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类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明伦汇编
- 皇极典纪元部
皇极典纪元部
一
年
按唐书肃宗本纪上元元年闰四月己卯大赦改元赐文武官爵上元二年去上元号称元年
一
年
按唐书肃宗本纪上元二年九月壬寅大赦去上元号称元年月以斗所建辰为名按旧唐书肃宗本纪上元二年九月壬寅制曰朕获守丕业敢忘谦冲欲垂范而自我亦去华而就实其干元大圣光天文武孝感等尊崇之称何德以当之钦若昊天定时成岁春秋五始义在体元惟以纪年更无润色至于汉武饰以浮华非前王之茂典岂永代而作则自今以后朕号唯称皇帝其年号但称元年去上元之号元年建元为宝应元年
一
年
按唐书肃宗本纪宝应元年建巳月壬子楚州献定国宝玉十有三乙丑皇太子监国大赦改元年为宝应元年复以正月为岁首建巳月为四月 按代宗本纪代宗初封楚王干元元年三月徙封成王四月立为皇太子初太子生之岁豫州献嘉禾于是以为祥乃更名豫肃宗去上元二年号止称元年月以斗所建辰为名元年建巳月肃宗寝疾乃诏皇太子监国而楚州献定国宝十有三因曰楚者太子之所封今天降宝于楚宜以建元乃以元年为宝应元年按册府元龟宝应元年四月乙丑诏曰上天降宝献自楚州神明告历数之符合璧定妖灾之气总集瑞命祗承鸿休因以体元□乎五纪其元年宜改为宝应元年宝应元年代宗即位改明年为广德元年
共
二年
按唐书代宗本纪宝应元年四月己巳即皇帝位广德元年七月壬子大赦改元按册府元龟广德元年七月壬子御宣政殿下诏曰惟高祖太宗敷大德于天下覆载之内湛恩茂育累圣同道用康兆人宝位重光深其德泽被服渐渍洽于生灵者百有五十年之间兵不作而刑将措矣自寇虐横厉山东不开衅起渠魁毒流区宇三军七萃之士豪杰忠良之徒制在风波遭其驱劫由是干戈不息征赋实烦哀我人斯并罹灾患悯兹有犯无罪万方朕上戴皇天下临黔首奉先圣之成命集一切之大勋元恶既诛群生思乂是欲镜清六合网决八纮庶齐大道之时克复太平之理至化犹郁兵严初解百辟卿士中外众臣并进昌言请上徽号曰宝应元圣文武孝皇帝朕涉道日寡□德良多恐沮乐推之心自增神器之重俯应典册敬受鸿名便欲谒报昊天展事郊庙又以孟秋多稼垂及西成王畿之间人实劳止辍兹大礼式候元冬切为逾年改元之制缵承鸿业敢废旧章博采群公之义乃贞协用之纪其宝应二年改为广德元年爰属履端乃弘肆眚救兹汤火俾云行而雨施涤其瑕秽将玉振而金声宜广更始之恩用明向劝之福可大赦天下代宗广德三年改为永泰元年
一
年
按唐书代宗本纪永泰元年正月癸巳大赦改元按旧唐书代宗本纪永泰元年春正月癸巳朔制曰□五纪者建号以体元授四时者布和而顺气天心可见人欲是从爰立大中之道式受维新之命朕嗣膺下武获主万方顾以薄德乘兹艰运戎麾问罪今已十年饮至策勋惟凶渠之授首劳师黩武岂人主之用心军役屡兴干戈未戢茫茫士庶毙于锋镝皇穹以朕为子苍生以朕为父至德不能被物精诚不能动天俾我生灵沦于沟壑非朕之咎孰之过欤朕所以驭朽悬旌坐而待曙劳怀罪己之念延想安人之策亦惟群公卿士百辟庶寮咸听朕命协宣乃力履清白之道还淳素之风率是黎元归于仁寿君臣一德何以尚兹乃者政刑不修惠化未洽既尽才力良多抵犯静惟哀矜实轸于怀今将大振纲维益明惩劝肇举改元之典弘敷在宥之泽可大赦天下改广德三年为永泰元年永泰二年改为大历元年
共十
四年
按唐书代宗本纪大历元年十一月甲子改元按册府元龟大历元年十一月甲子日长至制曰王者钦若昊天诞受丕命莫不协五纪而乘运稽三微而体元上齐璇衡下立人极乃颁历于惟岁更覃恩于率土朕嗣守鸿业恭临宝位顷以时当寇难运属干戈誓众兴师为人除害实赖宗社降福寰宇小康用兴淳朴之风庶洽雍熙之化乾坤敷佑大庇生灵文武协心同力王室岂朕薄德而臻于此乃者金革所聚绵历岁时征赋颇繁人犹雕瘵是用疚心疾首当宁而兴怀罪以在予驭朽而贻惧每思弘济之道用拯黎元之弊月缠星昴律中黄锺合天正之符承日至之永祥云在瞩既当伯赵之司惠泽布和宜顺一阳之气建元发号革故惟新俾及履长之节用深行庆之典可大赦天下其永泰二年宜改为大历元年大历十四年五月德宗即位改明年为建中元年(共四年)
按唐书德宗本纪大历十四年五月癸亥即皇帝位建中元年正月丁卯改元德宗建中五年改为兴元元年
一
年
按唐书德宗本纪兴元元年正月癸酉大赦改元按旧唐书德宗本纪兴元元年春正月癸酉朔上在奉天行宫受朝贺诏曰立政兴化必在推诚忘己济人不吝改过朕嗣服丕构君临万邦失守宗祧越在草莽不念率德诚莫追于既往永言思咎期有复于将来明征其义以示天下小子惧德不嗣罔敢怠荒然以长于深宫之中暗于经国之务积习易溺居安忘危不知稼穑之艰难不恤征戍之劳苦致泽靡下究情不上通事既壅隔人怀疑阻犹昧省己遂用兴戎征师四方转饷千里赋车籍马远近骚然行赍居送众庶劳止力役不息田莱多荒暴令峻于诛求疲民空于杼柚转死沟壑离去乡里邑里丘墟人烟断绝天谴于上而朕不寤人怨于下而朕不知驯致乱阶变起都邑贼臣乘舋肆逆滔天曾莫愧畏敢行陵逼万品失序九庙震惊上累于祖宗下负于蒸庶痛心腼面罪实在予永言愧悼若坠泉谷赖天地降佑神祇协谋将相竭诚爪牙宣力群盗斯屏皇维再张将弘远图必布新令朕晨兴夕惕惟省前非乃者公卿百寮用加虚美以圣神文武之号被蒙暗寡昧之躬固辞不获俯遂群议昨因内省良所瞿然自今已后中外书奏不得言圣神文武之号今上元统历献岁发祥宜革纪年之号式敷在宥之泽可大赦天下改建中五年为兴元元年兴元二年改为贞元元年
共二
十一年
按唐书德宗本纪贞元元年正月丁酉大赦改元按旧唐书德宗本纪贞元元年正月朔御含元殿受朝贺礼毕宣制大赦天下改元贞元贞元二十一年正月顺帝即位改为永贞元年一年
按唐书顺宗本纪贞元二十一年正月丙申即皇帝位永贞元年八月庚子立皇太子为皇帝自称太上皇辛丑改元按旧唐书顺宗本纪贞元二十一年正月丙申即位于太极殿八月辛丑诰曰父有天下传归于子前王之制也钦若大典斯言至公式扬耿光用体文德臣获奉宗庙临御万方降疾不瘳庶政多阙乃命元子代予守邦爰以令辰光膺册礼宜因纪元之庆用覃在宥之泽其以贞元二十一年八月五日已前天下死罪降从流流以下递减一等顺宗永贞元年八月宪宗即位改明年为元和元年共十五年
按唐书宪宗本纪永贞元年八月乙巳即皇帝位元和元年正月丁卯大赦改元赐文武官阶勋爵民高年者米帛羊酒宪宗元和十五年闰正月穆宗即位改明年为长庆元年共
四年
按唐书穆宗本纪元和十五年闰正月即皇帝位长庆元年正月辛丑大赦改元赐文武官阶勋爵穆宗长庆四年正月敬宗即位改明年为宝历元年共二年
按唐书敬宗本纪长庆四年正月丙子即皇帝位二月始听政宝历元年正月辛亥大赦改元敬宗宝历二年十二月文宗即位改明年为太和元年共
九年
按唐书文宗本纪宝历二年十二月乙巳即皇帝位太和元年二月乙巳大赦改元免京兆今岁夏税半赐九庙陪位者子孙二阶立功将士阶爵始封诸王后予一子出身文宗太和十年改为开成元年
按唐书文宗本纪开成元年正月辛丑朔日有食之大赦改元免太和五年以前逋负京畿今岁税赐文武官阶爵开成五年正月武宗即位改明年为会昌元年共六年
按唐书武宗本纪开成五年正月辛巳即皇帝位二月乙卯大赦会昌元年正月辛巳大赦改元武宗会昌六年三月宣宗即位改明年为大中元年共十三年
按唐书宣宗本纪会昌六年三月甲子即皇帝位大中元年正月甲寅大赦改元复左降官死者官爵赐文武官阶勋父老帛宣宗大中十三年八月懿宗即位改明年为咸通元年共十
四年
按唐书懿宗本纪大中十三年八月癸巳即皇帝位咸通元年十一月丁丑大赦改元懿宗咸通十四年僖宗即位改明年为干符元年(共六年)
按唐书僖宗本纪咸通十四年七月辛巳即皇帝位十二月大赦干符元年十一月庚寅改元僖宗干符七年改为广明元年
一
年
按唐书僖宗本纪广明元年正月乙卯改元
按旧唐书僖宗本纪广明元年春正月乙卯朔上御宣政殿制曰朕祗膺宝祚嗣守宗祧夙夜一心勤劳八载实欲驱黎元于仁寿致华夏之升平而国步犹艰群生寡遂灾迍荐起寇孽仍臻窃弄干戈连攻郡邑虽输降款未息狂谋江右海南疮痍既甚湖湘荆汉耕织屡空言念疲羸良深轸恻我心未济天道如何赖近者严敕师徒稍闻胜捷皆明圣之潜佑宁非德以言功属节变三阳日当首岁乃御正殿爰命改元况及发生是宜在宥自古继业守文之主握图御宇之君必自正月吉辰发号施令所以垂千年之懿范固万代之洪基莫不由斯道也可改干符七年为广明元年广明二年改为中和元年
共
四年
按唐书僖宗本纪中和元年七月丁巳大赦改元中和五年改为光启元年共
三年
按唐书僖宗本纪光启元年三月己巳大赦改元光启四年改为文德元年一
年
按唐书僖宗本纪文德元年二月乙亥不豫己丑至自凤翔庚寅谒于太庙大赦改元文德元年昭宗即位改明年为龙纪元年
一
年
按唐书昭宗本纪文德元年三月己巳即皇帝位龙纪元年正月癸巳大赦改元昭宗龙纪二年改为大顺元年
共
二年
按唐书昭宗本纪大顺元年正月戊子群臣上尊号曰圣文睿德光武弘孝皇帝大赦改元大顺三年改为景福元年
共
二年
按唐书昭宗本纪景福元年正月丙寅大赦改元景福三年改为干宁元年共
四年
按唐书昭宗本纪干宁元年正月有星孛于鹑首乙丑大赦改元干宁五年改为光化元年
共
三年
按唐书昭宗本纪光化元年八月甲子大赦改元光化四年改为天复元年共
三年
按唐书昭宗本纪天复元年四月甲戌享于太庙丙子大赦改元天复四年改为天佑元年
按唐书昭宗本纪天佑元年闰四月乙巳大赦改元天佑元年八月昭宣帝即位不改元按唐书昭宣帝本纪昭宣帝天佑元年八月丙午即皇帝位
纪元部汇考四
后梁
太祖即皇帝位建元为开平元年
共
四年
按五代史梁太祖本纪开平元年夏四月甲子皇帝即位戊辰大赦改元开平五年改为干化元年
通末帝仍称
干化共四年
按五代史梁太祖本纪干化元年五月甲申朔大赦改元干化三年二月末帝即位仍称干化
按五代史梁末帝本纪干化二年六月太祖遇弒友珪自立改元曰凤历二月皇帝即位于东都复称干化三年末帝干化五年改为贞明元年
共
六年
按五代史梁末帝本纪贞明元年冬十一月乙丑改元贞明七年改为龙德元年
共
三年
按五代史梁末帝本纪龙德元年夏五月丙戌朔德音改元 后唐
庄宗即皇帝位建元为同光元年
共
四年
按五代史唐庄宗本纪同光元年夏四月己巳皇帝即位大赦改元按册府元龟后唐庄宗同光元年四月己巳即位于魏州升告礼毕御应天门改元肆赦制曰法天取象令王以降衷下民秉箓承干哲后以膺图受命莫不运推历数道济艰难经纶于草昧之中式遏于乱略之始君临兆庶子惠万邦寿域将登眚灾是宥朕顾□凉德诚愧前修祗荷鸿休恭修清问将布维新之政是覃革故之恩遐按彝章溥颁成宪爰自夙承丕构世奉本朝誓雪耻于君亲欲再安于庙社所以躬提义旅力殄凶徒渐致小康永清中夏俄属列藩群后不谋同辞咸称伪逆干天宗祧乏享眷命所属主鬯攸归以朕籍系郑王志存唐室合中兴于景祚须再造于洪基推戴既坚让辞靡获既难违众遂命有司乃择元辰率遵前典寻升坛而奠玉仍即位以建元钦若旧章敬敷霈泽宜改天佑二十年为同光元年可大赦天下同光四年四月明宗即位改为天成元年
共
四年
按五代史唐明宗本纪天成元年
注
实同光四年而书天成元年者大赦改元文见 下可知庄宗本纪自书同光四年各从其所称既 曰改元不嫌二号也四月丙午皇帝即位甲寅大赦改元
明宗天成五年改为长兴元年
共
四年
按五代史唐明宗本纪长兴元年二月大赦改元长兴四年十二月愍帝即位改明年为应顺元年一年
按五代史唐愍帝本纪长兴四年十二月癸卯朔皇帝即位应顺元年春正月戊寅大赦改元按册府元龟闵帝以长兴四年十二月即位明年正月戊寅御明堂殿大赦改元应顺愍帝应顺元年四月废帝即位改为清泰元年共三年
按五代史唐废帝本纪清泰元年三月愍帝出居于卫州夏四月乙亥皇帝即位五月乙酉大赦改元按册府元龟末帝以应顺元年四月即位改元清泰 后晋高祖即皇帝位建元为天福元年
通出帝仍称
天福共八年
按五代史晋高祖本纪天福元年十一月丁酉皇帝即位己亥大赦改元天福七年出帝即位仍称天福
按五代史晋出帝本纪天福七年六月乙丑皇帝即位出帝天福九年秋七月始改元为开运元年
共
三年
按五代史晋出帝本纪开运元年秋七月辛未朔大赦改元按册府元龟少帝以天福七年六月十三日即位九年七月辛未朔御崇元殿大赦改元开运 后汉
高祖即皇帝位仍称天福十二年
按五代史汉高祖本纪开运四年二月辛未皇帝即位称天福十二年
注
天福晋高祖年号也天福止八年改元开运至 此四年矣汉虽建国而未有国号又称晋年号舍 开运而追续天福为十二年初无义理但书其实 尔按册府元龟汉高祖以开运四年二月即位于晋阳谓群僚曰帝王称谓孤已迫于群情而逊避无所其国号正朔未忍遽改由是降制以少帝开运四年叙天福十二年行事盖以心奉前朝执至义也天福十三年始改为干佑元年
一
年
按五代史汉高祖本纪干佑元年春正月乙卯大赦改元干佑元年二月隐帝即位不改元
共
三年
按五代史汉隐帝本纪干佑元年二月辛巳皇帝即位按册府元龟隐帝讳承佑以干佑元年二月即位初高祖欲改年号中书门下进拟干和二字高祖改为干佑至是与帝名相符帝亦不改 后周
太祖即皇帝位建元为广顺元年
共
三年
按五代史周太祖本纪广顺元年春正月乙卯即皇帝位大赦改元按册府元龟周太祖以干佑四年正月即位改元广顺广顺四年改为显德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