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类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明伦汇编
- 皇极典君德部
皇极典君德部
按名山藏典谟记嘉靖七年十一月上曰寒风猛疾山中尤甚朕闻行殿护大行皇后梓宫者犹自赍粮梓宫重人命尤重也官军朝夕霜霰无衣褐何以支持朕念若裂己肤尚书承勋其与番班少苏之户部便给发人粮马料工部人给胖袄□鞋一事毕还以闻 八年八月上曰比闻问刑之官往往深刻取名或意向上司或偏徇己见甚者锻炼贿与嘱古者一夫冤而三年亢一妇愤而六月霜况多乎哉都察院其令抚按督同三司等官行历所属审谳重囚有坐抑者且矜疑以奏其有被访察论戍及累误非律正与非人命赃私者皆奏处以请徒杖以下情轻有词即时赦之若有玩慢参实降黜兵部马人驰示焉十年八月观获豳风亭召诸臣入侍既打场上取□传观之曰圣祖有训衣帛思织食粟思农粒粒辛苦今日不特纸上见之而已 十三年七月南京太庙甲子闻上曰择日斋沐而庙慰礼也人子赴父母变何待正衣冠其即以丁卯诣告天遂庙慰按续问奇类林礼部尚书张潮当嘉靖初南郊创造圜丘都御史汪鋐请概迁禁垣外冢墓上不忍尽迁限一里内而止潮亟上疏曰此正陛下不忍人之心发于至诚周文王行野见无主枯骨命瘗之曰有天下者天下主吾其主矣卒敛葬之天下闻之曰西伯泽及枯骨况人乎今陛下事本敬天犹念及此即文王泽及枯骨之仁也惟坛去外垣南远一里之内坟冢不下千万余区倘瞻对无妨悉容仍旧其恩尤溥疏下执政者诘谓秽圜丘匪宜潮曰在圜丘似然天无不覆即远迁何逃诘者语塞得旨罢迁穆宗按大政纪穆宗天资纯粹宽仁大度改元以来黜不经之祀罢无用之作蠲非艺之征绝无名之献除烦节冗恤困疏冤奖遗逸汰憸邪供膳减省掖庭严肃近侍有犯尽法无贷言官触怒终蒙释遣举大阅之礼以讨军实以正戎章是以穷庐大漠之长贡市不绝啸峒凭林之孽传车自诣虽言者数请修御便殿召对故事皆未之许然端凝厚重不杀自威优崇辅弼群力毕收守祖宗之法无纷更约束之烦先储贰之教为长久治安之计盖清净化民庶几汉帝宽仁驭下比迹宋宗虽享国六年而贻谋弘远矣按续问奇类林穆宗尝食驴肠而甘左右请诏光禄曰若然则光禄当日杀一驴以备宣索吾不忍也仁哉圣心神宗
按明通纪神宗皇帝以幼年继天立极享国长久国家宁谥疆圉无恙圣心元默思道恭己无为即古不下堂而天下治何以逾此
君德部总论
易经
干卦
彖曰大哉干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本
义
始即元也终谓贞也不终则□始不贞则□以 为元也此言圣人大明干道之终始则见卦之六 位各以时成而乘此六阳以行天道是乃圣人之 元亨也干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程
传
天为万物之祖王为万邦之宗干道首出庶物 而万汇亨君道尊临天位而四海从王者体天之 道则万国咸宁也本
义
圣人在上高出于物犹干道
之变化也万国各得其所而咸宁犹万物之各正 性命而保合大和也此言圣人之利贞也盖尝统 而论之元者物之始生亨者物之畅茂利则向于 实也贞则实之成也实之既成则其根脱落可 复种而生矣此四德之所以循环而□端也然而 四者之间生气流行初无间断此元之所以包四 德而统天也其以圣人而言则孔子之意盖以此 卦为圣人得天位行天道而致太平之占也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程
传
干道覆育之象至大非圣人莫能体欲人皆可 取法也故取其行健而已至健固足以见天道也 君子以自强不息法天行之健也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
大
全
平庵项氏曰在事之初为元善之众盛而嘉众 得其宜为义义所成立为事一理而四名也 临 川吴氏曰夫子于此释元亨利贞四字而分为四 德后人因以配春夏秋冬仁义礼智皆推广而言 之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
程
传
体法于干之仁乃为君长之道足以长人也体 仁体元也大
全
进斋徐氏曰体者以身法之也仁乃
天地生物之心君子能体之以身则念念皆仁而 有博施济众之功故足以长人如克长克君之类 是也 广平游氏曰仁为众善之首故足以长人 犹万物发育乎春而震为长子也嘉会足以合礼
程
传
得会通之嘉乃合于礼也不合礼则非理岂得 为嘉非理安有亨乎利物足以和义
程
传
和于义乃能利物岂有不得其宜而能利物者 乎贞固足以干事
本
义
以仁为体则□一物不在所爱之中故足以长 人嘉其所会则□不合礼使物各得其所利则义 □不和贞固者知正之所在而固守之所谓知而 弗去者也故足以为事之干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干元亨利贞
程
传
行此四德乃合于干也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程
传
以龙德而处正中者也在卦之正中为得正中 之义庸信庸谨造次必于是也既处无过之地则 唯在闲邪邪既闲则诚存矣善世而不伐不有其 善也德博而化正己而物正也皆大人之事君之 德也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
程
传
正位乎上位当天德
本
义
天德即天位也盖唯有
是德乃宜居是位故以名之
干元用九乃见天则
程
传
用九之道天之则也天之法则谓天道也
干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干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干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本
义
言圣人时乘六龙以御天则如天之云行雨施 而天下平也大
全
云峰胡氏曰彖言元亨利贞属之
干而文言以属之君子干之德固在君子躬行中 也彖传言云行雨施属之干而文言以属之圣人 干之功固在圣人发用内也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程
传
德之成其事可见者行也德成而后可施于用 初方潜隐未见其行未成未成未着也是以君子 弗用也本
义
成德成己之德也初九固成德但其行
未可见尔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程
传
圣人在下虽已显而未得位则进德修业而已 学聚问辨进德也宽居行仁修业也君德已着利 见大人而进以行之耳进居其位者舜禹也进行 其道者伊傅也本
义
盖由四者以成大人之德再言
君德以深明九二之为大人也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程
传
大人与天地日月四时鬼神合者合乎道也鬼 神者造化之迹也圣人先于天而天同之后于天 而能顺天者合于道而已合于道则人与鬼神岂 能违也礼记
孔子闲居
子夏曰三王之德参于天地敢问何如斯可谓参于天地矣孔子曰奉三无私以劳天下子夏曰敢问何谓三无私孔子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奉斯三者以劳天下此之谓三无私其在诗曰帝命不违至于汤齐汤降不迟圣敬日齐昭假迟迟上帝是祗帝命式于九违是汤之德也
大
全
石林叶氏曰所谓参者德合于天地明合于日 月故曰奉三无私以劳天下天有四时春秋冬夏风雨霜露无非教也地载神气神气风霆风霆流形庶物露生无非教也清明在躬气志如神耆欲将至有开必先天降时雨山川出云其在诗曰嵩高维岳峻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为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此文武之德也
注
清明在躬气志如神谓圣人也耆欲将至谓其 王天下之期将至也神有以开之必先为之生贤 智之辅佐若天将降时雨山川为之先出云矣三代之王也必先其令闻诗云明明天子令闻不已三代之德也弛其文德协此四国大王之德也册府元龟 帝德
自古王者受命以有德而后昌也书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易曰日新之谓盛德若夫创业之后天下乐推守文之主人心欣戴何哉盖圣人以顺动则悦随暨声教则咸服者也昔三皇无为而化五帝垂拱而治巍巍荡荡无得而称颙颙卬卬恭己而化三代而下百王以还虽教成之迹不同而君民之德可举莫不合天地之大齐日月之明表正万邦辉映千古是知贵为万乘富有四海在乎以百姓心为心万邦利为利无私之道不宰为功加之虽休勿休日慎一日者得以垂无疆之美也性理大全
君德
程子曰为宗社生灵长久之计惟是辅养上德而辅养之道非徒涉书史览古今而已要使跬步不离正人乃可以涵养熏陶成就圣德河东侯氏曰君德天德也有此盛德故能上顺天理下达人情无一事之缪无一物之戾如天之高如洲之深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悦其声名之洋溢也无远无近无内无外极天地之所覆载日月之所照临霜露之所坠凡有血气者无不尊亲故曰配天圣人之事尽于是矣华阳范氏曰书曰自成汤至于帝乙成王畏相其称中宗曰严恭寅畏大王王季曰克自抑畏诗曰维此文王小心翼翼夫为人君动必有所畏此盛德也不然以一人肆于民上其何所不至哉豫章罗氏曰仁义者人主之术也一于仁天下爱之而不知畏一于义天下畏之而不知爱三代之主仁义兼隆所以享国至于长久自汉以来或得其偏如汉文帝过于仁宣帝过于义夫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朱子曰修德之实在乎去人欲存天理人欲不必声色货利之娱宫室观游之侈也但存诸心者少失其正便是人欲必也存祗惧之心以畏天扩宽弘之度以尽下不敢自是而欲人必己同不循偏见而谓众无足取不甘受人而外敬正士不狃于近利而昧于远猷出入起居发号施令念兹在兹不敢忘怠而又择端人正士刚明忠直能直言极谏者朝夕与居左右不使近习便利捷给之人得以窥伺间隙承迎指意污染气习惑乱聪明务使此心虚明广大平正中和表里洞然无一毫私意之累然后为德之修而上可以格天下可以感人凡所欲为无不如志西山真氏曰先圣赞易于干曰君子以自强不息谓其体天之刚健也于坤曰君子以厚德载物谓其法地之博厚也不体乎干无以宰万物不法乎坤无以容万物泛观古昔凡过于刚者为亢为暴为强明自任偏于柔者为暗为懦为优柔不断虽其失不同而害治一也真德秀大学衍义
修己之敬
尧典曰钦明文思又曰允恭克让
舜典曰温恭允塞
禹贡曰祗台德先不距朕行
诗商颂曰汤降不迟圣敬曰跻
大雅曰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
臣按尧舜禹汤文武皆天纵之圣而诗书之叙其 德必以敬为首称盖敬者一心之主宰万善之本 原学者之所以学圣人之所以圣未有外乎此者 圣人之敬纯亦不已即天也君子之敬自强不息 由人而天也圣人之敬安而行之然成汤之日跻 文王之缉熙虽非用力亦若未尝不用其力者盖 日跻者进进不已之意缉熙者续续无穷之功此 汤文之所以圣益圣也人主而欲师帝王其可不 用力于此乎曲礼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
臣按曲礼一篇为礼记之首而毋不敬一言为曲 礼之首盖敬者礼之纲领也曰毋不敬者谓身心 内外不可使有一毫之不敬也其容貌必端严而 若思其言辞必安定而不遽以此临民民其有不 安者乎此章凡四言而修身治国之道略备其必 圣贤之遗言与表记君子庄敬日强安肆日偷
臣按程颐之说以为常人之情纔简束则日就规 矩纔放肆则日就旷荡学者犹尔况于人君处宫 阃之邃极富贵之奉傥非以庄敬自持凛然肃然 如对神明如临师保其不流于放荡者几希强与 偷主心志而言庄敬则志立而日强安肆则志惰 而日偷强则毅然以进德修业自任视天下之善 无不可为者虽天行之健亦思企及一或偷焉则 视荫苟安惟知燕嬉娱乐而已赵武晋卿尔一有 偷心事功遂以不竞况人君乎臣因推衍其说以 为溺心安肆者之戒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臣按孔子答子路之问其言虽甚约其理则极至 而无余盖自尧舜以来世相传授惟此一敬臣既 列之于前矣至若禹之征苗曰昏迷不恭侮慢自 贤启之伐有扈曰威侮五行怠弃三正武王之数 纣曰狎侮五常荒怠弗敬谓己有天命谓敬不足 行夫尧舜禹汤文武天下之大圣也苗扈商辛天 下之大恶也而其所以为大圣大恶之分者敬与 弗敬而已君子之为君子其能外是乎子路未知 而复问故孔子再以安人安百姓者言之盖修己 非求于安百姓而百姓自安理之必然无可疑者 然此修身极至之验也故虽尧舜犹病其难曾谓 子路而易之乎异时子思作中庸亦曰君子笃恭 而天下平程颐推明之曰上下一于恭敬则天地 自位万物自育气无不和而四灵毕至聪明睿知 皆由此出惟圣明之主深体而力行之则天下幸 甚 以上论修己之敬臣按自汉以来世之诸儒未有 深知敬之为义者惟程颐有曰主一之谓敬无适 之谓一又曰整齐严肃则心自一而朱熹又为之 箴曰正其衣冠尊其瞻视潜心以居对越上帝足 容必重手容必恭择地而蹈折旋蚁封出门如宾 承事如祭战战兢兢罔敢或易守口如瓶防意如 城洞洞属属罔敢或轻不东以西不南以北当事 而存靡它其适不贰以二不参其三惟心惟一万 变是监从事于斯是曰持敬动静弗违表里交正 须臾有间私欲万端不火而热不冰而寒毫厘有 差天壤易处三纲既沦九亦斁乌乎小子念哉 敬哉墨卿司戒敢告灵台敬之为义至是无复余 蕴有志于圣学者宜熟复之 规警箴诫之助
大学曰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践阼篇武王践阼三日受丹书于太公惕若戒惧而为成书于席之四端为铭曰安乐必戒无行可悔一反一侧亦不可不志殷监不远视尔所代 臣按安乐则易怠怠则必有悔故孟子曰生于忧 患而死于安乐当寝而安逸欲易作一反一侧敬 不可忘淫戏自绝视彼殷商铭席四端为心之防鉴铭曰见尔前虑尔后 臣按鉴虽甚明见面而不见背犹吾一心有所明 亦有所蔽患常伏于照察所不及过常生于意虑 所不周故虽圣人懔乎隐忧盘铭曰与其溺于人也宁溺于渊溺于渊犹可游溺于人不可救也 臣按盥沐之盘朝夕自洁因而为铭与汤一辙溺 人溺渊因水生戒盖溺于渊者犹可浮游而出憸 夫壬人所以陷溺其君者千智百态使吾沉迷于 旨酒厚味颠倒于艳色淫声方恬安而莫觉倏祸 败之遄兴斯其为患讵止于溺渊而已乎楹铭曰毋曰胡残其祸将然毋曰胡害其祸将大毋曰胡伤其祸将长 臣按斯铭凡三反复盖人情每忽于窈微而祸乱 常生于隐伏铭之于楹朝夕见之以敬以戒保于 未危杖铭曰恶乎危于忿疐恶乎失道于嗜欲恶乎相忘于富贵 臣按大易所谓惩忿窒欲逞忿者有危身之忧纵 欲者有失道之辱杖之为物于以自扶操之则安 全有赖舍之则颠踣可虞富贵奢淫易忘兢畏于 杖为铭是或此义牖铭曰随天之时以地之财敬祀皇天敬以先时 臣按天实生时地实生财而君用之敢昧自来祀 以报本亦必先时匪物是贵敬以将之齐明盛服 对越上帝于牖为铭朝夕是戒剑铭曰带人以为服动必行德行德则兴倍德则崩 臣按剑之为服以示威武然德实威本威乃德辅 惟德是行无思不服一于用威祇取颠覆独 夫所宝者剑终以自燔千古之鉴矛铭曰造矛造矛少间弗忍终身之羞余一人所闻以戒后世子孙 臣按兵者凶器圣人所重苟非拯民其忍轻用一 矛之造谨之戒之况于兵端一启伏尸百万流血 千里戕生灵之命奸天地之和者皆斯须不忍实 为之宁王以此戒其子孙万世人主可违斯言礼运三公在朝三老在学王前巫而后史筮瞽侑皆在左右王中心无为也以守至正 臣按古之所以众建忠贤森列左右者皆以正人 君之心也在朝则有三公焉所谓道之教训傅之 德义保其身体者也在庙则有三老焉所谓宪德 乞言者也巫掌祀以鬼神之事告王史掌书以三 皇五帝之事告王掌卜筮者以吉凶谏王瞽蒙之 叟以歌诗谏王一人之身而左右前后挟而维之 以引以翼有孝有德虽欲斯须自放得乎故王中 心他无所为惟守至正而已后世人主所亲者□ 御近习所悦者淫声美色狐媚蛊惑者千态万貌 虽欲无邪其思得乎此君德之所以不如古也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征角左宫羽趋以采齐行以肆夏周还中规折还中矩进则揖之退则扬之然后玉锵鸣也君子在车则闻鸾和之声行则鸣佩玉是以非辟之心无自入也 臣按古之君子于所以养其心者无不至也佩玉 中宫征之音步趋有诗乐之节行必中规矩在车 则闻銮和进退俯仰之间出入动静之际莫不节 之以礼和之以乐故于是时防邪僻而导中正其 为功也易后世一切无之而所以荧惑斫丧者则 不可胜数故于是时防邪僻而导中正其为力也 难夫惟知其难而益勉持敬之功庶乎非僻无自 而入不然非臣之所敢知也国语卫武公年数九十有五矣犹箴儆于国曰自卿至于师长士苟在朝者无为我耄而舍我必恭恪于朝朝夕以交戒我闻一二之言必诵志而纳之以训道我在舆有旅贲之规位宁有官师之典倚几有诵训之谏居寝有□御之箴临事有瞽史之道宴居有师工之诵史不失书蒙不失诵以训御之于是乎作懿戒以自儆己及其没也谓之睿圣武公 臣按卫武公之所以约敕其身者可谓至矣自卿 以下无一人不使任箴规之职自在舆以下无一 处不欲闻箴规之言犹且作抑诗使人诵之不离 其侧如是而意不诚心不正者未之有也惟能如 此故生有令名死有美谥后之人主尚其法诸孔子观于鲁庙有欹器焉孔子曰吾闻古之欹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顾谓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子路曰敢问持满有道乎孔子曰聪明圣知守 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富 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也 臣按欹器古之遗法自三皇五帝有之所谓宥坐 之器也天下之理至于中而止故列圣相传以中 为大法而制器亦象焉虚而欹不及也满而覆过 也过与不及均为非中惟中则正矣斯器日陈于 前是亦几杖有铭之意也孔子因之以陈持满之 戒使人知挹损之道富哉言乎孔子观周入后稷之庙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无多言无多事多言多败多事多害安乐必诫无所行悔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不闻神将伺人焰焰勿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毫末不折将寻斧柯诚能慎之福之根也曰是何伤祸之门也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盗憎主人民怨其上君子知天下之不可上也故下之知众人之不可先也故后之江海虽左长于百川以其卑也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戒之哉戒之哉孔子既读斯文也顾谓弟子曰小子志之此言实而中情而信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行身如此岂口过患哉 臣按斯文大略与武王诸铭相出入必古之遗言 也孔子因是而发临深履薄之言人主诚能诵之 于口志之于心而书之宥坐以自警亦进德之一 助云唐穆宗问开元治道最盛何致而然宰相崔植对曰元宗即位得姚崇宋璟此二人蚤夜孜孜纳君为道璟尝手写尚书无逸为图以献劝帝出入观省以自戒其后朽暗乃代以山水图稍怠于勤左右不复箴规奸臣日用事以至于败今愿陛下以为元龟则天下幸甚 臣按无逸一书万世之蓍龟也宋璟手写为图以 献可谓有志于正君者矣今经筵所在每设此图 庶几开元故事然必玩而绎之如姬公之在前宋 璟之在后惕然自省不敢暇逸然后此图能为进 德之助不然则视山水之绘其与几何惟圣明其 深念之 操存省察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