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类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明伦汇编
- 交谊典宴集部
交谊典宴集部
陈
注
乡人谓乡大夫也士谓州长党正也君子谓卿 大夫也尊于房户之间宾主共之者设酒尊于东 房之西室户之东在宾主之间酒虽主人之设而 宾亦以之酢主人故云宾主共之也北面设尊元 酒在左是在酒尊之西也地道尊右设元酒在西 者贵其质素故也共之者供于宾也荣屋翼也设 洗于庭当屋之翼必在东者示主人以此自洁而 事宾也从冠义以来皆记者迭出仪礼经文于上 而陈其义于下以释之他皆仿此大
全
严陵方氏曰
乡人士君子则举四例之礼皆同固兼言之也元 酒者以水为之其为色则幽为味则淡贵其质也 东房者主人所在故曰主人共之洗者承盥洗之 器东荣亦主人所在故曰主人所以自洁宾主象天地也介僎象阴阳也三宾象三光也陈
注
赞皇浩斋曰立宾以象天所以尊之也立主以 象地所以养之也介以辅宾僎以辅主人象阴阳 之辅天地也三宾众宾之长也其以辅宾犹三光 之辅于天也三光星之大者有三其名不可得而 考先儒谓三大辰心为大辰伐为大辰北辰亦为 大辰理或然也让之三也象月之三日而成魄也
陈
注
刘氏曰以月魄思之望后为生魄然人未尝见 其魄盖以明盛则魄不可见月魄之可见惟晦前 三日之朝月自东出明将灭而魄可见朔后三日 之夕月自西将堕明始生而魄可见过此则明渐 盛而魄不复可见矣盖明让魄则魄现明不让魄 则魄隐魄阴象宾明阳象主主人让宾至于三象 明之让魄在前后三日故曰让之三也象月之三 日而成魄也四面之坐象四时也
陈
注
浩斋曰谓宾主介僎之坐象春夏秋冬也或曰 介有刚辨之义僎有巽入之义各从其类理或然 欤大
全
严陵方氏曰天地者阴阳之体阴阳者天地
之用故宾主象天地介僎象阴阳也三宾又众宾 之所观法而瞻仰者故象三光也后言介僎象日 月则此言阴阳盖主日月耳既象日月又象三光 者盖介僎两而三宾三固以象三两之数介僎之 辅宾主犹日月之运阴阳以成天地之光也故取 象于日月阴阳之义三让而后成礼犹月三日而 后成魄也夫魄阴也而礼由阴作故以况之且阳 道饶而主进阴道乏而主退则让亦阴事也四面 之坐则宾主介僎各坐于一方之面也夫有天地 以为之体必资阴阳以为之用然后三光之象垂 三光之象垂然后有盈亏之理月有盈亏之理然 后四时之序成故取象之序如此天地严凝之气始于西南而盛于西北此天地之尊严气也此天地之义气也天地温厚之气始于东北而盛于东南此天地之盛德气也此天地之仁气也主人者尊宾故坐宾于西北而坐介于西南以辅宾宾者接人以义者也故坐于西北主人者接人以仁以德厚者也故坐于东南而坐僎于东北以辅主人也仁义接宾主有事俎豆有数曰圣圣立而将之以敬曰礼礼以体长幼曰德德也者得于身也故曰古之学术道者将以得身也是故圣人务焉
陈
注
主人者厚其饮食之礼仁之道也为宾者谨其 进退之节义之道也求诸天地之气以定其主宾 之位至于俎豆亦莫不有当然之数焉圣通明也 谓礼义所在通贯而显明也敬其天理之节体夫 人伦之序所得者皆吾身之实理也孔子观于乡 而知王道之易易谓其足以正身而安国也圣人 务焉岂无意哉浩斋曰天下之理义无所不通而 器数皆有合于自然者圣之谓也无所不通无所 不敬礼之由制也礼之行不在乎他在吾长幼之 分而已性之德也礼得于身之谓德由学而后得 于身则与先得于人心之同然者亦无异矣故曰 古之学术道者将以得身也大
全
严陵方氏曰二气
运于五行而五行以水为本水以阴而凝凝则为 严以阳而温温则为厚然则严凝者阴之气也阴 生于午而终于子故严凝之气始于西南而盛于 西北温厚者阳之气也阳生于子而终于午故温 厚之气始于东北而盛于东南秋敛冬藏义也故 严凝为义春作夏长仁也故温厚为仁介僎者所 以辅宾主而接人者也接人则为宾主之先故坐 于阴阳所始之地宾主则坐于阴阳之盛地焉坐 宾党于阴之地以宾者接人以义故也坐主党于 阳之地以主人者接人以仁故也主人必三揖仁 之至也宾必三让义之尽也既曰接人以仁又曰 以德厚者盖谓盛德温厚也以接人以仁为盛德 温厚则接人以义为严凝尊严可知矣宾主之际 其精至于仁义相接其粗见于俎豆有数非夫知 礼之情者莫之能与故曰圣也圣之事既立然非 将之以敬则亦怠而废礼矣故曰圣立而将之敬 曰礼礼者天地之序长幼有序然后各得其体故 曰礼以体长幼曰德各得其体岂他求哉故曰德 也者得于身也然礼之所体固不止乎长幼而此 止以是为言者以乡饮酒之礼主于序齿故也道 在于我故学术道者将以得身以乡饮酒制之以 道故必以道言之也祭荐祭酒敬礼也哜肺尝礼也啐酒成礼也于席末言是席之正非专为饮食也为行礼也此所以贵礼而贱财也卒觯致实于西阶上言是席之上非专为饮食也此先礼而后财之义也先礼而后财则民作敬让而不争矣
陈
注
祭荐者主人献宾宾即席祭所荐脯醢也祭酒 者宾既祭荐又祭酒也此是宾敬重主人之礼也 宾既祭酒之后兴取俎上之肺哜齿之所以尝主 人之礼也啐谓饮主人酒而入口所以成主人之 礼也席末席西头也按仪礼祭荐祭酒哜肺皆在 席之中惟啐酒在席末又哜肺在前祭酒在后此 先云祭酒者哜是尝哜之名祭酒是未饮之称故 祭酒与祭荐相连表其敬礼之事敬主人之物故 祭荐祭酒哜肺皆在席中啐酒入于己故在席末 于席上者是贵礼于席末啐酒是贱财也啐纔始 入口犹在席末卒觯则尽爵故远在西阶上云卒 觯者论其将欲卒觯之事致实则论其尽酒之体 酒为觞中之实今致尽此实也吕氏曰敬礼也食 财也人之所以争者无礼而志于财也如知贵礼 而贱财先礼而后财之义则敬让行矣大
全
石林叶
氏曰啐酒于席末既为贱财则祭脯醢以敬礼哜 肺以尝礼皆居席之正是为贵礼也宾辞于西阶 上既为后财则羞出东房洗当东荣虽非席之上 犹为先礼也盖乡饮酒之礼非专为饮食而已其 啐爵也其卒觯也皆避其席亦所以防酒祸也贵 礼而先之则民敬顺贱财而后之则无酒祸而民 不争圣人所务盖如此也乡饮酒之礼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听政役所以明尊长也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民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入孝弟民入孝弟出尊长养老而后成教成教而后国可安也君子之所谓孝者非家至而日见之也合诸乡射教之乡饮酒之礼而孝弟之行立矣
陈
注
坐者坐于堂上立者立于堂下豆当从偶数此 但十年而加一豆非正礼也旧说此是党正属民 饮酒正齿位之礼非宾兴贤能之礼也大
全
严陵方
氏曰六十者坐则七十以上亦坐可知五十者立 则四十以下亦立可知听政者听上之人有所正 也听役者听上之人有所使也必五十以下则立 六十以上则坐者盖五十曰艾艾则服官政之时 固宜立侍以听政役六十曰耆耆则指使之时固 宜坐以加政役于人也尊卑在仪养老在物故坐 立之不同所以明尊长豆数之不一所以明养老 也唯六十非肉不饱故六十以上始有豆数也前 言俎豆有数而此不及俎者以俎大而豆小由其 礼之小故止举器之小者以明之也民知尊长则 能入弟矣知养老则能入孝矣民入而孝弟于其 家出而尊长养老于其国则其教岂有亏乎故曰 而后成教教既成矣而国岂有危疑之祸乎故曰 而后国可安也之礼也特行之于一学而已固非 家至也然教之所及乃与家至不异特行之于一 时而已固非日见也然教之所形乃与日见不殊 亦由制之以道而已射义曰卿大夫士之射也必 先行饮酒之礼故言合诸乡射也孔子曰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也主人亲速宾及介而众宾自从之至于门外主人拜宾及介而众宾自入贵贱之义别矣三揖至于阶三让以宾升拜至献酬辞让之节繁及介省矣至于众宾升受坐祭立饮不酢而降隆杀之义辨矣
陈
注
主人既拜其来至又酌酒献宾宾酢主人主人 又酌而自饮以酬宾介酢主人则止主人不酢介 是及介省矣主人献众宾于西阶上受爵坐祭立 饮不酢主人而降于宾礼隆众宾礼杀是隆杀之 义别矣方氏曰主酌宾为献宾答主主又答宾为 酬是礼也三宾则备之至于介则省酬焉至于众 宾则又省酢矣升受坐祭立饮者其升而受爵者 惟祭酒则坐饮酒则立也盖饮酒所以养老以其 卑不敢坐而当其养故也此所以杀于三宾大全
蓝
田吕氏曰礼之所尊尊其义也其文则摈相习之 其义则君子知之修其文达其义然后可以化民 成俗也贵贱明隆杀辨和乐而不流弟长而无遗 安燕而不乱此五者皆见于饮酒之礼而可以化 民成俗矣故曰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也易 谓易行易易者甚言其易也礼主乎别节文虽繁 而不可乱也因亲疏贵贱之等差以为屈伸隆杀 之节文明辨密察然后尽乎制礼之意矣尊无二 上非独为君臣言之国之所尊君也虽诸父不能 抗之家之所尊父也虽母不得抗之群居五人长 者必异席则群居亦有尊也丧祭燕饮皆有宾有 众宾则宾亦有尊也故饮酒之礼宾介与众宾送 迎之节有等此所以别贵贱也宾介与众宾异矣 三揖三让拜至献酬辞让之节则宾与介又有等 矣故介之升也不三揖三让不拜洗主人不之阼 阶拜送不哜肺不啐酒不告旨不自酌酢授主人 爵主人不举酬省于宾可知矣及众宾则升受坐 祭立饮不酢其拜受者众宾之长三人余则不拜 省于介可知矣于一等之中寖又省焉此所以辨 隆杀也工入升歌三终主人献之笙入三终主人献之间歌三终合乐三终工告乐备遂出一人扬觯乃立司正焉知其能和乐而不流也
陈
注
工入而升堂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每一篇而 一终三篇终则主人酌以献工焉吹笙者入于堂 下奏南陔白华华黍亦每一篇而一终三篇终则 主人亦酌以献之也间者代也笙与歌皆毕则堂 上与堂下更代而作堂上先歌鱼丽则堂下笙由 庚此为一终次则堂上歌南有嘉鱼则堂下笙崇 丘此为二终又其次堂上歌南山有台则堂下笙 由仪为三终也合乐三终者谓堂上下歌瑟及笙 并作也工歌关雎则笙吹鹊巢合之工歌葛覃则 笙吹采蘩合之工歌卷耳则笙吹采苹合之如此 皆竟工以乐备告乐正乐正告于宾而遂出盖乐 正自此不复升堂矣故云遂出也一人者主人之 吏也此人举觯之后主人使相礼者一人为司正 恐旅酬时有懈惰失节者以董正之也如此则虽 和乐而不至于流放矣大
全
朱子曰今按鹿鸣即谓
今日燕饮之事所以导达主人之诚意而美嘉宾 之德也四牡言其去家而仕于朝辞亲而从王事 于此乎始也皇皇者华言其将为君使而赋政于 外也学记曰宵雅肄三官其始也正谓此也盖此 三诗先王所制以为燕饮之乐用之乡人用之邦 国各取其象而歌之也合乐谓歌乐众声俱作堂 上有歌瑟堂下有笙磬合奏此诗也宾酬主人主人酬介介酬众宾少长以齿终于沃洗者焉知其能弟长而无遗矣
陈
注
浩斋曰前言介之无酬众宾之无酢者盖未歌 之时也此言宾酬主人主人酬介介酬众宾者既 歌之后行旅酬之时也沃洗者涤濯之人也虽至 贱旅酬之际犹以齿焉则贵者可知矣自贵及贱 无不序齿此所以知其能弟长而无遗矣大
全
朱子
曰弟长而无遗弟悌也敬顺之意言能使少者皆 承顺以事长者而无所遗弃也降说屦升坐修爵无数饮酒之节朝不废朝莫不废夕宾出主人拜送节文终遂焉知其能安燕而不乱也
陈
注
浩斋曰前此皆立而行礼未彻俎故未说屦至 此彻俎之后乃说屦升坐而坐燕也修举也修爵 无数无算爵是也凡治事者朝以听政而乡饮听 政罢方行是朝不废朝也夕以修令而乡饮礼毕 犹可以治私事是莫不废夕也若党正饮酒一国 若狂则无不醉矣节文终遂者终竟也遂犹申也 言虽礼毕主人犹送以拜宾节文之礼终申遂而 无所缺则知其安于燕乐而不至于乱矣大
全
马氏
曰降说屦升坐修爵无数宜其醉矣然犹不废朝 夕之听事宾出主人拜送如拜至礼焉盖自始以 至终皆有节文终遂焉此之谓安燕而不乱也贵贱明隆杀辨和乐而不流弟长而无遗安燕而不乱此五行者足以正身安国矣彼国安而天下安故曰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也
陈
注
总结上文五事之目
大
全
严陵方氏曰五行行之
于一身则身正而无邪施之于一国则国安而无 危故曰足以正身安国以天下之本在国故曰彼 国安而天下安天下安则王道成矣乡饮酒之义立宾以象天立主以象地设介僎以象日月立三宾以象三光古之制礼也经之以天地纪之以日月参之以三光政教之本也
陈
注
浩斋曰饮酒之礼莫先于宾主立宾象天立主 象地礼之经也其次立介僎以辅之者纪也其次 立三宾以陪之者参也政教之立必有经有纪有 参然后可行故饮酒之礼必有宾主介僎三宾然 后可行故曰政教之本也前言介僎阴阳此言象 日月者前章言气故以阴阳象之此章言体故以 日月象之也僎在东北象日出也介在西南象月 出也以三光为三大辰正义按昭公十七年有星 孛于大辰公羊曰大辰者大火也伐为大辰北辰 亦为大辰尔雅房心尾大火谓之大辰北极谓之 北辰大火与伐天所以示民时早晚天下之所取 正是亦政教所出也大
全
马氏曰上极乎性命之妙
下尽乎物理之微然后能制礼也言古之制礼者 必古之圣人也经之以天地经大而纬小纪之以 日月纪小而纲大经之以天地则知日月为纬纪 之以日月则知天地为纲有经有纬有纪有纲天 地之道备矣参之以三光言参于经纪之间 蓝 田吕氏曰此至篇末申言乡饮酒之礼又有所法 象前文有所未尽者皆再明之烹狗于东方祖阳气之发于东方也洗之在阼其水在洗东祖天地之左海也
陈
注
方氏曰海有四正言东者取夫水之所归也水 位居坎而其流归东者由其生于天一行于地中 故也天倾西北而不足故水之源自此而生地缺 东南而不满故水之流顺此而行天之所倾地之 所缺则其形下矣而善下者水之性也故其理如 此然则水位居北者本天位也其流归东者因地 势也南与北合水位居北而流不归南者盖东方 之德木木则水之所生南方之德火火则水之所 胜生之为利胜之为害而善利者水之德也故趋 其所生焉 浩斋曰烹狗以养宾阳气以养万物 故祖而法之烹于东方焉海水之委也天地之间 海居于东东则左也故洗之在阼其水在洗东有 左海之义焉天地之位南前而北后故后东为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