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类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明伦汇编
- 官常典将帅部
官常典将帅部
按宋史真宗本纪不载 按兵志天禧元年十月以御前忠佐郭丰等六人并受将军初军头司定年老负犯者将黜之帝以其久居武列命置环卫其带遥郡者与大将军不带遥郡者与将军英宗治平四年有司请复武臣出节呵引之制按宋史英宗本纪不载 按礼志治平四年御史台言庆历中有诏详定武臣出节呵引之制节度使在尚书下三节节度观察留后在诸行侍郎下两节观察使在中书舍人下诸卫大将军防御团练使在大卿监下内客省使比诸司大卿景福殿使比将作监引进使比庶子在防御使下以上各二节诸州刺史诸卫将军在少卿监下宣庆四方馆使比少卿宣政昭宣合门使比司天监少监诸卫将军上皇城使以下诸司使比郎中客省引进合门副使比员外郎枢密都承旨在司天少监下合门使上副都承旨在合门使下枢密副承旨诸房副承旨在诸司使下以上并两人呵引当时已施行矣而皇佑编敕删去此制请复举行孝宗隆兴二年诏议除环卫官
按宋史孝宗本纪不载 按洪适传适贰太常兼权直学士院上欲除诸将环卫官诏讨论其制适具唐及本朝沿革十一条上之且言太祖太宗朝常以处诸将及降王之君臣自后多以皇族为之故国史以为官存而事废陛下修饰戎备不必远取唐制祖宗故事盖可法则今径行换授恐有减奉之患乞如阁职兼带节度至刺史带上将军横行遥郡带大将军正使带将军副使带中郎又以下则带左右郎将其官府人吏令有司相度以闻 金
太祖收国元年始置咸州军帅司及南路都统司按金史太祖本纪不载 按兵志大将府治之称号收国元年十二月始置咸州军帅司以经略辽地讨高永昌置南路都统司且以讨张觉天辅五年始置内外诸军都统
按金史太祖本纪不载 按兵志天辅五年袭辽主始有内外诸军都统之名时以奚未平又置奚路都统司后改为六部路都统司以遥辇九营为九猛安隶焉与上京及泰州凡六处置每司统五六万人又以渤海军为八猛安凡猛安之上置军帅军帅之上置万户万户之上置都统然时亦称军帅为猛安而猛安则称亲管猛安者燕山既下循辽制立枢密院于广宁府以总汉军太宗天会元年始置两路都统府
按金史太宗本纪不载 按兵志太宗天会元年以袭辽主所立西南都统府为西南西北两路都统府天会二年始置都元帅府以掌征讨之事按金史太宗本纪不载 按百官志都元帅府掌征讨之事兵罢则省天会二年伐宋始置都元帅一员从一品左副元帅一员正二品右副元帅一员正二品元帅左监军一员正三品元帅右监军一员正三品左都监一员从三品右都监一员从三品经历一员都事一员知事一员正七品检法一员从八品按兵志金制都元帅必以谙班勃极烈为之恒居守而不出天会六年设诸路总管府
按金史太宗本纪不载 按兵志天会六年诏还二帅以镇方面诸路各设兵马都总管府州镇置节度使沿边州则置防御使凡州府所募射粮军牢城军每五百人为一指挥使司设使分为四都都设左右什将及承局押官其军数若有余或不足则与近者合置不可合者以三百人或二百人亦设指挥使若百人则止设军使百人以上立为都不及百人止设什将及承局管押官各一员天会十年改都统司增置统军司
按金史太宗本纪不载 按兵志天会十年改南京路都统司为东南路都统司治东京以镇高丽后又置统军司于大名府海陵天德二年八月改诸司名号十二月改都元帅府为枢密院按金史海陵本纪八月戊申以司徒兖为太尉领三省事都元帅如故十二月己未改都元帅府为枢密院 按兵志天德二年八月改诸京兵马都部署司为本路都总管府九月罢大名统军司而置统军司于山西河南陕西三路以元帅府都监监军为使分统天下之兵又改乌古迪烈路统军司为招讨司以婆速路统军司为总管府三年以元帅府为枢密院罢万户之官诏曰太祖开刱因时制宜材堪统众授之万户其次千户及谋克当时官赏未定城郭未下设此职许以世袭乃权宜之制非经久之利今子孙相继专揽威权其户不下数万与留守总管无异而世权过之可罢是官若旧无千户之职者续思增置国初时赐以国姓若为子孙者皆令复旧正隆末复升陕西统军司为都统府(按改元帅府为枢密院本纪为二年十二月事而志系三年疑讹)
正隆六年始立三道都统制府及左右领军大都督并三十二总管按金史海陵本纪不载 按百官志正隆六年海陵南伐立三道都统制府及左右领军大都督将三十二总管有神策神威神捷神锐神毅神翼神勇神果神略神锋武胜武定武威武安武捷武平武成武毅武锐武扬武翼武震威定威信威胜威捷威烈威毅威震威略威果威勇之号世宗大定五年罢都统府复置统军司又设两招讨司以镇边陲按金史世宗本纪大定五年五月癸酉罢山东路都统府以其军各隶总管府七月戊申罢陕西都统府复置统军司 按兵志大定五年复罢府降为统军司寻又设两招讨司与前凡三以镇边陲东北路者初置乌古迪烈部后置于泰州泰和间以去边尚三百里宗浩乃命分司于金山西北路者置于应州西南路者置于桓州以重臣知兵者为使列城堡濠墙戍守为永制枢密院每行兵则更为元帅府罢则复为院章宗泰和六年权置平南抚军诸将军
按金史章宗本纪不载 按百官志泰和六年伐宋权设平南抚军上将军正三品至殄寇果毅都尉从六品凡九阶曰平南抚军上将军平南寇军大将军平南龙骧将军平南虎威将军平南荡江将军殄寇中郎将殄寇郎将殄寇折冲都尉殄寇果毅都尉军还罢宣宗贞佑三年诏主帅及官军能立功者赏又于沼河诸城置行枢密院元帅府按金史宣宗本纪贞佑三年九月乙亥诏河北山东等路及平凉庆阳临洮府泾邠秦巩德顺州经兵四品以下职事官并以二十月为满募随处主帅及官军义军将校有能率众复取中都者封王迁一品阶授二品职能战却敌善诱降人取附都州县予本处长官散官随职迁授余州县递减二等壬午以空名宣敕付陕西宣抚司凡夏人入寇有能临阵立功者五品以下并听迁授 按兵志贞佑三年征代州戍兵五千从胥鼎言留代以屏平阳兴定二年选募河南陕西弩手军二千人为一军赐号威勇及南迁河北封九公因其名假以便宜从事沿河诸城置行枢密院元帅府大者有便宜之号小者有从宜之名元光 年复国初都统名号外设总领提控间称元帅按金史宣宗本纪不载 按兵志元光间时招义军以三十人为谋克五谋克为一千户四千户为一万户四万户为一副统两副统为一都统此复国初之名也外又设一总领提控故时皆称元帅为总领云 按百官志元光间招义军置总领使从五品副使从六品训练官从八品哀宗正大二年更总领名都尉升秩为四品
按金史哀宗本纪不载 按百官志云云
正大四年立都尉诸名号
按金史哀宗本纪不载 按百官志正大四年又升都尉为从三品有建威折冲振武荡寇果毅殄寇虎贲鹰扬破卤之名 元
元设大都督以统军又定都元帅元帅品秩之数按元史百官志大都督府正二品管领左右钦察两卫龙翊侍御东路蒙古军元帅府东路蒙古军万户府哈剌鲁万户府天历二年始立钦察亲军都督府秩从二品后改大都督府置大都督三员正二品同知二员正三品副都督三员从三品佥都督事二员正四品经历二员从六品都事二员从七品管勾一员照磨一员俱正八品令史八人蒙古必阇赤二人怯里马赤二人知印二人宣使六人都元帅府都元帅二员副元帅二员经历知事各一员北庭
隶土番
宣慰司
曲先塔林
都元
帅三员
蒙古军 征东
二府都元帅
各一员副一员
元帅府秩正三品达鲁花赤一员元帅一员经历知事各一员李店文州 帖城河里洋脱
朵甘思 当阳
岷州 积石州
洮州路 脱思马路
十八族
右九府唯李店文州增置同知副元帅各一员其 余八府隶土番宣慰司设官并同世祖至元二十年诏万户千户百户定立条格迁转更定品秩按元史世祖本纪不载 按选举志至元二十年诏万户千户百户分上中下三等定立条格通行迁转以三年为满理算资考升加品级若年老病故者令其子弟依例荫叙是年以旧制父子相继管领元军不设蒙古军官故定立资考三年为满通行迁转后各翼大小军官俱设蒙古军官又兼调遣征进俱已离翼难与民官一体迁转荫叙合将万户千户镇抚自奏准日为始以三年为满通行迁转百户以下不拘此例凡军官征战有功过者验实迹升降又定蒙古奥鲁官大翼万户下设奥鲁总管府从四品小翼万户下设奥鲁官从五品各千户奥鲁亦设奥鲁官受院札各千户奥鲁不及一千户者或二百户三百户以远就近以小就大合并为千户翼奥鲁官受院札若干碍投下难以合并宜再议之又定首领官受敕牒元帅招讨司经历知事就充万户府经历知事换降敕牒如元翼该革别与迁除若王令旨并行省札付枢密院札付经历充中下万户府知事行省诸司札付充提领案牍并各翼万户自设经历知事一例俱作提控案牍受院札又议随朝各卫千户镇抚所提控案牍已拟受院札外任千户镇抚所提控案牍合从行省许准受万户府付身至元二十一年六月庚申改蒙古都元帅府为蒙古都万户府炮手元帅府为炮手万户府炮手都元帅府为回回炮手军匠万户府按元史世祖本纪云云
至元二十二年诏改江淮江西元帅招讨司为三万户府按元史世祖本纪至元二十二年二月诏改江淮江西元帅招讨司为上中下三万户府蒙古汉人新附诸军相参作三十七翼上万户宿州蕲县真定沂郯益都高邮沿海七翼中万户枣阳十字路邳州邓州杭州怀州孟州真州八翼下万户常州镇江颍州庐州亳州安庆江阴水军益都新军湖州淮安寿春扬州泰州弩手保甲处州上都新军黄州安丰松江镇江水军建康二十二翼翼设达鲁花赤万户副万户各一人以隶所在行院成宗大德四年以上都虎贲司并武卫
按元史成宗本纪不载 按选举志云云
将帅部汇考四
明
明内则设五军都督府有左右都督同知佥事统禁军外中都置留守司有正副留守各省皆有都指挥使同知佥事统千百户之属按明会典都督府左都督正一品右都督正一品都督同知从一品都督佥事正二品留守司
洪武初置中都留守司嘉靖十八年增置兴都留 守司次中都而序设官同正留守正二品副留守正三品指挥同知从三品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二员正二品都指挥同知二员从二品都指挥佥事四员正三品卫指挥使一员正三品指挥同知二员从三品指挥佥事四员正四品卫镇抚二员从五品所正千户一员正五品副千户二员从五品所镇抚二员从六品百户一十员正六品凡天下要害地方皆设官统兵镇戍其总镇一方者曰镇守守一路者曰分守独守一堡一城者曰守备与主将同守一城者曰协守又有提督提调巡视备御领班备倭等名各因事异职焉其总镇或挂将军印或不挂印皆曰总兵次曰副总兵又次曰参将又次曰游击将军旧于公侯伯都督指挥等官内推举充任蓟州镇镇守一员
镇守总兵官旧设隆庆二年改为总理练兵事务 兼镇守驻三屯营今仍旧协守三员
东路副总兵隆庆三年添设驻札建昌营管理燕 河营台头营石门寨山海关四路中路副总兵万 历四年将三屯右营游击改设与东西二路协守 俱给关防驻札三屯营带管马兰谷松棚谷喜峰 口太平寨四路西路副总兵隆庆三年添设驻札 石匣营管理墙子岭曹家寨古北口石塘岭四路分守十一员 通州参将旧系守备嘉靖三十一年革添设副总 兵后又革改设参将所属张家湾守备山海关参 将旧系守备嘉靖二十八年设游击隆庆三年裁 革改设参将驻札本关石门寨参将旧系游击嘉 靖三十六年改设令与燕河营参将分守地方所 属黄土岭大毛山义院口三提调燕河营参将旧 设所属冷口桃林口二提调台头营参将隆庆三 年将永平游击改设参将移驻台头所属界岭口 青山口二提调太平寨参将旧有参将裁革后设 滦阳营参将太平寨设游击嘉靖六年复添设将 滦阳营参将仍归太平寨所属擦崖子榆木岭二 提调马兰谷参将旧设后改游击嘉靖间革游击 将鱼口参将归马兰谷所属大安口将军关黄 崖口宽佃谷四提调墙子岭参将嘉靖三十一年 设所属墙子岭镇卤关二提调古北口参将嘉靖 十七年设所属司马台潮河川二提调石塘岭参 将嘉靖三十一年设所属田马关大水谷二提调 喜峰口参将旧系守备万历二年以属夷进贡孔 道改设参将所属董家口李家谷二提调游击将军六员
旧有密云遵化三屯三辎重营游击俱万历十一 年革总督下右营嘉靖四十二年设驻札密云城 遵化左营嘉靖四十二年设驻遵化城巡抚标下 领兵马总兵下左营嘉靖四十二年设管本营标 兵驻三屯松棚谷隆庆二年设所属罗文谷洪山 口龙井儿三提调曹家寨嘉靖三十一年设大水 峪嘉靖三十一年设上六员各给旗牌三面副统领南兵游击将军三员 中路驻札马松东路驻札建昌西路驻札石匣俱 隆庆六年设领班游击将军七员
统领天津春班官军宁山春班官军通津春班官 军防边回日驻札通州德州春班官军天津秋班 官军德州秋班官军沈阳秋班官军以上七员原 俱系大宁都司万历三年改为游击仍旧领班防 边回日各驻本班军卫所地方操练坐营官八员
总督中军副总兵隆庆二年设驻札密云管传宣 号令事务总兵中军官嘉靖三十三年设驻札三 屯营建昌营坐营官万历元年设石匣车营振武 车营驻密云汉儿庄车营遵化右车营以上四员 旧系游击万历十年改操练步兵溧阳车营万历 十一年因裁革宁夏容兵新募三千土著设守备八员 旧有三河霸州守备万历八年革蓟州城地方先 经裁革嘉靖三十八年复设旧霸州地方万历八 年革十三年复设遵化城地方先经裁革嘉靖三 十八年复设今与永平城各管辖卫所关防门禁 缉捕盗贼密云城地方嘉靖四十年设永平城地 方先经裁革嘉靖三十八年复设三屯营地方隆 庆二年设崔黄口地方旧委操守嘉靖四十一年 改设守备统领宝坻等四县民壮武清等二卫军 余上至河西务下至丁字沽巡哨万历三年题准 漕河东西一带并杨村河西务尽属管辖张家湾 地方嘉靖四十三年设备御万历三年改守备把总一员 密云管河万历元年添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