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类书
- 艺文类聚
艺文类聚
晋夏侯湛离亲咏曰:剖符兮南荆,辞亲[○亲下明本有了字,当作兮,此脱。]遐征,发轫兮皇京,夕臻兮泉亭,抚首兮内顾,按辔兮安步,仰恋兮後涂,俯叹兮前路,既感物以永思兮,且归身乎怀抱,苟违亲以从利兮,匪曾闵之攸宝,视微荣之琐琐兮,知吾志之愈小,独申愧於一心兮,惭报德之弥少。
【赋】魏陈思王曹植怀亲赋曰:济阳南泽,有先帝故营,遂停马住驾,造斯赋焉,犭葛平原而南骛,睹先帝之旧营,步壁垒之常制,识旌麾之所停,在官曹之典列,心仿佛於平生,回骥首而永逝,赴涂以寻远,情眷眷而顾怀,魂须臾而九反。
晋陆机祖德赋曰:咨时文之懿祖,膺降神之灵曜,栖九德以弘道,振风烈以增劭,彼刘公之矫矫,固云网之逸禽,既凭形以傲物,谅傅翼而栖林,伊我公之秀武,思无幽而弗昶,形鲜烈於怀霜,泽温惠乎挟纩,牧希世之洪捷,固山谷而为量,西夏坦其无尘,帝命赫而大壮,登具瞻於太阶,濯长缨乎天汉,解戎衣以高揖,正端冕而大观,戢灵武於既曜,恢时文於未焕,腾绝风以逸骛,庶遐踪于公旦。
又述先赋曰:仰先后之显烈,懿晖祚之允辑,应远期於已旷,昭前光於未戢,抱朗节以遐慕,振奇迹而峻立,在虐臣之贪祸,据西山而作违,招长毂於河畔,饮冀马乎江湄,顿云网而潜泳,挥神戈而外临,敌罔隆而弗夷,逆无微而不禽,茂德к其既休,元勋晔而荐举,袭衮服於太阶,配三台乎其所是,故其生也荣,虽万物咸被其仁,其亡也哀,虽天网犹失其纲,婴国命以逝止,亮身没而吴亡。
又思亲赋曰:悲桑梓之悠旷,愧蒸尝之弗营,指南云以寄款,望归风而效诚。年岁俄其聿暮,明星烂而将清,回飚肃以长赴,零雪纷其下颓,羡纤枝之在,悼落叶之去枚,在顾复之遗忘,感明发之所怀,居辞安而厌苦,养引约而摧丰,忘天命之晚慕,原鞠子之速融,兄琼芳而蕙茂,弟兰发而玉晖,感瑰姿之晚就,痛慈景之先违,天步悠长,人道短矣,异途同归,无早晚矣。
晋刘柔妻王氏怀思赋曰:超离亲而独寄,与忧愤而长俱,虽亮分以自勉,曾无闻乎须臾,思遥遥而忡忄,疾结滞乎肌肤,忆昔日之忄侍,奉膝下而怡裕,集同生而从容,常欣泰以逸豫,何运遇之偏否,独辽隔於路,何恒鸟之将分,犹哀鸣以告离,况游子之眷慕,孰殷思之可靡,於是仲秋萧索,蓐收西御,寒露宵零,落叶晨布,羡归鸿之提提,振轻翼而高举,志眇眇而远驰,悲离思而呜咽,彼迈物而推移,何予思之难泄,聊揽翰以寄怀,怅辞鄙而增结。
宋谢灵运孝感赋曰:举高墙於杨潭,眇投迹於炎州,贯庐江之长路,出彭蠡而南浮,于时月孟节季,岁亦告暨,离乡眷壤,改时怀气,恋丘坟而萦心,忆桑梓而零泪,孟积雪而抽笋,王斫冰以鲜,荑叶於枯木,起春波於寒川,顾微心之庸褊,谢精灵於昭,拥永慕而莫从,曾遐感而靡彻。
梁武帝孝思赋曰:念过隙之倏忽,悲逝川之不停,践霜露而凄怆,怀燧而涕零,仲由念枯鱼而永慕,吾丘感风树而长悲,虽一志而舍生,奉二亲而何期,至如献岁发挥,春日载阳,木散百华,草列众芳,对乐时而无欢,乃触目而感伤,朱明启节,白日朝临,木低甘果,树接清阴,不娱悦於怀抱,唯罔极而缠心,寒冰已结,寒条已折,旅雁鸣而哀哀,朔风鼓而烈烈,无一息而缓念,与四时而长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凉气入衣,凄风动裳,心无迫而自切,情不触而独伤,灵蛇衔珠以酬志,慈乌反哺以报亲,在虫鸟其犹尔,况三才之令人。
【颂】後汉蔡邕祖德颂曰:昔文王始受命,武王定祸乱,至于成王,太平乃洽,祥瑞必降,夫岂后德隆渐,浸之所通也,是以易嘉积善有馀庆,诗称子孙其保之,非特王道然也,贤人君子,仁履德者,亦其有焉,昔我烈祖,暨于予考,世载孝友,重以明德,率礼莫违,是以灵降之休瑞,兔扰驯以昭其仁,木连理以象其义,斯乃祖祢之遗灵,盛德之所贶也,岂是童蒙孤稚所克任哉,穆穆我祖,世笃其仁,其德克明,惟懿惟醇,宣慈惠和,无竞伊人,岩岩我考,莅之以庄,增崇丕显,克构其堂,是用祚之,休徵惟光,厥徵伊何,於昭于今,园有甘棠,别同心,坟有扰兔,宅我柏林,神不可诬,伪不可加,析薪之业,畏不克荷,矧贪灵贶,以为己华,惟予小子,岂不是欲,于有先功,匪荣伊辱。
晋庾峻祖德颂曰:思文我祖,降兹岳灵,绵绵之迹,时惟初生,天难忱斯,骏命靡常,世祚中衰,官族消亡,念昔绩,惟乃旧章,烈祖勤止,其德允荒,汉后不辟,公族剥乱,难起萧墙,政由竖官,监彼天眚,我不干时,纵德遗宠,显志遁思,均乐公侯,逸豫无期,烈祖戒,营兹垣墉,曾孙笃之,永世攸同。
【赞】晋夏侯湛闵子骞赞曰:圣既拟天,贤亦希圣,蒸蒸子骞,立体忠正,干禄辞亲,事亲尽敬,勉心景迹,擢辞流咏。
梁元帝孝德传皇王篇赞曰:天子之孝,曰圣与仁,重瞳表德,参漏通神,皇矣高祖,连镳舜禹,天经地义,重规沓矩,道逾七十,声超三五。
又孝德传天性篇赞曰:生之育之,长之畜之,顾我复我,答施何时,欲报之德,不可方思,涓尘之孝,河海之慈,废书叹息,泣下涟ㄝ。
【序】梁元帝孝德传序曰:夫天经地义,圣人不加,原始要终,莫逾孝道,能使甘泉自涌,邻火不焚,地出黄金,天降神女,感通之至,良有可称。
●卷二十一 人部五
○德 让 智 性命 友悌 交友 绝交
◇德
《易》曰:君子进德业。
又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尚书》曰:惟德动天,无远不届。
又曰:皋陶迈种德,德乃降。
《左传》曰: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
又曰:故昭令德,以示子孙。
又曰:官之失德,宠赂彰也。
又曰:夫德,俭而有度。
又曰:楚子问鼎大小轻重焉,王孙满对曰:德之休明,虽小重也。
又曰:德以柔中国。
《毛诗》曰:德如毛,民鲜克举之。
《孝经》曰:先王有至德要道。
又曰:圣人之德,无以加於孝乎。
《论语》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又曰:德行颜渊闵子骞。
又曰:有德者不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又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又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文子》曰:川广者鱼大,地广者德厚。
《盐铁论》曰:以道德为城,以仁义为郭。
又曰:以道德为胄,以仁义为剑。
《吕氏春秋》曰:宋景公时,荧惑在心,公问子韦,对曰:祸在君,可移宰相,公曰:宰相所与治国也,曰:移於民,公曰:民死,谁与为君,曰:移於岁,曰:岁饥,民必死,子韦曰:天处高而听卑,君有至德之言三,天必赏君,荧惑果徙三舍[已具天部星篇。]
《汉书》曰:有阴德者,天报以福。
汉杂事曰:太史言,有德星见,当有英才贤德同游者,诏下诸郡县问,颍川郡上事曰:有陈太丘父子三人,俱共会社。
《东观汉记》曰:张堪为冯翊,见府寺门即下,主簿进曰:位尊德重,不宜自轻,堪曰:礼下公门,何谓轻哉。
荀氏家传曰:荀德行周备,其所规,以圣人为度。
海内先贤传曰:黄宪动则蹈规矩,言则发德音。
【颂】晋左九嫔德柔颂曰:邈邈德柔,越天之刚,神以知来,智以藏往,含纯溥生,允矣君子,展也大成,执德纯粹,岳峻川氵亭,履行高厉,荡乎其平,敦兴圣道,率正不倾,令问不已,载路厥声。
【赞】又德刚赞曰:温温德刚,秉道纯,履此圣义,体此敦仁,笃物博好,靡疏靡亲,九族怀附,邦邑望尘,贵实贱华,尚素安贫,虽在崇高,必若平民,匪道之荣,譬之生民,褒饰之誉,谓之谤身,惟义是存,惟道是遵。
【序】梁元帝全德志序曰:老子言全德归厚,庄周云全德不刑,吕览称全德之人,故以全德创其名也,此志隆[○按隆当作陆,所云宝剑,鼓瑟,公侯踞掌,要荒厥角,皆陆贾事,见史记贾传。]大夫为首,伊人有学有辩,不天[○按贾传云陆生竟以寿终,是天当作夭。]不贫,宝剑在前,鼓瑟从後,连环炙果,雍容卒岁,驷马高车,优游宴喜,既令公侯踞掌,复使要荒蹶角,入室生光,岂非盛矣,若乃河宗九策,事等神钩,阳雍双璧,理归玄感,南阳樊重,高阁连云,北海公沙,门人成市,咨此八龙,各传一艺,夹河两郡,家有万石,人生行乐,上[○疑当作止。]足为先,但使樽酒不空,坐客恒满,宁与孟尝问琴,承睫泪下,中山听息,悲不自禁,同年而语也。
【论】梁元帝全德志论曰:物我俱忘,无贬廊庙之器,动寂同遣,何累经纶之才,虽坐三槐,不妨家有三径,接五侯,不妨门垂五柳,但使良园广宅,面水带山,饶甘果而足花卉,葆筠篁而玩鱼鸟,九月肃霜,时飨田,三春捧茧,乍酬蚕妾,酌升酒而歌南山,烹羔豚而击西缶,或出或处,并以全身为贵,优之游之,咸以忘怀自逸,若此众君子,可谓得之矣。
◇让
《尚书》曰:舜帝曰:俞,咨禹,汝平水土,惟时懋哉,禹拜稽首,让于稷暨皋陶。
周官大司徒职曰:以阳礼教让,则民不争。
《礼记》曰:君子恭敬樽节退让以明礼。
又曰:子云,觞酒豆肉,让而受恶,民犹犯齿,衽席之上,让而坐下,民犹犯贵,朝庭之位,让而就贱,民犹犯忠。
又曰: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後己,则民作让。
又曰:天子有善,让德於天,诸侯有善,归诸天子。
《左传》曰:宋穆公疾,召大司马孔父而属殇公焉,曰:先君舍与夷而立寡人,若弃德不让,是废先君之举也,岂曰能贤。
又曰:齐侯使管夷吾平戎于晋,王使隰朋平戎于晋,王以上卿之礼飨管仲,辞曰:臣贱有司也,有天子之守国高在,若节春秋,来承王命,何以礼焉,陪臣敢辞,王曰:舅氏,余嘉乃勋,应乃懿德,谓督不忘,往践乃职,管仲受下卿之礼而还,君子曰:管氏之世祀也,宜哉,让不忘其上。
又曰:让礼之主也,范宣子让,其下皆让。
《论语》曰:子曰:太伯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孝经》曰: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
《家语》曰:虞芮二国争田而讼,连年不决,相谓曰:西伯仁人也,盍往质焉,入其境,则耕者让畔,行者让路,入其朝,则士让为大夫,大夫让为卿,虞芮之君曰:吾侪小人,不可以入君子之朝,[事具产业部田篇。]
《周书》曰:汤放桀於亳,三千诸侯大会,汤取天子之玺,置之天子之坐,再拜,从诸侯之位,汤曰:此天子之位,有道者可以处之,三让三千诸侯,诸侯莫敢即位,然後汤即天子之位。
《慎子》曰:尧让许由,舜让善卷,皆辞为天子,而退为疋夫。
《列子》曰:昔尧舜伪以天下让许由善卷,而不失天下,伯夷叔齐,实以孤竹让,而终忘其国。
《庄子》曰:尧以天下让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於泽也,不亦劳乎。
《山海经》曰:君子国民,衣冠带剑,土方千里,多薰华之草,好让,故为君子国。
《史记》曰: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
又曰:太尉周勃立代王,代王曰:奉高帝宗庙事重,寡人不佞,不足以称,寡人不敢当,群臣皆伏,固请,代王西向让者三,南向让者再,[事具帝王部。]又曰:鲁连既说秦军,秦军为却,平原君欲封鲁连,鲁连辞谢者三,终不肯受,平原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连寿,连叹曰:所贵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而无所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连不忍为也,遂辞而去,终身不复见,[事具隐逸部。]
又曰:董偃与馆陶主家儿博戏殿下,主伏槛观之,偃负财[○《太平御览》四百二十三作则。]饶人,胜则有让,主益奇之。
又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子也,父欲立叔齐,及卒,齐乃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
又曰:吴王诸樊元年,已除丧,让位季札,季札弃室而耕,乃舍之,[事具隐逸篇。]
《汉书》曰:金日在武帝左右,属霍光以辅少主,光让日,日曰:臣外国人,且使匈奴轻汉,於是遂为光副。
又曰:文帝初立,以陈平为相,太尉周勃,亲以兵诛吕氏,功多,平欲让勃位,乃谢病,文帝怪,平曰:高帝时,勃功不如臣,及诛诸吕,臣功亦不如勃,原以相让勃。
又曰:韦贤薨,子玄成当为嗣,玄成心知其[○《太平御览》四百二十三其下有兄字。]非贤,即阳为病狂,卧便利,妄哭语,既葬,当袭爵,以病狂不应,大鸿胪奏状,章下丞相御史案验,玄成素有名声,士大夫多疑其欲让爵於兄,丞相御史遂以玄成实不病劾奏之,有诏勿劾,引拜,玄成不得已,受侯爵,[事具封爵部。]
又曰:龚遂为渤海太守,数年,上遣使者徵遂,议曹王生原从太守会,遂引入宫,王生醉,从呼曰:原有所白,遂问其故,王生曰:天子即问君何以治渤海,君不可有所陈,宜曰:皆圣主之德,非小臣之力也,上果问以治状,遂对如王生言,天子悦其有让,叹曰:君安得长者之言而称之,遂因前曰:臣非有知,此乃臣议曹教戒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