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类书
- 初学记
初学记
事对
【王酒 贾饵】檀道鸾《续晋阳秋》曰:陶潜九月九日无酒,于宅边菊丛中,摘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人,乃王弘送酒,即便就酌而后归。贾饵见叙事中。【登山 坐湖】登山见叙事中。颜测《九日坐北湖联句诗》曰:亭席敛徂蕙,澄酒泛初兰。
【服黄华 佩赤实】《太清诸草木方》曰:九月九日采菊花与茯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礼记》曰:菊有黄华。《西京杂记》曰:九月九日佩茱萸,令人长寿。《尔雅》曰:椒杀林{艹求}。郭璞注曰:本草茱萸一名杀,而实赤细者。
【游龙山 戏马台】孟嘉《别传》曰:嘉为桓温参军,既知其政,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游龙山,参僚毕集,风吹嘉帽落,不觉。如厕,孙盛时在坐,温授纸笔命嘲之,着嘉坐处。嘉归见之,笑而请纸即答,了不容思。《南齐书》曰:宋武帝为宋公,在彭城,九月九日登项羽戏马台。至今相承,以为故事。
赋
【宋傅亮《九月九日登凌馆赋》】岁九之暮月,肃晨驾而朝逝;度回壑以停辕,凌孤馆而远憩。何物惨而节哀,又云悠而风厉。悴绿蘩于清渚,殒丰灌于荒ㄛ。玩中原之芬菊,惜兰圃之凋蕙;旌竹柏之劲心,谢梧楸之零脆。
诗
【宋谢瞻《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风至援寒服,霜降休百工;巢幕无留燕,遵渚有归鸿。轻霞冠秋日,迅商薄清穹;圣心眷嘉节,鸣銮戾行宫。四筵沾芳醴,中堂起丝桐;扶光迫西汜,余欢宴有穷。
【宋谢灵运《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送孔令诗》】季秋边朔苦,旅雁违霜雪;凄凄阳卉腓,皎皎寒潭洁。良辰感圣心,云旗兴暮节;鸣葭戾朱宫,兰卮献时哲。归客遂海隅,脱冠谢朝列;河流有急澜,浮骖无缓辙。
【齐王俭《侍皇太子九日玄圃宴四言诗》】秋日在房,鸿雁来翔;寥寥清景,蔼蔼微霜。草木摇落,幽兰独芳;眷言淄苑,尚想濠梁。既畅旨酒,亦饱徽猷;有来斯悦,无远不柔。
【梁刘苞《九日侍宴乐游苑正阳堂诗》】上郡良家子,幽并游侠儿;立乘争饮羽,侧骑竞纷驰。鸣珂饰华毛,金袍映玉羁;膳羞殚海陆,和齐胝秋宜。云飞雅琴奏,风起洞箫吹;曲终高宴罢,景落树阴移。微薄承嘉惠,饮德良不赀;取效绩无纪,感恩心自知。
【梁王修已《九日诗》】霜威始落翠,寒气初入堂;隋珠烂似烛,悬梨疑夜光。
【梁刘孝威《九日酌菊花酒诗》】霜花疑始摘,罗衣似适薰;余杯度不取,欲持娇使君。
【梁何逊《九日侍宴乐游苑诗》】皇德无余让,重规袭帝勋;飞悦有道,卉木荷平分。宸襟动时豫,岁序属凉氛;城霞朝晃朗,槐雾晓氛氲。羽觞歌湛露,佾舞奏承云;禁林终晚宴,华池物色曛。疏树翻高叶,寒流聚细文;晴轩连瑞气,飞惹御香芬。
【梁庾肩吾《侍宴九日诗》】辙迹光周颂,巡游盛夏功;钩陈万骑转,阊阖九关通。秋晖逐行漏,朔气绕相风;献寿重阳节,回銮上苑中。疏山开辇道,间树出离宫;玉醴吹岩菊,银床落井桐。饮羽山西射,浮□冀北骢;尘飞金埒满,叶破柳条空。
【周王褒《九日从驾诗》】黄山猎地广,青门官路长;律改三秋节,气应九钟霜。射马垂双带,丰貂佩两璜;苑寒梨树紫,山秋菊叶黄。华露霏霏冷,轻飚飒飒扬;终惭属车对,空假侍中郎。
【隋江总《衡州九日诗》】秋日正凄凄,茅茨复萧瑟;姬人荐初酝,幼子问残疾。园菊抱黄华,庭榴剖珠实;聊以著书情,暂遣他乡日。
【又《九月九日至微山亭诗》】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贺凯《奉和九月九日诗》】商飚凝素龠,玄览贲黄图;晓霜惊断雁,晨吹结栖乌。寒花低岸菊,凉叶下庭梧;泽宫申旧典,相圃叶前模。玉砌分雕戟,金沟转镂衢;带星飞夏箭,映月上轩弧。庆展簪裾洽,恩融雨露濡;天文发丹篆,宝思掩玄珠。承欢徒耸,负驰窃忘躯。
书
【魏文帝《与钟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是月律中无射,言群木庶草,无有射而生。至于芳菊,纷然独荣,非夫含乾坤之纯和,体芬芳之淑气,孰能如此。故屈平悲冉冉之将老,思飧秋菊之落英。辅体延年,莫斯之贵,谨奉一束,以助彭祖之术。
○ 冬至第十二
叙事
《玉烛宝典》曰:十一月建子,周之正月。冬至日,南极景极长,阴阳日月万物之始,律当黄钟,其管最长,故有履长之贺。沈约《宋书》曰:冬至朝贺享祀,皆如元日之仪。又进履袜,(崔る《袜铭》:有建子之月,助养元气之事。後魏北京司徒崔浩《女仪》云:近古妇常以冬至日进履袜于舅姑,皆其事也。袜亦作袜。)作赤豆粥。(《岁时记》云:共工氏有不才子,以冬至日死。为人厉,畏赤豆,故作粥以禳之。)《周礼》曰:冬至日在牵牛,景长一丈三尺;夏至日在东井,景长有五寸。
事对
【殷昴 升辰】《尚书》曰: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孔安国注曰:日短,冬至之日也。昴,玄武中星,亦以七星并正冬之三节也。傅亮《冬至诗》曰:星昴殷仲冬,短晷穷南陆。《春秋考异邮》曰:日冬至,辰星升。
【如正 亚岁】崔《四民月令》曰:冬至之日,荐黍羔,先荐玄冥以及祖祢,其进酒肴及谒贺君师、耆老,如正日。沈约《宋书》曰: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寮称贺,因小会,其仪亚于岁朝。
【阴化 阳升】《礼记》曰:仲冬之月,日短至,阴阳争,诸生荡。郑玄注云:争者,阳欲施,阴欲化,争成功也。崔る《冬至袜铭》曰:阳升于下,日永于天,长履景福,至千亿年。
【阳归 阴谢】《养生要集》曰:南阳张平子云:“冬至阳气归内腹中,热物入胃易消化。”王赞《皇太子会诗》曰:玄阴受谢,青阳启号;气以升新,光以永照。
【珠星 璧月】《汉书》曰:宦者淳于陵渠覆太初历,晦朔望最密,五星如连珠。应劭注云:谓太初上元甲子夜半朔朝冬至时,七曜皆会牵牛。桓谭《新论》曰:日从天元已来,讫十一月朔朝冬至,日月若连璧。
【视朔 推元】《左传》曰:僖公五年正月辛卯日南至。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桓谭《新论》曰:通历数家算法,推考其纪,从上古天元已来,讫十一月甲子夜半朔冬至。
【寝兵 肄乐】《五经通义》曰:冬至所以寝兵鼓,商旅不行,君不听政事。《易通卦验》曰:冬至始,人主与群臣左右从乐五日;天下之众,亦家家从乐五日,以迎日至之礼。郑玄注曰:从者,就也。冬至,君臣俱就大司乐之官,临其肄祭天圜丘之乐,以为祭事莫大于此。
【书物 候风】《左传》云: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黄帝《针灸经》曰:冬至日,风从南来者,名为虚,贼伤人。
【谐律历 度晷景】《易通卦验》曰:冬至始,人主致八能之士,或调黄钟,或调六律,或调五行,或调律历,或调阴阳,或调正德。郑玄注曰:致八能之士者,言选于人众之中,取习晓者使之调焉。谐,调和之也。司马彪《续汉书》曰:天子常以冬夏至日,御前殿,合八能之士,陈八音听乐,均度晷景,候钟律,权土炭,效阴阳也。
【成三光 周四极】《易通卦验》曰:冬至成天文。郑玄注云:天文谓之三光,运行照天下,冬至而数讫,于是时也。祭而成之,所以报也。《吕氏春秋》曰:冬至日行远,道周四极,命之曰玄明天。
诗
【宋傅亮《冬至诗》】星昴殷仲冬,短晷穷南陆;柔荔迎时萋,芳芸应节馥。
【宋袁淑《咏冬至诗》】连星贯初历,令月临首岁;荐乐行阴政,登金赞阳滞。收凉降天德,萌华宣地惠;司瑞纪夜,书云掌朝誓。
【宋鲍昭《冬至诗》】景移风度改,日至晷回换;眇眇负霜鹤,皎皎带云雁。
【隋萧悫《奉和冬至应教诗》】天宫初动磬,缇室已飞灰;暮风吹竹起,阳云覆石来。析冰开荔芭,除雪出兰栽;惭无宋玉辨,滥吹楚王台。
表
【魏曹植《冬至献袜颂表》】伏见旧仪,国家冬至献履贡袜,所以迎福践长,先臣或为之颂。臣既玩其嘉藻,愿述朝庆,千载昌期,一阳嘉节,四方交泰,万物昭苏,亚岁迎祥,履长纳庆,不胜感节,情系帷幄,拜表奉贺。并献纹履七纟两,袜若干副,上献以闻。谨献。
○腊第十三
叙事
《风俗通》曰:夏曰清祀,殷曰嘉平,周曰大蜡,汉曰腊。腊者,猎也,因猎取兽以祭。《玉烛宝典》曰:腊者祭先祖,蜡者报百神,同日异祭也。又《礼记》曰: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八蜡者,一先啬,二司啬,三农,四邮表,五猫虎,六防,七水庸,八昆虫。)汉以戌日为腊,(《魏台访议》曰:王者各以其行盛日为祖,衰日为腊。汉火德,火衰于戌,故以戌日为腊。)魏以辰,(魏土德王,土衰辰,故以辰为腊。)晋以丑。(晋金德,金衰于丑,故以丑为腊。)《左传》曰:虞不腊矣。
事对
【嘉平 明祀】《史记》曰:秦惠文公十二年初腊,始皇三十一年更名腊曰嘉平。周处《风土记》曰:进清醇以告蜡,竭恭敬于明祀。
【魏丑 汉戌】《晋宋旧事》曰:魏帝逊位,祖以酉日,腊以丑日。《魏名臣奏》曰:大司农董遇议曰:“土行之君,故宜以未祖,以丑腊,为得盛终之节,不可以戌祖辰腊也。”应劭《风俗通》曰:或曰腊,接也。新故交接,狎猎大祭,以报功也。汉火行衰于戌,故以戌为腊。
【祠彘 磔鸡】《汉书》曰:高祖十年春,有司奏令县道常,以春二月及腊祠社稷以羊彘。王肃《仪礼》曰:季冬大傩,旁磔鸡,出土牛以送寒气,即今之腊,除逐疫磔鸡苇绞桃梗之属。
【魏辰 晋丑】《魏台访议》曰:诏问何以用未祖丑腊?臣崇对曰:“按《月令》,孟冬十月腊先祖五祀,谓荐田猎所得禽兽,谓之腊。”《左传》曰:虞不腊矣,唯见此二者,而皆不书日。闻先师说曰:“王者各以其行之盛祖,以其终腊。水始生于申,盛于子,终于辰,故水行之君,以子祖辰腊。火始生于寅,盛于午,终于戌,火行之君,以午祖戌腊。木始生于亥,盛于卯,终于未,故木行之君以卯祖未腊。金始生于巳,盛于酉,终于丑,故金行之君以酉祖丑腊。土始生于未。盛于戌,终于辰,故土行之君以戌祖辰腊。”今魏据土德,宜以戌祖辰腊。《晋起居注》曰:安帝安崇四年十二月辛丑,腊祠作乐。
【劳农 纵吏】司马彪《续汉书》曰:季冬之月,星回岁终,阴阳已交,劳农夫享腊以送故。蔡邕《独断》曰:腊者,岁终大祭,纵吏人宴饮也。
【荐禽 祭兽】荐田猎所得禽,已见上。应劭《风俗通》曰:周曰大蜡,汉改曰腊。田猎取兽祭祖。
【晨炊 冬酿】干宝《搜神记》曰:宣帝时,阴子房者,至孝有仁恩,尝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房再拜受庆,家有黄羊,以祠之。崔《四民月令》曰:十月上辛,命典馈清麴,酿冬酒,以供腊祀也。
【祈五祀 祭百神】《礼记》曰:天子乃祈年于天宗,大割牲,祠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许慎《说文》曰:腊,冬至后壬戌腊祭百神。
诗
【晋裴秀《大蜡诗》】日躔星纪,大吕司辰;玄象改次,庶众更新。岁事告成,八蜡报勤。告成伊何,年丰物阜;丰孝祀,介兹万祜。报勤伊何,农功是归。穆穆我后,矜兹蒸黎;饮飨清祀,四方来绥。充刃郊甸,鳞集京师;交错贸迁,纷葩相追。掺袂成幕,连衽成帷。有肉如邱,有酒如泉;有肴如林,有货如山。率土同欢,和气来臻;祥风叶顺,降祉自天。方隅清谧,嘉祚日延;与民优游,享寿万年。
【宋张望《蜡除诗》】鲜冰迎流结,凝溜垂帘;人欣八蜡畅,谁知岁华尽。
【北齐魏收《蜡节诗》】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
○ 岁除第十四
叙事
《吕氏春秋 季冬纪》注曰:前岁一日,击鼓驱疫疠之鬼,谓之逐除,亦曰傩。(《论语》曰:乡人傩,孔子朝服立于阼阶。张衡《东京赋》曰:卒岁大傩。)《荆楚岁时记》曰:岁前又为藏钩之戏。(《辛氏三秦记》云:昭帝母钩弋夫人手拳而国色,今人学藏钩亦法此。钩亦作区。)
事对
【宿岁 迎年】《荆楚记》曰:岁暮家家具肴蔌,诣宿岁之位,以迎新年,相聚酣饮。
【去故 纳新】《荆楚记》曰:留宿岁饭,至新年十二月,则弃之街衢,以为去故纳新也。
诗
【唐太宗《守岁诗》】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钩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又诗】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
【《于太原召侍臣赐宴守岁诗》】四时运灰,一夕变冬春;送寒余雪尽,迎岁早梅新。
【梁庾肩吾《岁尽应令诗》】岁序已云殚,春心不自安;聊开柏叶酒,试奠五辛盘。金薄图神燕,朱泥印鬼丸;梅花应可折,惜为雪中看。
【薛道衡《岁穷应教诗》】故年随夜尽,初春逐晓生;方验从军乐,饮至入西京。
卷五 地理上
○ 总载地第一
叙事
《抱朴子》云:太极初构,清浊始分,故天先成而地后定。《白虎通》云:地者元气所生,万物之祖也。《淮南子》云:天有九部八纪,地有九州八柱。(《河图 括地象》曰:昆仑山为天柱,气上通天,昆仑者地之中也。地下有八柱,柱广十万里;有三千六百轴,互相牵制;名山大川,孔穴相通。)九州之外有八埏,(《淮南子》云:东方曰沙海,东南方曰沅泽,南方曰丹泽,西方曰泉泽,西北方曰海泽,北方曰塞泽,东北方曰无通泽。《河图》曰:凡天下有九区,别有九州。中国九州名赤县,即禹之九州也。上云九州八柱,即大九州也,非禹贡赤县小九州也。)八埏之外有八,(《淮南子》云:东北方之,曰和邱,曰荒土。东方之,曰棘林野,曰桑野。东南之,曰大穷,曰众安。南方之,曰都广,曰反户。西南方之,曰焦侥,曰火土。西方之,曰金邱,曰沃野。西北之,曰一目,曰少所。北方之,曰积冰,曰委羽。)八之外有八极。(《淮南子》云:东北方曰方土之山,曰苍门。东方曰东极之山,曰开明门。东南方曰波母之山,曰阳门。南方曰南极之山,曰暑门。西南方曰编驹之山,曰白门。西方曰西极之山,曰阊阖之门。西北方曰不周之山,曰幽都门。北方曰北极之山,曰寒门。)八极之广,东西二亿三万三千里,南北二亿三万一千五百里。夏禹所治四海内地,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地东西为纬,南北为经。(《周礼》又云:东西为广,南北为轮。)《尔雅》云:东至于泰远,西至于国,南至于濮铅,北至于祝栗,谓之四极。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言所居近于海。)《纂要》云:嵩,泰,衡,华,恒,谓之五岳;江,河,淮,济,谓之四渎;上,中,下,谓之三壤;山林,川泽,邱陵,坟衍,原隰,为五土。(《周礼》:大司徒辨五地之物,一曰山林,其动物宜毛物,其植物宜皂物;二曰川泽,其动物宜鳞物,其植物宜膏物;三曰邱陵,其动物宜羽物,其植物宜窍物;四曰坟衍,其动物宜介物,其植物宜荚物;五曰原隰,其动物宜裸物,其植物宜丛物。)《物理论》云:地者,其卦曰坤,其德曰母,其神曰,亦曰媪。大而名之曰黄地,小而名之曰神州,亦名后土。(黄地,举八极之内地;神州,王畿方千里内地神也;后土,社也;社,地主也。所在皆得言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