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易藏
- 术数
- 人子须知
人子须知
论龙入首五格
龙之入首,其格有五:曰横,曰直,曰回,曰飞,曰潜是也。廖氏云:“直龙原是撞背来,中出贵徘徊;横龙原是从侧落,逆转须磅礴;回龙原是曲翻身,顾祖要逡巡。飞龙原是结上聚,昂首眞奇异;潜龙原是落平洋,蔽脉自悠扬。”然此五格,特举其入首一节言之。故直龙不必拘其后之屈曲,横龙不必拘其后之不横,学者毋以辞害意可也。
直龙者,乃撞背入首,顶对来脉而结穴者也。此等撞背龙结穴,发福极快,或稍逐元辰亦不为害。以其撞背直来,气势雄大,必有余气为毡为褥耳。 横龙者,乃横脉入首而结穴者也。或从右来,或从左来,须要穴后有乐有鬼。廖氏云“横龙穴后必要鬼,乐星宜后峙”是也。此穴不宜元辰直长。
飞龙者,乃上聚仰高而结穴者也。以其势高而昂,故曰飞龙。须四应皆高,立耸上聚,仰势受穴,方为眞结。此穴力量最大,贵重富轻,以其水多不聚故也。必交牙关锁为吉。
潜龙者,龙气撒落平地而结穴者也。即所谓平受之脉,高一寸为山,低一寸为水。须要平地有凹,或开钳口,水势环绕,方为眞结也。
回龙者,乃翻身顾祖而结穴者也。《经》云“宛转回龙似挂钩,未作穴时先作朝。朝山皆是宗与祖,不拘十里远迢迢”是也。然亦有大回龙、小回龙及盘龙穴等格,皆是也。
以上入首五格,出《泄天机》,固为精当。但龙有藏踪隐迹,入首闪侧而出于五格之外者,今增闪龙入首一格,庶极其微妙云。
闪龙入首
闪龙入首者,龙脉栖侧躲闪结穴也。山势直去,而脉侧偷闪于侧以结穴。若泥于直步龙神,撞脉取穴,则误矣。吴公云“只泥穿心直串去,不识眞龙转身处。眞龙闪巧转身多,岂惟直串为可据。俗师不识玄微诀,只向直穿寻正穴。寻到山穷脉尽时,不论有穴并无穴。惟以撞脉顶来龙,下了误人贫与绝”是也。盖顶龙求穴,固是正理。但眞龙奇巧处,有闪脉而融结者,如蔡西山祖地其格也。
右地在建阳麻沙,土名母鸡岭。过峡,其龙顿跌三十一峰,入首起木星展翅,中出芦鞭正贯。尽处虽有明堂、龙虎、秀峰可观,而眞气不到,不结穴。其脉闪过右边,成文星,落平田结穴。右山横一字文星为案,外耸秀峰为应。左山列屏赦文,横截水口。但堂气倾斜故发福迟,大星奔撺故西山遭贬道州,不入俗眼。其先课云:“螺蛳吐肉穴居肉,九世九贤出。”果九代出牧堂先生发以曾孙杭贵赠少保、西山文节公元定以孙贵赠太传、九峰先生沈以子杭贵赠太师,国朝进崇安伯,谥文正及节斋渊、复齐沉、丞相文肃公杭,与觉轩模、素轩格、静轩权,世称九贤,果应其课云。
右地在吾邑,地名暖川香潭岭,去县东南八十里,俗呼羣雁度关形。其龙来势甚远,南溪、暖溪两水夹送约百余里。将至入局,翻身大转,逆奔而上,顿起贪狼峰一十余座,凌云高秀,逈然奇异。至将尽未尽之际,闪落一脉结穴,不见大局。左右曜气飞扬。对面观之,俨若龙虎不包。顾及登穴,则拱卫有情。少祖山下,发出一山,拜伏于前,以为近案。内局团聚,外阳暗拱,水绕青龙而缠玄武,门户交固。后乐龙楼宝殿,势贴青霄,眞美地也。左臂龙势尽处,后串来龙。前局宽广,秀峰重叠。人皆贪其砂秀、堂宽、龙尽,葬者皆不吉。殊不知眞龙多闪抛,而不在于直串之山势;好局多紧夹,而不在于宽大之明堂;好砂只拜伏,而不在于奇峰之重叠。此造化隐妙之秘也。祝氏葬后三纪,南山公眉寿发解嘉靖甲子,彭岛维敬、虚堂世禄诸君,兄弟叔侄联登科第,人才叠出,福祉方隆。
按:此闪龙入首之说,前辈已尝论之,兹故特收名地三格为式,庶可因类以推,曲尽微妙。但此等之穴,实多隐怪。识者取决于龙穴,昧者徒惑于砂水。故贪大堂局,爱秀峰,为地理之所当顺;而直串来龙取穴,亦或有误,不可执一也。
论龙入穴十二脉
龙之结穴,必于入首之际,过脉结咽,束气入穴。其脉则有十二格,皆于穴后审之。所谓十二格者,曰正、曰偏、曰大、曰小、曰短、曰长、曰高、曰低、曰曲、曰直、曰断、曰续。廖氏云“欲作穴时看出脉,原有十二格。正偏大小与短长,高低要审详。更有曲直并断续,吉凶皆在目”是也。
正即中也。要星辰端正,脉从中出,而两畔山之形势均匀,故曰正脉。此格极吉,即中出脉。 或从左,或从右,偏于一畔,而山之形势不均,故曰偏。此格力减。
龙大脉宜大。大曰蛮脉,即润脉也。宜有草蛇灰线之脉居其中。 龙大脉小者曰巧脉。此格最贵。
短则气脉易行,要束脉嫩细者,短而大则不吉。 长则气脉难过,必中间有泡引气则吉。又宜活动。若硬直则为死,不吉。大抵长脉易受风吹,且力弱气缓,不能融结。 高脉易成贯顶,且星辰头面浅薄,惟串珠一格有之,亦当于三四节外,看有过峡出气者方可取。
低从脚下过脉,要分水明白,则非断截。如水不分八字,即是断截,不吉。
屈曲活动,最为贵脉。然大而曲者,亦寻常矣。 直脉不吉。若短而直,亦不为害。长者忌直,谓之死脉。 高山跌断谓之断。虽断,不宜如刀斩之齐,恐是凿断则凶。要如耦断丝连,脉自相牵为吉。 续脉者,既断而复续。须要气脉连接,极吉。
上脉形十二格,本于廖氏《泄天机》。其正偏二格,实统诸格而皆有之。即前中出、左出、右出三格也。但彼以后龙行度出落而言,此专以受穴一节而言,尤为紧要,故复详之。
论龙结穴五局
龙之结穴成局,有五格,皆以水为准。一曰朝水局,乃水自当面洋朝也;二曰横水局,乃水城横绕,不拘左右来去也。三曰据水局,乃穴前诸水融聚为湖也;四曰去水局,乃水自穴前流去也;五曰无水局亦曰干龙也,乃穴前全不见水也。虽有五局结穴不同,龙眞穴的,皆主富贵。惟去水局不利初年也。
朝水局又名逆水局
朝水之局,多是翻身逆势结穴,以受当面洋朝之水。要穴星高大,有余气,或有低砂横拦,不使水冲割为吉。又须水流之玄屈曲,或平田洋朝为善。若急流冲射,又反为凶。惟天穴及仰高穴,则不怕远水特朝。若穴场卑弱,星辰低小,山不称水则凶,不可一概为逆局而吉也。此穴又多结于水口之间,或下关山短缩,亦不为害。但要穴场藏聚,水来缠绕,穴不受风为眞。廖氏云:“翻身逆势去当朝,不怕八风摇。”乃言其龙势,非言其穴也。卜氏云“莫把水为定格,但求穴里藏风”则善矣。大抵地理之法,得水为上。翻身逆当朝水之局,阴阳交会而有融结,故为贵也。
横水局
横水局者,龙之结穴,或水自左来流右去,或水自右来流左去。要水势弯环,抱穴如绕带为美。又要下关山逆土拦水有力,及水缠玄武,水口紧密为吉。此局极平稳。
据水局
据水局者,龙之结穴,前临大湖,或深潭,或大池塘。此局极吉。盖地以得水为上,而水以凝静为佳。今穴居深水,则无冲割穿射之患,而有得水之宜也,何吉如之?龙穴眞,此局主大贵大富,绵远荣盛。
顺水局亦名去水局
去水局者,必要来龙长远,力量宏大,四势周密,水口交固。吴公云:“水虽去而山交回则善。”杨公云:“也有干龙来两水,更不回身直为地。只是两护必不同,定有缠关交结秘。”若水去而山不交回,穴场见水荡然而去,此等局势,决无融结,不必着眼矣。大抵顺局地,纵有融结,亦不发财,主初年退败。纵龙穴吉,有贵,亦须卖尽田庐始出官,或离乡始贵。如或龙穴稍有不吉,则立主退败灭绝无救,此局多凶,不可轻取。
无水局亦名旱龙局
无水局者,穴结干坡,山势盘聚而不见明堂之水也。凡干龙穴,多是左右山横拦,遮却明堂,穴不见水,或穴高在半山,无水可见。俗人不识,必谓有山无水。不知山谷以藏风为贵。只要穴场藏聚,乘得生气,发达极快,何必拘其有水无水?但此等地,多先贵后富,或多清贵不富。若谓有砂无水不登科则非也。然亦有穴不见水而巨富者,要龙神带有仓库耳。董德彰云:“有人无财,须寻仓库之龙;有财无人,莫下孤寒之穴。”确论也。
论龙结局分三聚
龙之结局有三聚:曰大聚、中聚、小聚。廖氏云:“帝都山水必大聚,中聚为城市。坟宅宜居小聚中,消息夺神功。”诚以百里来龙,则有百里规模;千里来龙,则千里气象。故帝都、省郡,其龙长,其局广,宜矣。坟宅之龙,即长者亦安可比省郡城市?故多是小聚处。山水翕集,四势团近有情。而眞穴必居包裹拥从之中,所谓藏风聚气者也。不侫兄弟多见名地,内局聚固,外洋宽畅;或穴中举无所见,远秀罗列,皆外面暗拱。如王者深居九重,而声教施及蛮貊。故曰“不贵其见而贵其不见。”昧者不知,徒贪广阔堂局,罗列远秀。犹之吾辈论学,眩于纷华外诱,而不知格、致、诚、正之用力于内也。盖紧夹则风藏气聚,宽旷则风荡气微。不察龙力大小、三聚之别,徒欲收数百里山川归诸眼界,必为花假所误矣。其有依近省郡山水大聚处结穴者,谓之借局。如近臣侍从至尊,虽沽荣宠,而九重之森严,千官之拥护,与夫百辟来朝,万邦纳贡,于已何有?然接天颜之咫尺,依日月之光辉,宗庙之美得而瞻,百官之富得而与,比之三家村中守财主人,逈然不侔矣。此借局之地,虽小亦大,犹有取焉耳。又必结穴处自有门户乃可,不然,亦虚花而已矣。
大聚局
大聚为都会,数千万里山水大会。次者为省城,亦不下二三千里大会。其局以宽广愈大愈美。
中聚局
中聚为大郡,千里山水大会。其次为州邑,五七百里,或二三百里大会。又其次者,或百里,或七八十里大会。其局以宽广适中为美。
小聚局
小聚为乡村阳宅,及富贵阴地。大者百里,或六七十里山水会集。次者三四十里,或一二十里。又次者十数里,或五七里山水团聚。其局以紧固为佳。阴地愈固愈好。
上三聚之局,虽各有大小不同,而都会则愈大愈好,省郡须宽广适中,阴阳二宅以固密为上也。其大中二聚,结穴处以收敛为眞。或平中有突,或高处开窝,必有小界水、小明堂,或贴近之砂左右交固,或低伏之案以关内气,然后外面却有宽阔之罗城,广大之局势,斯为美矣。
重刊人子须知资孝地理心学统宗卷三之上
江右山人徐善继述 同着
此册専论五星。按:五星云者,金曰太白,木曰岁星,水曰辰星,火曰荧惑,土曰镇星。兹五者,即五行也。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精系于天,形着于地。盈天地间万物万事,莫不本此,地理之妙岂外此乎?《经》曰:“天分星宿,地列山川。”良有以也。
五星总论
夫五星即五行也。按邵子曰:“太极分而为阴阳,阴阳播而为五行。五行散殊而万物。”故五行精系于天,为五星;形效于地,为五材;气统于岁,为五辰。在人则为五臓,在物则为五色、五音、五味,施于行则为五常。是以人君乘五运,置五宫,分五礼,设五形,万方以治,民用咸若。然后以五事察其得失,以观雨、旸、燠、寒、风,与动植、灾祸、祥青之变。虽万物纷纭,乾坤广大,各从其类,则莫不由乎五行也。是以五行之变,而吉凶不可胜占;五材之变,而形气不可胜用;五辰之变,而逆顺不可胜计。人受天地之中,得其秀气以生,视听食息,未有离于五行者也。地法因之,而以山形分别五星,以验吉凶,最为攸当。故《贯珠图》有“五星为阴阳骨髄”之说,卜氏有“详审五星变化”之言,皆确论也。鄱阳余氏佑注《发征论》,乃谓五星似是而非,彼盖未之审矣。
论五星之形
夫五星形体,古人以木之条达而取象于直,火之炎熖而取象于鋭,土之厚重而取象于方,金之周坚而取象于圆,水之流动而取象于曲。故凡山形之曲动者为水星,光圆者为金星,方正者为土星,尖鋭者为火星,直耸者为木星。此亦自然之理,而非牵强也。但五星形又有不纯者,谓之变格。故后人又立九星之名焉。其寔九星不能外是五星耳。或曰:五星为正,九星为变,今只取五星,不取九星,是用其正不用其变。曰:非也。五星之变,不可胜形,九星乌足以尽其变?惟守约该博,则五星寔有以统之矣,奚取夫九星之异名哉!
金星图 木星图 水星图 火星图 土星图
金星圆。上为金星立眠二格 木星直。上为木星立眠二格 水星曲。上为水星立眠二格 火星鋭。上为火星立眠二格 土星方。上为土星立眠二格。
上五星之形,姑图立眠二格正体为式。其各星又有兼形未纯者,皆为变体,不悉图。
论五星之名
金曰太白,木曰岁星,水曰辰星,火曰荧惑,土曰镇星,此固五星之名也。而地理家以山形论星名,必寓以吉凶之辨,前辈于此颇相抵捂。如廖金精以金星为文星、木为将星,张子微以金为武星、木为文星,杨筠松以土为尊星,而子微、金精又以土为财星,若此之类,是皆以一星而拘之矣。愚窃谓五星之变化无穷,即一星之用亦可为武、为文、为富、为贵、为吉凶,第观其发现何如耳。苟以一星拘之,理难包括,莫尽其蕴。今以清、浊、凶分为三格以例其名,庶几各极其妙,而诸家之说相为贯通,不致矛盾云。
五星分清、浊、凶三格:凡星辰秀丽光彩者为清,凡星辰肥厚端重者为浊,凡星辰丑恶带杀者为凶。
补义或问:卜氏有金清土浊火燥水柔之说。今谓五星各有清、浊、凶三格,而又不详燥柔之论,何也?答曰:彼以情性论,而不及夫形象;此以形象论,而兼推其情性。若专论情性,则其说固当。然必使形象而察其情性,则其言未为尽善。盖地理家因形察气,不可舍形象而専情性。若以形言,则金之肥大粗饱者不可谓清,土之骨立方正者不可谓浊,火之秀丽者不可纯谓之燥,水之特达者不可纯谓之柔,故必兼形象情性而始尽其妙,此五星所以必各分清、浊、凶三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