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类书
- 小学绀珠
小学绀珠
二贤【唐】
郎余令 从父知年 【霍王元轨曰郎家二贤皆入府不意培塿而松柏为林也】
二扈【五代】
后周扈 载 【兄弟并掌内外制号二扈】
三陈【宋】
陈尧叟【唐夫】 尧佐【希元】 尧咨【嘉 尧叟尧咨谟 兄弟状元】
陈宗召【景南】 贵谦【益父】 贵谊【正 父子父 宏辞】
二宋
宋庠【公序 元宪公】 宋祁【子京景文公】
二苏
苏轼【子瞻】 苏辙【子 父洵号由 为三苏】
三孔
孔文仲【经父】 武仲【常父】 平仲【毅父】
四洪
洪朋【父】 刍【驹父】 炎【玉父】 羽【鸿 黄庭坚父 四甥】
三洪
洪适【景伯】 遵【景严】 迈【景 兄弟卢 宏辞】
三吕
吕正【圣功文穆】 夷简【坦夫文靖】 公着【晦叔 三世宰相正献 夷简公着父子平章 五代三吕侍郎 琦之后端梦竒后防正夷简公着 咸休之后大防】
四韩
韩综【仲文】 绛【子华】 维【持国】 缜【玉 亿八子世以髙阳里汝 目之三子位公府综知制诰】
二呉
呉育【春卿】 充【冲卿】
三范
范纯仁【尧夫】 纯礼【彛叟】 纯粹【徳 仲淹三子自谓纯仁孺 得其忠纯礼得其静纯粹得其略】
范鎭 百禄 祖禹 【祖禹诗玉堂三世见题名】
二刘
隋刘焯 炫
唐刘懿之 袆之 夙【宾之】 朔【复之】
宋刘敞【仲原父】 攽【叔贡 敞攽奉世父 为三刘】
靖之【子和】 清之【子澄】 爚 炳
三曾
曾巩【子固】 布【子宣】 肇【子开】
二李
李东之 李受 【致仕命赋诗送之王珪序云二李逺过二疏】
李柟【和伯】 樗【迁仲】
二杜
杜纯【孝锡】 纮【君章】
三沈
沈遘【文通】 括【存中】 辽【叡 文通孙晦元用达 祖孙状元】
二程
明道【颢】 伊川【颐】二先生
三王
王安石【介甫】 安国【平甫】 安礼 【和甫】
王回【深父】 向【子直】 冏【容季】
二任
任孜【遵圣】 伋【师 当时谓大中 任小任】
五豸
唐坰 祖肃 父询 叔介 兄淑问 【继为御史】
四贤良
钱易【希白】 子彦逺【子髙】 明逸【子飞】 彦逺子勰【穆父】
四世丝纶
胡宿 宗愈 交修 世将 【交修裒次为四世丝纶集】
四谢
谢懋 岐 举亷 世充 【同榜登第号临江四谢】
三世学士
李昉 宗谔 昭述 【昭述言我家三世学士】
三少
石 凭 悠 【号桥林三少】
三世司空
吕文穆 文靖 正献 【苏魏公诗五朝京兆尹三世大司空】
父子状元三家
安徳裕子守亮 张去华子师徳 梁颢子固
二孙
孙何【汉公】 仅【隣 兄弟几 状元】
三孙
孙立节【介夫】 子勰【志节】 勴【志 父子知名号举 梅江三孙】
三隽
陈公弼 兄之子庸 谕 【俱中进士第里人表其闾曰三隽坊】
渚宫二疎
朱昻 弟协 【皆享眉寿谓之渚宫二疎陈尧咨表其居为东西致仕坊】
三人凤阁【唐】
王择从 易从 朋从 言从 【昆弟四人擢进士第至凤阁舎人者三人号凤阁王氏】
穆氏四子
赞 质 员 赏 【穆宁四子皆以守道行谊显崔祐甫为穆氏四子讲艺记兄弟皆和粹世人以珍味目之赞为酪质为酥员为醍醐赏为乳腐】
家法二门
韩休 穆宁 【言家法者尚韩穆二门 梁韦叡裴邃二门子弟各著名节】
世本十五篇
世本録黄帝以来至春秋时帝王公侯卿大夫祖世所出
三世谱学
贾弻 匪之 渊【字希 三世传谱学凡十八州士族镜 合百袠七百余卷 南齐书】
百氏谱
凡三百五十八姓汉姓三百七蕃姓一百二十五 【唐裴扬休百氏谱】
姓氏三十二类
国 邑 乡 亭 地 姓 字 名 次 族 官爵 凶徳 吉徳 技 亊 諡 爵系 国系
族系 名氏 国爵 邑系 官名 邑諡 諡氏爵諡 代北复姓 关西复姓 代北三字姓 代北四字姓 诸方复姓 【郑樵通志氏族略】
南都五姓
杜正献【衍】 赵康靖【概】 王文忠【尧臣】 蔡敏肃【挺】 张文定【方 寓睢阳者五族平 王仲旉南都赋】
二林
林敏功【子仁】 敏修【子来】
四吕
吕大忠【进伯】 大防【微仲】 大钧【和叔】 大临【与叔】
五桂
范致君 致明 致虚 致祥 致厚 【相继登第有五桂堂】
二管
管师复 师常 【兄弟齐名号二管】
三世忠义
刘韐 子羽 珙
四后
光献曹后 宣仁髙后 钦圣向后 昭慈孟后 【张宣公曰家法之美无如宋四后以贤圣之徳为宗社之福】
两龚
龚夬 弟大壮
三世尹京
梁颢 适 子美
崔李郑薛三祖
崔殷子双为东祖 邯为西祖 防为南祖【亦号中祖】 李楷五子叡为东祖 芬与弟劲共称西祖 辑与弟晃共称南祖
郑温子为北祖 简为南祖 恬为中祖
薛懿三子恢号北祖 雕南祖 兴西祖 【唐世系表】
一宗二相【呉】
陆逊 凯 【世説陆凯一宗二相五侯】
一门五侯【晋】
周札 懋 赞 缙 勰
一门三公【后周】
于谨为太师二子寔为司空翼为太尉
父子三相
韦仁约子承庆嗣立 郑珣瑜子覃朗
六世封石泉
王方庆曾祖褎至孙俌六世封石泉【襃 鼒 直綝字 方庆 睎俌】
三代执金吾
赵道兴父才子皎三代执金吾
三王【后魏】
济南王彧 安丰王延明 中山王熈 【时人语曰三王楚琳琅未若济南备圆方 宗室】
五世侍中【南齐】
陆玩 万载 仲元 【陆慧晓传】
一家三节度【唐】
赵犨 弟昶 子珝
三世左丞
韦仁约 济 景
三中丞
卢怀愼 子奂 奕 【三居中丞官清节似之】
附録
三枿
韦 顾 昆吾 【商颂苞有三蘖】
魏 齐 韩 【汉叙传三枿之起】
三长史【汉】
朱买臣 王朝 边通 【张汤传三长史】
三栾【晋】
栾书 黡 盈 【班固幽通赋三栾同于一体】
三郤
锜 犨 至
三公子
申生 重耳 夷吾 【晋语三公子】
三子
子頽 叔带 子朝 【陆机五等论周之衰干位者三子】
六后【汉】
章徳窦 和熹邓 安思阎 顺烈梁 桓思窦 灵思何 【东都临朝六后】
三王
卭成 乐昌 阳平 【外戚三王】
六齐
齐王将闾 济北王志 菑川王贤 胶东王雄渠胶西王卬 济南王辟光 【齐悼惠王六子为王邹阳传云六齐】
三淮南
淮南王安 衡山王勃 庐江王赐 【淮南厉王三子为王 邹阳传曰三淮南】
八司马【唐】
韦执谊 韩泰 韩 栁宗元 刘禹锡 陈諌凌准 程异 【王叔文之党】
三杨
杨骏 弟珧 济 【晋】
杨虞卿 汝士 汉公 【唐】
八关十六子
张又新 李续 张权舆 刘栖楚 李虞 程昔范姜洽 李训 【李逢吉党八人而傅防又八人皆任要剧号八关十六子】
六臣
张文蔚 杨涉 薛贻矩 苏循 张防 赵光逢【五代史唐六臣传为册寳使副朝梁】
二十四友【晋】
郭彰 石崇 陆机 陆云 和郁 潘岳 崔基欧阳建 缪徴 杜斌 摰虞 诸葛诠 王粹 杜育 邹捷 左思 刘瓌 周恢 牵秀 陈眕 许猛 刘讷 刘舆 琨 【皆附贾谧】
八王
汝南王亮 楚王玮 赵王伦 齐王冏 长沙王乂成都王颖 河间王颙 东海王越 【西晋八王】
外戚十余族【汉】
吕【髙帝】 上官【昭帝】 霍【宣帝】 赵【成帝】 王【平帝】 窦【章帝】 邓【和帝】闾【安帝】 窦【桓帝】 梁【顺帝】 何【灵 后汉论后世外戚自帝 东西京十有余族注】
外戚二十有余人保位全家者唯文景武帝太后及卭成后四人 【汉外戚传赞 文帝薄景帝窦武帝王卭成王】
六贵
始安王遥光 徐孝嗣 江祏 萧坦之 江祀 刘暄 【萧衍曰六贵同朝】
四贵 【秦 宋 东魏 隋】
穰侯【魏冉】 华阳君【戎宣太后之异父同母弟】 泾阳君 髙陵君【昭王同 秦 范雎母弟 曰四贵】
萧道成 袁粲 禇渊 刘秉 【宋 更日入直决亊号为四贵】孙腾 司马子如 髙岳 髙隆之 【东魏 邺中谓之四贵】广平王雄 髙颎 虞庆则 苏威 【隋 称为四贵】
四伯【晋】
江泉【谷伯】 史畴【笨伯】 张嶷【猾伯】 羊聃【琐 拟古之伯 四凶】
九节度【唐】
郭子仪【朔方】 鲁炅【淮西】 李奂【兴平】 许叔冀【滑濮】 李嗣业【镇西北庭】 李广琛【郑蔡】 崔光逺【河南】 李光弼【河东】 王思礼【关内 肃宗以子仪光弼皆元勲难相统属泽潞 故不置元帅九节度之兵溃于相州】
八贵【北齐】
和士开 娄定逺 赵彦深 袁文遥 唐邕 綦连猛 髙阿那肱 胡长粲
七贵【隋】
牛 苏威 宇文述 张瑾 虞世基 裴蕴 裴矩 【牛为吏部尚书威等参掌选事时人谓之选曹七贵】
四王【汉】
韩 彭 英 卢
小学绀珠卷七
<子部,类书类,小学绀珠>
钦定四库全书
小学绀珠卷八
宋 王应麟 撰
职官类
五官
木正句芒 火正祝融 金正蓐收 水正冥 土正后土 【左传蔡墨曰五行之官是谓五官 楚语观射父曰天地神民类物之官谓之五官】三公【周 后魏隋唐曰三师 宋政和二年为三公 又曰三吏 三事】
太师 太傅 太保 【周官 左传三吏注三公也诗三亊大夫王肃以三亊为三公贾谊曰保保其身体傅传之徳义师道之教训此三公之职也 周礼注三公内与王论道中参六官之亊外 六乡之教 汉百官表或说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
三孤【又曰三少 宋政和为三孤】
少师 少傅 少保 【贾谊置三少皆上大夫也】
六卿【又曰六官 并三孤为九卿】
天官冢宰【治】 地官司徒【教】 春官宗伯【礼】 夏官司马【政】 秋官司寇【禁】 冬官司空【土 周礼六卿分职考工记外有九室九卿朝焉注六卿三孤为九卿 周语外官不过九品 周礼注六官皆总属于冢宰 六官之属三百六十】
四辅 【四邻】
前疑 后丞 左辅 右弼 【书益稷帝曰钦四邻史记云敬四辅臣注尚书大传四邻疑丞辅弼 孔丛子谓之四近 文王世子虞夏商周有师保有疑丞设四辅及三公不必备】太师 太傅 太保 少傅 【汉四辅平帝时】
八职
正【官法治要】 师【官成治凡】 司【官法治目】 旅【官常治数】 府【官契治藏】 史【官书赞治】 胥【官叙治叙】 徒【官令 周礼宰夫徴令 辨八职】
五爵 【五等 五侯】
公 侯【皆方百里】 伯【七十里】 子 男【五十 孟子 书武里 成列爵惟五分土惟三注同孟子 陆机五等论曰五等之制始于黄唐】
公【方五百里】 侯【方四百里】 伯【方三百里】 子【方二百里】 男【方百 周里 礼书孟子指邦国实封之地而言之周礼兼附庸之地而言之 汉诸侯王表序周立爵五等封国八百 史记】
【三王世家周爵五等春秋三等公侯伯 汉表注五侯五等诸侯】
三圭
公执桓圭 侯执信圭 伯执躬圭 【郑康成曰殷有三等 庄子三旌之位 一作三珪谓诸侯三卿皆执珪】
六事
天子六军其将皆命卿各有军事曰六事 【甘誓乃召六卿曰六事之人注云 周礼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
百二十官
天子置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凡百二十官下应十二子 【公羊传注】
虞官五十 夏官百 殷二百 周三百 【明堂位】唐虞建官惟百夏商官倍 【周官】
千品
民之彻官百王公之子弟之质能言能听彻其官者而物赐之姓以监其官是为百姓 姓有彻品十于王谓之千品 五物之官陪属万为万官 官有十丑为亿丑【丑类 楚语观也 射父曰】
百尹【百官 书顾之长 命】
九命
壹命受职 再命受服 三命受位 四命受器 五命赐则 六命赐官 七命赐国 八命作牧 九命作伯 【周礼大宗伯以九仪之命正邦国之位后周九命每命为二以正为上凡十八命】
五仪
上公九命为伯 侯伯七命 子男五命 【典命掌诸侯之五仪注公侯伯子男之仪】
王之三公八命其卿六命 其大夫四命出封皆加一等 【同上注王之三公有徳者加命为二伯 大夫为子男卿为侯伯 四命中下大夫 王之上士三命中士再命下士一命】
五等之命
公之孤四命其卿三命其大夫再命其士壹命
侯伯之卿大夫亦如之
子男之卿再命其大夫壹命其士不命 【典命诸臣之五等之命注五等谓孤以下四命三命再命一命不命 左传注古制公为大国侯伯为次国子男为下国】
三命
士 大夫 卿 【庄子正考父三命释文云 左传三命兹益共注三命上卿也】
三揖
卿 大夫 士 【左传衞公子郢曰三揖在下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