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类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明伦汇编
- 官常典将帅部
官常典将帅部
拟厉锋等五号
凡十号为一品平河振陇雄边横沙宁关为六班 拟武毅等五号怀信宣义弘节浮辽凿空为五班
拟克狄等五号
凡十号为一品捍海款塞归义陵河明信为四班 拟伏波等五号奉忠守义弘信仰化立义为三班
拟佽飞等五号
凡十号为一品绥方奉正承化浮海度河为二班 拟前锋等五号怀义奉信归诚怀泽伏义为一班
拟绥卤等五号
凡十号为一品
大凡一百九号将军亦为十品二十四班正施于外国及大通三年有司奏曰天监七年改定将军之名有因有革普通六年又置百号将军更加刊正号之中微有移异大通三年奏移宁远班中明威将军进轻车班中以轻车班中征远度入宁远班中又置安远将军代贞武宣远代明烈其戎夷之号亦加附拟选序则依此承用遂以定制转则进一班黜则退一班班即阶也同班以优劣为前后有镇卫骠骑车骑同班四中四征同班八镇同班八安同班四平四翊同班忠武军师同班武臣爪牙龙骑云麾冠军同班镇兵翊师宣惠宣毅四将军东南西北四中郎将同班智威仁威勇威信威严威同班智武仁武勇武信武严武同班谓为五德将军轻车镇朔武旅贞毅明威同班宁远安远征远振远宣远同班威雄威猛威烈威振威信威胜威略威风威力威光同班武猛武略武胜武力武毅武健武烈武威武锐武勇同班猛毅猛烈猛威猛锐猛震猛进猛智猛威猛胜猛骏同班壮武壮勇壮烈壮猛壮锐壮盛壮毅壮志壮意壮力同班骁雄骁桀骁猛骁烈骁武骁勇骁锐骁名骁胜骁迅同班雄猛雄威雄明雄烈雄信雄武雄勇雄毅雄壮雄健同班忠勇忠烈忠猛忠锐忠壮忠毅忠捍忠信忠义忠胜同班明智明略明远明勇明烈明威明胜明进明锐明毅同班光烈光明光英光远光胜光锐光命光勇光戎光野同班勇猛烈锐奇决起略胜出同班龙骧武视云旗风烈电威雷音驰锐追锐羽骑突骑同班折冲冠武和戎安垒超猛英果扫卤扫狄武锐摧锋同班开远略远贞威决胜清野坚锐轻锐拔山云勇振旅同班超武铁骑楼船宣猛树功克狄平卤棱威昭威威戎同班伏波雄戟长剑冲冠雕骑佽飞勇骑破敌克敌威卤同班前锋武毅开边招远金威破阵荡寇殄卤横野驰射同班牙门期门同班候骑熊渠同班中坚典戎同班执讯行阵同班伏武怀奇同班偏裨将军同班凡二百四十号为四十四班又雍州置宁蛮校尉广州置平越中郎将北凉南秦置西戎校尉南秦梁州置平戎校尉宁州置镇蛮校尉西阳南新蔡晋熙庐江等郡置镇蛮护军武陵郡置安远护军巴陵郡置度支校尉皆立府随府主号轻重而不为定其将军施于外国者雄义镇远武安同班拟镇卫等三号四抚同班拟四征四威同班拟四安四绥同班拟四平安远安边同班拟忠武等号抚河卫海安沙辅义同班拟武臣等号航海宁沙抚朔平远同班拟镇兵等号龙幕威河和戎拓远朔野翊海同班拟智威等号梯山宁寇绥边安漠威陇五号同班拟智武等号威漠明义昭信绥河宁境同班拟轻车等号候律振朔宣节向义安陇同班拟宁远等号振漠宁陇陵海安远平寇同班拟威雄等号怀德执信明节横朔驰义同班拟武猛等号安朔宁河扫寇静朔怀关同班拟骁雄等号度嶂奉化康义超陇扬化同班拟猛烈等号宁关横沙雄边振陇平河同班拟忠勇等号凿空浮辽弘节宣义怀信同班拟明智等号明信陵河归义款塞扞海同班拟光烈等号立义仰化弘信守义奉忠同班拟勇等号奉诚立诚建诚显诚义诚同班拟龙骧等号尉辽宁渤绥岭威塞通候同班拟折冲等号扫荒威荒定荒开荒理荒同班拟开远等号奉节归节建节效节伏节同班拟超武等号渡河陵海承化奉正绥方同班拟伏波等号伏义怀泽归诚奉信怀义同班拟前锋等号凡一百二十五将军二十八班施外国戎号准于中夏焉大同四年魏彭城王尔朱仲远来降以为定洛大将军仍使其北讨故名云 北魏
魏制自大将军至偏裨将军品列为九
按魏书官氏志旧制缘边皆置镇都大将统兵备御与刺史同城隍仓库皆镇将主之但不治民故为重于刺史自太祖至高祖初其内外百官屡有减置或事出当时不为常目如万骑飞鸿常忠直意将军之徒是也大司马大将军第一品上
都督中外诸军事第一品中
诸开府骠骑将军 车骑将军
二将军加大
者位在二司上
卫将军
加大者次
仪同三司
右三将军第一品下
都督府州诸军事从第一品上
四征
加大者
次卫将军
从一品中
四镇
加大者
次尚书令
从第一品下
中军将军 镇军将军
抚军将军
右三将军加大者秩次四征下俱从第一品下都督三州诸军事 领军将军护军将军
二将军与
领护不并置
右第二品上
领军 护军
二职若侍
臣带者加中
右第二品中
四安
加大者秩
次三少下
凡将军
三品已下五
品已上加大者
右第二品下
前后左右将军 四平
加大者秩
次护军下
左卫将军
右从第二品上
武卫将军 都督一州诸军事
右卫将军
右从第二品下
征卤将军 辅国将军
龙骧将军
右第三品上
南北东西中郎将
护匈奴羌戎夷蛮越中郎将
右第三品中
羽林中郎将 护羌戎夷蛮越校尉 右第三品下骁骑将军 前后左右军将军
右从第三品上
射声校尉 越骑校尉
屯骑校尉 步兵校尉
长水校尉 监军
右从第三品中
镇远将军 安远将军
建远将军 建中将军
建节将军 立义将军
立忠将军 立节将军
恢武将军 勇武将军
曜武将军 昭武将军
显武将军 直合将军
右从第三品下
中坚将军 中垒将军
宁朔将军 扬威将军
右第四品上
建威将军 振威将军
奋威将军
右第四品中
建武将军 振武将军
奋武将军 扬武将军
广武将军 广威将军
右第四品下
羽林郎将 高车羽林郎将
右从第四品上
戟楯虎贲将军 募员虎贲将军
高车虎贲将军 左右积弩射将军
强弩将军
右从第四品下
鹰扬将军 折冲将军
宁远将军 扬烈将军
伏波将军 陵江将军
平漠将军
右第五品上
轻车将军 威远将军
虎威将军 殿中将军
右第五品中
武士将军 虎贲郎将
宿卫将军
右从第五品上
员外将军
右从第五品中
附义中郎将 归义中郎将
率义中郎将 顺义中郎将
戟楯虎贲司马 募员虎贲司马
高车虎贲司马 戟楯虎贲将
募员虎贲将 高车虎贲将
右从第五品下
宣威将军 明威将军
襄武将军 厉威将军
右第六品上
威烈将军 威寇将军
威卤将军 威戎将军
威武将军
右第六品中
武烈将军 武毅将军
武奋将军
右第六品下
绥远将军 绥卤将军
绥边将军
右第七品上
讨寇将军 讨卤将军
讨难将军 讨夷将军
右第七品中
荡寇将军 荡卤将军
荡难将军 荡逆将军
右第七品下
殄寇将军 殄卤将军
殄难将军 殄夷将军
右第八品上
扫寇将军 扫卤将军
扫难将军 扫逆将军
右第八品中
厉武将军 厉锋将军
虎牙将军 虎奋将军
右第八品下
广野将军 横野将军
偏将军 裨将军
右第九品上
明元帝永兴四年七月己巳朔东巡置四厢大将又放十二时置十二小将按魏书明元帝本纪云云
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十二月降车骑将军秩依魏晋旧事按魏书孝文帝本纪不载 按官氏志云云
太和十九年八月初置直齐御仗左右武官
按魏书孝文帝本纪不载 按官氏志云云
孝明帝正光元年七月置左右卫将军各二人按魏书孝明帝本纪不载 按官氏志云云孝庄帝建义元年诏从戎优授大阶之典又拜大将军位丞相上增置佐吏按魏书孝庄帝本纪建义元年六月己酉诏诸有私马仗从戎者职人优两大阶亦授实官白民出身外优两阶亦授实官若武艺超伦者虽无私马亦依前条虽不超伦但射槊翘关一艺而胆略有施者依第出身外特优一大阶授实官若无姓第者从八品出身阶依前加特授实官秋七月丁巳诏从四品以上从征者不得优阶正四品者优一阶军级从三品以上从征四品者优一大阶正五品以下还依前格若有征阶十余计入四品三品限授五阶 按官氏志孝庄帝初以尔朱荣有扶翼之功拜柱国大将军位在丞相上又拜大丞相天柱大将军增佐吏前废帝普泰 年武卫将军增置六人
按魏书前废帝本纪不载 按官氏志云云
孝静帝天平四年置京畿大都督立府置佐
按魏书孝静帝本纪不载 按官氏志永安以后远近多事置京畿大都督复立州都督俱总军人天平四年夏罢六州都督悉隶京畿其京畿大都督仍不改焉立府置佐 北齐
北齐以大司马大将军称二大开府典司武事领军府领左右府护军府皆有将军校尉之属又自一品至九品有骠骑车骑诸将军以赏勋庸按隋书百官志后齐制官多循后魏置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师拟古上公非勋德崇者不居次有大司马大将军是为二大并典司武事次置太尉司徒司空是为三公三师二大三公府三门当中开黄合设内屏各置长史司马谘议参军从事中郎掾属主簿录事功曹记室户曹金曹中兵外兵骑兵长流城局刑狱等参军事东西合祭酒及参军事法墨田水铠集士等曹行参军兼左户右户行参军长兼行参军参军督护等员司徒则加有左右长史三公下次有仪同三司加开府者亦置长史已下官属而减记室仓城局田水铠士等七曹各一人其品亦每官下三府一阶三师二大置佐史则同太尉府干明中又置丞相河清中分为左右亦各置府僚云领军府将军一人掌禁卫宫掖朱华阁外凡守卫官皆主之舆驾出入督摄仗卫中领军亦同有长史司马功曹五官主簿录事厘其府事又领左右卫领左右等府左右卫府将军各一人掌左右厢所主朱华阁以外各武卫将军二人贰之皆有司马功曹主簿录事厘其府事其御仗属官有御仗正副都督御仗五职御仗等员其直荡属官有直荡正副都督直入正副都督勋武前锋正副都督勋武前锋五藏等员直卫属官有直卫正副都督翊卫正副都督前锋正副都督等员直突属官有直突都督勋武前锋散都督等员直阁属官有朱衣直阁直阁将军直寝直斋直后之属又有武骑云骑将军各一人骁骑游击前后左右等四军将军左右中郎将各五人步兵越骑射声屯骑长水等校尉奉车都尉等各十人武贲中郎将羽林监各十五人冗从仆射三十人骑都尉六十人积弩积射强弩等将军及武骑常侍各二十五人殿中将军五十人员外将军一百人殿中司马督五十人员外司马督一百人领左右府有领左右将军领千牛备身又有左右备身正副都督左右备身五职左右备身员又有刀剑备身正副都督刀剑备身五职刀剑备身员又有备身正副都督备身五职员护军府将军一人掌四中关津舆驾出则护驾中护军亦同有长史司马功曹五官主簿录事厘其府事其属官东西南北四中府皆统之四府各中郎将一人长史司马录事参军统府录事各一人又有统府直兵及功曹仓曹中兵外兵骑兵长流城局等参军各一人法田铠等曹行参军各一人又领诸关尉津尉特进左右光禄金紫银青等光禄大夫用人俱以旧德就间者居之自一品已下从九品已上又有骠骑车骑卫四征四镇中军镇军抚军翊军四安冠军辅国龙骧镇远安远建忠建节中坚中垒振威奋威广德弘义折冲制胜伏波陵江轻车楼船劲武昭勇明威显信度辽横海逾岷越嶂戎昭武毅雄烈恢猛扬麾曜锋荡边开城静漠绥戎平越殄夷飞骑隼击武牙武奋清野横野偏裨等将军以褒赏勋庸三等诸镇置镇将副将长史录事参军仓曹中兵长流城局等参军事铠曹行参军市长仓督等员三等戍置戍主副掾队主副等员 北周
后周初有八柱国大将军后改封又有十二大将军以统开府按周书侯莫陈崇传后初魏孝庄帝以尔朱荣有翊戴之功拜荣柱国大将军位在丞相上荣败后此官遂废大统三年魏文帝复以太祖建中兴之业始命为之其后功参佐命望实俱重者亦居此职自大统十六年以前任者凡有八人太祖位摠百揆督中外军魏广陵王欣元氏懿戚从容禁闱而已此外六人各督二大将军分掌禁旅当爪牙御侮之寄当时荣盛莫与为比故今之称门阀者咸推八柱国家云今并十二大将军录之于左使持节太尉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尚书左仆射陇右行台少师陇西郡开国公李虎使持节太傅柱国大将军大宗伯大司徒广陵王元欣使持节太保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宗伯赵郡开国公李弼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司马河内郡开国公独孤信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司寇南阳郡开国公赵贵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司空常山郡开国公于谨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少傅彭城郡开国公侯莫陈崇 右与太祖为八柱国
后改封此太
祖时爵
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少保广平王元赞
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淮王元育
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齐王元廓
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秦七州诸军事秦州刺史章武郡开国公宇文导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平原郡开国公侯莫陈顺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雍七州诸军事雍州刺史高阳郡开国公达奚武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阳平公李远
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范阳郡开国公豆卢宁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化政郡开国公宇文贵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荆州诸军事荆州刺史博陵郡开国公贺兰祥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陈留郡开国公杨忠
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岐州诸军事岐州刺史武威郡开国公王雄 右十二大将军又各统开府二人每一开府领一 军兵是为二十四军自大统十六年以前十二大 将军外念贤及王思政亦作大将军然贤作牧陇 右思政出镇河南并不在领兵之限此后功臣位 至柱国及大将军者众矣咸是散秩无所统御六 柱国十二大将军之后有以位次嗣掌其事者而 德望素在诸公之下不得预于此列武帝建德二年大选诸军将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