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类书
- 初学记
初学记
○ 尚书令第三
叙事
尚书,秦置也。(《尚书》曰:龙命汝作纳言。《诗》云:仲山甫出纳王命,王之喉舌,并尚书之任也。周官有司会。郑玄注:若今尚书耳。《天文志》:斗魁六星曰文昌宫。荀绰云:尚书是谓文昌天府也。萧望之云:尚书,百官之本。後汉李固上书云:国家有尚书,犹天有北斗。主为喉舌,斟酌元气。)《汉官》云:初,秦代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主发书,故号尚书,尚犹主也。汉因秦置之。(汉犹隶少府。魏晋以后,政归台阁,则不复隶矣。)故尚书为中台,谒者为外台,御史为宪台,谓之三台。《齐职仪》云:魏晋宋齐并曰尚书台。《五代史志》云:梁、陈、後魏、北齐、隋则曰尚书省。唐龙朔二年,更名中台;咸亨初复为尚书省。光宅初,更名文昌台;长安初,又为中台。神龙初,并复旧为尚书省。案:尚书令,秦官,汉因之。《汉官》云:汉初并用士人为尚书令,秩二千石。(至汉武帝,别置谒者令,用宦者,遂省尚书官。成帝罢中书官,更以士人为尚书令,而至为台主。主赞奏,典纲纪。)又,东汉与司隶校尉、御史中丞皆专席坐,京师号曰三独坐也。《晋公卿礼秩》云:尚书令拜则册命,薨则于朝堂发哀。《五代史 百官志》云:尚书令,至梁加秩中二千石。(《汉官》云:尚书令秩千石,公为之,增至二千石。秦汉秩有中二千石,真二千石,凡四等。比二千石,月得粟百石;二千石,月得粟百二十石;真二千石,月得粟百五十石。其下三等,虽号二千石,其数实不至也。唯中二千石,月得粟百八十石,率一岁得二千一百六十石。中犹满也,言其满二千石。然则古三石唯今一石耳。)至陈,加品至第一,其后并因之而不改。(自魏已来,尚书令品并第三。)
事对
【中台 上省】中台见叙事。《十洲记》曰:崇礼门在东掖门内路西,即尚书上省。崇礼门东建礼门内,即尚书令下舍之门。
【天府 仙台】荀绰《晋百官表注》曰:尚书为文昌天府。司马彪《续汉官志》云:尚书省在神仙门内。王筠《和刘尚书诗》曰:客馆动秋光,仙台起寒雾。
【天阁 礼闱】宋元嘉《起居注》曰:尚书左丞袁启:领曹郎中荀万秋,每设事缘私游。肆其所之,岂可复参列士林,编名天阁。请免万秋所居官。李充《怀愁赋》曰:在中秋之遥夜兮,直崇礼之禁闱。
【天台 画省】傅玄《答卞壶诗序》曰:尚书左丞,弹八座以下,居万事之会。斯乃皇朝之司直,天台之管辖。蔡质《汉官典职》曰:尚书奏事于明光殿,省中画古烈士,重行书赞。
【司会 文昌】《周礼》:天官,司会之职。郑玄注曰:会,大计也;司会主天下之大计,计官之长,若今之尚书矣。文昌事见天府注中。
【出纳诏命 通掌图书】《汉官解志》曰:尚书出纳诏命,齐众喉舌。司马彪《续汉书》曰:成帝建始四年,罢中书官,初置尚书员五人。一人为仆射,分为四曹,通掌图书秘记章奏,各有曹任。已上总载尚书都省。
【八座 三独】《续汉书》曰:光武帝分增三公曹及二曹。其一曹主岁终书课诸州郡事;改常侍曹为吏曹,主选举祠祀;民曹主缮功作盐池苑囿;客曹主护驾羌胡朝贺;二千石曹主辞讼中都宫主水火盗贼。与三公为六曹,并令仆二人,谓之八座。三独见叙事。
【专席 回车】应劭《汉官》曰:尚书令、秦官,铜印墨绶。司隶校尉、御史中丞、尚书令皆专席坐,京师号曰三独坐,言其尊重。魏文帝尝幸至尚书门。尚书令陈矫跪问陛下欲何之,帝曰:“欲案行文书耳。”矫曰:“此臣职分,非陛下所宜临也。”帝听回车而返。《汉官》云:尚书官出,百官寮皆回车避也。
【黑轺 绛服】徐广《车服仪制》曰:尚书令,轺车黑耳后户。《齐职仪》曰:尚书令品第三,秩千石;绛朝服,佩水苍玉。
【方峻 博朗】《续汉书》曰:陈蕃性方峻,徵为尚书令。《晋中兴书》曰:刁协迁尚书令。诏曰:“尚书令协,抗志高亮,才鉴博朗,朕甚嘉之。”
【在位肃 举朝惮】张《汉记》曰:左雄为尚书令,限年四十九试经,然后举孝廉,故雄为令。在位者各自肃。《晋中兴书》曰:卞壶为尚书令,司徒王导称疾不朝。壶奏导专任无敬,事寝不行,举朝惮壶。
【纳言帻 进贤冠】荀绰《晋百官表注》曰:尚书令铜印墨绶,五时朝服纳言帻。又曰:尚书令进贤两梁冠,佩水苍玉。
【黑耳车 彤管珥】徐广《车服仪制》曰:尚书令轺车黑耳后户。应璩《新诗》曰:彤管珥纳言,貂表武弁。
【明习故事 识了旧典】《东观汉记》曰:樊淮,字幼清,为尚书令。《明汉家故事》:熊远启曰:“伏见吏部以太尉荀组为尚书令,领豫州,组朝之素望,识了旧典,不应处外。”
文
【陈后主《授江总尚书令册文》】夫文昌政本,司会化经;韦彪谓之枢机,李固方之斗极。况其五曹斯综,百揆是谐,同冢宰之司,专台阁之任,惟尔道业栗峻,宇量弘深。胜范清规,风流以为准的;儒宗学府,衣冠以为领袖。故能师长六官,具瞻允塞,明府八座,仪形载远,其端朝握揆,朕所望焉,往钦哉。懋建尔徽猷,亮采我邦国,可不慎欤。
箴
【晋张华《尚书令箴》】明明先王,开国承家;作制垂宪,仰观列曜。俯令百官,政用罔僭。昔舜纳大麓,七政以齐;内成外平,而风雨不迷。山甫翼周,靡刚靡柔;补我衮职,阐我王猷。王猷允塞,而四海咸休。虽曰圣明,必赖良材;无曰我智,官不任能。发言如丝,其出成纶;王季道,天网纵替。既无老成,改旧法制;法制不修,不长厥裔。尚臣司台,敢言侍卫。
启
【隋江总《除尚书令断表后启》】司会化本,冢宰朝端,绅所属,仪形攸在,皇世以来,无人则缺。陛下将备厥职,用穆臣僚,不容始自庸菲,以ん物议。当今藩翰至戚,不无其人;廊庙重臣,亦有其器。伏愿慎俞往之则,阐平章之道。公心布款,有理存焉。
○ 仆射第四
叙事
仆射,秦官,仆主也。古者重武,故官曹之长,主领其属而习于射事也。(《汉书 百官表》曰:自侍中、尚书、博士郎、军屯吏、马宰、永巷,皆有仆射,随所领之事以为号。若尚书,则名曰尚书仆射。)汉因秦,本置一人。至献帝,以执金吾营劭为尚书左仆射,分置左右,盖始于此。秦汉秩六百石,公为之,增至二千石。至梁,加秩中二千石。自魏以来品第三;至陈,加品第二。自魏晋以来,省置无恒,置二则左右仆射;或不两置,曰尚书仆射。自东晋以来,祠部尚书多不置,以右仆射主之。若左右仆射并缺,则置尚书仆射,以掌主左事;置祠部尚书,以掌右事。然则尚书仆射与祠部尚书,不恒置矣。(已上出《齐职仪》及《五代史官志》。)唐龙朔二年改左右仆射曰左右匡政,咸亨初复旧。光宅初改为左右相,神龙初复旧。开元初又改曰左右丞相。
事对
【苍玉 皂】《晋百官表注》曰:仆射一人,铜印墨绶。五时朝服纳言帻,进贤冠,佩水苍玉。官品第三,俸月四十五石。《东观汉记》曰:鲍永,字君长,拜仆射,行将军事,将兵安集河东。永好文德,虽行将军,常皂,路称鲍尚书兵。
【排阖 曳履】《钟离意别传》曰:意为尚书仆射,其年匈奴来降,诏赐缣三百疋。尚书侍郎暨酆受诏,误以三千疋赐匈奴。诏大怒,鞭酆欲死,意独排省阖入谏。明帝以合大义,恚损怒消。帝谓意曰:“非钟离尚书,几误降威于此郎。”《汉书》曰:郑崇,字子游,为尚书仆射。数求见谏争,上初纳用之。每见曳革履,上笑曰:“我识郑尚书履声。”
【清恪 忠允】《先贤传》曰:毛,字孝先,为尚书仆射,在官清恪。《晋起居注》曰:尚书高阳王,忠允善政,以为右仆射。
【摄百揆 副端右】谢灵运《晋书》曰:古者重武事,贵射御。取其捷御如仆,各置一人,尚书六人,谓之八座。参摄百揆,出纳王命,古元凯之任也。何法盛《晋中兴书》曰:顾和为尚书仆射,以母老固辞。诏敕谕特听暮出朝还,其优遇如是。寻朝议以临端右之副,不宜处于外,更加银青光禄大夫。
【协宣庶绩 总统留事】《晋起居注》曰:太康元年诏云:尚书旧置左右仆射,所以恢演政典,协宣庶绩。《魏志》曰:桓范荐徐宣为仆射,后加侍中光禄大夫。车驾幸许昌,总统留事。帝还,主者奏呈文书,诏曰:“吾省与仆射何异?”竟不视。
【国之司直 官之师长】《魏志》曰:毛,字孝先,为尚书仆射。时太子未定立,临淄王植有宠。谏曰:“近袁绍以嫡庶不分,覆宗灭国,废立大事,非所宜闻。”会起更衣,太祖谓曰:“国之司直,我之周昌。”又曰:文帝时欲以贾诩为仆射,曰:“尚书仆射,官之师长,天下所望。诩名素不重,非所以服人。”
【五迁四辞 二龙双骥】范晔《後汉书》曰:胡广,字伯始,五迁尚书仆射。王隐《晋书》曰:荀ダ代陈泰为仆射,领吏部,四辞而后受。张诠《南燕书》曰:慕容德以右仆射。封嵩为左仆射,尚书韩讠卓为右仆射。时嵩讠卓并年三十。又以嵩弟融为西中郎将,讠卓弟轨为东中郎将,嵩等俱拜,帝临轩诏令四人同入。嵩等升殿方谢。帝顾曰:“跃二龙于长衢,骋双骥于千里。”朝野荣之。
诗
【梁任彦升《山郡传舍哭范仆射诗》】平生礼数绝,式瞻在国桢;一朝万化尽,犹我故人情。待时属兴运,王佐俟人英;结欢三十载,生死一交情。携手遁衰孽,接景事休明;运阻衡言革,时泰玉阶平。浚冲得茂彦,夫子值狂生;伊人有泾渭,非余扬浊清。将乖不忍别,欲以遣离情;不忍一辰意,千龄万恨生。已矣平生事,咏歌盈箧笥;兼复相嘲谑,常与虚舟值。何时见范侯,还叙平生意。与子别几辰,经途不盈旬;弗睹朱颜改,徒想平生人。宁知安歌日,非君撤瑟辰;已矣奈何叹,辍舂哀国均。
【任希古《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怀诗》】丰野光三杰,妫庭赞五臣;绨缃歌美誉,丝竹咏芳尘。圣历开环象,昌年降甫申;高门非舍筑,华构岂垂纶。凤邸抟霄翰,龙池跃海鳞;玉鼎升黄阁,金章谒紫宸。礼闱通政本,文昌总国均;调风振薄俗,清教正彝伦。星回应缇管,日御警寅宾;叶上曾槐变,花发小堂春。思挂东都冕,言访北山巾;赫赫容台上,千祀耀平津。
【赵彦昭《奉和悼右仆射杨再思诗》】两揆光天秩,三朝奉帝熙。何言集大鸟,忽此丧元龟;坐叹公槐落,行闻宰树悲。壑舟今已去,宁有济川时。
表
【陈徐陵《让左仆射表》】臣闻七十之岁,扬雄拟经;六十之年,平津对策,若斯强壮,固无耆老。臣励则胄华轩冕,才允卿相,出纳流誉,朝野具瞻。臣弘正国老儒宗,情尚虚简,玄风胜业,独王当年;臣重器怀沉密,文史优裕,东南贵秀,朝廷亲贤,并见壮猷,皆宜左执。若汉武好少,则微臣已老;若周文爱老,则有此群才。伏愿天明,更谋梓匠。求其妙选,称是能官。
【隋江总《让尚书仆射表》】藻镜官方,品裁人物;门惊如,不惭屋漏。心抱如水,无欺暗室;但屡淹星鸟,每知忝素,世网拘束,事归亻黾亻免。今此召会,尤增据蒺。窃以端揆副职,官称师长,革履升降,传呼宠赫,仪刑朝首,冠冕彝伦;兼复参综衡流,匡佐圣治,妄膺重责,必践危机。
○ 诸曹尚书第五
叙事
诸曹尚书,秦官也。汉因之,并用士人。武帝改用宦者。成帝又改用士人,(《汉书》云:武帝游宴后庭,公卿不得入,故用宦者典尚书。)置列曹尚书四员,通掌图书章奏之事,各有其任。(一曰常侍曹,二曰二千石曹,三曰民曹,四曰客曹。)光武分为六曹,(分二千石曹为二,分客曹为二,改常侍曹为吏部曹。)并一令一仆射,谓之八座。魏有五曹与二仆射一令,谓之八座。(魏有吏部、左民、客曹、五兵、度支、凡五曹尚书。)晋有六曹,(晋初置吏部、三公、客曹、驾部、屯田、度支六尚书,太康中有吏部、殿中、五兵、田曹、度支、左民六尚书,东晋有祠部、吏部、左民、度支,五兵五尚书。)宋有六曹,(宋加东都官尚书。)梁陈六曹,(齐曹名同宋氏。)後魏、北齐六曹,(後魏、北齐有吏部、殿中、祠部、七兵、都官、度支。)后周依周礼,置六官尚书之任。隋氏六曹。(隋有吏部、礼部、兵部、都官、度支、工部。开皇三年,改度支为户部,都官为刑部,是也。)唐六曹。(初置民部。余同隋氏。贞观末改民部为度支,寻复改为户部;龙朔二年改尚书为太常伯;改吏部、礼部、户部、兵部、刑部、工部为司列、司礼、司元、司戎、司刑、司平。则天后又依周礼六官也。)初宋、齐、梁、陈四代复有起部尚书。营宗庙则权置,毕则省。(已上并《汉官》、《齐职仪》及《五代史 百官志》。)
事对
【再升 周历】谢承《後汉书》曰:魏朗,字仲英,入为尚书,再升紫微。謇谔禁省,不屈豪右,为百寮所服,以党事免。朗性矜严,闭门整法,长吏希见,动有礼序。室家相待如宾,子孙如事严君焉。又曰:蔡邕,字伯喈,以持书御史迁尚书。三月之间,周历三台,迁侍中。
【委珠 赐剑】谢承《後汉书》曰:钟离意,字子阿,明帝徵为尚书。交址太守坐赃伏法,以资物簿入大司农。诏班赐群臣,意得珠玑,悉以委地而不拜。帝怪问其故,对曰:“臣闻孔子忍渴于盗泉之水,曾参回车于胜母之乡,恶其名也。赃秽之宝,不敢拜。”帝笑曰:“清乎尚书。”赐钱三十万。《东观汉记》曰:章帝赐尚书剑各一,手署姓名。韩棱楚龙泉,郅焘蜀汉文,陈宠济南锻成。一室两刃,其余皆平剑。其时论者,以为棱渊深有谋,故得龙泉;焘明达有文章,故得文剑;宠敦朴有善于内,不见于外,故得锻成剑。皆因名而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