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纪数略

  叶公问政夫子曰政在説近来逺 鲁哀公问政夫子曰政在选贤 齐景公问政夫子曰政在节财
  政三品【刘向政理】
  王者之政化之 伯者之政灭之 强者之政胁之
  五寒【刘向正谏国有五寒而冰冻不与焉】
  一政外 二女厉 三谋泄 四不敬卿士 五不能治内而务外
  三术【晋志班固据大传采仲舒向歆着五行志博通祥变以传春秋综而为言】
  一曰君治以道臣辅克忠万物咸遂则和气应休证效 二曰君违其道小人在位众庶失常则乖气应咎证效 三曰君臣见灾异退而自省责躬修徳共御补过则祸消而福生
  六则【小荀子】
  以天道作中 地道作和 仁徳作正 事物作公身极作诚 变数作通
  六政体【同上】
  承天惟允 正身惟常 任贤惟固 恤民惟勤明制惟典 立业惟敦
  十难【同上恤十难以任贤能】
  一不知 二不进 三不任 四不终 五以小怨弃大徳 六以小过黜大功 七以小失掩大得八以奸讦伤忠正 九以邪説乱正度 十以残疾废贤能
  政理有三【忠经】
  化之以徳理之上也则人日迁善而不知 施之以政理之中也则人不得不为善 惩之以刑理之下也则人畏而不敢为非
  三大【徐干言举之甚轻行之甚迩而人莫之知】
  明莫大乎自见【否则蒙】聪莫大乎自闻【否则瞆】睿莫大乎自虑【否则瞀】
  去四甚【魏志杨阜疏】
  舍贤任私妨治之甚 广开宫室害农之甚 竞作竒巧伤本之甚 俗吏烦苛乱民之甚
  为国五要【髙闾上表】
  文徳 武功 法度 防固 刑赏
  六纲【窦俨】
  明礼 崇乐 熙政 正刑 劝农 经武
  二先【司马文正公】
  治身莫先于孝 治国莫先于公
  天下二难【同上】
  以道义服人难【难在我也】以势力服人难【难在人也】
  修心三要【同上】
  仁 明 武
  治国三要【同上】
  官人 信赏 必罚
  十事【吕文献公】
  畏天 爱民 修身 讲学 任贤 纳谏 薄敛省刑 去奢 无逸
  十事【范文正公】
  明黜陟 抑侥幸 精贡举 择官长 均公田厚农桑 修武备 减徭役 覃恩信 重命令
  十事【明道先生】
  师傅 六官 经界 乡党 贡士 兵役 民食四民 山泽 分数
  三先务【伊川云当世之务所先者三三者之中立志尤为本】
  立志 责任 求贤
  天下三大【胡五峰言】
  大本【一心也有大本然后可以有天下】大防【万变也见大几然后可以取天下】大法【三纲也行大法然后可以理天下】
  六事【侍讲苏轼元祐中拜恩之日首陈六事】
  慈 俭 勤 谨 诚 明
  三言【同上】
  结人心 厚风俗 存纪纲
  四者废一不可【陈潜室言】
  井田 学校 封建 肉刑
  五事【许衡告元世祖】
  立国规模 中书大要 为君难 农桑学校 慎微
  八目【姚枢】
  力学 尊贤 修身 爱民 亲亲 畏天 好善远佞
  人君修徳二要【明太祖时通判王祎上】
  忠厚以存心 寛大以为政
  法天五贯【宋濓】
  明则日照月临 喜则祥颷卿云 怒则迅靁惊霆生则甘雨零露 杀则毒霜虐霰
  法地五颎【同上】
  静则堕山乔岳 涵则巨浸大川 序则井邑方州限则内夏外戎 养则飞潜动植
  五事【谢一防】
  正宫闱 亲大臣 开言路 广好生 谨妄费
  四箴【正徳时郑王厚烷请上修徳讲学并进四箴及连珠十首】
  居敬 穷理 克已 存诚
  六事【隆时张居正上】
  省议论 振纪纲 重诏令 覈名实 固本饬武备
  五不隔【刘大受】
  上下不隔 大小不隔 京臣边臣不隔 腹塞不隔 理财牧民均平不隔
  人臣望当宁者二【泰昌时御史史永安疏】
  聴受之威宜霁 兼収之益宜

  贾谊治安三策
  可为痛哭者一【言他日诸侯强大反侧难制也】可为流涕者二【言轻重倒置玩细娱不图大患也】可为长太息者六【言服用奢僭俗吏不知大体经制不定当辅导太子当审定取舍当优礼大臣】
  董仲舒天人三策
  正君心以正四方立教化以防万民 置师傅以养士责大臣以求贤 定法制以革奢侈持一统以息邪説
  仲长统十六政务
  明版籍 审什伍 限夫田 定五刑 益君长急农桑 去末作 敦教学 表徳行 覈才艺简精悍 修武器 严禁令 信赏罚 纠游戏察苛刻
  诸葛十六策【晁氏志】
  治国 君臣 视听 纳言 察疑 治民 举措考黜 治军 赏罚 喜怒 治乱 教令 决
  防 思虑 隂察
  傅休奕便宜五事【泰始中为散常侍上言】
  农事得失 水官兴废 安边 御戎 政事寛猛之宜
  魏征十思
  见可欲则思知足 将兴缮则思知止 处髙危则思谦降 临满盈则思挹损 遇逸乐则思撙节在宴安则思后患 防壅蔽则思延纳 疾谗邪则思正已 行爵赏则思因喜而僭 施刑罚则思因怒而滥
  十渐【魏征疏帝曰今朕闻过矣愿改之以终善道】
  贞观初清静寡欲今索骏马访怪珍一渐也 贞观初防民如子顷思用人力二渐也 贞观初役已利物比纵欲劳人三渐也 贞观初亲君子比狎小人四渐也 贞观初不贵异物不作无益今难得之货竝进玩好之作无息五渐也 贞观初求士如渴比谗佞得行六渐也 贞观初无好田猎数年后驰骋为乐七渐也 贞观初羣情上达今忠不伸八渐也 贞观初孜孜治道比无事兴兵九渐也 贞观初矜育抚宁比闗中劳弊十渐也
  姚崇十事【先天中入相先设十事以坚帝意】
  政先仁恕 不幸边功 法行自近 宦官不预政租赋外絶贡献 戚属不任台省 接大臣以礼羣臣得犯忌讳 絶道佛营造 推此鉴戒为万
  代法
  元稹十事
  教太子正本 封诸王固磐石 出宫人 嫁宗女 时召宰相讲庶政 次对羣臣广聪明 复正衙奏事 许方幅纠弹 禁非时贡献 省出畋游猎
  刘蕡策三事【裴度韦处厚所以拒之而不敢伸也】
  讥及文宗 誉隆宰辅 切诋宦寺
  陈子昻八科
  措刑 官人 知贤 去疑 招諌 劝赏 息兵安宗子
  康澄六畏
  贤士藏匿 四民迁业 上下相徇 廉耻道丧毁誉乱真 直言不闻
  开宝十策【宋太祖幸西都张齐贤以布衣献策赐束帛归语太子曰朕不欲爵以官异时可使为相】下并汾 富民 封建 崇孝 举贤 太学 籍田 选良吏 惩奸 谨刑
  淳化澄清五略【中丞王化基慕范滂之志献澄清略】
  复尚书省 谨公举 惩贪吏 省宂员 择远官
  嘉祐五规【司马文正公】
  保业 惜时 远谋 重微 务实
  建炎十议【右仆射李纲上】
  国是 巡幸 赦令 僭逆 伪命 战 守 本政 乆任 修徳
  绍兴时政论二十篇【胡安国上】
  保国必先定计 定计必先定都 建都择地必先设险 设险分土必先遵道制 制国以守必先恤民 行此有道必先立政 立政有经必先核实【以上十冇五篇】尚志所以立本 正心所以决事 养气所以制敌 宏度所以用人 寛隐所以明徳【又五篇】
  淳熙十箴【光宗登极右谏议谢谔献】
  业难成而易败 道甚简易在尊所闻 畏天之威存心公正 赏罚不可妄 奨廉戒贪 访民疾
  苦 理财以义 奸谀生乱 自治乃可理外
  郝天挺七事【元】
  惜名爵 抑浮废 止括田 乆任使 论好事奨农务本 励学养士
  张桢大要三【答元特黙问】
  保君父 扶社稷 卫生灵
  彭时安民七事【明成化时】
  正心术 谨命令 亲接见 纳谏诤 慎赏罚励官守 恤军民
  李梦阳二病【治时】
  士习委靡【病元气】左右朋比【病心腹】
  三害【同上】
  兵害【宂食空名】民害【敛重官贪】防民害【占田侵塲】
  六渐【同上】
  一匮之渐【兵连浪费】二盗之渐【民穷财尽】三坏名器之渐【钻刺风行】四弛法令之渐【虚文日乆】五方术惑之渐【尊崇释道】六贵戚骄恣之渐【指寿宁侯】
  陈以勤六事
  慎擢用 乆任 惩赃吏 用人 练民兵 重谷
  石星六事【穆宗时】
  养圣躬 广圣学 勤视朝 速俞允 广聴纳察谗谮
  张养蒙五事【万厯时】
  一部院职渐轻 二科道职渐轻 三抚按职渐轻四内差职渐重 五专指君心不净【谓好逸好疑好胜好货】
  杨琏礼制四事
  肃清朝禁 勤咨祖制 人臣进退以礼 章疏奏请宜明
  平台三问【崇祯时通政徐石麟对】
  守边【在农战互用】救荒【在劝民输粟】安民【在省官用贤】
  刘宗周六事
  建道揆【京师立书院为致治之本】贞法守【焚锦衣刑具专聴法司】崇国体【大臣三品以上犯罪九卿详防司寇议辟乃得収系】清伏奸【匿名文书一切立毁】惩官邪【京官与外官交际必风闻弹劾之】饬吏治【吏治之败无如催科火耗词讼赎锾至于营陞谢荐巡方御史尤甚请以风宪受赃之律为囘道考察第一义】
  方岳贡四事【由山东漕运副使擢左副都御史寻进东阁大学士】
  清言路以收人心 定推迁以养廉耻 责吏治于荒残 储将材于部伍


  读书纪数略卷三十三
<子部,类书类,读书纪数略>
  钦定四库全书
  读书纪数略卷三十四目録
  人部
  课
  五王取人
  文王七属
  属有九用
  用有六证
  七害
  乡三物
  三语一有
  用人三去
  贡士三适
  齐三
  孟春论吏四
  五者定相
  察五臣
  三不足
  九征
  八观
  六验
  六患

  汉四科
  明经三科
  茂才三科
  孝廉四科
  辟召四科
  光禄四行
  茂才四行
  中正八损
  隋二科举人
  四科举人
  十科举人
  唐三科
  六科
  秀才试策四等
  九科
  三科
  四科
  人三
  人四事
  任人四式
  紫宸殿防试四科
  三铨
  小三择
  武举二科
  试用武举有七
  宋两科
  三经科
  讲武殿覆试八科
  八行取士
  举七状
  三科
  干徳制举三科
  制举六科
  元祐十科
  绍兴六科
  复増制举十科
  正奏名五甲
  特奏名五等
  元丰四
  人七阶
  明初四科三途
  生员三等
  三塲取士
  中式十日后试五事
  三大病根

  周六计
  三本
  三授
  三材
  汉刺史六条
  御史监三辅九条
  晋六条
  五条
  北齐五条
  后周六条
  唐覈才三术
  考课四善
  三最
  二十七最
  六察
  六条
  诸使三考
  定考流外官四等
  五术
  五要
  八计
  吏能四科
  审官六议
  祥符御制文武七条
  开寳察举三科
  绍兴八科
  举荐按察四条
  三策救四弊
  宋三事不可不变
  元五事
  六功赏地
  功五品
  三赏
  三赏
  以官赏功二害








  钦定四库全书
  读书纪数略卷三十四 福建巡抚宫梦仁撰人部
  课
  五王取人【大戴礼】
  尧取人以状 舜取人以色 禹取人以言 汤取人以声 文王取人以度
  文王七属【大戴礼伦有七属】
  国任贵 乡任正 官任长 学任师 族任宗家任主 先任贤
  属有九用【同上】
  有虑 慈惠 忠正 顺直 絜正 谨廉 好谋接给 猛毅
  用有六证【同上】
  观诚 考志 视中 观色 观 揆徳
  七害【太公】
  无谋轻战者勿将 有名无实者勿谋 朴躬恶服诈伪者勿近 髙议诽俗奸慝者勿宠 贪禄悦主者勿使 技巧伤农者必禁 左道惑民者必止
  乡三物【周礼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
  一六徳【知仁圣义忠和】二六行【孝友睦婣任恤】三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三语一有【文王世子注】
  或以徳进 或以事举 或以言扬
  用人三去【礼运】
  用人之知去其诈 用人之勇去其怒 用人之仁去其贪
  贡士三适【书大传诸侯三年一贡士】
  一适谓之好徳 再适谓之贤贤 三适谓之有功
  齐三【齐语】
  乡长所进 官长所 公所訾相【量视也】
  孟春论吏四【家语孔子答闵子】
  能徳法者为有徳 能行徳法者为有行 能成徳法者为有功 能治徳法者为有智
  五者定相【魏文侯谓李克曰今置相非成则璜克对以此遂相成】
  居视其所亲 富视其所与 达视其所举 穷视其所为 贫视其所取
  察五臣【韩非子言当用法而察其臣】
  易亡好择【是心贪者不谓廉】逆法强谏【是凌主者不谓忠】行惠收下【是作福者不谓仁】居非上【是扬恶者不谓义】怨主利家【是奸雄也不谓智】
  三不足【同上言先王以此三者不足察臣】
  用目则下饰观 用耳则下饰声 用虑则下繁词
  九征【庄子】
  逺使之观其忠 近使之观其敬 烦使之观其能卒然问焉观其智 急与之期观其信 委之以
  财观其仁 告之以危观其节 醉之以酒观其则杂之以处观其色 刘劭人物志九征皆至纯粹
  之徳谓神情筋骨气色仪容言
  八观【吕氏春秋贤主所以论人】
  通观其所礼 贵观其所进 富观其所养 听观其所行 止观其所好 习观其所言 穷观其所不受 贱观其所不为
  六验【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