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常典宗藩部

谕祭文内院撰给一次遣礼部官捧至坟上迎送谢恩如常仪礼部具题候旨立碑碑文内院撰给石碑工部建立应否与谥宗  人府具题请旨 辅国将军丧闻镇国将军以下奉恩将军以上  俱会丧府前陈设执事朱棺内衬一层赐祭二次
谕祭文内院撰给一次遣礼部官捧至坟上迎送谢恩如常仪礼部具题候旨立碑碑文内院撰给石碑本家自立应否与谥宗  人府具题请旨今由工部立碑 奉国将军丧闻辅国将军以下  奉恩将军以上俱会丧府前陈设执事朱棺内  衬一层赐祭二次其
谕祭文内院撰给一次遣礼部官捧至坟上迎送谢恩如常仪 王贝勒贝子公婚娶之子卒不遣官致  祭许陈鞍马祭品各照其父例未婚娶幼子不  许造坟 凡葬期亲王停丧本府候坟院造完  日发引期年而葬郡王贝勒停丧本府五月发  引七月而葬贝子以下公以上停丧本府三月  发引五月而葬其应会丧官员必俟敛后方回  家发引致祭日仍齐集 和硕亲王妃丧闻亲  王以下奉恩将军以上固伦公主和硕妃以下  县君奉恩将军恭人以上俱会丧府前陈设执  事彩棺内衬五层府属官员并护军校等官以  上命妇俱丧服大祭日除服谕祭一次祭文内院撰给遣礼部官捧至坟其亲属  并府属官员俱于坟门外跪迎候过随入读文  奠酒时皆跪礼毕送谕祭官于门外望
阙谢
恩行三跪九叩头礼 和硕亲王侧妃世子妃丧闻  世子郡王以下奉恩将军以上固伦公主和硕  妃以下县君奉恩将军恭人以上俱会丧府前  陈设执事其彩棺殓衬府属官员及命妇丧服  除服谕祭一次与亲王妃同
惟牲醴品物多
寡不等以下同
 世子侧妃
  多罗郡王妃丧闻一应丧仪与亲王侧妃同  多罗郡王侧妃多罗贝勒夫人丧闻世子郡王  以下奉恩将军以上和硕公主世子妃以下县  君奉恩将军恭人以上俱会丧其余丧仪与世  子侧妃同 多罗贝勒侧夫人固山贝子夫人  丧闻贝勒以下奉恩将军以上郡主贝勒夫人  以下县君奉恩将军恭人以上俱会丧府前陈  设执事彩棺内衬三层其余丧仪与贝勒夫人  同 固山贝子侧夫人镇国公夫人丧闻贝子  以下奉恩将军以上郡君贝子夫人以下县君  奉恩将军恭人以上俱会丧其余丧仪与贝子  夫人同 镇国公侧夫人辅国公夫人丧闻贝  子以下奉恩将军以上贝子夫人县君以下奉  恩将军恭人以上俱会丧其余丧仪与贝子侧  夫人同 辅国公侧夫人丧闻辅国公以下奉  恩将军以上俱会丧其余丧仪与镇国公侧夫  人同 郡主一应丧仪与郡王妃同县主一应  丧仪与贝勒夫人同郡君一应丧仪与贝子夫  人同县君一应丧仪与镇国公夫人同乡君一  应丧仪与辅国公夫人同 顺治间定奉恩将  军丧闻陈设执事朱棺内衬一层赐祭二次无祭文 又是年设宗人府以和硕亲王  或多罗郡王总领府事多罗贝勒为左宗正固  山贝子为右宗正镇国公或辅国公为左右宗  人掌皇族之属籍以时修辑
玉牒纪载宗室子女嫡庶名封及生卒婚嫁谥葬等  事 又题定王以下公以上原系都察院查点  今既设宗人府一切事务俱交宗人府仍令都  察院察参 又题准郡王以上缘事或传至宗  人府问供或在本府问供具题候旨定夺
  顺治十年
大清会典顺治十年题准宗室分爵十等亲王一子  封亲王余子封郡王郡王一子封郡王余子封  贝勒贝勒子封贝子贝子子封镇国公镇国公  子封辅国公辅国公子授三等镇国将军镇国  将军子授三等辅国将军辅国将军子授三等  奉国将军

已上镇国辅国奉国将军初封俱三等后
  遇加封二等至一等
  奉国将军子授奉恩将军奉恩将军子孙世授  奉恩将军 又题准亲王一子封世子候袭亲  王爵郡王一子封长子候袭郡王爵辅国公一  子授辅国公其余授爵俱如前例 又题准行  间奏绩封授郡王已经子孙承袭者如无亲生  子孙准亲兄弟及亲兄弟之子袭封至亲王之  子岁满照例封郡王者有亲生子孙准与承袭  如绝嗣不准承袭 又议准岁给俸银亲王郡  王仍照旧例余俱酌量增减贝勒二千五百两  贝子一千三百两镇国公七百两辅国公四百  两一等镇国将军三百两二等镇国将军二百  七十五两三等镇国将军二百五十两一等辅  国将军二百二十两二等辅国将军二百两三  等辅国将军一百七十五两一等奉国将军一  百五十两二等奉国将军一百二十五两三等  奉国将军一百两奉恩将军七十五两已上每  银一两支米一斛 又题准亲王世子郡王各  设官员敷陈四书五经诸史贝勒以下亦应讲  阅史鉴诸书亲王每府选取部院他赤哈哈番  内满洲汉军进士出身者各设一员给与四品  顶带世子每府选取部院笔帖式内满洲汉军  进士出身者各设一员给与五品顶带郡王每  府选取闲散满洲汉军进士出身者各设一员  给与六品顶带如进士不足于举人内考用举  人不足于各府护卫内选用 又题准宗室内  节孝者各依等第颁给恩赐亲王亲王嫡妃给银一百两缎十六匹世子亲  王侧妃世子嫡妃给银九十两缎十四匹郡王  郡主世子侧妃郡王嫡妃给银八十五两缎十  二匹贝勒县主郡王侧妃贝勒嫡夫人给银八  十两缎十一匹贝子贝勒侧夫人郡君贝子嫡  夫人给银七十五两缎十匹镇国公贝子侧夫  人县君镇国公夫人给银七十两缎九匹辅国  公镇国公侧夫人乡君辅国公夫人给银六十  五两缎八匹镇国将军辅国公侧夫人给银六  十两缎七匹辅国将军镇国将军夫人给银五  十五两缎六匹奉国将军辅国将军夫人给银  五十两缎五匹奉恩将军奉国将军淑人给银  四十五两缎四匹奉恩将军恭人给银四十两  缎三匹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  军女及闲散宗室并妻女给银三十五两缎二  匹以上俱由户部颁给内院撰拟&#命一道&#谕凡旌表贞烈者自固伦公主亲王妃  以下辅国公夫人以上俱照等第除钦赐羊酒纸张外礼部仍照定例另给羊酒纸张内  院撰文遣官致祭镇国将军夫人以下闲散宗  室妻女部给羊酒纸张内院撰文遣官致祭  是年定郡王以上祀追封祖父于家庙贝勒以  下祀追封祖父于坟墓 一建庙庄亲王立一  庙礼亲王巽亲王谦郡王共立一庙肃亲王立  一庙饶余郡王端重亲王共立一庙&#亲王顺  承郡王共立一庙豫郡王立一庙克勤郡王衍  禧郡王共立一庙 一祭期定于正月四月七  月十月岁暮日前期三日斋戒候皇上祭
太庙诸王陪祭礼毕各回府致祭凡有荐新品物如太庙未献之先不许家庙供献 一庙制正殿五间台  基高二尺一寸院内东厢房三间贮祭器及祭  献等项西厢房三间贮乐器台基俱高一尺六  寸大门三间台高一尺六寸院内西旁门一座  院内东旁设焚帛炉一座大门外西旁设宰牲  房三间其正殿厢房大门俱五色彩画花草上  用绿琉璃瓦殿门墙外用红土内用石灰院墙  用红土绿瓦盖顶帛炉亦用绿瓦 一牌位高  二尺宽四寸朱红色上刻追封谥号墨书设于  红油漆龛内设红片金帐幔其庙中王位以居  中为尊余分列左右如止一王正设中间 一  供品每位前设红案一铜香炉一铜烛台二铜  花瓶二供汤饭&#品红案一盛帛红漆匣一供  牲槽一白磁爵六银镶象筋二双银匙二香盒  一酒尊一银壶一银杓一白色帛二端无妃者  止用帛一爵三匙一筋一双献帛红案一祭文  案一每王一位用豕一羊一&#品八盘饼四  盘饭二&#汤二&#所用乐器与王府乐器同  一致祭前三日王及子弟护卫所属官员执事  人等妃及随从妇女俱各斋戒前一日备办祭  品宰牲祭日于神位前供祭品大门两旁设鼓  乐毕王率子弟护卫所属官员俱朝服从庙大  门东旁门进至庙东檐下向西立子弟在&#上  向西立护卫及所属官员在&#下分班对立执  香盒人诣香案旁立引礼人引王从庙左门进  至香案前立子弟护卫所属官员各依本位向  上排立引礼人赞跪王跪赞上香执香盒人跪  进香王接柱香拱举上炉内又三上块香如左  右有王位者先诣左位次至右位次第上香毕  复位立引礼人赞跪叩兴门外作乐王行二跪  六叩头礼兴子弟护卫所属官员俱随行礼毕  乐止引礼人赞奠帛初献乐作执帛爵官捧帛  爵在王左跪接帛爵官在王右跪引礼人赞跪  王跪受帛拱举授右接帛官王又受爵拱举授  右接爵官王又受妃位前爵拱举授右接爵官  各官捧帛在前爵在后至位前捧帛官跪献三  叩头捧爵官立献各退乐止如两旁有王位护  卫捧帛酒分献引礼人赞兴王兴读祝人于祝  文案前一跪三叩头捧祝文在案东立引礼人  赞跪王及子弟护卫所属官员&#读祝人皆跪  引礼人赞读祝读毕读祝人捧祝文送至中位  前跪献于帛匣内三叩头退引礼人赞叩兴王  等俱行三叩头礼兴引礼人赞亚献乐作献爵  如初献仪乐止引礼人赞终献乐作献爵如亚  献仪乐止引礼人赞跪叩兴乐作王率子弟护  卫及所属官员行二跪六叩头礼毕兴乐止引  礼人赞捧祝帛诣燎炉前乐作捧祝帛官进前  一跪三叩头各捧祝帛兴捧香官跪取香置盒  内兴王率子弟等俱退在西旁立各官捧祝文  在前次帛次香俱从中道行至炉前焚祝帛赞  礼毕王等皆出乐止妃率随从妇女俱朝服从  西旁门入由庙右门进排立行礼毕撤祭物回  如王有事不得亲祭令子弟代祭如无子弟令  护卫代祭其奠帛祭品该王自行备办其引礼  人于所属官员内选充祝文内院撰给体式  又议准诸王皆在京师离坟茔相近随时亲诣  致祭其京城内各立家庙致祭俱令停止 又  题准亲王造坟银五千两世子造坟银四千两  郡王造坟银三千两贝勒造坟银二千两贝子  造坟银一千两镇国公辅国公造坟银五百两  给价自造 又题准亲王碑价银三千两世子  碑价银二千五百两郡王碑价银二千两贝勒  碑价银一千两贝子碑价银七百两镇国公辅  国公碑价银各四百五十两镇国将军碑价银  四百两 又议准亲王石碑交龙首高四尺五  寸碑身高九尺阔三尺八寸七分龙趺高四尺  五寸郡王石碑交龙首高三尺九寸碑身高九  尺阔三尺八寸龙趺高四尺三寸贝勒石碑交  龙首高三尺六寸碑身高九尺阔三尺七寸三  分龙趺高四尺一寸贝子石碑交龙首高三尺  四寸碑身高九尺阔三尺六寸六分龙趺高四  尺镇国公及辅国公石碑交龙首高三尺三寸  碑身高九尺阔三尺六寸三分龙趺高三尺九  寸 凡诸王贝勒文武大臣祭文碑文顺治间  由内阁撰定成式填名给发  顺治十一年
大清会典顺治十一年题准封亲王世子及亲王妃  世子妃给金册封郡王及郡王妃给镀金银册  封贝勒及贝勒夫人郡主以下俱给授 诰命 崇德元年册封诸公主礼是日内院捧册  置龙亭内陈设于 崇政殿请
旨授封持
 节官前导次龙亭次册封官行至公主府门公主  率侍从妇女迎出仪门之东向西立设黄案一  于府门前册封官自龙亭捧置黄案上由仪门  入设于堂前幄内设 节案于册案之南册封官于
 节案之东向西立公主随入于
 节案之西向东立册封官引公主进至
 节案之南向北立行二拜一跪一叩头礼毕公主  复跪宣册官及展册官于 节案之东向西立将满洲蒙古汉字三体册文次  第宣读毕仍置案上公主复行二拜一跪一叩  头礼宣读官自案上捧册授公主右旁侍女侍  女跪接转授公主公主捧受转授左旁侍女复  行二拜一跪一叩头礼毕公主送 节至仪门外册封官持
 节复
命是日诸王贝勒及文武各官俱于
 崇政殿前分翼序立
皇上升殿乐作升座乐止诸公主由右门至
 崇政殿于
皇上前行六拜三跪三叩头礼次进
 清宁宫于
皇后前行六拜三跪三叩头礼次诣
 东关雎宫宸妃
 西麟趾宫贵妃
 东衍庆宫淑妃
 西永福宫庄妃前各行四拜二跪二叩头礼毕皇上还宫诸公主各回府第公主属员各于公主前  行庆贺礼顺治十一年题准郡主县主郡君授  封礼仪俱与公主同凡册封亲王妃世子妃郡  王妃贝勒夫人贝子夫人一应行礼迎送谢恩仪注俱与册封公主礼同受封王妃等各于王等  前行四拜二跪二叩头礼属员妻各于妃等前  庆贺行四拜二跪二叩头礼 又题准给亲王  牧厂方八里郡王牧厂方四里  顺治十二年
大清会典顺治十二年覆准亲王牧厂方二里郡王  牧厂方一里额外多占者查出拨给新壮丁  又题准嗣王袭封者准称伊父原有封号其父  另给谥号 又题准亲王以下奉恩将军以上  薨故者请旨给与谥号 又题准下嫁外藩郡主丧闻内院撰  给谕祭文遣侍卫及礼部理藩院官读文致祭如常仪  下嫁外藩县主丧闻内院撰给谕祭文遣礼部理藩院官读文致祭如常仪下嫁外  藩郡君丧闻遣礼部理藩院官致祭无祭文下  嫁外藩县君丧闻乡君丧闻遣官致祭与郡君  同  顺治十三年
大清会典顺治十三年题准亲王薨妾媵殉节者礼  部给羊酒纸张内院撰文遣官致祭  顺治十四年
大清会典顺治十四年题准亲王郡王嗣封者传至  宗人府礼部堂官宣授 册宝嗣王跪受贝勒以下奉恩将军以上传至宗  人府宗人府官颁给 诰命俱跪受若年幼者送至其府宣赐 凡上 朝 国初定亲王郡王每日常朝俱在朝房齐集是年  题准每月三次上 朝以日出时稽查 又题准王以下公以上如有  议政之事进 朝者俱在王等朝房内齐集其每月三次常朝在  太和门齐集 又题定诸王以下或往汤泉或  往扫墓或以他事出城停宿者俱诣告宗人府  诸王以下奉恩将军以上具题请旨闲散宗室令宗人府酌量准假在京公主以下县  君以上亦诣告宗人府具题请旨其余俱令宗人府酌量准假 又题定王以下奉  恩将军以上凡有患病者宗人府委官不时察  验 又题定郡王以上犯大罪传至宗人府讯  问若微罪止在本府讯问其贝勒以下俱传至  宗人府讯问  顺治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