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府元龟

神三年九月癸卯立密皇太后庙于邺后杜氏生帝而薨帝既立追尊号。又立庙于邺(置祀官太常博士齐郎三十馀人侍祀岁五祭)刺史四时荐祀以魏郡太后所生之邑复其调役後甘露降於庙庭。
太延元年十一月行幸邺祀密太后。
文成兴安元年十月戊申即位十一月壬寅追尊皇考景穆太子为景穆皇帝庙号恭宗皇妣闾氏为恭皇后(臣钦。若等曰:是年二月南安王僭立上太武尊谥庙号世宗)。
大安元年正月辛酉奉世宗恭宗神主于太庙。
献文以和平六年五月甲辰即位六月丙寅上文成皇帝尊谥庙号高宗。
天安元年三月辛丑奉高宗神主於太庙。
孝文承明元年六月辛未上太上皇帝尊谥曰:献文皇帝葬于中金陵庙号显宗。
七月甲辰追尊皇妣李贵人为祖后。
太和五年四月己亥行奉方山建永固石室于山上铭太皇太后终制于金册。
六年十一月帝将亲祀七庙诏有司依礼具仪,於是群臣议曰:昔有虞亲处祖考来格殷宗躬谒介福降大魏七庙之祭依先朝旧事多不亲谒今陛下孝诚发中将思亲祀稽合古王礼之常典臣等谨按旧章并采汉魏故事撰祭服冠屦牲牢之具洗簋俎豆之器百官助祭位次乐官节奏之引升降进退之法别集为拜之仪制可,於是帝乃亲祭其後四时常祀皆亲之。
十二年五月壬寅增置彝器於太庙。
十四年十月癸酉葬文明太皇太后冯氏于永固陵甲戌车驾谒永固陵甲申再谒。
十五年三月甲辰谒永固陵。
四月乙丑谒永固陵己夕阝经始明堂改营太庙诏曰:祖有功宗有德自非功德厚者不得擅祖宗之名居三祧之庙仰惟先朝旧事舛驳不同难以取准今将述尊先志具详礼典宜制祖宗之号定将来之法烈祖有创基之功世祖有开圻之德宜为祖宗百世不迁而远祖平文之功未多於昭成然庙号为太祖道武建业之勋未高於平文庙号为烈祖比功较德以为未允朕今奉迁道武太祖显祖为二祧馀者以次而迁。
七月乙丑谒永固陵己卯诏议祖宗以道武为太祖(臣钦。若等曰:是年四月七月日辰俱有乙丑己卯案太和十二年闰九月十八年闰二月即是年闰在五月六月也。)八月壬申诏郡国有时果可荐者送京师以供庙飨乙巳亲定之礼戊午。又诏曰:明堂太庙并就祖宗配祭配享於斯备矣。白登崞山鸡鸣山庙惟遣有司行事冯宣王诞先王后复因在官长安立庙宜异常等可敕雍州以时供祭十月庚寅谒永固陵十一月丁卯以明堂太庙成迁七庙神主于新庙。
十六年正月始以太祖配南郊始以孟月祭庙宗祀显祖献文皇帝於明堂以配上帝(礼置载戊申诏曰:夫四时享祀人子常道然祭荐之礼贵贱不同故有邑之君祭以首时无田之士荐以仲月况七庙之重而用中节者哉!自须尝之礼颇违旧义今将迎遵往式以此孟月时祠于太庙但朝典初改众务殷凑无违斋洁遂及於今。又按承神飨祖必须择日今礼律未宣有司,或不知此可敕太常令克日以闻)。
九月甲寅朔大序昭穆於明堂祀文明太皇太后於玄室(帝亲为之词云:)。
十月己亥诏曰:夫先王制礼所以经纶万代贻法後昆至乃郊天享祖莫不配祭然而有节白登庙者有为而兴昭穆不次故太祖有三层之宇巴陵无方丈之室。又常用季秋躬驾展处祝礼或有慢之失嘉乐颇涉野合之仪今授衣之旦享祭明堂立冬之始奉太庙。若复致斋白登便为一月再驾事成渎回详二理谓宜省一白登之高未。若九室之美帏次之华未如清庙之盛将欲废彼东山之祀成此二享之敬可敕有司但令内典神者摄行祭事献明道武各有庙称可具依旧式。
十八年闰二月甲戌谒永固陵七月戊戌谒金陵八月庚午谒永固陵十月戊申亲告太庙奉迁神主。
十九年四月太和庙成五月迁文成皇后冯氏神主於太和庙。
二十三年二月甲戌谒永固陵三月辛卯谒金陵。
宣武以太和二十三年四月即位上孝文皇帝尊谥葬於长陵庙号高祖。
六月戊辰追尊皇妣高氏曰:文昭皇后。
十月丙戌帝谒长陵(遵遗诏孝文皇帝三夫人已下悉免归家)丁酉有事於太庙。
景明元年正月壬寅谒长陵十月丁卯朔谒长陵。
二年正月丙辰朔谒长陵。
孝明以延昌四年正月丁卯即位二月甲戌上宣武皇帝尊谥葬於景陵庙号世宗十二月丁卯帝与皇太后谒景陵。
平二年七月己巳车驾有事於太庙。
幼主钊以武泰元年二月乙卯即位三月甲申上孝明皇帝尊谥葬於定陵庙曰:肃宗。
孝庄永安二年三月甲午追尊皇考为文穆皇帝(臣钦。若等按《後魏书》文穆皇帝即彭城王也。)庙号肃祖皇妣李氏为文穆皇后。
四月癸未迁肃祖文穆皇帝及文穆皇后神主於太庙。
前废帝普泰元年二月己巳即位四月壬子有事於太庙。
九月癸巳追尊皇考为先帝皇妣王氏为先太妃(臣钦。若等按《後魏书》先帝即广陵王羽也。)。
後废帝中兴二年二月辛亥上孝庄皇帝谥曰:武怀皇帝(孝武帝即位以武穆庙讳改谥孝庄皇帝庙号敬宗)。
孝武帝(即出帝也。)永熙二年正月丁巳追尊皇考为武穆帝(臣钦。若等曰:武穆帝即广平武穆王怀也。)太妃冯氏为武穆后妣李氏为皇太妃。
西魏文帝以永熙三年闰十二月即位上孝武皇帝尊谥殡於草堂佛寺大统元年三月戊申追尊皇考为文景皇帝(臣钦。若等按《後魏书》文景即京兆王也。)皇妣杨氏为后二年十一月追改始祖神元皇帝为太祖道武为烈祖废帝以大统十七年三月即位四月庚辰上文皇帝追谥葬於永陵。
後周闵帝元年正月辛丑即天王位(臣钦。若等曰:无年号)追尊皇考文公为文王皇妣为文后壬寅祠圜丘诏曰:予本自神农其於二丘宜作厥主始祖献侯(臣钦。若等按《後周书》献侯名莫耶自阴山始居辽西)启土辽海肇有邦国其配南北郊文考德符五运受天明命祖于明堂以配上帝庙为太庙乙巳祠於太庙辛酉。又祠太庙。
四月壬午谒成陵(太祖陵也。)乙酉还宫丁亥祠太庙七月辛亥享太庙。
明帝以元年九月即皇帝位十一月庚子祠太庙十二月庚午谒成陵癸酉还宫癸亥太庙成。
武成元年八月己亥改天王称皇帝追尊文王为文帝祖考为德皇帝(臣钦。若等按《後周书》德皇帝讳耽太祖父也。)。
武帝以武成二年四月即位上明皇帝尊谥葬於昭陵庙。
保定元年正月戊辰诏曰:履端开物实资元后代终成务谅惟宰栋故周文公以上圣之智翼彼姬周爰作六典用光七百自此厥後代失其绪俾巍巍之化历千祀而莫傅郁郁之风终百王而永坠我太祖文皇帝禀纯和之气挺天纵之英德配乾元功侔造化故能舍末魏之弊风蹈隆周之典诞述百官厥用允集所谓乾巡改而重构岂帝王洪范而已哉!朕入嗣大宝思扬休烈今可班斯礼於太祖庙庭己巳祠太庙班太祖所述六官焉(臣钦。若等曰:太祖依《周礼》六官置百官令班行之)。
七月己酉追封伯父颢为邵国公第三伯父雒生为莒国公天和三年五月庚戌祠太庙十月癸亥祠太庙。
建德元年三月诛大蒙宰宇文获四月庚寅追尊略阳公为孝闵帝诏曰:慎始敬终有国彝典事亡如存哲王通制义崇追远礼贵尊亲故略阳公至德纯粹天姿秀杰属魏祚告终宝命将改讴歌允集历数攸归上协苍灵之庆下昭后祗之锡而祸生肘腋[C260]起萧墙白兽噬骖苍鹰集殿幽辱神器弑酷乘舆冤结生民毒流县今泊海澄清气涓荡追尊之礼宜崇徽号遣太师属国公迥(尉迟迥也。)於南郊上谥曰:孝闵皇帝陵曰:静陵。
二年正月乙夕阝祠太庙。
四月己亥祠太庙七月己巳祠太庙。
三年正月己巳祠太庙。
五年六月辛亥祠太庙。
六年四月己巳祠太庙。
十年戊午改葬德皇帝於冀州帝服缌哭于太极殿宣帝以宣政元年六月即位上武皇帝尊谥葬於孝陵庙曰:高祖七月己巳祠太庙。
大象元年正月癸巳祠太庙四月己巳祠太庙。
二年正月癸巳祠太庙。
静帝以大象二年五月入居天台(臣钦。若等按《後周书》宣帝大象元年二月传位於帝居正阳宫至是遂入居天台)上宣皇帝尊谥葬於定陵。
隋高祖开皇元年二月甲子受禅乙丑追尊皇考桓王为武元皇帝庙号太祖皇妣吕氏为元明皇后遣兼太保宇文善兼太尉李询奉策诣同州告庙兼用女巫同家人礼奉迎神主归于京师牺牲尚赤祭用日出改周氏左社右庙为右社左庙未言始祖。又无受命之祧自高祖以下置四亲庙同殿异室一曰皇高祖太原府君庙二曰皇曾祖康王庙三曰皇祖献皇庙四曰皇考太祖武元皇帝庙拟祖迁于上而太祖之庙不毁(臣钦。若等按隋书太原太守惠瑕生平原太守烈烈生宁远将军祯祯生同州刺史桓公忠忠生高祖周末高祖为隋国公诏赠烈为太保康公祯为太傅献公及高祖为隋王自康公而下并建王爵至是并惠瑕立四庙焉)。
四年正月己巳有事於太庙。
七年正月癸巳有事於太庙。
十二年七月己巳有事於太庙。
十月壬午有事於太庙至太祖神主前帝流涕呜咽悲不自胜。
十三年正月壬子亲祀武帝。
炀帝以仁寿四年七月即位上文皇帝尊谥十月己夕阝葬於太陵庙号高祖。
大业元年营建雒邑乃於东都固本里北起天经宫以藏高祖衣冠四时致祭三年六月丁亥诏曰:聿追孝享德莫至焉崇庆寝庙礼之大者。然则质文异代损益於时学灭坑焚经典散逸庙堂制度师说不同所以世数多少莫能是正连室异宫亦无定准朕获奉祖宗钦承景美永惟严配思降大典,於是询谋在位博访儒术咸以为高祖文皇帝受天明命奄有区夏拯群黎於四海革弊於百王恤狱缓刑生灵皆遂其性轻徭薄赋比屋各安其业恢夷宇宙混同车书东渐西被无思不服南征北怨俱荷来苏驾毳乘风历代所弗至编左衽声教所罕及莫不厥角关塞顿颡阙庭译靡绝时书无虚月韬戈偃武天下晏如嘉瑞休徵表里礻是福猗欤伟欤无得而名者也。朕。又闻之德厚者流光治辨者礼缛是以周之文武汉之高光其典章特立谥号斯重,岂非缘情称述即崇显之义乎!高祖文皇帝宜别建庙宇以彰巍巍之德乃遵月祭用表蒸蒸之怀有司以时创造务合典制。又名位既殊礼亦异等天子七庙事著前经诸侯二昭义有差降故其以多为贵王者之礼今可依用贻厥後昆是年有司奏请准前议於东京建立宗庙帝谓秘书监柳誓曰:今始祖及二祧已具令後子孙处朕何所。又下诏唯议别立高祖之庙属有行役遂复停寝九年闰九月己巳幸博陵庚午帝谓侍臣曰:朕昔从先朝周旋於此年甫八岁日月不居条经三纪追惟平昔不可复希言未卒流涕呜咽侍卫者皆泣下沾襟。
●卷三十
○帝王部 奉先第三
唐高祖以隋恭帝义宁元年封唐王二年三月己巳立四亲庙武德元年五月甲子即位六月己夕阝追尊皇高祖瀛州府君曰:宣简公皇曾祖司空曰:懿王皇祖景王曰:景皇帝庙曰:太祖陵曰:永康皇祖妣曰:景烈皇后皇考元王曰:元帝庙曰:世祖陵曰:兴陵皇妣曰:元真皇后(臣钦。若等按唐史隋恭帝义宁元年十二月追赠高祖太祖唐襄公为景王考唐仁公为元王二年三月并高祖立四亲至是追尊为元帝以上事见帝系门)迎神主於太庙。
六年四月己未幸故宅改名通义宫祭元皇帝于旧寝以元真皇后配享高祖哽咽悲不自胜侍卫莫不欷。
太宗贞观三年正月戊午有事於太庙。
九年五月上太上皇谥曰:太武皇帝庙号高祖陵曰:献陵。
七月甲寅增修太庙崇弘农府君及高祖神主并旧四室为六室(臣钦。若等按农农府君太宗之六代祖名重耳仕後魏为弘农太守是岁太宗命有司详议庙制八座等奏议依晋宋故事立亲庙六从之)。
十二月庚戌诏曰:昔周监二代崇文武之典礼汉绍三王尊高光之功烈斯固有国之彝训不刊之令范高祖太武皇帝聪明神武圣犭旬齐应天顺民拨乱反正德侔造化道济区夏靖率土之沸腾拯黔首之涂炭一戎大定四海宅心制治定之礼作功成之乐天地交泰品物咸宁声教遐洎休徵杂沓蛮夷戎狄之长辐辏藁街麟凤龟龙之祥光映图史然犹日慎一日推而弗居迈遂古之鸿名逾前王之至治朕以寡昧丕承景业缅惟永往攀慕终天思弘尊亲之道庶展罔极之志窃惟太原之地肇基王迹事均丰沛义等宛谯理宜别建寝庙以彰圣德详观汉典抑有成规但先皇遗旨务存俭约处奉训诫无忘启处宜令礼官与公卿等详议以闻。
十三年正月乙巳朔谒献陵先日宿卫黄麾仗周卫陵寝至是质明七庙子孙及诸侯百僚蕃夷君长皆陪列於司马门内帝至小次降舆号哭入阙门西面再拜恸绝不能兴礼毕改服入於寝躬亲执馔阅高祖及先后服御之物匍匐床前悲恸左右侍御者莫不欷。
十六年四月辛亥制每荐新於太庙令太常卿及少卿一人行事十二月令左监门中郎将齐士员将兵卫献陵乙酉帝召士员至望见而降殿自迎悲咽不已谓从官曰:顷属岁阴道暮情深罔极所备新衣珍馔欲以正旦奉荐园陵朕。若亲行便劳扈从三元告始家有吉凶庆慰之礼咸重兹日朕不欲烦劳乃自抑止因命江夏王道宗代行所献之物并跪授道宗焉。
十七年四月十一日帝亲谒太庙谢承乾之过。
高宗以贞观二十三年六月即位上文皇帝尊谥庙号太宗陵曰:昭陵八月庚子奉太宗神主于太庙永徽元年五月吐火罗国献大鸟高七尺帝以太宗怀远所致献于昭陵仍刻像于陵之内。
一年正月丙子亲祠太庙及布币献至太宗仰视六年正月壬申朔亲谒昭陵文武百寮及宗室子孙并陪位帝降辇易服行哭就位再拜擗踊礼毕。又改服奉谒寝宫其崇圣宫妃嫔大长公主已下及越赵二国太妃等先於神座左右侍列如平生帝入寝哭踊绝於地进至东阶西面再拜号恸久之乃进太牢之馔加珍饣羞具品引太尉无忌司空越王福曹王明左屯卫大将军程知节并入执爵进俎帝至神座前拜哭奠馔阅先帝先后衣服拜辞讫行哭出寝北门乃御小辇还行宫五月辛未以高祖太武皇帝既开基业不可限以常礼忌日特宜废务。
显庆元年十月幸郑州次汜水以先帝於汜水擒窦建德因平王世充,於是刻石立颂以纪功烈帝自为颂文。
五年二月乙未帝以每年二月太常卿少卿分行二陵事重人轻。又不备卤簿威仪有阙乃令三公行事太常卿少卿为副太常别造卤簿事讫则纳於本司仍著於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