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类书
- 读书纪数略
读书纪数略
十八不共法
身无失【行无不是】口无失【言无不法】意无失【念无不正】无异想【正信调直】无不定心【动而当静】无不知已舍【善恶诸法】欲无灭【不厌小善】精进无灭【动静平常】念无灭【善心澄湛】慧无灭【平实明了】解脱无灭【缚脱无二】见知无灭【遍知普见】身业【遂智慧行】口业【游智慧行】意业【随智慧行】身去无不了【所修所行】未知无不行【所记所报】见在无不在【现受二乗】
二十一空
内空【六根无体】外空【六尘无相】内外空【六识无有】空空【病去药除】大空【小乗法无】小空【四果相无】胜义空【功用段现】有为空【生灭相无】无爲空【无相亦空】毕竟空【诸相法尽】无除空【不见终始】散空【和合二离】无变异空【如如智力】本性空【法本常无】自相空【不待彼无】共相空【自他相尽】一切法空【皆不可得】不可得空【可亦不可】无性空【假縁即无】自性空【体本虚无】无性自性空【俱无亦无】
三十七品【法华经】
四念处【念以观法】四正勤【勤以进修】四神足【足以证】五根【根不能防】五力【力能不屈】七觉支【觉能决了】八正道【正能总摄道品为助乃成佛果】
四大部【共六十四函】
大般若经【四十函】大寳积经【十二函】大涅槃经【四圅】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函】
隋佛经三部【志一千九百五十部六千一百九十八卷】
大乗 小乗 杂经 疑经别爲一部 又论戒律记凡十一种
三録
开元録【僧智升撰】正元録【圆升撰】续正元録【圆照续】
三敎优劣【李士谦荅客问】
佛日也 道月也 儒五星也
四佛【楞伽经】
化佛【随机赴感】报生佛【酬其往因】如如佛【理体无二】智慧佛【本觉显照】
四方佛【老明经】
东方香积世界阿閦【矗】佛 南方欢喜世界寳相佛西方安养世界无量佛 北方莲华荘严世界微
妙声佛
佛三劫【即三祗】
初劫释迦佛 二劫寳髻佛 三劫然灯佛
七佛【地持经】
一毘婆尸【此云胜观释迦于此佛世初种相好故为七佛之首】二尸弃【此云持髻】三毘舍浮【此云徧一切自在荘严劫最后一佛】四拘留孙【此云所应断贤劫第一佛】五拘那舍牟尼【此云金色仙贤劫第二佛】六迦叶【此云饮光贤劫第三佛人夀减至二万嵗时出】七释伽牟尼【此云能仁寂黙贤劫第四佛人夀百嵗时出】
二十八祖【自释迦世尊而下为迦叶阿难至达摩为西天二十八祖】
摩诃迦叶尊者 阿难 商那和修 优婆毱多提多迦 弥遮迦 婆须 佛防难提 伏防多 脇尊者 富那夜奢尊者 马鸣大士 伽毗罗 龙树 迦那提婆 罗防罗多 僧迦难提迦那舍多 鸠摩罗多 阇夜多 婆修盘头 摩那罗 鹤勒那大士 师子尊者 婆舍斯多 不如宻多 般若多罗 菩提达摩尊者【达摩梁武帝时入中国为初祖】
六祖【梁通天元年达摩来自西土为中国初祖至慧能为六祖而衣鉢絶】
初祖达摩圆觉禅师【姓刹利帝本多菩提多罗】二祖慧可大祖禅师【姓卢名神光】三祖僧璨镜智禅师 四祖道信大医禅师【姓司马】五祖忍大满禅师【姓周】六祖慧防大鉴禅师【姓卢】
三弟子【清浄法行经佛遣震旦敎化】
儒童菩萨彼称孔子 净光菩萨彼称顔囘 摩诃迦叶彼称老子
十大弟子【白居易三敎论衡如仲尼之有十哲】
迦叶 阿难 须菩提 舍利 弗迦旃 延目干连 阿难律 优波离 罗防罗
罗汉十八尊者
宾波罗颇罗堕阇 迦诺迦防蹉 迦诺迦防厘堕阇 苏频陁 诺矩罗 防陀罗 迦哩迦 代阇罗弗多罗 戍博迦 半托迦 怙罗 那迦犀那因掲陀 戊那波斯 阿只多 注茶半托迦
都难提多罗 宾头卢
三门
观音耳门 文殊眼门 普贤心门
狮象二好
文殊之学得于智【智之勇猛精进莫狮子若故文殊之好在狮子】普贤之学得于行【行之谨审静重莫象若故普贤之好在象】
八部龙神
天龙 夜乂【贵人一名轻捷】干闼婆【天乐神】阿修罗【不饮酒有大势力】迦楼罗【金翅鸟神】紧那罗【似人头有角】摩防罗迦【大防神】人非人等
佛六姓【释迦方志净饭远祖舍国修行受瞿昙姓惟释迦慈悲充积故厯刦生于瞿昙种中】一曰瞿昙【此云纯淑又云地最胜即大茅草王之姓也】二曰甘蔗 三曰日种【大茅草王出家学道成王仙弟子以笼盛悬树上滴血于地出二甘蔗曰炙出一男一女即善生与妃】四曰释迦【此云能仁昔甘蔗王斥四子于雪山北以徳化人成大国】五曰舍夷【贵姓也以住释迦大树林故名舍夷祈耶】六曰刹利【王种也此云田主劫初人食地味人情渐伪各有封植乃立有徳者主之也】
佛十号【法华经凡证佛位者皆具十号注十号初言本终言迹中言徳也】
如来【无虚妄故又云如来六通号也从如实道来成正觉故】应供【堪为人天福田道成徳备应受供养故】正徧知【徧知法界一尘不立万徳皆备】明行足【具正明故福慧两严知行并极故】善逝【不还来故随流自至处处称尊故】世间解【知三世间】无上士【无与等故超万象而独尊轶羣圣而独出故】调御大夫【调佗心故制诸外道降伏魔怨故】天人师【为众生眼模范人民仪刑释梵】佛【自觉觉佗觉行圆满】世尊【具兹十徳世出世间之所宗主故名世尊】
降生四瑞【迦谱】
放光普照大千大地 十八相【动】魔宫 蔽日月无光 八部悉皆振动
四佛身【涅槃经】
法身 报身 应身 化身
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释氏书言世尊具】
三十二相初自足下安平终至顶相髙圆犹如天子也 八十种好初自指爪独长终至胷万字相
佛有十恼【法苑珠林】
一六年苦行 二孙陀利谤 三金枪 四麻麦五瑠璃王杀释种 六乞食空鉢 七旃遮女谤八调达推山 九寒风索衣 十双树背痛
佛应四处【涅槃经波罗柰即鹿野苑最初説四谛处】
降生维卫国 成道摩竭提 説法波罗柰 入灭拘尸那
五时説法【释迦如来説法四十九年适时而进天台智者判释凡为五时】
一最初成道于三七日説华严经譬日出先照髙山第一时 二于鹿苑十二年中説四阿舍小乗经譬日照幽谷第二时 三于诸处八年中説诸大乗经譬食时第三时 四于舍卫国诸处二十二年中説诸部般若经譬禺中第四时 五于阇崛穴山娑罗树间八年中説法华涅槃经譬日轮当午第五时
天雨四花【法华经佛説此经天雨注曼陀罗此云柔软曼殊沙此云适意散四华者翻破四大故】曼陀罗华 摩诃曼陀罗华 曼殊沙华 摩诃曼殊沙华
阎浮提中二像【阿含经】
优填王以牛头旃檀作佛像 波斯匿王以紫磨金作佛像
龙象二比【智度论以负荷大法者比之龙象】
水行中龙力大 陆行中象力大 海録碎事法中龙象波罗提人中师子晋天竺法佛防斯那僧中鸾凤光统律师流支三藏释门瑚琏智聚法师法门领袖奘法师
三兽渡河【娑罗论喻三乗所得有浅深】
兔渡则浮 马渡及腹 象渡彻底截流
变相五牛【灯録大安和尚牧牛序尝画五牛为喻理直而简】
一体纯白【喻真性无染】二首渐黒【喻迷真起妄】三体纯黒【喻业婴纒】四首渐白【喻去妄为真】五又纯白【喻复本还原】
四姓出家【四河入海同一醎味四姓出家同名释氏】
一刹帝利【此云王种】二婆罗门【此云浄行】三吠奢【此云商贾】四首陀【此云农田】
四圣僧
道果僧 菩萨僧 佛应化僧 圣应化僧
四部众
比丘 比丘尼 优婆塞 优婆夷
七众【圆觉经】
比丘 比丘尼 式乂摩那 沙弥 室罗末尼【一作沙弥尼此出家五众】优婆塞 优婆夷【此在家二众】
比丘四义【浄名肇注】
一浄命乞食 二破烦恼 三能持戒 四能怖魔
达摩六宗
有相宗 无相宗 定慧宗 戒行宗 无碍宗寂静宗
六祖二派
曰青源思 曰南岳譲
南岳二派
曰临济 曰潙仰
青源三派
曰曹洞 曰法眼 曰云门【云门祖师文偃其的传也】
五宗【五宗今惟临济独盛】
临济宗 沩仰宗 云门宗 曹洞宗 法眼宗
五敎
贤者敎 天台敎 慈恩敎 南山敎 宻敎
莲社十八贤【晋逺公住庐山东林寺有白莲池因号】
慧远 刘遗民 雷次宗 周续之 宗炳 张野张诠 慧持 竺道生 慧永 道昺 慧叡
昙顺 昙常 道敬 昙诜 佛防跋陀罗尊者佛防耶舍尊者
三支【髙僧世称天下知不出三支】
支谦受业于支亮 支亮受业于支纤
东阳二干【因语录婺州名僧】
干俊 干辅
三生【灯録有省郎梦至碧岩一老僧前烟穗极微云此是檀越结愿已二至矣】
第一生宗时剑南安抚巡官 第二生宪皇时西蜀书记 第三生即今生也
六时经行【张乔诗逺公窗下莲花漏犹向山中礼六时按僧规以六时经行六时燕坐】幽谷时【寅也】髙山时【夘也】日照髙山平地时【辰也】可中时【巳也】正中时【午也】鹿苑时【未也】至申则旦过而退
五种梵音【释氏书】
正直 和雅 清彻 深满 周遍 远闻
出世五食【阿含唯识説】
一禅悦【禅定资神轻安适恱即爲食义】二愿【愿力持法法身増长即爲食义】三念【念力明记圣道现前即爲食义】四解脱【解脱除障居然资益即为食义】五法喜【法喜内充极喜乐故即爲食义】
苾蒭五徳【古师云苾蒭西天草名有五徳故以名僧】
体性柔软【喻出家人能折伏身语麤犷】引蔓旁布【喻法度人连緜不絶】馨香远闻【喻成徳芬馥为众所闻】能疗疼痛【喻能断烦恼毒害】不背日光【喻常向佛日】
五精舍【佛国】
给园 灵鹫山 狝猴江 庵罗树 竹林园
雁堂五层【天竺本记达嚫国有伽叶佛伽蓝穿大石山作之】
最上为雁形 第二层作狮子形 第三层作马形第四层作牛形 第五层作鸽形
五香水【嵗时记四月八日诸寺设斋浴佛作龙华防】
都梁香为青色水 郁金香为赤色水 丘降香为白色水 附子香为黄色水 安息香为黒色水
读书纪数略卷四十二
<子部,类书类,读书纪数略>
钦定四库全书
读书纪数略卷四十三目録
人部
道家
二炁化生
四炁
五炁
六气
九气
九霄
三天
九天
三十三天
三清三境
五太
五劫
四辅
四极
五殿
二宫
七观
三界
三元三官
三省
雷霆三省
四司
南斗六司
北斗九星
太一十神
风雨二神
六丁神
六甲神
三尸
三魂
左右隂阳二神
头脑二神
头面七神
头面五神
眉间三神
两目神
口神三
腑臓六神
脐五名
胸脇二神
肠胴二神
两手两足神
影神八名
七魄
九灵
真九品坐向
三老各有朋
三隂
三茅君
五方玉女
王母四侍女
五等道士
三老
八仙
五仙
十种仙
服食八人
道二宗
三寳
三洞
三华
黄庭二名
黄庭三景
三花
三全
补三闗
道家三寳
三丹田
三池
三要
三明
九九节
三闭
九华四言
头九宫
六府
五渐
学道三鸣
存五神
五炁朝元
六气
三者混为一
九年易形
蹻道三法
隂符七术
五禽戏
八禽
三车
三河车
四药
神药三酱
五云
八琼丹
仙方九品
五色禾
七返丹
九转还丹
丹法十九诀
九斋
修真九戒
学仙九难
学道九患
五力
三善
四恩
三众
五贼
五事
八门
二十四门
三十六部经
三山符箓
三防
五腊
五翳
三灾
三涂
五苦
八难
十魔
三师
六职
天师厯代世系
钦定四库全书
读书纪数略卷四十三 福建巡抚宫梦仁撰人部
道家
二炁化生【广记在昔道气凝寂湛体无为将欲啓迪元功化生万物】
先以东华至眞之炁化而生木公【男子得道名木公】又以西华至玅之炁化而生金母【女子得道名金母】 老子枕中经东王公名倪字君明西王母姓杨名囘【一曰婉妗】
四炁
天 地 日 月之炁
五炁【天地之始气】
东分青九 南受丹三 西成白七 北归五中主黄一
六气【楚辞飡六气而饮沆瀣】
春食朝霞【日始出赤黄气】秋食沦隂【日没后赤黄气】夏食正阳【南方日中气】冬饮沆瀣【北方夜半气】并天 地黄之气
九气
始气生混混气苍 混生洞洞气赤 洞生皓皓气青 元气生旻旻气绿 旻生景景气黄 景生遁遁气白 气生融融气紫 融生炎炎气碧 炎生演演气黒 始气元气气为三炁
九霄
神霄 青霄 碧霄 丹霄 景霄 玉霄 琅霄紫霄 太霄
三天
清微天【天寳君所化】禹余天【灵寳君所化】大赤天【神寳君所化】
九天
郁单天 兜率天 不骄天【三天属清微】禅善天 梵辅天 应声天【三天属禹余】须延天 高虚天 无想天【三天属大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