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极典纪元部

武帝受梁禅即皇帝位改梁太平二年为永定元年共三年

按陈书武帝本纪永定元年冬十月乙亥高祖即皇帝位于南郊柴燎告天礼毕舆驾还宫临太极前殿诏曰五德更运帝王所以御天三正相因夏殷所以宰世虽色分辞翰时异文质揖让征伐迄用参差而育德振民义归一揆朕以寡昧时属艰危国步屡屯天维三绝肆勤先后拯厥横流藉将帅之功兼猛士之力一匡天下再造黔黎梁氏以天禄永终历数攸在遵与能之典集大命于朕躬顾惟非德辞不获亮式从天眷俯协民心受终文祖升禋上帝继迹百王君临万宇若涉川水罔知攸济宝业初建皇祚惟新思俾惠泽覃被亿兆可大赦天下改梁太平二年为永定元年赐民爵二级文武二等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人谷五斛逋租宿债皆勿复收其犯乡里清议赃污淫盗者皆洗除先注与之更始长徒敕系特皆原之亡官失爵禁锢夺劳一依旧典永定三年六月文帝即位改明年为天嘉元年共六年

按陈书文帝本纪永定三年六月甲寅即皇帝位天嘉元年春正月癸丑诏曰朕以寡昧嗣纂洪业哀惸在疚治道弗昭仰惟前德幽显遐畅恭己不言庶几无改虽宏图懋轨日月方弘而清庙廓然圣灵浸远感寻永往瞻言罔极今四象运周三元告献中外胥洎玉帛骏奔思覃遗泽播之亿兆其大赦天下改永定四年为天嘉元年鳏寡孤独不能自存立者赐谷人五斛孝悌力田殊行异等加爵一级文帝天嘉七年改为天康元年



按陈书文帝本纪天康元年二月丙午诏曰朕以寡德纂承洪绪日昃劬劳思弘景业而政道多昧黎庶未康兼沴患淹时亢阳累月百姓何咎实由朕躬念兹在兹痛如疾首可大赦天下改天嘉七年为天康元年天康元年四月废帝即位改明年为光大元年共二年

按陈书废帝本纪天康元年四月癸酉即皇帝位光大元年春正月乙亥诏曰昔昊天成命降集宝图二后重光九区咸又闵余冲薄王道未昭荷兹神器如涉灵海庶亲贤并建牧伯惟良天下雍熙缅同刑措今三元改历万国充庭清庙无追具僚斯在言瞻宁位感触崩心思播遗恩俾覃黎献可大赦天下改天康二年为光大元年孝悌力田赐爵一级废帝光大三年春正月宣帝即位改为太建元年(共十四年)

按陈书宣帝本纪太建元年春正月甲午即皇帝位于太极前殿诏曰夫圣人受命王者中兴并由懿德方作元后高祖武皇帝揖拜尧图经纶禹迹配天之业光辰象而利贞格地之功侔川岳而长远世祖文皇帝体上圣之资当下武之运筑宫示俭所务唯德定鼎初基厥谋斯在朕以寡薄才非圣贤夙荷前规方传景祚虽复亲承训诲志守藩维咏季子之高风思城阳之远托自元储绍国正位君临无道非几伫闻刑措岂图王室不造频谋乱阶天步艰难将倾宝历仰惟嘉命爰集朕躬我心贞确坚誓苍昊而群辟启请相喧渭桥文母尊严悬心长乐对扬玺绂非止殷汤之三辞履涉春冬何但代王之五让今便肃奉天策钦承介圭若据沧溟愈增兢业思所以云行雨施品物咸亨当与黔黎普同斯庆可改光大三年为太建元年大赦天下宣帝太建十四年正月后主即位改明年为至德元年共
四年

按陈书后主本纪太建十四年正月丁巳即皇帝位至德元年春正月壬寅诏曰朕以寡薄嗣守鸿基哀惸切虑疹恙缠织训俗少方临下靡算惧甚践冰栗同驭朽而四气易流三光遄至缨绂列陛玉帛充庭具物匪新节序疑旧缅思前德永慕昔辰对轩闼而哽心顾扆筵而栗气思所以仰遵遗构俯励薄躬陶铸九流休息百姓用弘宽简取□阳和可大赦天下改太建十五年为至德元年后主至德五年改为祯明元年

三年

按陈书后主本纪祯明元年正月戊寅诏曰柏皇大庭鼓淳和于曩日姬王嬴后被浇风于末载刑书已铸善化匪融礼义既乖奸宄斯作何其淳朴不反浮华竞扇者欤朕居中御物纳隍在眷频恢天网屡绝三边元元黔庶终罹五辟盖乃康哉寡薄抑焉法令滋章是用当宁弗怡矜此向隅之意今三元具序万国朝辰灵芝献于始阳膏露凝于聿岁从春施令仰干布德思与九有惟新七政可大赦天下改至德五年为祯明元年  北魏
道武帝即代王位建元为登国元年

十年

按魏书道武帝本纪登国元年春正月戊申帝即代王位郊天建元大会于牛川登国十一年秋七月道武帝始建天子旌旄改元为皇始元年共
二年

按魏书道武帝本纪皇始元年秋七月左司马许谦上书劝进尊号帝始建天子旌旗出入警跸于是改元皇始三年改为天兴元年

六年

按魏书道武帝本纪天兴元年十二月己丑帝临天文殿太尉司徒进玺绶百官咸称万岁大赦改年天兴七年改为天赐元年共
六年

按魏书道武帝本纪天赐元年冬十月辛巳大赦改元天赐六年冬十月明元帝即皇帝位改为永兴元年共五年

按魏书明元帝本纪天赐六年冬十月壬申即皇帝位大赦改年为永兴元年明元帝永兴六年改为神瑞元年

二年

按魏书明元帝本纪神瑞元年春正月辛酉以祯瑞频集大赦改元神瑞三年改为泰常元年

八年

按魏书明元帝本纪泰常元年夏四月壬子大赦改元泰常八年十月太武帝即位改明年为始光元年(共四年)

按魏书太武帝本纪泰常八年十月壬申即皇帝位大赦天下始光元年改元月
日不载

太武帝始光五年改为神元年

四年

按魏书太武帝本纪神元年二月改元
神五年改为延和元年

三年

按魏书太武帝本纪延和元年春正月丙午谒于太庙大赦改元延和四年改为太延元年

五年

按魏书太武帝本纪太延元年春正月甲申大赦改年太延六年改为太平真君元年
共十
一年

按魏书太武帝本纪太平真君元年六月丁丑皇孙浚生大赦改年太平真君十二年改为正平元年

二年

按魏书太武帝本纪正平元年六月壬戌改年正平二年冬十月文成帝即位改为兴安元年共二年

按魏书文成帝本纪正平二年十月戊申即皇帝位于永安前殿大赦改年兴安文成帝兴安三年改为兴光元年



按魏书文成帝本纪兴光元年秋七月庚子皇子弘生辛丑大赦改年兴光二年改为太安元年

五年

按魏书文成帝本纪太安元年六月壬戌诏名皇子曰弘曲赦京城改年太安六年改为和平元年

六年

按魏书文成帝本纪和平元年春正月甲子朔大赦改元和平六年五月献文帝即位改明年为天安元年一年

按魏书献文帝本纪和平六年夏五月即皇帝位天安元年春正月己丑朔大赦改年献文帝天安二年改为皇兴元年

五年

按魏书献文帝本纪皇兴元年秋八月戊申皇子宏生大赦改年皇兴五年八月孝文帝即位改为延兴元年

五年

按魏书孝文帝本纪皇兴五年秋八月丙午即皇帝位于太华前殿大赦改元延兴孝文帝延兴六年改为承明元年



按魏书孝文帝本纪承明元年夏六月壬申大赦改年承明二年改为太和元年
共二
十三年

按魏书孝文帝本纪太和元年春正月乙酉朔诏曰朕夙承宝业惧不堪荷而天贶具臻地瑞并应风和气晼天人交协岂朕冲昧所能致哉实赖神祗七庙降福之助今三正告初祗感交切宜因阳始协典革元其改今号为太和元年太和二十三年夏四月宣武帝即位改明年为景明元年共
四年

按魏书宣武帝本纪太和二十三年夏四月丁巳即皇帝位景明元年春正月壬寅车驾谒长陵乙巳大赦改年宣武帝景明五年改为正始元年

四年
按魏书宣武帝本纪正始元年春正月丙寅大赦改元正始五年改为永平元年

四年

按魏书宣武帝本纪永平元年秋八月丁卯大赦改年永平五年改为延昌元年

四年

按魏书宣武帝本纪延昌元年夏四月乙酉大赦改年延昌四年春正月孝明帝即位改明年为熙平元年共二年

按魏书孝明帝本纪延昌四年春正月丁巳即皇帝位熙平元年春正月戊辰朔大赦改年孝明帝熙平三年改为神龟元年

二年

按魏书孝明帝本纪神龟元年二月己酉诏以神龟表瑞大赦改年神龟三年改为正光元年

五年

按魏书孝明帝本纪正光元年秋七月辛卯帝加元服大赦改年正光六年改为孝昌元年

三年

按魏书孝明帝本纪孝昌元年夏六月癸未大赦改年孝昌四年改为武泰元年



按魏书孝明帝本纪武泰元年春正月丙寅大赦改年武泰元年夏四月孝庄帝即位改元建义九月又改为永安元年共
三年

按魏书孝庄帝本纪武泰元年夏四月戊戌即帝位车驾入宫御太极殿诏曰太祖诞命应期龙飞燕代累世重光载隆帝绪冀欲阐兹洪业永在无穷岂图多难遘兹百六致使妖悖四起内外竞侵朝无恤政之臣野多怨酷之士实由女主专朝致兹颠覆孝明皇帝大情冲顺深存隐忍奄弃万国众用疑焉太原王荣世抱忠孝功格古今赴义晋阳大会河洛乃推翼朕躬应兹大命德谢少康道愧前绪猥以眇身君临万国如涉渊海罔知所济可大赦天下改武泰为建义元年九月壬申柱国大将军尔朱荣率骑七千讨葛荣于滏口破擒之余众悉降冀定沧瀛殷五州平乙亥以平葛荣大赦天下改为永安元年孝庄帝永安三年尔朱世隆等奉长广王为主改为建明元年按魏书孝庄帝本纪永安三年冬十月尔朱世隆尔朱兆共推太原太守行并州刺史长广王为主大赦所部号年建明长广王建明二年二月前废帝即位改为普泰元年一年

按魏书前废帝本纪庄帝崩尔朱世隆等以长广王疏远非人望所推以王有过人之量将谋废立春二月己巳长广王进至邙南世隆等奉王东郭之外行禅让之礼王入自云龙门升太极前殿群臣拜贺礼毕登阊阖门诏曰朕以寡薄抚临万邦思与亿兆同兹庆泰可大赦天下以魏为大魏改建明二年为普泰元年前废帝普泰元年十月后废帝即位改为中兴元年共二年
按魏书后废帝本纪后废帝即位于信都大赦称中兴元年按北史魏废帝本纪普泰元年十月勃海王高欢奉帝以主号令中兴元年冬十月壬寅皇帝即位于信都大赦改普泰元年为中兴后废帝中兴二年夏四月出帝即位改元太昌十二月改元永兴寻改为永熙元年共
三年

按魏书出帝本纪中兴二年夏四月戊子即帝位诏曰否泰相沿废兴互有元天无所隐精灵弗能谕大魏统干德渐区牢笼九服磅礡三光而上天降祸运踵多难礼乐崩沦宪章漂没赫赫宗周剪为戎寇肃肃清庙将成茂草大丞相渤海王忠存本朝精贯白日爰举义旗志雪国耻故广阿之军貔虎夺气邺下之师金汤失险桴鼓暂交一朝荡灭元凶授首大憝斯擒扬旗济河扫清伊洛士民安堵不失旧章社稷危而复安洪基毁而还构朕以托体宸极猥当乐推祗握宝图承兹大业得以眇身托于王公之上若涉渊水罔识攸津思与兆民同兹嘉庆可大赦天下改中兴二年为太昌元年十二月丁亥大赦天下改太昌为永兴以太宗号寻改为永熙元年出帝永熙三年冬十月孝静帝即位改为天平元年共四年

按魏书孝静帝本纪永熙三年冬十月丙寅即位于城东大赦天下改永熙三年为天平元年孝静帝天平五年改为元象元年



按魏书孝静帝本纪元象元年春正月有巨象自至砀郡陂中南兖州获送于邺丁卯大赦改元元象二年改为兴和元年

四年

按魏书孝静帝本纪兴和元年冬十有一月癸亥以新宫成大赦天下改元兴和五年改为武定元年

八年

按魏书孝静帝本纪武定元年春正月壬戌朔大赦天下改元文帝即位于城西号西魏改元为大统元年
共十
七年

按北史魏文帝本纪大统元年春正月戊申皇帝即位于城西大赦改元大统十七年三月废帝即位改明年为元年

三年

按北史魏废帝本纪大统十七年三月即皇帝位元年不
建号

废帝三年正月恭帝即位改明年为元年

四年

按北史魏恭帝本纪废帝三年正月即皇帝位改元不建号

  北齐
文宣帝受魏禅即皇帝位改魏武定八年为天保元年共
十年

按北齐书文宣帝本纪武定八年夏五月戊午即皇帝位于南郊升坛柴燎告天事毕还宫御太极前殿诏曰无德而称代刑以礼不言而信先春后秋故知恻隐之化天人一揆弘宥之道古今同风朕以虚薄功业无纪昔先献武王值魏世不造九鼎行出乃驱御侯伯大号燕赵拯厥颠坠俾亡则存文襄王外挺武功内资明德纂戎先业辟土服远年逾二纪世历两都狱讼有适讴歌斯在故魏帝俯遵历数爰念褰裳远取唐虞终同脱屣实幽忧未已志在阳城而群公卿士诚守愈切遂属代终居于民上如涉深水有眷终朝始发晋阳九尾呈瑞外坛告天赤雀□祉惟尔文武不贰心之臣股肱爪牙之将左右先王克隆大业永言诚节共斯休祉思与亿兆同始兹日其大赦天下改武定八年为天保元年天保十年十一月废帝即位改明年为干明元年一年

按北齐书废帝本纪天保十年十一月癸卯即皇帝位干明元年春正月癸丑朔改元废帝干明元年八月孝昭帝即位改为皇建元年(共二年)

按北齐书孝昭帝本纪皇建元年八月壬午皇帝即位于晋阳宣德殿大赦改干明元年为皇建孝昭帝皇建二年十一月武成帝即位改为大宁元年一


按北齐书武成帝本纪大宁元年冬十一月癸丑皇帝即位于南宫大赦改皇建二年为大宁武成帝大宁二年改为河清元年

四年

按北齐书武成帝本纪河清元年夏四月乙巳青州刺史上言今月庚寅河济清以河济清改大宁二年为河清降罪人各有差河清四年夏四月后主即位改为天统元年

五年

按北齐书后主本纪河清四年武成禅位于帝天统元年夏四月景子皇帝即位于晋阳宫大赦改河清四年为天统后主天统六年改为武平元年

六年

按北齐书后主本纪武平元年春正月乙酉改元武平七年改为隆化元年一

按北齐书后主本纪武平七年十二月丁巳大赦改武平七年为隆化元年隆化二年春正月幼主即位改为承光元年



按北齐书幼主本纪隆化二年春正月乙亥即皇帝位改元为承光元年  北周
明帝称皇帝始建元为武成元年

二年

按周书明帝本纪武成元年八月己亥改天王称皇帝追尊文王为帝大赦改元 按崔猷传猷字宣猷世宗即位征拜御正中大夫时依周礼称天王又不建年号猷以为世有浇淳运有治乱故帝王以之沿革圣哲因时制宜今天子称王不足以威天下请遵秦汉称皇帝建年号朝议从之武成二年夏四月武帝即位改明年为保定元年(共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