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类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明伦汇编
- 官常典将帅部
官常典将帅部
按晋书天文志太阳守一星在相西大将大臣之象主戒不虞设武备按步天歌太阳之守曰势前
按新法历书表同属火
角宿
右星图
图考
按星经角二星南左角名天津北右角为天门按史记天官书左角李右角将火犯守角则有战按晋书天文志东方角二星为天关其间天门也左角为天田为理主刑其南为太阳道右角为将主兵其北为太阴道按步天歌角两星南北正直着
按新法历书表同一南金火二北水土
骑官二十七星车骑三
星骑阵将
军一星图
图考
骑官
按星经骑官二十七星在氐南主天子骑虎贲贵诸侯之族子弟宿卫天子今三卫之像按史记天官书房南众星曰骑官
按晋书天文志骑官二十七星在氐南若天子武贲主宿卫按步天歌氐下众星骑官出骑官之众二十七三三相连十欠一按新法历书表作十三俱属火土今图只存五 车骑按星经车骑三星在骑官南总领车骑行军之事按史记天官书不载按晋书天文志骑官南三星车骑之将也
按步天歌骑官之下三车骑
按新法历书表同
骑阵将军
按星经车骑将军星在骑官东南主车骑将军之官按史记天官书不载按晋书天文志骑官东端一星骑阵将军骑将也按步天歌将军镇里镇威霜按新法历书表在车骑东南属火土
房宿
四星图
图考
按星经房四星名天府上第一星名为右服上将三名左服次将按史记天官书东宫苍龙房心房为府曰天驷按晋书天文志房四星为明堂天子布政之宫也亦四辅也下第一星上将也次次将也按步天歌房四星直上主明堂
不言
将相
按新法历书表同属火土
河鼓
三星图
图考
按星经河鼓三星中大星为大将军左星为左将军右星为右将军星直吉曲凶有芒角为将军雄强按史记天官书牵牛北河鼓河鼓大星上将左右左右将按晋书天文志河鼓三星在牵牛北天鼓也主军鼓主鈇钺一曰三武主天子三将军按步天歌牛上直建三河鼓
按新法历书表同属火木
奎宿十
六星图
图考
按星经阙
按史记天官书奎曰封豕为沟渎
按隋书天文志奎十六星天之武库也一曰天豕亦曰封豕主以兵禁暴又主沟渎西南大星所谓天豕目亦曰大将按步天歌腰细头尖似破鞋一十六星绕鞋生按新法历书表同一二金三金火四五六七八九皆金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皆火天大将军十
一星存十星图
图考
按星经阙
按史记天官书不载
按晋书天文志天大将军十二星在娄北主武兵中央大星天之大将也按步天歌娄上将军十一侯
按新法历书表同增一今图只十
毕宿
八星图
图考
按星经阙
按史记天官书毕曰罕车为边兵主弋猎
按隋书天文志毕八星主边兵主弋猎其大星曰天高一曰边将主四夷之尉也按步天歌毕恰似丫乂八星出
按新法历书表同俱属火
参宿
七星图
图考
按星经阙
按史记天官书参为白虎三星直者是为衡石其外四星左右肩股也按晋书天文志参十星白兽之体其中三星横列三将也东北曰左肩主左将西北曰右肩主右将东南曰左足主后将军西南曰右足主偏将军故黄帝占参应七将中央三小星曰伐天之都尉也按步天歌总有七星觜相侵两肩双足三为心伐有三星足里深按新法历书表同参伐皆属土木
将帅部总论一
易经
师卦
师贞丈人吉咎
程
传
师之道以正为本兴师动众以毒天下而不以 正民弗从也强驱之耳故师以贞为主其动虽正 也帅之者必丈人则吉而咎也盖有吉而有咎 者有咎而不吉者吉且咎乃尽善也丈人者 尊严之称帅师总众非众所尊信畏服则安能得 人心之从故司马穰苴擢自微贱授之以众乃以 众心未服请庄贾为将也所谓丈人不必素居崇 贵但其才谋德业众所畏服则是也如穰苴既诛 庄贾则众心畏服乃丈人矣又如淮阴侯起于微 贱遂为大将盖其谋为有以使人尊畏也本
义
师兵
众也下坎上坤坎险坤顺坎水坤地古者寓兵于 农伏至险于大顺藏不测于至静之中又卦惟九 二一阳居下卦之中为将之象上下五阴顺而从 之为众之象九二以刚居下而用事六五以柔居 上而任之为人君命将出师之象故其卦之名曰 师丈人长老之称用师之道利于得正而任老成 之人乃得吉而咎戒占者亦必如是也 东莱 吕氏曰丈人者老成持重谙练之人如赵充国之 人是也二以一阳为卦之主犹将帅也二虽刚中 必待五之应犹将帅虽贤必待君为之应然后能 成功也苟五不应师变为坎矣将帅临敌而上无 君之应岂非天下之至险乎彖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
程
传
能使众人皆正可以王天下矣得众心服从而 归正王道止于是也本
义
此以卦体释师贞之义以
谓能左右之也一阳在下之中而五阴皆为所以 也能以众正则王者之师矣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程
传
言二也以刚处中刚而得中道也六五之君为 正应信任之专也虽行险道而以顺动所谓义兵 王者之师也上顺下险行险而顺也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程
传
师旅之兴不伤财害人毒害天下然而民心 从之者以其义动也古者东征西怨民心从也如 是故吉而咎吉谓必克咎谓合义又何咎矣 其义故咎也本
义
又以卦体卦德释丈人吉咎
之义刚中谓九二应谓六五应之行险谓行危道 顺谓顺人心此非有老成之德者不能也毒害也 师旅之兴不害于天下然以其有是才德是以 民悦而从之也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程
传
地中有水水聚于地中为众聚之象故为师也 君子观地中有水之象以容保其民畜聚其众也本
义
水不外于地兵不外于民故能养民则可以畜 众矣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
程
传
初师之始也故言出师之义及行师之道在邦 国兴师而言合义理则是以律法也谓以禁乱诛 暴而动苟动不以义则虽善亦凶道也善谓克胜 凶谓殃民害义也在行师而言律谓号令节制行 师之道以号令节制为本所以统制于众不以律 则虽善亦凶虽使胜捷犹凶道也制师法幸而 不败且胜者时有之矣圣人之所戒也象曰师出以律失律凶也
程
传
师出当以律失律则凶矣虽幸而胜亦凶道也九二在师中吉咎王三锡命
程
传
师卦唯九二一阳为众阴所归五居君位是其 正应二乃师之主专制其事者也居下而专制其 事唯在师则可自古命将阃外之事得专制之在 师专制而得中道故吉而咎盖将专则失为下 之道不专则成功之理故得中为吉凡师之道 威和至则吉也既处之尽其善则能成功而安 天下故王锡宠命至于三也凡事至于三者极也 六五在上既专倚任复厚其宠数盖礼不称则威 不重而下不信也人臣之道于事所敢专唯阃 外之事则专制之虽制之在己然因师之力而能 致者皆君所与而职当为也本
义
九二在下为众阴
所归而有刚中之德上应于五而为所宠任故其 象占如此象曰在师中吉承天宠也王三锡命怀万邦也程
传
在师中吉者以其承天之宠任也天谓王也人 臣非君宠任之则安得专征之权而有成功之吉 象以二专主其事故发此义王三锡以恩命褒其 成功所以怀万邦也六三师或舆尸凶
程
传
三居下卦之上居位当任者也不唯其才阴柔 不中正师旅之事任当专一二既以刚中之才为 上信倚必专其事乃有成功若或更使众人主之 凶之道也舆尸众主也盖指三也以三居下之上 故发此义军旅之事任不专一覆败必矣本
义
舆尸
谓师徒挠败舆尸而归也以阴居阳才弱志刚不 中不正而犯非其分故其象占如此象曰师或舆尸大功也
程
传
倚付二三安能成功岂唯功所以致凶也六四师左次咎
程
传
师之进以强勇也四以柔居阴非能进而克捷 者也知不能进而退故左次左次退舍也量宜进 退乃所当也故咎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师之常 也唯取其退之得宜不论其才之能否也度不能 胜而完师以退愈于覆败远矣可进而退乃为咎 也易之发此义以示后世其仁深矣本
义
左次谓退
舍也阴柔不中而居阴得正故其象如此全师以 退贤于六三远矣故其占如此象曰左次咎未失常也
程
传
行师之道因时施宜乃其常也故左次未必为 失也如四退次乃得其宜是以咎本
义
知难而退
师之常也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程
传
任将授师之道当以长子帅师二在下而为师 之主长子也若以弟子众主之则所为虽正亦凶 也弟子凡非长者也自古任将不专而致覆败者 如晋荀林父邲之战唐郭子仪相州之败是也本义
六五用师之主柔顺而中不为兵端者也敌加于 己不得已而应之故为田有禽之象而其占利以 搏执而咎也言语辞也长子九二也弟子三四 也又戒占者专于委任若使君子任事而又使小 人参之则是使之舆尸而归故虽贞而亦不免于 凶也象曰长子帅师以中行也弟子舆尸使不当也程
传
长子谓二以中正之德合于上而受任以行若 复使其余者众尸其事是任使之不当也其凶宜 矣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程
传
上师之终也功之成也大君以爵命赏有功也 开国封之为诸侯也承家以为卿大夫也承受也 小人者虽有功不可用也故戒使勿用师旅之兴 成功非一道不必皆君子也故戒以小人有功不 可用也赏之以金帛禄位可也不可使有国家而 为政也小人平时易致骄盈况挟其功乎汉之英 彭所以亡也圣人之深虑远戒也此专言师终之 义不取爻义盖以其大者若以爻言则六以柔居 顺之极师既终而在位之地善处而咎者也本
义
师之终顺之极论功行赏之时也坤为土故有 开国承家之象然小人则虽有功亦不可使之得 有爵土但优以金帛可也戒行赏之人于小人则 不可用此占而小人遇之亦不得用此爻也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程
传
大君持恩赏之柄以正军旅之功师之终也虽 赏其功小人则不可以有功而任用之用之必乱 邦小人恃功而乱邦者古有之矣吴子
论将
吴子曰夫总文武者军之将也兼刚柔者兵之事也凡人论将常观于勇勇之于将乃数分之一耳夫勇者必经合轻合而不知利未可也故将之所慎者五一曰理二曰备二曰果四曰戒五曰约理者治众如治寡备者出门如见敌果者临敌不怀生戒者虽克如始战约者法令省而不烦受命而不辞家敌破而后言返将之礼也故师出之日有死之荣无生之辱吴子曰凡兵有四机一曰气机二曰地机三曰事机四曰力机三军之众百万之师张设轻重在于一人是谓气机路狭道险名山大塞十夫所守千夫不过是谓地机善行间谍轻兵往来分散其众使其君臣相怨上下相咎是谓事机车坚管辖舟利橹楫士习战阵马闲驰逐是谓力机知此四者乃可为将然其威德仁勇必足以率下安众怖敌决疑施令而下不敢犯所在而寇不敢敌得之国强去之国亡是谓良将吴子曰夫鼙鼓金铎所以威耳旌旗麾帜所以威目禁令刑罚所以威心耳威于声不可不清目威于色不可不明心威于刑不可不严三者不立虽有其国必败于敌故曰将之所麾莫不从移将之所指莫不前死吴子曰凡战之要必先占其将而察其才因其形而用其权则不劳而功举其将愚而信人可诈而诱贪而忽名可货而赂轻变无谋可劳而困上富而骄下贫而怨可离而间进退多疑其众无依可震而走士轻其将而有归志塞易开险可邀而取进道易退道难可来而前进道险退道易可薄而击居军下湿水无所通霖雨数至可灌而沉居军荒泽草楚幽秽风数至可焚而灭停久不移将士懈怠其军不备可潜而袭武侯问曰两军相望不知其将我欲相之其术如何起对曰令贱而勇者将轻锐以尝之务于北无务于得观敌之来一坐一起其政以理其追北佯为不及其见利佯为不知如此将者名为智将勿与战也若其众欢哗旌旗烦乱其卒自行自止其兵或纵或横其追北恐不及见利恐不得此为愚将虽众可获太公六韬 论将
武王问太公曰论将之道奈何太公曰将有五材十过武王曰敢问其目太公曰所谓五材者智勇仁信忠也勇则不可犯智则不可乱仁则爱人信则不欺忠则无二心所谓十过者有勇而轻死者有急而心速者有贪而好利者有仁而不忍人者有智而心怯者有信而喜信人者有廉洁而不爱人者有智而心缓者有刚毅而自用者有懦而喜任人者勇而轻死者可暴也急而心速者可久也贪而好利者可赂也仁而不忍人者可劳也智而心怯者可窘也信而喜信人者可诳也廉洁而不爱人者可侮也智而心缓者可袭也刚毅而自用者可事也懦而喜任人者可欺也故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于将将者国之辅先王之所重也故置将不可不察也故曰兵不两胜亦不两败兵出逾境期不十日不有亡国必有破军杀将武王曰善 选将
武王问太公曰王者举兵简练英雄知士之高下为之奈何太公曰夫士外貌不与众情相应者十五有贤而不肖者有温良而为盗者有貌恭敬而心慢者有外廉谨而内无恭敬者有精精而无情者有湛湛而无诚者有好谋而无决者有如果敢而不能者有悾悾而不信者有恍恍惚惚而反忠实者有诡激而有功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肃肃而反易人者有嗃嗃而反静悫者有势虚形劣而出外无所不至无使不遂者天下所贱圣人所贵凡人不知非有大明不见其际此士之外貌不与众情相应者也武王曰何以知之太公曰知之有八征一曰问之以言以观其详二曰穷之以辞以观其变三曰与之间谍以观其诚四曰明白显问以观其德五曰使之以财以观其廉六曰试之以色以观其贞七曰告之以难以观其勇八曰醉之以酒以观其态八征皆备则贤不肖别矣 立将
武王问太公曰立将之道奈何太公曰凡国有难君避正殿召将而诏之曰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将既受命乃命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受斧钺君入庙门西面而立将入庙门北面而立君亲操钺持首授将其柄曰从此上至天者将军制之复操斧持柄授将其刃曰从此下至渊者将军制之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止勿以三军为众而轻敌勿以受命为重而必死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以辩说为必然士未坐勿坐士未食勿食寒暑必同如此士众必尽死力将已受命拜而报君曰臣闻国不可从外治军不可从中御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臣既受命专斧钺之威臣不敢生还愿君亦垂一言之命于臣君不许臣臣不敢将君许之乃辞而行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由将出临敌决战无有二心若此则无天于上无地于下无敌于前无君于后是故智者为之谋勇者为之斗气厉青云疾若驰骛兵不接刃而敌降服战胜于外功立于内吏迁上赏百姓欢悦将无咎殃是故风雨时节五丰登社稷安宁武王曰善哉淮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