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典术数部汇考太乙局

●数主阴阳
  一三七九数单阳,不宜出军可自防,二四六八十单阴,伏匿隐藏作主强。  一三五七九数为阳,二四六八十数为阴,若太乙主客二目在阳宫,数为阴,为和﹔在阴宫,数得阳,为和。和则利攻战,不和则利固守潜伏,《经》曰︰「能识奇伏,转祸为福。」斯之谓也。  十四十八为上和,将军更有喜情多,二十三逢祯祥见,经中更有说次和,二十九并三六二,塞休兵静偃干戈,下和十二连十六,二十七兮有资福,又占三十四为祥,三十八兮多天禄。  十四、十八、二十三为上和,国有祯祥,主客两目得此为将者大利。二十九、三十二、三十六为次和,天下休兵,兆民丰乐。十二、十六、二十七、三十四、三十八为下和,岁计遇之,人民安乐。  汉文帝元年壬戌,系第五壬子元七十一局,太乙在九宫,天目在大武,主算得二十九,乃为次和,是年天下安平,兆民富庶。  十一十三三十七,单孤之阳主为灾,二十四兮客算凶,兵家遇此号孤阴。  十一、十三、三十七为孤阳,不利主人。二十四为孤阴,不利为客。
●宫数易和
  一是绝阳九绝阴,二方之气最凶深,次二与八为易气,三七为和最须记,四六为纯正旺乡,若遇休关灾自至。  一属干,阴极而绝于阳﹔九属巽,阳极而绝于阴。阴阳到此而穷极,此为绝阴、绝阳之数,得此最极。二为离应午,八为坎应子,子午为冬夏二至之首,阴减而阳生,阳消而阴长,乃阴阳将易之数也。三属艮,而三阳用事,万物欲苏也﹔七属坤,三阴用事,万物将成,此阴阳相生之数也。四属震而应卯,六属兑而应酉,乃春秋之分,阳盛交而衰,阴盛交而败,卯为阳气正而盛,酉为阴气正而盛,主各逢客,自招祸也,若主囚格而主凶。太乙在阳绝之地遇囚关迫击者,则主大凶也。
●天变
  岁计单一至于九,天有变兮生灾咎,彗见从来灾沴生,雷电四时还总有。  天变谓慧孛飞流出现,五星差度,雷电霜雹飞时,云霞变怪推,日月薄蚀也。谓太乙初入宫一年,主算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或关囚格对及阴阳不和,则有天变也,又曰无天则有天变,谓算无十也。若遇午而下上不相连接,则有灾变出现,由重人君冢宰当之。  宋仁宗庆历八年戊子,系第三戊子元第一局,太乙在一宫,初入一年,天目在申,主算得单七,是为天变,其年无云而震者五,夏悚免相,不利冢宰也。
●地变
  十一十二二十二,三十二兮号无地,十三十四二十三,三旬之数尽合记,二十一并二十四,两旬一二相连次,三十一同三十三,三十四逢亦须记,太乙经中乃明载,算没五兮号无地,年忧地震预年知,虫虎山河为变异。  以上为无地之算,为算不及五,地震、山崩、海溢、河竭、飞蝗竟天、人民相食之变,应司空之象也。谓岁计逢十一、十二、十三、十四,或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及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皆为无地之算,曰地变,更遇关囚掩迫绝气相死,尤凶。  鲁襄公二十四年,即周灵王二十三年壬子,系第五壬子元第六十局,太乙在六宫,天目在子,主算得二十三,是为无地,其年大水,人民大饥。
●人变
  单十二十三四十,口舌妖言交杂入,谓之人变好修禳,莫待临期有悲泣。  主算得单十、二十、三十、四十,谓之人变,主有口舌妖言,盗贼聚起,兵丧流亡,怪异瘟疫,大人庶人之象也。  魏明帝孝昌四年戊申,系第五壬子元五十七局,太乙在三宫,天目在阴主,主算得单十,是年盗贼蜂起尔,朱荣反应人变也。
●三才足
  若得十六二十六,名曰三才天地足,十八十九二十九,国有祯祥天降福。   算得十六、二十六、三十六、十七、二十七、十八、二十八、三十八、十九、二十九、三十九,岁计遇此,即有祯祥,民安年丰,为三才俱足之算,若无关囚掩迫格对提挟等,则应祯祥也。   汉高祖七年辛丑,系第五壬子元五十局,其年太乙在一宫,天目在六神,主算得十六,是年长乐宫成,四海偃戈,人民安乐,礼乐初兴,知皇帝之贵也。
●评十数
  一二为宫占在君,阴阳和合气氤氲。  一为正宫,二为比宫,岁计遇此,占在君算,和无囚迫,则人君有庆﹔不和囚迫,则天变有忧也。  后赵石勒建平元年庚寅,系戊子元第三局,太乙在一宫,天目在阴主,主算得单一,其年石勒称号即位,缘天目迫太乙宫为急,故享国不久,国亦寻灭。  三四征兮宗庙尊,和与不和细区分。  三为正征,四为比征,有变在宗庙,算和则有增饰迁神,主加尊号﹔不和更囚迫掩击,则主废陷。  新莽建国三年辛未,系第三戊子元四十四局,太乙在八宫,天目在阳德,主算得二十三,是年王莽修饰太庙,追赠伊祖尊号,缘主大将宫迫太乙,迫后,宗庙遂废毁也。  五六为羽后妃属,吉凶便益依经局。  五为羽,六为比羽,占在后妃,算和无囚迫击挟等,则有庆,立之吉﹔反此有丧废之忧也。  汉惠帝元年丁未,系第五壬子元五十六局,太乙在三宫,天目在太簇,主算得十五,杜塞不通,兆在后妃,是年吕氏专政,妻姬遭人彘之祸。  唐睿宗景云元年庚戌,系第三戊子元二十三局,太乙在九宫,天目在阴德,主算得十六,天目对太乙在九宫,是年韦后毒中宗而遭诛。  七八商音应子孙,数中得此细重论。  七为商,八为比商,岁计得此,占在子孙,无关掩囚迫等,则太子有成立之象﹔算不和,更兼囚迫关格,则有废黜之忧也。  唐中宗景龙元年丁未,系第三戊子元二十局,太乙在八宫,天目在太簇,主算得单七,其年太子重浚诛武三思,被左右所杀。  九十自来属角音,岁计临之算庶人。  九为角,十为比角,占在庶人,算和无囚迫,民安物阜﹔若不和,更值囚迫等,则疫疠饥馑,人民流亡。  晋穆帝永和八年壬子,系第三戊子元三十五局,太乙在一宫,天目在地主,主算得三十九,算不和,天目宫迫太乙宫,是年兵戈疫疠,天下人民流荒。  算数气和无囚迫,乐产经中应自神。  此总结上文之意,是数计之数,各以类占,若无掩击囚迫关格提挟,则各有喜庆,反此则各有凶灾也。
●主客定计
  为客最难详定计,便以合神加太岁,文昌临处审根源,依数算来太乙前,亦如主客推之法,是为定计各军全,得此故为偏助客,关囚格对类前篇。  定计者,是为客重审之算,盖以客难而主易,是以再审而用之。定计若无关格掩击等咎,为客大利。用年则以年支合加太岁,用月则以月支合加月建,用日则以日支合加日支,用时则以时支合加时支,顺行十六神,看文昌所临之下,是为定计之目,即于本目下起数,亦如前求主客数法,命之得算,而为客定计大将之宫,是以重而审计,以助客之吉也。合神者,如子与丑合,寅与亥合,卯与戌合,辰与酉合,巳与申合,午与未合是也。  汉宪帝建安五年庚辰,系第一甲子元十七局,太乙在七宫,天目在大武,主算得单七,主大将在七宫,乃关而又囚,计神在阴主,始击在大义,客算得二十七,客大将在七宫,此乃主客同关,《经》曰︰「主不能关客,又见客长算,利深入。」,便以庚辰年合神酉加太岁辰位,天目临吕申,起算太乙前十六,乃为定计目也,计大将在六宫,计参将在八宫是也,此局利于为客,故颜良攻刘延,关侯救刘延,二家皆屯黎阳,此乃陈兵原野,旗鼓相望,先动为客,故关侯先动而斩颜良于万众中也,余仿此。
●审主客
  主客前后如何断,备此歌中条条贯,平安之岁八方宁,先起客兮合天算,后起为主合古义,鸷鸟猛兽潜其迹,掩人不备暗中窥,累岁用兵战必克。  此言主客先后之义也。审动静之机,察吉凶之兆,推威德之应,若陈兵原野,旗鼓相望,先动为客,后应为主﹔若安居之时,相征相战,先举者为主,后应者为客,王希明曰︰「审天道顺逆,必须先定主客之算,若主客算善,三门具,五将发,阴阳和利,于兴师所向必克﹔若主客算恶,三门不具,五将不发,阴阳不和,陈师必凶,所向必败。又须明主客动静而分吉凶,若算长、和,必胜﹔若算短、不和,必败。」凡太乙所在,明天道顺逆,主客动静之用,夫主者,兵所归也﹔客者,兵所举也,大抵安居之代,四境宁静,先起为主,如鸷鸟猛兽,敛身弥后,掩人之不备也,但为主不必求定计。  大抵主客机微,最难辨认,动静万状,变化无穷,或有变客为主,亦有化主为客,非可胶柱论也,在智者临机推测,而《本经》言︰「陈兵原野,旗鼓相望,先动为客,后应为主。」此言彼我皆出疆,两营相对,彼若先动,我守彼攻,此我主而彼客也﹔我若先动,彼营未动,则我客而彼主也。至于安居之代,先举为主,后应为客,此变客为主也,其道非止主客之论,诚使彼兵先举,临我边疆营垒,久待我兵出攻,彼反为主,我反为客,此先举为主也,或彼虽先起,我有预备来,则战,彼虽先举,犹客也,如此其可概论哉,要不静则为主,动则为客也。
●论浅深
  算长宜利于深入,为将行兵宜急速,算短觑长利浅攻,误用之时救无及。  算长者,利深入,行兵宜急﹔算短者,利浅攻,行兵宜缓。数得十以上为长,以下为短。客算长而主算短,则主败﹔客算短而主算长,则客败也。
●定胜负
  将相相关多恐惧,一泉二蛟林二虎,为将先须细辨论,五行相克谨搜寻,二目纳音何以定,主来克客主军赢,客克主兮主不利,若也同音三阵平。  此为主客诸将相关也。犹一林居二虎,一泉住两蛟,其势必争而分胜负,谓太乙主客各有胜衰,势不两立,若不得已而战,以二目纳音决之,取五行生克为用,谓武德、太簇、阴德属金,吕申、高丛、大炅属木,大义、地主属水,大神、大威属火,和德、太阳、天道、大武、阴主、阳德属土。  假令主目在高丛卯木上,客目在阳德丑土上,木克土,主胜客败。若客目在阳德丑土上,主目在武德申金上,金土相生,阴阳和同,战必和解也。
●岁乙相格
  太以太岁如相格,举动兵戈有忧结。  太乙格太岁之年,主有兵戈,元女曰︰「岁乙相格,主有兵戈之患。」详见下文。  太岁忽居未与坤,三宫太乙格为津,彗星若见东北隅,助太岁兮喜复新,若见西南为囚迫,疾病兵丧多凶厄。  太乙在三宫,太岁临未申,为格对,当彗星出东北助太岁,有庆,我比虽有格,战灾亦轻,如第一甲子元辛未、乙未、丙申、己未、庚申﹔第二丙子元癸未、甲申、丁未、戊申、辛未、壬申﹔第三戊子元乙未、丙申、己未、庚申、癸未、甲申﹔第四庚子元丁未、戊申、辛未、壬申、乙未、丙申﹔第五壬子元己未、庚申、癸未、甲申、丁未、戊申,此三十也。  太乙移来在四宫,酉年为格灾难测,当应太白出西方,兵宁道泰强家国,木星东北不为祥,岁月灾迍为兵革。  太乙在四宫,太岁在酉,当为太白出西方助太岁,东国前败,西国后败,彗星东见,却主崩亡,民流、兵革、疾疫也,如第一甲子元癸酉、丁酉、辛酉﹔第二丙子元乙酉、己酉、癸酉﹔第三戊子元丁酉、辛酉、乙酉﹔第四庚子元己酉、癸酉、丁酉﹔第五壬子元辛酉、乙酉、己酉年是也。  若也太岁居于午,太乙八宫相格苦,南方或有荧惑星,助太岁兮为甘露,辰星北现变为凶,兵革崩亡伤旱雨。  太乙在八宫,太岁在午,当有荧惑出南方助太岁,其占北国先败,南国后败,若辰星北出,则反,为兵革、崩亡,时雨不调,若伤,民疫为灾尤甚,如第一甲子元壬午、丙午、庚午﹔第二丙子元甲午、戊午﹔第三戊子元丙午、庚午、甲午﹔第四庚子元戊午、壬午、丙午﹔第五壬子元庚午、甲午、戊午年是也。  岁次加临戌亥年,太乙居九最迍邅,五谷丰登何宿现,彗星为出巽方边,更兼挟迫恶疾疫,人民寥落为兵迁。  太乙在九宫,太岁次戌亥,彗星出干助太岁,五谷丰登,若出东南,则反,民亡、兵革、瘟疫流行也,如第一甲子元丙戌、丁亥、庚戌、辛亥、甲戌、乙亥﹔第二丙子元戊戌、己亥、壬戌、癸亥、丙戌、丁亥﹔第三戊子元庚戌、辛亥、甲戌、乙亥、戊戌、己亥﹔第四庚子元壬戌、癸亥、丙戌、丁亥、庚戌、辛亥﹔第五壬子元甲戌、乙亥、戊戌、己亥、壬戌、癸亥是也。
●五福。十神
  五福太乙行次宫,干艮巽坤末兼中,四十五年移一位,上元甲子起一宫。  每宫常住四十五,除之不及,命起一宫,主四十五年,满则交二宫。  唐太宗贞观八年甲午,是年五福入中宫,故京洛之分,四十年物阜民安,而有贞观之治也。  自贞观八年甲午起,至明天启三年癸亥止,凡九百九十年,以二百二十五年为一周,两除为四百五十四,除去九百,尚余九十年。  以宫法二除去九十,自天启甲子起五福,入艮宫,至丁卯四年矣。
●大游
  大游太乙最为凶,入宫逆数见形踪,七六四三二一九,数论原来八是终,三十六年移一位,上元起七逆回宫。  大游太乙,天地凶神,逆游八宫,不入中五,起自七宫,三十六年移一宫,十二年治天,十二年治地,十二年治人者,察人君善恶,二百八十八年一周,复起七宫,所临邦国之分,主水旱、兵荒、流亡恶事,智者宜预避之。  《经》曰︰「大游在阳宫,蜀汉可全身﹔大游在阴宫,辽东不用兵。」大游在一八三四为治阳宫,则西南巴蜀之地无凶事,若在九二七六为治阴宫,则辽东之间无事。  七六四三二一九八,此大游所行之序,自始建甲子起一积,至所用之年,以二百八十八累除之余者,不及数,命起七宫,主三十六年,满则交入六宫,又主三十六年,满则交入四宫也。  隋炀帝大业元年乙丑年,是年大游入三宫,艮地为青州之分,自陈隋以来,连年灾旱、兵戈,民人死伤无算。  查自大业元年乙丑入三宫算起,至天启四年甲子,共一千二十年,以小周法三除去,尚余一百五十六算,又以宫法三十六数四除之,零一十二算,入八宫子地,至天启七年丁卯十五年矣。  太乙统宗自后唐明宗长兴元年庚寅岁,大游入七宫起,至天启三年癸亥止,共六百九十四算,以小周法二除之,尚余一百一十八数,又以三十六宫法三除之,尚零十算,顺行则在干一宫已十年,自甲子至丁卯年已十四年。  俱与淘金歌顺逆不同俟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