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纪数略

  五岳佐理
  东岳泰山罗浮括苍为佐命蒙山东山为佐理 南岳衡山霍山山为储副天台句曲为佐理 中岳嵩山少室武当为佐命太和陆浑为佐理 西岳华山地肺女几为佐命西城青城娥眉嶓冡为佐理北岳恒山河逢抱犊为佐命陇崆峒阳洛为佐理又三佐命山则青城山天柱山庐山
  五岳神名【龙鱼图呼之令人不病】
  泰山神姓圆名常龙 衡山神姓丹名灵峙 华山神姓浩名郁狩 恒山神姓澄名渭渟 嵩山神姓寿名逸羣 一云嵩山君角普生嵩山将军石元泰山君元丘目睦泰山将军唐巨华山君浩元仓华山将军邹尚衡山君烂洋光衡山将军朱丹恒山君伏通萌恒山将军莫惠
  泰山二岩
  西岩为仙人石闾 东岩为介丘
  二华【薛琮注西京赋华山对河东首阳山河水过之而曲行河神巨灵手擘其上足蹋其下中分为两以通河流今华岳上掌具在其脚迹在首阳山下华山顶上有池生千叶莲花服之羽化因名】
  太华 少华
  华山三峯【记髙嵓四合重岭秀起顶方七里三峯直上晴霁可睹】
  南峯 西峯 东峯
  二室【嵩山三十六峯二室相去十七里其下各有石室】
  太室【东】少室【西髙八百六十丈上方十里与太室相埓但差小耳】
  南岳五峯【衡山七十二峯其最大者五而紫葢石囷芙蓉极秀】
  祝融 紫盖 石囷 芙蓉 天柱
  北岳五别名【括地志或名太茂山】
  兰台府 列女宫 华阳台 紫微宫 太乙宫
  五镇
  东镇沂山【在沂州】南镇会稽山【在越州】中镇霍山【在晋州】西镇吴山【在陇州】北镇巫闾山【在营州】 周礼大司乐四镇无吴山唐志四镇无霍山
  五名山【封禅书天下名山八而五在中国此黄帝所常游与神会者】
  华山 首山 太室 泰山 东莱
  九镇山【周礼职方氏九州之镇山也】
  会稽山【扬州】衡山【荆州】华山【豫州】沂山【青州】岱山【兖州】岳山【雍州】医无闾【幽州】霍山【冀州】恒山【幷州】 尔雅有梁山幽都山昆仑墟无衡山岳山恒山以沂山为斥山盖字误也 史正义索隐皆以为九州之山岍壶口底柱太行西倾熊耳嶓冡内方岐 淮南子吕氏春秋九山则会稽泰山王屋首山太华岐山太行羊肠孟门也
  九山三条【禹贡正义马融王肃皆然】
  岍为北条【陇州】西倾为中条【洮州】嶓冡为南条【兴元】 郑康成分四列岍阴列西倾次阴列嶓冡次阳列岷山【一作荆】正阳列
  负二山【列子北山愚公欲移太行王屋二山于渤海操蛇之神告之帝帝命夸娥氏二子负之】一厝朔东 一厝雍南
  五台山【仙经名紫府内经为清凉山文殊师利所居志云环五百余里五峯髙出云表顶皆积土似台】中台【髙四十里周六里西北太华池东畔雨花池前饭仙山即中台案也东南鹫峯西侧甘露池】东台【髙三十八里周三里东南岭畔明月池人传纱帛障目或见月在水中】西台【髙三十五里周二里东北下有文殊洗鉢池】南台【髙三十七里周二里有圣僧岩三贤岩罗汉洞】北台【髙三十八里周三里名掖斗峯顶有黑龙池七佛池】
  砥柱三门【河南陜州东北四十里黄河中始特一巨石禹凿之为三唐太宗勒铭尚存】南曰鬼门【尤为险恶】中曰神门 北曰人门
  二崤【左传晋人御秦必于崤崤有二陵】
  南陵【夏后臯之墓】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
  二嶓冡山【通典在天水者西汉水所出也】
  一在天水上邽 一在汉中金牛山
  四东山【山以太傅名】
  一在临安 二在金陵【皆非所居之东山】一在始宁【乃其故居】
  二浮玉山【一统志湖州府城南玉湖中】
  在归安者为小浮玉 在孝丰者为大浮玉【苕水出其阴】
  三天柱山【同上余杭乃道书第五十七福地】
  一在寿阳 一在龙舒 一在余杭
  二鹦鹉山【临安府其地多出鹦鹉故名】
  一在蒙自县西 一在县北
  卯酉二山【在松阳相对各以方向为名叶法善徃来处也】
  卯山 酉山
  海门二山【姚寛曰四海潮皆平唯浙江二山相对谓之海门岸狭势逼涌而为涛耳】
  南曰龛 北曰赭
  四流山【蕲州】
  水南流西流者俱入蕲水县界 北流者入寿州霍山县界 东流者入安庆府太湖县界
  九连山【惠州和平县髙峻蒙密秋冬虫蛇蛰穴贼备干糗入山至春夏则不能】
  东连龙川 河源 南连博罗 增城 龙门 从化 西连乳源 翁源 北连贑州龙南
  罗浮二山【浮山本蓬莱一峯因洪水浮海薄于罗山遂为一山】
  浮山 罗山
  五侯山【莆田山有五峯】
  正视之五故呼五侯 侧视之二故呼双髻 自郡城视之三又呼笔架
  七台山【邵武府山上有七台】
  台星 文殊 普贤 会仙 狮子 云台 月台
  闽中三山【鼎峙郡城故谓福州为三山】
  越王山 九仙山 闽山【亦曰乌石山】
  旂鼓二山【世传左鼓右旂全闽二絶】
  旂山【福州府城西】鼓山【府城东两山相对延袤数十里】 最髙为大顶峯一名屴崱疾峯正东可望琉球
  峨嵋三山【名山记周匝千里石龛百一十二大洞十二小洞二十八寺有六光相居絶顶华严居前峯白水居其中厯八十四盘山径如线六十余里至峯顶即普贤示现处其屋皆板为之】
  大峩【两山相对状若峩嵋】中峩【又名覆蓬山】小峩【又名铧刃山与中峩接】
  骊山二岭【在临潼下有温泉】
  左曰东绣岭 右曰西绣岭
  褒斜二谷【汉中褒城县东北长四百七十里斜谷旧有栈阁二千九百八十九间板阁二千八百九
  十二间厯代制作增损两谷髙峻中间谷道褒水所经】
  南口曰褒 北口曰斜
  四明山三入【绍兴余姚县髙一万八千丈周二百一十里峯凡二百八十有二中曰芙蓉峯有汉刻石曰四明山心其右有方石四面玲珑如窗牖通日月星辰之光故曰四明】
  由鄞小溪入则称东四明 由余姚白水入则称西四明 由奉化雪窦入则直谓之四明
  太白山五名【嵊县西】
  絶髙者为太白 次为小白 面东者为西白 面西者为东白 在东阳者为北白
  覆釡山斗三【温州永嘉县郭璞谓郡城象斗】
  华盖 松台 郭公 海坛四山为斗魁 积谷防吉 仁王三山为斗柄 黄土 灵官二山为辅弼
  马当山二险【郡县志九江彭泽县横枕大江陆鲁望铭天下之险】
  在山曰太行 在水曰吕梁 合二险而为一吾又闻乎马当
  彭门九陇【彭门西九山连结】
  伏陇 豆陇 秋陇 龙奔陇 走马陇 千秋陇骆驼陇 较车陇 横檐陇
  冬桃山三面据险【纪胜贑州龙南县上多桃树经冬始熟溪名桃川据险当闗可制三面】东通和平 南通翁源 西通始兴
  洞庭山穴四通【广记出南穴防百余尺渔人毛公堕其中至一宫下有青泥食若稉米旬余始出事闻梁武帝问公云此洞穴有四支盖东海龙王第七女掌珠藏也】
  一通洞庭湖西岸 一通蜀道青衣浦北岸 一通罗浮两山间大谿 一通枯桑岛东穴
  武落钟山二穴【寰宇记荆州长阳县本廪君所出处廪君姓巴氏与樊氏瞫氏相氏郑氏五姓
  俱出因约以剑刺石壁著者立为君长云】
  其一色赤【廪君出于赤穴】其一色黑【余姓出于黑穴】
  月岩三【在道州东西两门如城阙当中而虚其顶】
  自东望之如月上 自西望之如月下 就中望之如月望
  鹤鸣山六【郡县志卭州大巴县上应氐宿山有二十四洞应二十四气洞湥不可测每遇一气则一洞窍开余皆不见有七十二穴应七十二侯乃马成子张道陵升仙之处】
  东西二溪出其两腋 大清宫建在顶啄 真坊建在项 大坪是其背 延祥观在天柱山石柱腰岩是其两翼 冠子山三峯中峯是其尾
  龙角山二石【方域志长阳山穴内】
  阴石常湿【旱鞭阴石则雨】阳石常燥【潦鞭阳石则晴】
  争界二督邮【刘义庆幽明録二郡之界数峯互出有倚石如人攘袂相对俗谓二督邮争界于此】宜都 建平
  山四【巩氏耳目志】
  海山微茫而隐见 江山严厉而峭卓 溪山窈窕而幽防 塞山童頳而堆阜 又鋭而出者为虎牙尖而背者为熊耳角而巘者为牛首冠而峭者为鸡头
  四时山色【郭熙论画】
  春山淡冶如笑 夏山苍翠如滴 秋山明净如妆冬山惨淡如睡
  山四有【酉阳杂爼】
  上有葱下必有银 上有薤下必有金 上有姜下必有铜锡 上有金玉者木傍枝下垂谓之宝苖
  五丘【尔雅】
  三在河南 二在河北 説者多以州黎宛营为河南潜敦为河北恐未是
  九丘【山海经南海之内监长之国有九丘以水络之】
  陶唐之丘 叔得之丘 孟盈之丘 昆吾之丘黒白之丘 赤望之丘 参卫之丘 武夫之丘神民之丘
  五陵【尔雅】
  东陵阠 南陵息慎 西陵威夷 北陵西隃【即雁门山】中陵朱滕 又有陵莫大于加陵梁莫大于溴梁坟莫大于河坟谓之八陵
  伏羲陵二
  一开封府陈州 一陜西成纪废县【即伏羲所生地】
  女娲陵三
  一兖州府济宁州 一平阳府赵城县 一河南府阌乡县黄河滨【天宝末忽失所在乾元初复涌出】
  汉五陵【西都赋】
  长陵【髙帝】安陵【惠帝】阳陵【景帝】茂陵【武帝】平陵【昭帝】 合灞陵渭陵延陵义陵康陵为长安十陵

  四海【太公金匮】
  东海【徐神句芒】西海【西域神蓐】南海【交广神祝融】北海【青沧神颛顼】
  四海神【河图】
  东海君姓冯名修青夫人姓宋名隐娥 南海君姓视名保赤夫人姓翳名逸寥 西海君姓句大名丘白夫人姓灵名素简 北海君姓禹名怅黑【一云姓禺名强】夫人姓结名连翘
  二溟【荘子】
  南溟 北溟
  四渎【尔雅渎者源注海者也】
  江【出岷山松州】河【出昆仑山西域】淮【出桐柏山唐州】济【出王屋山孟州】
  三大水【朱子语录中国有三大水】
  黄河 长江 鸭緑江
  九川【即禹贡所谓通九道】
  弱水 黑水 河水 汉水【史作瀁】江水 济水【史作沇】淮水 渭水 洛水
  六川【吕氏春秋】
  河水 赤水 辽水 黑水 江水 淮水
  八流【博物志】
  渭出鸟防 汉出嶓冡 洛出熊耳 颍出少室汝出燕泉 泗出陪尾 淄出月台 沂出泰山
  三河
  黄河 淮河 洛河 通典羌援剑入三河闗谓黄河析支河湟中河
  三川
  河 洛 伊 一曰豫州其川荥洛与伊二水为三川 周幽王时三川震则指泾洛渭三川皆出岐唐志鄜州三川县华池水黑水洛水
  两源【河水东流潜行地下至规期山北流分为两源】
  一出葱岭东流 一出于阗南山北流【合葱岭河东注蒲昌海】
  四大河源【出昆仑山东北陬】
  青河 白河 黑河 黄河
  黄河九曲【河源星宿海涯为二泽流合三山岐为九度行二千余里经昆仑山南而西而北而东又
  行二千余里至于积石厯云中九原至大宁始入中国】
  道昆仑山名地首上为权势星一曲也 东流千里至规共【一作期】山名地契上为距楼星二曲也 邠南千里至积石山名地肩上为别符星三曲也 又千里入陇首抵龙门名地根上为宫室星四曲也 又千里至卷重山名地咽上为卷舌星五曲也 东流贯砥柱触淤流山名地喉上为枢星以运七政六曲也 西距卷重山千里东至雒会名地神上为纪星七曲也 东流至大伾名地肱上为辅星八曲也又东至绛水千里至大陆名地腹上为虚星九曲也
  黄河四大折
  由积石至湟中是第一折 至灵州西南转北即凉沙甘肃四郡是第二折 北流千里至九原丰州是第三折 丰州之东为榆林境自北而徃直至潼闗皆河南矣此第四折
  河水五色【干凿度天降嘉应河水先清】
  清变白 白变赤 赤变黑 黑变黄【各三日】
  河水九名【黄河泛水一嵗中有九名】
  凌解水【正月】桃花水【二三月】麦黄水【四月】苽蔓水【五月】矾石水【六月】荻苗水【七八月】登髙水【九月】复槽水【十月】蹙凌水【十一月十二月冰断复结蹙起成层】
  九河【尔雅一分为八 许商得其三杜佑通典得其六欧阳忞舆地记得其一或新河载以旧名或一地互为两説 郑氏以为齐桓塞八流以自广 郦道元谓九河碣石苞沦于海】
  徒骇 太史 马颊 覆鬴 胡苏 简 洁 钩盘 鬲津 蔡九峯不分简洁为二谓其一为河之通流未详是否
  宋四河
  汴 黄 惠民 广济【即五丈河】 四渠谓惠民金水五丈汴水
  五河【鳯阳府属县】
  淮河【在县东】浍河【源出河南永城县经宿州境至县南东流入淮县治临之故号浍滨】沱河【在县西北连浍河东流入淮】漴河【在县东南源出南湖一流入淮】潼河【在县东北绕沱河东流入淮因此五河故名】
  济水三伏三见【禹贡注】
  源王屋名曰沇自沇而下行于地中【一伏】及东出二源合流始名为济【一见】自济而下潜入于河【再伏】及截河南出溢而为荥【再见】自荥而下复行地中【三伏】及东流则绕出陶丘之北【三见由是不复伏矣】
  九江【尚书注唐诗所谓江至浔阳九分也鼂公武云犹太湖一湖而名五湖昭余祁一泽而名九泽耳】乌白江 蚌江 乌江 嘉靡江 江 沙源江廪江 提江 箘江 按江自荆南而合于汉
  间者亦有九川江清江鲁洑江潜江沱江漳江沮江直江汉江唐人诗所谓城一柱观落日九江秋是也 其自巴陵以合于三湘间者亦有九沅渐元辰溆酉澧澬湘九水皆潴于洞庭中东入江此则禹贡所谓九江孔殷是也 一曰浙江【杭州】杨子江【润州】松江【苏州】吴江【同上】楚江【江州】湘江【潭州】荆江【荆州】汉江【利州】南江【洪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