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纪数略

  息五不韪
  秦有十失
  汉王数羽十罪
  高帝十悮
  武帝于李陵四失
  一举两失
  宣帝开三大衅
  光武登封七失
  五可五不可
  二主优劣
  宋太宗一举三失

  臧文仲三不仁
  三不知
  少正卯五恶
  智瑶五贤一不逮
  智伯三贤
  栾大佩四金印
  莽继四父辅政
  陈窦三难
  八失
  为郡四尽
  刘颖三不肯
  贺若弼三太猛
  四其御史
  二李朋党
  赵普三罪
  四如给事
  三旨宰相
  安石十事
  新法十八事
  安石四不足
  宋小人三可怪
  严嵩十罪
  五奸
  三大案
  断么絶六
  锦衣三重
  魏忠贤十大罪
  八胜
  温体仁三者无一










  钦定四库全书
  读书纪数略卷二十三 福建巡抚宫梦仁撰人部
  事迹
  七圣至襄野【黄帝将见大隗至人于具茨山至襄城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途】
  方明为御 昌寓骖乘 张若 隰朋前马 昆阍滑稽后车
  华祝三【庄子尧观乎华华封人请祝圣人三祝尧三辞】
  使圣人寿 使圣人富 使圣人多男子
  舜大功二十【左】
  举十六相 去四凶
  三王四事
  禹恶防酒好善言 汤执中立贤无方 文王视民如伤望道未见 武王不泄迩不忘逺
  六王二公之事【左楚子合诸侯于申椒举言此待择其礼而用之】
  夏啓有钧台之享 商汤有景亳之命 周武有孟津之誓 成有岐阳之搜 康有酆宫之朝 穆有涂山之防 齐桓有召陵之师 晋文有践土之盟
  成汤六事自责
  政不节与 民失职与 苞苴行与 防夫昌与女谒盛与 宫室崇与
  七子异世同心【家语】
  汤诛尹谐 文王诛潘正 周公诛管叔 太公诛华仕 管仲诛付里乙 子产诛邓析史 孔子诛少正卯
  文王三举事【韩非子时纣恶之乃献洛西地请解炮烙之刑仲尼称其仁又称其智】侵孟 克莒 举酆
  日三朝【文王世子文王朝于王季日三】
  朝朝 暮夕 日中又朝
  四君未事逺略【许鲁斋言】
  周成王 康王 汉文帝 景帝
  周公三盛【荀子】
  身贵而愈恭 家富而愈俭 胜敌而愈戒
  三变【韩诗外孔子云周公一人之身能三变者所以应时也】
  事文王行无专制事不由己可谓文 成王幼抱而立朝诛赏无所顾问可谓武 成王壮北面而言请而后行可谓圣
  桓公五禁【葵丘之防】
  始命曰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 再命曰尊贤育才以彰有徳 三命曰敬老慈幼无忘宾旅四命曰士无世官官事无摄取士必得无耑杀大夫五命曰无曲防无遏粜无有封而不告
  九合【谷梁衣裳之防十有一不取北杏及阳糓为九史记齐语微异】
  防鄄二 防幽二 防柽 防贯 防首戴【左氏作首止】防甯母 防葵丘 左传晋悼公八年之内九合诸侯谓防戚防城棣防鄬防邢丘盟戏防柤戍虎牢同盟亳城北防萧鱼
  存三国【左谓鲁卫邢】
  闵二年立僖城鲁 僖元年城郉夷仪 僖二年城衞楚丘 或曰城郉城衞城缘陵
  有天子之事三【同上春秋予桓公知节也】
  防洮序王人于诸侯之上而同盟焉 防葵丘序周公于诸侯之上而不敢同盟焉 盟首止不但不同盟而帅诸侯以防世子焉
  齐二桃杀三士【晏子春秋三士勇而无礼晏子请去公餽二桃令计功而食之皆自杀】公孙接 田开疆 古冶子
  无盐论四殆【苑钟离春者无盐邑之丑女乞诣宣王拊膝而言遂拜为后】
  西秦南楚壮勇不立一殆 渐台五层万民疲困二殆 贤者伏匿谄谀左右三殆 沈湎夜饮俳优纵横四殆
  鲁三田【左传夹谷之防孔子摄行相事齐人归三田以谢过】
  郓 讙 隂
  晋三驾【同上晋悼公三驾而楚不能争】
  师于牛首 师于向 观兵于郑东门
  晋文罪已五【贾子文公出畋大蛇当道公曰吾闻天子梦恶则修道诸侯则修政大夫则修官庶
  人则修身乃归请于庙三日而梦天诛大蛇】
  不能尊道罪一 执政左右不良罪二 饬政不谨民人不信罪三 本务不修以咎百姓罪四 齐肃不庄粢盛不洁罪五
  郑四徳【左周襄王将以狄伐郑富辰谏之】
  有平惠之勲 有厉宣之亲 弃嬖宠 用三良
  五美五恶【同上子产相郑伯以如楚舍不为坛外仆以为言子产谓大适小有五美故作坛以昭功
  小适大有五恶焉用作坛以昭祸】
  宥其罪戾 赦其过失 救其菑患 赏其徳刑教其不及【五美】説其罪戾 请其不足 行其政事共其职贡 从其时命【五恶】
  宋景公三言【史荧惑守心子韦以言公三不可子韦谓有君人之言三荧惑宜动候之果徙三度】移之相 移之民 移之嵗
  楚一言定三国【左传子玉言】
  复衞 封曹 释宋
  楚庄得三士【刘子庄王借猎以求士】
  刺虎豹者知其勇 攫犀兕者知其力 罢田而分所得知其仁
  四君不忘信
  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 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 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
  四国功过【春秋之间四国功之首罪之魁宋襄虽霸而力微防诸侯而为楚所执不足论也】秦缪有功于周能迁善改过为霸者之最 晋文世世勤王迁平王于洛次之 齐桓九合诸侯不以兵车又次之 楚庄强大又次之
  四君皆客功【客卿楚人李斯上书】
  穆公【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枝于晋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诸侯亲服】惠王【用张仪散从事秦】昭王【得范睢彊公室杜私门】
  二者未得大体【罗隐】
  始皇用武若陶者埏器务求其大而不知薄者之反脆也 王莽用文若匠者斵材在矜其妙而不知细者之速折也
  刘项争大势二【皆楚既得而复失】
  一闗中 二敖仓
  汉高之兴五【班固论】
  一帝王之苗裔 二体貌多竒异 三神武有徴应四寛明而仁恕 五知人善任使
  得天下三正
  诛无道 讨项籍 天下已定始即尊位
  汉封三事最重【功臣非军功不侯于军功中又三事最重】
  从起丰沛 从入闗中破秦 从定三秦
  三英雄豪杰之主【威有所当加势有所当屈故也】
  高祖之威能行于秦强楚而不能行于四皓 武帝之威能行于南羌西域而不能行于汲黯 光武之威能行于寻邑王郎而不能行于严光周党
  汉文兼二长【罗豫章言人主察累明懦害仁汉昭帝明而不察章帝仁而不懦孝宣明而失之察孝元仁而失之懦若唐徳宗察而不明高宗懦而不仁兼二者之长惟汉文乎】
  明而不察 仁而不懦
  未央宫画谏五物【文苑英华卢硕画谏汉文帝】
  屈轶草 进善旌 诽木 敢谏鼓 獬豸
  武帝四事【张南轩言武帝与秦皇相去何能尺寸然不至乱亡者有四事焉】
  高帝寛大文景惠养其得民也深非若秦自商鞅来根本以蹶民迫于威一也 武帝所为每与六经戾岂真能尚儒者然犹稽古礼文未至荡然尽弃名敎二也 轮台之诏诚意所动固足囘天人之心诏下之后思与民休息与行而不悟者有间三也 惟能悔过是以能审付托昭帝之初霍光当政培植根本惠泽复流有以祈天永命矣四也
  世祖之兴四【傅干王命叙言】
  一帝皇之正统 二形相多异表 三体文而知武四履信而好士
  光武三大政
  褒卓茂 临大学 辟召周党王良严光
  梁武祈雨七事【大同间旱筑雩坛籍田内祈之】
  一理狱及失职者 二赈鳏寡独 三省徭轻赋 四举进贤良 五黜退贪邪 六命防男女防怨旷 七撤膳羞弛乐悬
  张实三等赏【下令国中】
  有面刺者酬以束帛 翰墨陈过者荅以筐篚言于市者致以羊米
  姚苌四不如【苌自谓不如兄襄】
  身长八尺五寸臂埀过膝人望而畏之 将十万之众望麾而进前无横阵 温古知今讲论道艺收罗英俊 董帅大众人尽死力
  唐太宗三行【贞观政要】
  监前代为元 进善人成政道 逺羣小拒谗言
  三鉴【唐太宗云魏徴没朕亡一鉴矣】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二喜一惧【太宗谓侍臣】
  比年丰稔斗粟三钱一喜也 北敌乆服边鄙无虞二喜也 治安则骄侈生骄侈则危亡至此一惧也
  服逺五道【太宗】
  见人之善若己出 弃人所短取其长 贤者敬之不肖者怜之 正直盈朝 视外国如一体
  髙宗四失罪已【时乆雨常隂下诏】
  昧经大略 昧戡难逺图 无绥人之徳 失驭臣之柄
  康节颂宋朝五
  革命之日不易肆 克服天下后称帝 未尝杀一无辜 百年方四主 百年无心腹之患
  宋家七美【吕大防言家仪过于汉唐】
  事亲 事长 待外戚 俭 勤 尚礼 寛仁
  元世祖诏行六事
  择守令 诫奸吏 崇祀典 禁盗贼 治军旅奬节义
  明太祖六功【同宋濂等纂修】
  略定区宇 得国之正 独禀成算 敬天勤民戚官无权 兵政有统
  四盛【明纪】
  自汉以来得天下为正在位三十一年一盛也 享年七十有一二盛也 自江右并中原三盛也 太子诸王二十五人公主十六人皆受册封四盛也
  燕王二十字【明太祖以子孙蕃衍各拟二十字一世一字为命名之首】
  髙瞻祁见佑 厚载翊常由 慈和怡伯仲 简静迪先猷

  夫子四【庄子孔子云某不知所失而离此四者何也】
  再逐于鲁 削迹于衞 伐树于宋 围于陈蔡
  孔子兄事二子【家语荅子贡问】
  子产于民为惠主于学为博物 晏子于君为忠臣于行为敬敏
  颜子君子道四【苑】
  强于行已 弱于受谏 怵于持禄 慎于治身
  曾子三事【同上曾子谓公明宣在其门下三年而不学宣对此三者学而未能安敢不学】亲在堂叱咤之声未至于犬马 应宾客恭俭而不懈惰 居朝廷严临下而不毁伤
  子路三善【家语子路治蒲孔子称之】
  恭敬以信 忠信以宽 明察以断
  子贡一出五国各有变【同上齐田常欲伐鲁孔子使往之】
  存鲁 乱齐 破呉 强晋 霸越
  子贱所事者三【苑】
  父事者三人 兄事者五人 友事者十一人
  孔蔑失三子贱得三【家语二人偕仕夫子问之所对如此】
  王事若袭学焉得习 俸禄少不及亲戚 公事急不得吊问【孔蔑对】始而诵之今得行之 俸禄所供被及亲戚 虽有公事兼以吊问【子贱对】
  管仲三权【孔子曰管仲之贤不得三权亦不能使其君霸】
  贱不能临贵以为上卿 贫不能使富赐租一年疏不能制亲以为仲父
  鲍叔五不若【鲍叔自谓不若夷吾者五】
  宽惠柔民弗若也 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 忠信可结百姓弗若也 礼义可法四方弗若也 执旗鼓立于军门使百姓加勇焉弗若也
  夷吾五不如【管仲请论百官】
  进退闲习辨辞刚柔不如隰朋请立为大行 辟土聚粟尽地之利不如甯戚请立为大司田 平原广牧鼓励三军不如王子城父请立为大司马 决狱折中不杀不辜不诬无罪不如宾胥无请立为大司理 犯顔进諌不避不挠不如东郭牙请立为大諌
  管晏二失【家语君子下不僣上上不偪下】
  管仲镂簋朱纮旅树反坫山节藻棁难为上 晏子豚肩不掩豆狐裘三十年难为下
  晏子数圉人三罪【景公将杀圉人因其言而释之】
  公使养马而杀之罪一 又杀公所最善马罪二使公以一马之故而杀人百姓必怨吾君诸侯必轻吾国罪三 数烛邹亡鸟三罪同
  史防君子道三【苑孔子云】
  不仕而敬上 不祀而敬神 直能曲于人
  子产君子道四【论语】
  行已恭 事上敬 养民惠 使民义
  三臣三不欺【史记】
  不能欺【郑子产】不忍欺【虙子贱】不敢欺【西门豹】
  穆叔拜五善【晋侯享穆叔穆叔曰皇皇者华君敎使臣必谘于周臣五善敢不重拜】访问于善为咨 咨亲为询 咨礼为度 咨事为诹 咨难为谋
  合二十五人之智治天下【家语孔子使视荆公子为政使者反言】
  堂上有五老 堂下有二十壮士
  栾书三罪【左鄢陵之战晋厉公车陷于淖书将载公栾鍼止之时书为元帅】
  侵官冒也 失官慢也 离局奸也
  张孟谈败四国之谋【四国谋赵孟谈为赵襄子谋使四国疑而其谋遂败】
  谈妻之楚 长子之韩 次子之魏 少子之齐
  孟母三迁
  始舍近墓 继迁市 终迁学舍
  立傅道六【战国策赵立周绍为傅】
  智虑不躁 身行宽惠 威严不易 重利不变恭于敎 和于下
  商鞅三【】
  始以帝道不听 再以王道不入 终以伯道不自知其膝之前于席也
  陈平六出竒计
  捐金反间 恶草具进楚使 夜出女子二千解荥阳围 蹑足封齐王 伪游云梦缚信 解白登围
  隽不疑四贤行
  戒胜之之刚虐一也 听母敎以出囚二也 辨衞太子之伪三也 霍光欲妻以女而固辞四也
  胡广周流四公
  初履司空 二作司徒 三登太尉 四为太傅
  杨震四知【故人懐金遗之辞而不受】
  天知 地知 子知 我知
  三科募壮士【虞诩治朝歌】
  攻劫为上 盗贼次之 不事农业又次之
  鲁恭三异【为中牟令徳政致此】
  蝗不犯境 化及鸟兽 孺子有仁心
  薛莹处身四五之间【或谓莹于呉士当为第一乎陆喜云云】
  沈默其体潜而勿用者第一 避尊居卑禄以代耕者第二 侃然体国执政不惧者第三 斟酌时宜时献微益者第四 温恭修慎不为谄首者第五
  呉祐四行【汉桓帝时举孝防以四行迁胶东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