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类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明伦汇编
- 家范典宗族部
家范典宗族部
大宗伯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
注
亲者使之相亲人君有食宗族饮酒之礼所以 亲之也文王世子曰族食世降一等大传曰系之 以姓而弗别缀之以食而弗殊百世而昏姻不通 者周道然也疏
释曰言使之相亲者止与族人行
饮食即是相亲也云人君有食宗族饮酒之礼所 以亲之也者谓人君与族人行食礼并饮酒之礼 故并言之文王世子曰族食世降一等者郑彼注 云亲者稠疏者稀假令亲兄弟岁四度从父昆弟 岁三度从祖昆弟岁二度族昆弟岁一度是其一 世降一等云大传曰系之以姓而弗别者子孙虽 有氏族不同皆系之以正姓若鲁姓姬子孙氏曰 仲孙叔孙季孙之属氏族虽异同是姓姬故云系 之以姓而不别也云缀之以食而弗殊者谓继别 为大宗者与族人行食礼相连缀序以昭穆而不 可殊异也云百世而昏姻不通者以系之以正姓 虽氏族异昏姻不得通行也云周道然也者对殷 道则不然以其殷道氏族异则得昏姻也引之者 证此经以饮食相亲之事郑注引文王世子据人 君法引大传据大夫士法则万民亦有此饮食之 礼也 又
小宗伯掌三族之别以辨亲疏其正室皆谓之门子掌其政令
注
三族谓父子孙人属之正名丧服小记曰亲亲 以三为五以五为九正室适子也将代父当门者 也政令谓役守之事疏
释曰此三族谓父子孙一
本而言推此而往其中则兼九族矣云辨亲疏者 据己上至高祖下至元孙旁至缌麻重服者则亲 轻服者则疏也云正室皆谓之门子者还据九族 之内但是适子正体主皆是正室亦谓之门子 释曰云三族谓父子孙者此据己上亲父下亲孙 是父子孙此即亲亲以三是也云以三为五者谓 此父子孙之三以父亲祖以子亲孙则五也云以 五为九者谓以祖亲曾高以孙亲曾元即是以五 为九也若然不言以五为七乃云以五为九者齐 衰三月章云为曾祖郑注云服之数尽于五则高 祖宜缌麻曾祖宜小功也据祖期则曾祖宜大功 高祖宜小功也高祖曾祖皆有小功之差则曾孙 元孙为之服同也重其衰麻尊尊也减其日月恩 杀也以此而言曾祖高祖服同齐衰三月则为曾 孙元孙服同缌麻三月以尊卑服同故经云以五 为九不须言以五为七也云政令役守之事者案 诸子职云掌国子之倅若有甲兵之事致于天子 惟所用之是其役事案宗伯职云掌士庶子又有 八次八舍宿卫之事是其守之事故总云政令役 守之事也仪礼
丧服
丈夫妇人为宗子宗子之母妻
注
妇人女子子在室及嫁归宗者也宗子继别之 后百世不迁所谓大宗也疏
释曰此与大宗同宗
亲如寄公为所寓故次在此言丈夫妇人者谓同 宗男子女子皆为大宗子并宗子母妻齐衰三月 也 释曰此经为宗子谓与大宗别高祖之人皆 服三月也案斩章女子子在室及女反在父室者 又不扙章中归宗妇人为当家小宗亲者期为大 宗疏者三月也云宗子继别之后者案丧服小记 及大传云继别为大宗又云有五世则迁之宗小 宗有四是也有百世不迁之宗继别为大宗是也 云所谓大宗也者即上文大宗者尊之统是也传曰何以服齐衰三月也尊祖也尊祖故敬宗敬宗者尊祖之义也宗子之母在则不为宗子之妻服也疏
释曰传以丈夫妇人与宗子服绝而越大功小 功与曾祖同怪其大重故问比例何以服齐衰三 月云尊祖也至之义也答辞也祖谓别子为祖百 世不迁之祖当祭之日同宗皆来陪位及助祭故 云尊祖也云尊祖故敬宗者是百世不迁之宗大 宗者尊之统故同宗敬之云敬宗者尊祖之义也 者以宗子奉事别子之祖是尊祖之义也宗子之 母在则不为宗子之妻服也者谓宗子父已卒宗 子主其祭王制云八十齐衰之事不与则母七十 亦不与今宗子母在末年七十母自与祭母死宗 人为之服宗子母七十已上则宗子妻得与祭宗 人乃为宗子妻服故云然也必为宗子母妻服者 以宗子燕食族人于堂其母妻亦燕食族人之妇 于房皆序以昭穆故族人为之服也 又
大夫为宗子
疏
释曰大夫尊降旁亲皆一等尊祖故敬宗是以 大夫虽尊不降宗子为之三月宗子既不降母妻 不降可知传曰何以服齐衰三月也大夫不敢降其宗也疏
释曰以大夫于余亲皆降独不降宗子故并服 而问答云不敢降其宗也者于余亲则降也 又族曾祖父母族祖父母族父母族昆弟
注
族曾祖父者曾祖昆弟之亲也族祖父者亦高 祖之孙则高祖有服明矣疏
释曰此即礼记大传
云四世而缌服之穷也名为四缌麻者也云族曾 祖父母者己之曾祖亲兄弟也云族祖父母者己 之祖父从父昆弟也云族父母者己之父从祖昆 弟也云族昆弟者己之三从兄弟皆名为族族属 也骨肉相连属以其亲尽恐相疏故以族言之耳 云祖父之从父昆弟之亲者欲推出高祖有服之 意也以己之祖父与族祖父相与为从昆弟族祖 父与己之祖俱是高祖之孙此四缌麻又与己同 出高祖已上至高祖为四世旁亦四世旁四世既 有服于高祖有服明矣郑言此者旧有人解见齐 衰三月章直见曾祖父母不言高祖以为无服故 郑从下乡上推之高祖有服可知上章不言者郑 彼注高祖皆有小功之差服同故举一以见二也 然则又云族祖父者郑意以族祖父者上连祖父 之从父昆弟为义句也故下亦高祖之孙也明己 之祖父即高祖之正孙族祖父高祖之旁孙也 又为人后者为其父母报传曰何以期也不贰斩也何以不贰斩也特重于大宗者降其小宗也为人后者孰后后大宗也曷为后大宗大宗者尊之统也尊者尊统上卑者尊统下大宗者尊之统也大宗者收族者也不可以绝故族人以支子后大宗也适人不得后大宗
疏
释曰问者本生父母应斩及三年今乃不杖期 故问比例也云不贰斩也者答辞又不贰斩者特 重于大宗者降其小宗此解不贰斩之意也此问 答虽兼母专据父故答以斩而言案丧服小记云 别子为祖继别为大宗谓若鲁桓公适夫人文姜 生太子名同后为君次子庆父叔牙季友此三子 谓之别子别子者皆以臣道事君无兄弟相宗之 法与太子有别又与后世为始故称别子也大宗 有一小宗有四大宗一者别子之子适者为诸弟 来宗之即谓之大宗自此以下适适相承谓之百 世不迁之宗五服之内亲者月筭如邦人五服之 外皆来宗之为之齐衰齐衰三月章为宗子之母 妻是也小宗有四者谓大宗之后生者谓别子之 弟小记注云别子之世长子兄弟宗之第二已下 长者亲弟来宗之为继祢小宗更一世长者非直 亲兄弟又从父昆弟亦来宗之为继祖小宗更一 世长者非直亲昆弟从父昆弟又有从祖昆弟来 宗之为继曾祖小宗更一世长者非直有亲昆弟 从父昆弟从祖昆弟来宗之又有从曾祖昆弟来 宗之为继高祖小宗也更一世绝服不服来事以 彼自是五服内继高祖已下者也四者皆是小宗 则家家皆有兄弟相事长者之小宗虽家家尽有 小宗仍世事继高祖已下之小宗也是以上传云 有余则归之宗亦谓当家之长为小宗者也云为 人后者孰后后大宗也者此问小宗大宗二者与 何者为后后大宗也案何休云小宗无后当绝与 此义同也又云后大宗者降其小宗此则继为人 后为父母父母尚降明余皆降也故大功章云为 人后者为其昆弟是降小宗之类也云曷为后大 宗大宗者尊之统者此问必后大宗何意也明宗 子尊统领族人是以书传云宗子燕族人于堂宗 妇燕族人于房序之以昭穆既有族食族燕齿序 族人之事是以须后不可绝也故云尊之统也云 禽兽已下者因上尊宗子遂广申尊祖宗子之事 也云禽兽知母不知父者尔雅云两足而羽谓之 禽四足而毛谓之兽彼对文而言之也若散文言 之兽亦名禽禽兽所生唯知随母不知随父是知 母不知父云野人曰父母何筭焉者野人谓若论 语郑注云野人粗略与都邑之士相对亦谓国外 为野人野人稍远政化都邑之士为近政化周礼 云野自六尺之类者不知分别父母尊卑也云都 邑之士则知尊祢者士下对野人上对大夫则此 士所谓在朝之士并在城郭士民知义礼者总谓 之为士也云大夫及学士则知尊祖者此学士谓 乡庠序及国之大学小学之学士文王之世子亦 云学士虽未有官爵以其习知四术闲之六艺知 祖义父仁之礼故敬父遂尊祖得与大夫之贵同 也诸侯及其大祖天子及其始祖皆是爵尊者其 德所及远之义也云大宗收族已下谓论大宗立 后之意也云适子不得后大宗者以其自当主家 事并承重祭祀之事故也 释曰都邑之士者对 天子诸侯曰国采地大夫曰都邑故周礼载师有 家邑小都大都春秋左氏诸侯下大夫采地亦云 邑曰筑都曰城散文天子已下皆名都邑都邑之 内者其民近政化若然天子诸侯施政化民无以 远近为异但近者易化远者难感故民近政化者 识深则知尊父远政化者识浅不知父母有尊卑 之别也大祖始封之君者案周礼典命云三公八 命卿六命大夫四命其爵皆加一等加一等者三 公为上公九命卿为牧为侯伯七命大夫为子男 五命此皆为大祖后世不毁其庙若鲁之周公齐 之太公卫之康叔郑之桓公之类皆是大祖者也 云始祖感神灵而生若后稷契也自由也及始祖 所由出谓祭天者谓祭所感帝还以始祖配之案 大传云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是后 稷感东方青帝灵威仰所生契感北方黑帝□光 纪所生易纬云三王之郊一用夏正郊特牲云兆 日于南郊就阳位则王者建寅之月祀所感帝于 南郊还以感生祖配祭周以后稷殷以契配之故 郑云谓祖配祭天也又郑注大传云王者之先祖 皆感太微五帝之精以生则不止后稷与契而已 但后稷感青帝所生即生民诗云履帝武敏歆据 郑义帝喾后世妃姜嫄履青帝大人迹而生后稷 殷之先母有氏之女简狄吞燕卵而生契此二 者文着故郑据而言之其实帝王皆有所感而生 也云上犹远也下犹近也者天子始祖诸侯及大 祖□于亲庙外祭之是尊统远大夫三庙适士二 庙中下士一庙是卑者尊统近也若然此论大宗 子而言天子诸侯大夫士之等者欲见大宗子统 领百世而不迁又上祭别祖于大祖而不易亦是 尊统远小宗子唯统五服之内是尊统近故传言 尊统远近而云大宗者尊之统也又云大宗者收 族是大宗统远之事也引大传者案彼称姓谓正 姓若殷子周姬之类缀之以食者以食礼相连缀 使不相疏若宗子与族人行族食族燕者也云百 世婚姻不通周道然者对殷道则不然谓殷家不 系之以正姓但五世绝服以后庶姓别于上而戚 单于下下婚姻通也引之者证周之大宗子统领 族人序以昭穆百世不乱之事也春秋四传
宋围曹
春秋宣公三年秋宋师围曹
左传宋文公即位三年杀母弟须及昭公子武氏之谋也使戴桓之族攻武氏于司马子伯之馆尽逐武穆之族以曹师伐宋秋宋师围曹报武氏之乱也胡传按左氏宋文公即位尽逐武穆之族二族以曹师伐宋然不书于经者二族以见逐而举兵非讨罪也及宋师围曹报武氏之乱而经书之者端本清源之意也武穆二族与曹之师奚为至于宋哉不能反躬自治恃众强以报之兵革何时而息也宋惟有不赦之罪莫之治也故书法如此
大
全
高氏曰武氏之乱非曹人所致也宋不能内睦 九族而兴兵以围人之国不亦左乎 宋六卿
春秋成公十有五年秋八月宋华元出奔晋宋华元自晋归于宋宋杀其大夫山宋鱼石出奔楚左传秋八月葬宋共公于是华元为右师鱼石为左师荡泽为司马华喜为司徒公孙师为司城向为人为大司寇鳞朱为少司寇向带为大宰鱼府为少宰荡泽弱公室杀公子肥华元曰我为右师君臣之训师所司也今公室卑而不能正吾罪大矣不能治官敢赖宠乎乃出奔晋二华戴族也司城庄族也六官者皆桓族也鱼石将止华元鱼府曰右师反必讨是无桓氏也鱼石曰右师苟获反虽许之讨必不敢且多大功国人与之不反惧桓氏之无祀于宋也右师讨犹有戍在桓氏虽亡必偏鱼石自止华元于河上请讨许之乃反使华喜公孙师帅国人攻荡氏杀子山书曰宋杀其大夫山言背其族也鱼石向为人鳞朱向带鱼府出舍于睢上华元使止之不可冬十月华元自止之不可乃反鱼府曰今不从不得入矣右师视速而言疾有异志焉若不我纳今将驰矣登丘而望之则驰骋而从之则决睢澨闭门登陴矣左师二司寇二宰遂出奔楚华元使向戍为左师老佐为司马乐裔为司寇以靖国人胡传宋六卿鱼氏荡氏向氏鳞氏皆桓族也华氏戴族也华元为右师鱼石为左师荡氏汰而骄共公卒已葬荡泽弱公室杀公子肥华元曰我司君臣之训而不能正罪大矣不能治官敢赖宠乎乃出奔晋鱼石将止之鱼府曰元反必讨是无桓氏也石曰彼多大勋国人所与不反惧桓氏之无祀于宋也遂自止元于河上元归使国人攻桓氏杀荡山出鱼石国然后定元之出奔晋与归于宋皆不省文者着其正也书之重词之复必有美恶焉词繁而不杀所以与之也以不赖宠而出奔以国人与晋皆许之讨而后入正可知矣苏辙谓使元怀禄顾宠重于出奔则不能讨此说是也山不书氏背其族也背其族者伐其本也人而无本人道绝矣葛藟犹能芘其本根况于人而忍伐其本乎
大
全
杜氏曰荡氏宋公族还害公室故去族以示罪 茅堂胡氏曰山背本也韩非为秦画谋而首欲覆 其宗国罪固不容于死矣
宗族部总论二
汉贾谊新书
六术
人之戚属以六为法六亲有次不可相逾相逾则宗族扰乱不能相亲是故先王设为昭穆三庙以禁其乱何谓三庙上室为昭中室为穆下室为孙嗣今子各以其次上下更居三庙以别亲疏有制丧服称亲疏以为重轻亲者重疏者轻故复有粗衰齐衰大红细红缌麻备六各服其所当服夫服则有殊此先王之所以禁乱也班固白虎通
宗族
宗者何谓也宗尊也为先祖主也宗人之所尊也礼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待圣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于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宗其为始祖后者为大宗此百世之所宗也宗其为高祖后者五世而迁者也高祖迁于上宗则易于下宗其为曾祖后者为曾祖宗宗其为祖后者为祖宗宗其为父后者为父宗以上至高祖宗皆为小宗以其转迁别于大宗也别子者自为其子孙为祖继别也各自为宗小宗有四大宗有一凡有五宗人之亲所以备矣诸侯夺宗明尊者宜之大夫不得夺宗何曰诸侯世世传子孙故夺宗大夫不传子孙故不宗也丧服经曰大夫为宗子不言诸侯为宗子也族者何也族者凑也聚也谓恩爱相流凑也生相亲爱死相哀痛有会聚之道故谓之族尚书曰以亲九族族所以九何九之为言究也亲疏恩爱究竟也谓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者谓父之姓一族也父女昆弟适人有子为二族也身女昆弟适人有子为三族也身女子适人有子为四族也母族三者母之父母一族也母之昆弟二族也母昆弟子三族也母昆弟者男女皆在外亲故合言之妻族二者妻之父为一族妻之母为二族妻之亲略故父母各一族礼曰惟氏三族之不虞尚书曰以亲九族义同也一说合言九族者欲明尧时俱三也礼所以独父族四何欲言周承二弊之后民人皆厚于末故与礼母族妻之党废礼母族父之族是以贬妻族以附父族也或言九者据有交接之恩也若邢侯之姨谭公维私也言四者据有服耳不相害所异也宋张子经学理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