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纪数略

  敦厚 质朴 逊让 节俭
  武侯事业本四【真西山言武侯平生事业奇伟以此四者而诚与公又其本也】
  开诚心 布公道 集众思 广忠益
  六未解【时武侯闻曹休败魏兵东下闗中虚欲出师击魏羣臣以为疑故上表言】
  一不可坐定取胜 二不可不战资敌 三难以不危而定 四难以庸才必胜 五缓之则无精锐六兵疲难以持乆
  荀郭论十胜十败【袁绍书骄慢操谓荀彧郭嘉将讨不义而力不敌对以虽彊无能为也】道胜【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义胜【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治胜【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寛济宽公纠以猛】度胜【绍外宽内忌所任惟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惟才】谋胜【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得策辄行应变无穷】徳胜【绍髙议揖逊以收名誉公至诚待人不为虚美】仁胜【绍恤人饥寒其所不见虑或不及公与四海接恩过其望无所不周】明胜【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文胜【绍是非不知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武胜【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
  韩馥三不如【辛评等馥谓将军资三不如之势处袁氏上彼不为将军下也不如举荆州以让】宽仁容众孰如袁氏 智勇过人孰如袁氏 世布恩徳孰如袁氏
  周处去三害【周鲂子膂力絶人不修细行众言南山白额虎长桥蛟并子为三患处云吾能除之】射虎 杀蛟 从机云学砥节砺行【期年州府交辟】
  王导中兴三大功【桓见其急谈时事而辍忧周顗闻其志复神州而收泪】
  元帝在藩导独知其可辅倾心推奉 王毅惮帝严明欲更所立頼导固争 不以江右寡弱大立规模先用顾荣贺循以来众士尽收过江名流以佐谋画
  殷浩三变【罗念庵云殷浩人品终身三变】
  似一髙士【其累辞徴辟屏居墓所也】似一贤臣【其刺扬州抗桓温毅然以北伐为任也】诚一鄙夫【至用兵屡败为温所废荅书开闭者数竟达空函所谓茍患失之无所不至也】
  三语掾【阮瞻有令望司徒王戎问以圣人贵名敎老庄明自然其防同异阮荅以此即命辟之】将无同
  江淹论五胜五败【对萧道成】
  公雄武有竒略 寛容而仁恕 贤能毕力 民望所归 奉天子伐叛五胜也 彼志锐而器小 有威而无恩 士卒解体 缙绅不懐 悬兵数千里无同恶相济五败也
  刘孝标四异三同【梁史孝标自云比冯敬通同者三而异者四】
  敬通总兵食肉余戚戚无懽 敬通有子余等伯道敬通老而益壮余有犬马疾 敬通逝乆而弥芳
  余去将若秋草【四异】不遇 刚直 有忌妻【三同】
  苻融论伐晋三难【劝苻坚】
  天道不顺【岁星在呉】晋国无衅【君臣和睦百姓安业】我数战兵疲
  王猛君子徳三【文中子】
  事上密 接下温 临事断
  王珪五不如【唐太宗谓其识鉴精通复善谈论令自元龄以下悉加品藻】
  孜孜奉国知无不言臣不如房元龄 才兼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李靖 敷奏详明出纳惟允臣不如温彦博 处烦治剧众务毕举臣不如戴胄 耻君不为尧舜以谏诤为己任臣不如魏徴 至激浊清臣于诸子亦有微长
  唐相两轴【郑侠上疏论吕惠卿朋奸壅蔽】
  正直君子【魏征姚崇宋璟】邪曲小人【李林甫卢杞】
  四时仕宦【傅游艺期年之中厯衣四色时人谓之】
  青 绿 朱 紫
  二李四同【李挚与李敏】
  同岁 同姓 同门 又同年及第
  马孙三不开【为后晋相时人目之】
  入朝印不开 见客口不开 归宅门不开
  傅钦之三徳
  清不污 直不激 勇能温
  张浚社稷五大功【吕氏云浚有五大功富平符离之役与曹彬岐沟之败等岂可以一节掩
  大徳乎】
  建复辟之勲 储嗣之议 诛范琼以立国基用呉玠以保全蜀 却刘麟以定江左
  鲜于侁三难【为转运副安石诘其不请青苗钱侁言法愿取则与民自不愿岂能强哉蘓轼称焉】上不害法 中不废亲 下不伤民
  张观守官四字【云自守官以来常持四字】
  勤【不至于怠惰】谨【不至于疎旷】和【不至于乖戾】缓【不至于躁急】
  司马光四不如【判西京畱台上疏言不才最出羣臣之下乞致仕乆乃从其请即归洛下】先见不如吕诲 公直不如范纯仁程颢 敢言不如苏轼孔文仲 勇决不如范镇
  朱子所学四字【周必大荐朱熹为江南提刑熹云平生所学惟此四字岂可隐黙以欺吾君乎】正心诚意
  眞文忠公四事【守潭州以励其僚】
  律己以防 抚民以仁 存心以公 涖事以勤
  马廷鸾三不知【阨于贾似道求去陛辞云】
  天下安危人主不知 国家利害羣臣不知 军前胜负列阃不知
  黄治五不欺【为御史中丞质直端重有大臣体常言】
  居家不欺亲 仕不欺君 仰不欺天 俯不欺人幽不欺鬼神
  三等系籍圣贤【余安裕为谢枋得甥客有谈其文学者枋得笑曰昔吕东莱中宏词归学者请升讲座陈同父劝勿许曰有三等人系籍圣贤开口髙谈纵有错谬人无争辨者畏其势也伯恭未是今安裕为国学正字宜子敬畏而称颂之客大惭】
  官为宰相可以生杀废置人 官为台谏给舍可以弹驳荣辱人 官为国子监可以考校舍法去取人
  汉唐三党
  前汉之党指萧望之刘向张猛周堪而治之者元帝与恭石显也 后汉之党指李膺范二百余人而治之者桓灵与中常侍也 唐之党指独损崔逺等三十余人而治之者朱全忠与栁灿李振也
  三代党论【刘定之】
  汉李膺范等各为一党在位者恶之恶之者非贤而在党中者为贤 唐李徳裕牛僧孺等分为二党李优牛劣而考其归皆不足谓贤 宋初亦分为二党熙丰作新法王安石为魁元祐掊击新法司马光为魁光之党贤而安石之党非贤及光没而其党又自分为朔洛蜀三党譬之兵家朔党自守之兵也洛党应敌之兵也蜀党侵邻之兵也其不韪有在矣
  洛蜀朔三党
  洛党【程颐为首朱光庭贾易为辅】蜀党【苏轼为首吕陶等为辅】朔党【刘挚梁焘王岩叟刘安世为首辅之者尤众】
  拜珠三畏【元以拜珠为右丞相自云】
  畏辱祖宗 畏天下事大识见有未尽 畏年少不克负荷无以报圣恩
  应诏三事【明太祖时五星紊度下诏求言平遥训导叶居升上】
  分封太侈 求治太急 用刑太繁
  黄道周自陈七不如【崇祯间疏上切责】
  品行不如刘宗周 至性不如倪元璐 逺见深虑不如魏呈润 犯顔敢谏不如詹尔 老成足备顾问不如陈继儒 朴心醇行不如李如灿傅朝佑文章气节不如【阙】  郑鄤

  楚国四难【战国防苏秦之楚三月乃得见王遂辞行王曰曾不少畱乎对之以此】
  食贵于玉 薪贵于桂 谒者难见如 王难见如天帝
  息五不韪【左息犯五不韪而以伐人】
  不度徳 不量力 不亲亲 不徴辞 不察有罪
  秦有十失【路温舒谏汉宣帝】
  羞文学 贼仁义 罪诽 禁妖言 好武勇贵狱吏 忠良切言皆郁于胸 盛服先王不用于世 喜虚誉 防实祸
  汉王数羽十罪
  负约王我于蜀汉 矫杀卿子冠军 救赵不报而擅劫诸侯入闗 烧秦宫室掘始皇冢 杀秦降王子婴 诈坑秦子弟二十万 王诸将善地徙逐故主 出逐义帝自都彭城夺韩梁地 使人隂杀义帝 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
  髙帝十误
  误听守闗计取项羽怒赖张良免 误听封六国计赖张良不败事 误听使者十辈言围平城用娄敬和亲约 误欲止宫休赖张良谏止 误欲攻项羽赖萧何谏就封 误骂齐使赖良平谏止 误欲西归赖良平谏追羽 误言安事诗书赖陆贾谏听误不知尊太公赖家令言即听 误欲易太子赖
  张良招四皓定 误囚萧何赖王衞尉谏释
  武帝于李陵四失
  始则疑陵敎路徳博上书诏以行期而止迎者 中则不察司马迁言以为沮贰师而为陵游 后则既知徳博奸诈以致陵败乃释而不治 末则信公孙敖谓陵敎为兵而族陵家
  一举两失【武帝以御史大夫公孙代薛泽为丞相封平津侯】
  相者既非真儒 侯者又非军功
  宣帝开三大衅
  用恭显而啓元帝之信宦官 贵许史而啓成帝之任外戚 杀赵盖韩杨而啓哀帝之诛大臣
  光武登封七失【胡致堂论登封之事原本于燔柴而失之者也七十二君之编録畧不经见】不法唐虞三代而法始皇武帝 按防文九世当封禅今乃自缀于元帝而去成哀平三君 玉检秘文人不得见是必祈求永年 前拒羣臣之请谓百姓多怨岂有其后两岁即已欢洽 勅戒郡县上寿称美今诏墨未干自令梁松等讨论故事 奉髙后配地未几归庙主于寝园 即位改元终身不可改而改之
  五可五不可【晋惠帝欲为太子婚衞瓘女杨后欲得贾充女帝谓云云充妻赂后纳之】衞种贤【一可】而多子【二可】端正【三可】而长【四可】白【五可】 贾种妒【一不可】而少子【二不可】丑恶【三不可】而短【四不可】黑【五不可】
  二主优劣【魏徴对太宗云齐主尤劣也】
  齐后主懦弱政出多门 周天元骄防威福在已
  宋太宗一举三失【引诸衞将率习射于显徳殿】
  天子非敎射之人 卒伍非进见之士 殿廷非习武之所

  臧文仲三不仁【孔子言】
  下展禽【知栁下惠而不与立】废六闗【禁来游者而废之】妾织蒲【与民争利】
  三不知
  作虚器【为藏室】纵逆祀【逆祀僖公而不禁】祀爰居【海鸟止东门而祭之】
  少正夘五恶【孔子云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少正卯兼有之】
  心逆而险 行僻而坚 言伪而辨 记丑而博顺非而泽
  智瑶五贤一不逮【智宣子将以为后智果谓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美须长大则贤 射御足力则贤 技艺毕给则贤巧文辨慧则贤 强毅果敢则贤 如是而不仁
  智伯三贤【智伯贤于人者五犁丘之役见其三焉】
  马骇驱之亲禽顔庚射御足力也 拒长武子之辞巧文辨慧也 决战不卜强毅果敢也
  栾大佩四金印【武本纪】
  天士将军 地士将军 大通将军 天道将军
  莽继四父辅政
  王鳯 王商 王音 王根
  陈窦三难【张南轩言】
  主弱 政在房闼 宦者盘错其势已成
  八失【胡致堂谓陈蕃公忠而短于才术窦武不足称也】
  窦武贪援立之功一家四侯 虽徴贤才列于朝宁而司隶校尉河南尹未有署置 中官罪恶显著者可除余当慰安之而欲悉去 太后犹豫宜及时建白迅速掩捕而不决 既收郑讽不即行刑尚送北寺狱 曹节王甫已为元恶必待郑讽词连然后收奏 外廷新立内竖胶固既与为敌乃使人纳奏已出府宿 兵柄在手素不为备事已败露乃始召兵
  为郡四尽【鱼自语】
  水中鱼鳖尽 山中麞鹿尽 田中米糓尽 村中人庶尽
  刘颖三不肯【魏农太守民患其苛刻目之】
  不肯足 不肯去 不肯迁
  贺若弼三太猛【隋史】
  嫉妬心太猛 自是非人心太猛 无上心太猛
  四其御史【郭霸自陈忠鲠于唐天后言往年征徐敬业臣愿云云】
  抽其筋 食其肉 饮其血 絶其髓
  二李朋党【互相倾轧埀四十年】
  李徳裕 李宗闵
  赵普三罪
  陈桥之事普实预谋 为政而有患得患失之心秦王廷美卢多逊之狱普实尸之
  四如给事【李邺使金还言金人如此人因目之】
  上马如龙 步行如虎 渡水如 登山如猿
  三旨宰相【王珪以文学见推宋治平间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无所建明时人号之】上殿进呈云取圣旨 上可否讫云领圣旨 退谕禀事者云已得圣旨
  安石十事【吕诲疏言究安石之迹固无逺略惟务改作立异饰非误天下苍生必斯人也】初托疾及除知江宁乃从命 除小官则逊避承重任而不辞 侍讲侍读乃请坐自尊 居政府多乞御批以沮异议 挟情坏法狥私报怨 入翰林惟欲其弟贵显在政府无非卖弄威权 贬黜异已专权害政 奏对不知敬畏争论遂至諠哗 上方亲睦九族乃党张辟光离间岐王 国经费在十三司乃欲额外增员
  新法十八事
  青苗 均输 市易 保马 保甲 方田 免役更戍 水利 农田 折二钱 盐法 手实
  试刑科 三经新义 罢诗赋明经诸科 废武举兵书墨义 定太学三舍法
  安石四不足【帝语安石闻民间殊苦新法对以祁寒暑雨民犹怨咨此何足恤司马光言安石有
  三不足之由今观之实有四不足】
  天变不足惧 人言不足恤 祖宗法不足守 民怨咨不足恤
  宋小人三可怪
  汉唐小人得志不过在窃权受贿之间宋之小人特欲秉国钧改制度起边功流毒天下一可怪也 汉唐小人安心不善其言亦直以为利尔矣宋之小人必欲傅防经义比迹圣人宗周官主大孝使人主惑之二可怪也 汉唐小人不过当权之日以势力驱使人宋之小人乃心孚意结方元祐之末惠卿章惇皆逺窜在外犹能以摇朝廷闻宫禁三可怪也
  严嵩十罪【明世宗时杨继盛疏】
  一坏祖制 二奸大权 三掩君美 四纵奸子五窃军功 六党悖逆 七悮军机 八擅黜陟九失人心 十坏风俗
  五奸【言有十罪又济之以五奸】
  上之左右皆嵩闲谍奸一 上之纳言皆嵩鹰犬奸二 上之爪牙皆嵩爪葛奸三 上之耳目皆嵩奴仆奸四 上之臣工皆嵩心腹奸五
  三大案【倪元璐言主挺击者力防东宫争挺击者计安神祖主红丸者仗义之言争红丸者原心之论
  主移宫者弭变于几先争移宫者持平于事后六者各有所是未可偏非】
  张差挺击【万厯】李可灼进红丸【泰昌】李侍移宫【天啓】
  断幺絶六【万厯丙辰防试以弊除名时人谣曰丙辰防録断幺絶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