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记

 【白衣 文剑】《後汉书》曰:郑均,字仲虞,为尚书。澹泊无欲,以病乞骸骨,终不肯起。章帝车驾幸均舍,敕赐尚书禄终其身,时人号曰白衣尚书。文剑见上。
 【历三台 任七年】历三台见周历注。《晋书》:杜预为度支尚书,在内七年,损益万事,酬酢谘诹,不可胜纪。
 【赐锻成 封广武】华峤《後汉书》曰:陈宠,字昭公,以德行明敏,入为尚书。宠性周密,常称人臣之义,苦不畏慎,自在枢密,谢门人不复教,拒知友。时赐宠剑,得锻成剑,以其敦朴。《晋书》曰:张华为度支尚书,决胜缘江,地近万里。始羊祜谓所亲曰:“终吾事者,唯当华耳。”卒如祜言,封广武县侯。
 【酬酢谘诹 嘉谋良图】酬酢谘诹见任七年注。《晋书》云:山涛转尚书,表辞才下年老。诏曰:方今多事,嘉谋良图,委以老成也。
 【朱穆正直 黄琬方毅】谢承《後汉书》曰:朱穆为尚书,谠言正直。《续汉书》曰:黄琬方毅廉贞,为侍中尚书。
 诗
 【宋颜延年《直东宫答郑尚书诗》】皇居体宸极,设险祗天工;两闱阻通轨,对禁限清风。予旅东馆,徒歌属南墉;寝兴郁无已,起观辰汉中。流云霭青阙,皓月鉴丹宫;踟蹰清防密,徒倚恒漏穷。君子吐芳讯,感物侧余衷;惜无邱园秀,景行彼高嵩。
 【隋刘斌《和许给事伤牛尚书诗》】名臣不世出,百工之所求;况乃非常器,遭逢兴运秋。符彩照千里,铨衡综九流;经纶资博物,樽俎寄皇猷。韶倾复理,典礼紊还修;虽贞栋梁任,兼好艺文游。伫闻和鼎实,行当奉介邱;高衢翻税驾,阅水遽迁舟。传呼更何日,曳履闻无由;归魂藐修路,征棹舣邪沟,林薄长风惨,江上寒云愁;夜台终不曙,遗芳徒自留。
 【崔融《户部尚书挽歌诗》】八座图书委,三台章奏盈;举杯常有劝,曳履忽无声。若荆州罢,池如薛县平;空余济南剑,天子署高名。
 制
 【唐中宗《授李承嘉户部尚书制》】门下,紫极八座,非德勿居;丹屏六曹,惟贤是择。金紫光禄大夫李承嘉,灵襟峻嶷,识宇严明。早闻通德之名,夙有大臣之望。雄材逐日,共骐骥而齐丘;迅翼抟风,与鸿而并翥;柏台宪府,高膺弄印之荣;芝甸神州,独著题舆之任。坚同白玉,直若朱绳;台阁风生,权豪气慑。洪材可重,茂秩须崇。宜加曳履之班,式奖从桥之对。
 【又《授张锡工部尚书制》】明光画省,务总枢要;建礼仙门,职惟喉舌。尚书左丞张锡,白虹良宝,紫电雄锋,家传鹊印之祥,世袭貂冠之绪。文遒吐凤,思缛腾蛟,质映南金,材逾东箭。自提纲左辖,立帷中台,奏郭奕而无惭,射崔洪而不愧,紫枢伫俊,彤管须贤。宜升赐剑之荣,式表委珠之洁。
 箴
 【後汉繁钦《尚书箴》】龙作纳言,帝命惟允。山甫翼周,实司喉吻;赫赫禁台,尤邦所庭。无曰我平,而慢尔衡;无曰我审,而怠尔明。四岳阿鲧,绩用不成;虞登八凯,五教聿清。举涉其私,乃忝服荣;正直是与,伊道之经。先人匪懈,永世流声;君子下问,敢告侍廷。
 表
 【梁萧子范《为兄宗正让都官尚书表》】纳言之授,皇命所由。五星悬晖,差池紫宫之曲;百官根本,联曹建礼之门。孔蔡该博,垂芳于两京;陈钟令才,比肩于魏代。逖望前英,俯循庸薄;义无尸素,理绝祗奉。
○ 吏部尚书第六
叙事
 吏部尚书者,初汉成帝置列曹尚书四人。其一曰常侍曹,主丞相御史公卿事。後汉初,光武改常侍曹为吏部曹,主选举齐祠事;後汉末改为选部曹;魏代又为吏部曹,专掌选职,右于诸曹尚书。至宋,置二吏部尚书,寻复省一人。(沈约《宋书》云:初,晋世散骑常侍选望与侍中不异,其后职任材散,用人益轻,宋孝武欲重其选,待吏部尚书任重,遂分吏部置三人,以轻其任。蔡兴宗谓人曰:“选曹要重。”常侍闻谈,改之名而不以实。虽主意以为轻重,人心岂有变。)自汉及魏,授此职者,或云吏部尚书,若授诸曹尚书,直云尚书。(汉、魏、晋世,若授吏部者,即云以某为吏部尚书;若授他曹,云某为尚书。至晋、宋、齐已后,始云某授工部、刑部、五兵、度支等尚书耳。)故历代职官之书,皆别纪吏部尚书,不与诸曹同。今书仿此云。(并出《汉官》、《齐职仪》及《五代史 百官志》。)
 事对
 【铨衡 品藻】何法盛《晋中兴书》曰:吴隐之,字处默。少有孝行,与太常韩康伯邻居。隐之母亡,每哭,康伯母辄泣涕,悲不自胜。既而语康伯曰:“汝后若居铨衡之职,当用此人。”及康伯为吏部尚书,因进用之。遂历清望。又李重《为吏部尚书箴序》曰:重忝曹郎,铨管九流,品藻清浊,虽祗慎莫知所寄。
 【题才 著箴】裴ダ《言吏部尚书表》曰:臣少无鉴察之誉,长无题舆之才。李重集曰:重为选曹尚书,著选曹箴,置之左右,以明审才之官。
 【庭牧马 阁聚书】王隐《晋书》曰:邓攸为吏部尚书,当时清静,内外肃然,牧马于家庭。妻息素食,不受一钱。沈约《宋书》曰:少帝即位,蔡廓为吏部尚书,不肯拜,乃以王惠代焉。被召即拜,未尝接客。人有与书求官者,辄聚于阁下。
 【考簿世 调门户】习凿齿《晋阳秋》曰:初陈群为吏部尚书,制九格登用,皆由于中正,考之簿世,然后授任。王隐《晋书》曰:王戎为左仆射,领吏部尚书。自戎居选,未尝进一寒素,退一虚名,理一冤枉,杀一疽嫉,随其沉浮,门调户选。好营生,广收八方园田水碓;周遍天下,聚敛积实,不知纪极。
 【清通简要 祗慎廉平】刘义庆《世说》曰:王浚冲裴叔则二人总角诣钟士季,须臾去。后客问钟曰:“二童是谁?”钟曰:“裴楷清通,王戎简要。后二十年,此二贤当为吏部尚书。冀尔时天下无滞才。”又李重《选曹尚书箴序》曰:重忝曹郎,铨管九流,品藻清浊,虽祗慎莫知所寄。虞预《晋书》曰:卢钦,字子若,少好学,为尚书仆射,领吏部清实选举,称为廉平。
 箴
 【晋傅玄《吏部尚书箴》】明明王范,制为九秩;君执常道,臣有定职。贵无常尊,贱不恒卑,不明厥德,国用颠危。昔舜举禹咎繇,而俊在官;汤举阿衡,而不仁流屏。且表正而象平,日夕而景侧。处喉舌者,患铨衡之无常,不患于不明,故曰无谓隐微。废公任私,无好自专,违众取怨。是以古之君子,无亲无疏,纵心大伦;修己以道,弘道以身。易贵好爵,书慎官人。官不可妄授,职不可暗受。能者养之致福,不能者弊之招咎。衡臣司书,敢告左右。
 表
 【梁沈约《为褚炫让吏部尚书表》】窃惟玄素未辨,必谬朱紫之察;规矩或昧,理丧方圆之功。东西两汉,左雄孤绝于前;南北二晋,山涛莫嗣于后。良由性藏于貌,才隐乎心。楚越无以况其迥殊,山川未足方其险阻。虽复挫暗为明,勉愚生智,亦何以登奇拔异,离渭分泾?
 【梁张缵《让吏部尚书表》】汉革民曹,魏仍东掾,毛孝先以清公见美,卢子若以贞固任职。降及晋世,希睹其人,乐彦辅雍容自守,当时恨其寡誉。山巨源意在拔奇,不免与世沉浮;邓攸牧马家庭,何益止竞之操。卞壶如含瓦石,未闻检裁之功。
 【隋江总《让吏部尚书表》】切以汉置五曹,方今六尚。魏隆八座,拟古六卿;近喻喉舌,远譬枢斗。如东京许郭,西晋裴王,仰首伸眉,可得而论矣。
○ 左右丞第七
叙事
 尚书丞,秦官也。汉因之,至成帝分置列曹尚书四员,便置丞四人;至光武减其二,唯置左右二丞。丞,承也,言承助令仆,总理台事。尚书令与左丞总领纪纲,仆射与右丞掌禀假财谷。魏晋以来,左丞得弹奏八座,故傅咸云:斯乃皇朝之司直,天台之管辖是也。(《宋书 百官志》曰:晋宋之世,左丞主台内禁令,宗庙祠祀,朝仪礼制,选用署吏,纠弹不法;右丞掌台内库藏庐舍,凡诸器用之物及刑狱兵器。)自汉魏以来,品皆第六,秩四百石;梁加品第四,秩六百石。(出《齐职仪》及《五代史 百官志》。)唐龙朔二年,改为左右肃机,咸亨初复旧。

事对
 【纪纲 管辖】蔡质《汉官典职》曰:尚书左丞,凡台中纪纲,皆无所不总。又傅咸《答辛旷诗序》曰:尚书左丞,弹八座以下,居万机之会,斯乃皇朝之司直,天台之管辖。余前为左丞,具此职之要。后忝此任,亻黾亻免从事,日慎一日。
 【司直 准绳】司直见管辖注中。傅畅《诸公赞》曰:许奇,字子泰,为尚书左丞,有准绳操。
 【解交 增秩】《汉官仪》云:汉制八座丞郎初拜,并集都座交礼,迁又解交。《续汉书》云:黄香拜尚书左丞,功满当迁。和帝诏留增秩,后拜尚书,迁仆射。
 【百寮惮 三台清】王隐《晋书》曰:郄弘始为尚书郎,转左丞,在朝为百寮所惮。后坐泄事免。又曰:刘恢,字长升,为尚书左丞,正色在朝。三台清肃,出兼中丞。
 【弹八座 肃三如】弹八座见管辖注。肃三台见三台清注。
 【奏郭奕 弹崔洪】王隐《晋书》曰:傅咸为尚书左丞,时尚书郭奕,咸故将也。累辞疾病不起,复不上朝。又自表妹葬,乞出临丧。诏书听许,咸举奏之。又曰:郄诜为尚书左丞,推奏吏部尚书崔洪。洪曰:“举诜丞而还奏我,此谓挽弩自射。”诜曰:“赵宣子任韩厥为司马,而厥以军法戮宣子。崔侯为国举才,我以才见举,唯官是视,各明至公,何故其言乃至于此也。”洪闻而悦服之。
 【掌威仪 主财用】《续汉书 百官志》曰:左丞掌录尚书吏人上章,百官威仪。《汉官典职》曰:右丞与仆射掌禀假钱谷诸财用。

 【梁沈约《和左丞庾杲之移病诗》】岁暮岂云卿,参差忧与疾;匪浣孰能赐,持身固无述。握兰空盈把,待漏终不溢;嚣喧满眼前,簿领纷盈膝。安用谈天辨,徒劳梦赐笔;挂冠若东都,山林宁复出。
○ 侍郎第八(郎中员外郎)
叙事
 按:侍郎,隋炀帝置也;郎中,秦官也;员外郎,隋文帝置也。初西汉置尚书郎四人。(一人主匈奴单于营部,一人主羌夷吏人,一人主户口垦田,一人主钱帛贡献委输。)光武分尚书为六曹,每一尚书则领六郎,凡三十六郎焉。秦初置郎中令,(领诸郎之在中书者而为之令长也。汉武改名光禄勋。)其属官有三署。(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凡三署也。)署中有郎中、侍郎、无员,多至千人,分隶三署,主执戟侍宫殿。出则充车骑。汉因之。(郎中秩比三百石,侍郎比四百石,以其为郎居中,故曰郎中。以其为郎内侍,故曰侍郎。)《汉官》云:尚书郎,初从三署郎选诣尚书台试,每一郎则试五人。先试笺奏,初入台称郎中,满岁称侍郎,故郎中侍郎之名,犹因三署本号也。(西汉言郎者,多非尚书郎,唯田少为诸曹郎是也。其文帝代冯唐为郎中署长,直不疑盗同舍郎金。武帝代颜驷为郎,三世不迁。成帝时扬雄为侍郎。及诸言以赀为郎,父仕为郎,皆三署郎。至东汉犹难分,有尚书及曹名冠首者即尚书郎,直言为郎亦三署郎。魏以后,即无三署郎。)自汉以来,尚书诸曹郎中、侍郎,或不两置。(或唯置郎中,或唯置侍郎,然二者亦通为尚书郎。)汉世两置,有郎中、侍郎。魏、晋、宋、齐、後魏、北齐唯有郎中。梁、陈两置,有郎中、侍郎。(《五代史 志》云:梁尚书郎,初入台称郎中,功高者转为侍郎。陈氏依梁制,按前代郎中侍郎两置者。侍郎,今郎中之任;郎中,即今员外郎之任。若唯置郎中,亦今郎中之任。)隋文帝开皇初,唯置侍郎,(亦尚书郎也。隋氏讳中,不置郎中,唯置侍郎为尚书郎耳。)寻又每曹置一员外郎。炀帝各于六尚书曹置六侍郎,增品第四,以贰尚书之职。(今六司侍郎。)其诸曹侍郎直曰郎,(除侍字。)曹别置二郎,寻又每曹省一郎,而加承务郎一人,当开皇员外之职。唐又改为郎中,又依开皇,每曹置一员外郎。(隋室讳中,故直称郎;唐初复曰郎中。以上出《汉官仪》、《齐职仪》及《五代 百官志》。)
事对
 【应宿 睹天】华峤《後汉书》曰:馆陶公主为子求郎,不许,赐钱千万,明帝谓群臣曰:“郎中上应列宿,非其人则民受其殃。”王隐《晋书》曰:乐广为尚书郎,与何晏邓等谈讲。卫见而奇之,曰:“常恐微言将绝,今复闻之。”命诸子造焉。谓曰:“此人之水镜也。每见此人,莹然犹披云雾而睹青天也。”
 【起草 题柱】《汉官仪》曰:尚书郎主作文书起草,昼夜更直,五日于建礼门内。《三辅决录注》曰:田凤,字季宗,为尚书郎。容仪端正,入奏事,灵帝目送之,因题柱曰:“堂堂乎张,京兆田郎。”
 【趋墀 伏省】应劭《汉官仪》曰:尚书郎含鸡舌香,伏奏事,黄门郎对揖跪受,故称尚书郎怀香握兰,趋走丹墀。挚虞《三辅决录注》:冯豹为尚书郎,每奏事未报,常伏省闼下,或自昏至明。天子默使人持被覆之。
 【持被 护衣】持被见伏省注中。应劭《汉官仪》曰:尚书郎入直台,廨中给女侍史二人,皆选端正妖丽,执香炉香囊烧薰护衣服。奏事明光殿,省中皆以胡粉涂壁,丹朱漆地。
 【覆锦 含香】蔡质《汉官典职》曰:尚书郎给青缣白绫被,或以锦被。含香见趋墀注中。
 【无双 第一】《东观汉记》曰:黄香知古今,记群书无不涉猎,兼明图谶天官星气钟律历算,穷极道术,京师号曰天下无双,国士瞻重。京师贵香,慕其声名,更馈衣物,拜尚书郎。司马彪《续汉书》曰:胡广,字伯始,举孝廉,试为天下第一,旬月拜尚书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