幼年孤苦。何有教育栽培。眉露陵毫。忧愁度日。何有进捷遇合。目露神光。惊险破败。何能立功立业。鼻露两孔。财不入库。何能立身立足。口露牙齿。惹是招非。何能服众居功。余谓三官露已是下贱之相。何况五官皆露。是为贱苦不堪之相。那有超群之说。虽麻衣亦言五露最贵。余考五露系指五岳之露。露者大而高起之谓也。故孔子有五岳朝天之露格。而为万世师表之圣人。当然为非常之贵也。故上一句论五官。下一句论五岳。勿为柳庄衡真误解而误也。
  骨少肉多皮又紧。急死寿夭准。
  骨为君。肉为臣。骨少肉多。是客反主之格。本主虚花无寿。加以皮绷紧。当然夭亡。多则四十为止。如二十与二十九。及三十八。均为死厄之年。又参看他部如何也。
  骨粗肉重行坐偏。劳苦受熬煎。
  骨粗之人。多劳而创业。此为乱世之格局也。肉重多离奇而致富。亦验乱世之格也。行坐偏邪。其人天姿聪敏。主淫而多成多败。此类格局发达有之。不过品行不足耳。亦主优伶。劳而不苦。其熬煎不验也。
  气宇轩昂眉一字。文人兼武职。
  乱世文武两途。在眉目上分。凡眉平横一字。或上监如剑。均主武贵。如前平尾曲。或环曲新月。皆为文贵。此言眉横一字。虽是文人。亦领武职。
  莫于清处断人贵。孤夭多因是。莫于浊处笑人愚。富贵每出此。
  清浊之间。尚有内外之别。必查真伪之点。又询其生养之地形宜否。故清中急薄。一为刑克。一为夭亡。务要内清之神清声清。凡要查其似清而非清。又以南北之地形决之。加在北方。而出清格。当然贵而无疑。加在南方真清亦有限。故每多清格。而反孤夭。混乱眼目也。凡浊者厚重。形浊而神清音清。此为大富贵之格也。如神音并浊。当然无用而为痴愚下贱之格。假定浊格。出于北方。当然平常居多。如浊格出于南方。亦为大富贵之格。此四句含有真伪。内外。地形。反正。四项。亦达摩之精萃处。
    公笃日。余考达摩之法。当时为六朝文字。极简直而意深。其验者颇多。而不验者亦不少。一为时代之变迁。法律之专制与共和不同。一为社会之影响。人情之交通与闭塞各异。据其最验。而千古不移之法。尚有年限不合。如印堂光明。而三十功名可取。今则应前十一年者。又有应前八年者。又有应前五年者。此天道薄而提前耶。或潮流趋而提前耶。又两颧高超发四十六之说。亦有提前十七年者。又有提前十四年者。又有提前八年者。诸如此类。推想而执中可也。至于不验处。余尚注明。而保留其原文者。恐天道转移。时事变迁。有时亦合其法也。兹特分别详注。以备研究相学者。作一先声之向导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