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统历志

<子部,天文算法类,推步之属,大统历志,卷五>



  查表防法凡晨分昏分相并成日周一万 日出分日入分相并亦成日周一万 又晨分昏分之尾数四位相并成一百分日出分日入分之尾数四位相并亦成一百分【即一刻】若尾数
  三位则晨分同日出而昏分日入并同半昼皆尾数三位不变夏至日后每日日出入晨昏半昼分








<子部,天文算法类,推步之属,大统历志,卷五>
<子部,天文算法类,推步之属,大统历志,卷五>
<子部,天文算法类,推步之属,大统历志,卷五>
<子部,天文算法类,推步之属,大统历志,卷五>
<子部,天文算法类,推步之属,大统历志,卷五>
<子部,天文算法类,推步之属,大统历志,卷五>
<子部,天文算法类,推步之属,大统历志,卷五>
<子部,天文算法类,推步之属,大统历志,卷五>
<子部,天文算法类,推步之属,大统历志,卷五>
<子部,天文算法类,推步之属,大统历志,卷五>
<子部,天文算法类,推步之属,大统历志,卷五>
  右立成所载日出入半昼夜晨昏分葢阳城晷刻也凡晷刻长短生于北极出地之髙下极髙则景长差多极卑则景短差平据元史所载当时四海测騐晷景之数二十有七其一为南京北极出地三十四度太强其一为河南府阳城北极出地三十四度太弱其一为岳台北极出地三十五度夏至昼六十刻夜四十刻今立成所载昼夜永短之数于六十则弱于四十则强故知为阳城或南京晷刻也今将元志晷差列后
  四海测騐
  南海北极出地一十五度夏至景在表南长一尺一寸六分昼五十四刻夜四十六刻
  衡岳北极出地二十五度夏至日在表端无景昼五十六刻夜四十四刻
  岳台北极出地三十五度夏至晷景长一尺四寸昼六十刻夜四十刻
  和林北极出地四十五度夏至晷景长三尺二寸四分昼六十四刻夜三十六刻
  铁勒北极出地五十五度夏至晷景长五尺一分昼七十刻夜三十刻
  北海北极出地六十五度夏至晷景长六尺七寸八分昼八十二刻夜一十八刻
  大都北极出地四十度太强夏至晷景长一大二尺三寸六分【通轨作一丈一尺七寸一分】昼六十二刻夜三十八刻







  河南阳城府北极出地三十四度太弱


  州北极岀地一十九度太
  大统厯依授时算立成
  北京日出入时刻昼夜长短












<子部,天文算法类,推步之属,大统历志,卷五>
<子部,天文算法类,推步之属,大统历志,卷五>
<子部,天文算法类,推步之属,大统历志,卷五>
<子部,天文算法类,推步之属,大统历志,卷五>
<子部,天文算法类,推步之属,大统历志,卷五>
<子部,天文算法类,推步之属,大统历志,卷五>
<子部,天文算法类,推步之属,大统历志,卷五>
<子部,天文算法类,推步之属,大统历志,卷五>
<子部,天文算法类,推步之属,大统历志,卷五>
<子部,天文算法类,推步之属,大统历志,卷五>












  大统歴依授时算立成  五星盈缩
  木星 盈缩同用













  火星 盈厯













  火星 缩厯













  土星 盈厯








<子部,天文算法类,推步之属,大统历志,卷五>
<子部,天文算法类,推步之属,大统历志,卷五>















  大统厯志卷五
  钦定四库全书
  大统厯志卷六
  宣城梅文鼎撰
  释凡四则
  印心
  厯生于数数生于理理与气偕其中有神頥焉而不乱也变焉而有常也于是圣人以数纪之尧命羲和舜在玑衡皆是物也中遭秦炬先宪略亡自太初以后作者数十家人各效才王郭肇兴大成斯集夫天不变理亦不变故厯代贤者徃徃騐天以立法要皆积有毕生之精力始得其一法之合乎理有圣人虽起不复能易者而后之不刋以至今鼎何人也敢与于斯夫创起者难为功观成者易为力昔人縁理以立数今人因数以知理期以信吾心焉耳矣所不能信者不敢知也其或章句繁复徃复谆然夫必如是而后自信以信于古人僣越获罪既无所逃拘滞固陋贻诮通方幸有以教
  存疑
  大统厯法所以仍元法不变者谓其法之善可以永久也夫既仍辛巳之元合用授时之数乃以今所传较之厯经参伍多违岂别有说愚故不能无疑也按厯经上考徃古则嵗实百年长一周天百年消一下騐将来则嵗实百年消一周天百年长一此其据徃以知来自尧典征降而诸史所载可以数求者当时则既一一騐之矣而今所传嵗实一无消长此其可疑一也又按厯经诸应等数随时推测不用为元固也今则气应仍是五十五日○六百分周应仍是箕十度至于闰应原是二十○万一千八百五十分今改为二十○万二千○五十分较授时后二百分转应原是一十三万一千九百○四分今改为一千三万○千二百○五分较授时先一千六百九十九分交应原是二十六万○千一百八十七分八十六秒今改为二十六万○千三百八十八分较授时后二百○○分一十四秒或差而先或差而后以之上考辛巳必与元筭不谐若据厯经以歩今兹亦与今筭不合然则定朔置闰月离交防之期又安所取衷也岂当时定大统厯有所测騐而改之欤夫改宪则必另立元今气应周应俱同而独于数者有更此其可疑二也又按厯经盈缩迟疾皆有二术其一术不用立成其一术用立成然只有用之之法而无其图其迟疾图则又仍如古式只二十八日日数而无逐限细率意者当时修史者之遗忽欤抑有所禁秘也今据此所载立成以求盈缩二术俱谐以求迟疾则自八十三限以至八十六限与前术有所不合意其所谓立成者有异欤据元史王恂先卒其立成之稿俱未成书郭公守敬为之整齐意者厯经前术为王公未定之稿欤此其可疑三也又如日月食开方数乃所求食分横过半径之数据厯经皆五千七百四十乗之今改月食者为四千九百二十乗是所测闇虚小于原所测者二十分也则其所测月轮圆径亦小于原所测者一十分也苟非实有测騐于天又何敢据此以非彼欤苟非于交食之际立浑比量周径纵横之数何从而定欤苟非于亏复之际下漏刻以騐之定用分之多少何自而知欤此其可疑四也又有自相背驰如立成所载日出入半昼分是自冬至夏至后顺数只问盈缩不言初末而通轨求日出入法又似有初末二图此皆不可意断者至于昼夜永短与元史所载大都刻数不同则以北极高下黄道因之所在而殊理固然也然篇首皆不言郡省撰名复载王恂岂当时九服晷漏之永短皆推有图而元史止载其一欤然毕竟此所列者据何地为则也此其可疑五也凡此数端同异出入未敢偏据姑即所传略附笺疏去取是非俟之君子
  刋误
  大抵一书传经数手多非其旧或誊冩鲁鱼或简编蠧蚀故君子慎阙疑也乃若専守残文习焉不察有所未解强入以己意参之遂使斵轮不传糟粕并失金根輙改燕郢何凭今于其尤谬乱者是正数条或据厯经或据本书非敢逞私凭臆以重获罪于古今也一者日月食限乃筭家所凭以定食不食者也而今所载或失而出或失而入失而入不过虚费筹策而已失而出则将据此以断不食其有不合将以疑立法之不详今皆据阴阳食限极之诸差所变以为常凖即据本书以定似为稍宻脱有不合其必非本筭所能御矣其日食夜刻月食昼刻亦据本书及厯经所载时差并定用分得之其月带食若据厯经定用分尚有微差亦不多也一者月食时差分据厯经为定葢厯考古厯皆与此所载不合故断以厯经一者黄道定积度原以嵗差推变自大衍以后为法畧同今若定钤何异胶柱今断以厯经仍以天启辛酉一年歩定为式一者月食皆内分据厯经原以既内分与一十分相减相乗平方开之也今则讹为一十五分夫月食十分而既其既内五分倍之为十分而止矣安得有所谓既内十五分乎今以较求句股法求得既内小平圆积数皆与所求相应一如厯经原法故断从之别有图说以证其理一者日月带食凡日出入分在初亏已上复圆已下是为带食而出入也今则讹为初亏已上食甚已下是得其半而失其半求之厯经亦复仍讹故愚亦不敢全据厯经者谓有此等处也今据后已复光未复光条改为复圆分已下厥数实谐于理亦畅又月食通轨前所録数定望并晨昏分下注误又月食分秒定子法误又月食定用分并既内分定子俱误又月食更防归除法并定数法俱误又迳求次年天正交泛分条误多有闰无闰每月加数今皆刋正
  补遗
  算有所必不可畧句与字有所必不可无而或无之或畧之则非作法者之故为秘惜也如日食交前后条正交交定度在七度已下数虽在正交度下而实则阳厯交后度也法宜加交终度减之此筭之所必不可畧者也乃此书既不之载至元厯经亦复阙焉何也夫此亦数之易知当必非所甚秘岂非梨枣铅椠者之责乎将谓精于筭者自能知之而无所用书欤今輙断之以理重为补定古人而得见我何以幸教之也又如定子法为乗除后进退而设甚便于初学其立法立意不可谓不至也乃多有遗去言十定一不满法去一二语者夫定子所以御乗除之变而此二语又所以通定子之穷若无此二语则何如不定子之为愈乎又如求天正赤道黄道度二条皆不用定子夫赤道不定子知其所减者为度位乎为分位乎黄道乗除不用定子固也然何以处夫除不满法与夫减过积度只剰秒微者乎又如食甚入盈缩条遗食甚甚字夘酉前后条遗定望望字凡此皆字与句之所必不可无者也今皆补定
  日月交食通轨用数目録
  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十五分七十五秒
  按此即周天分浑然本体其数则亦以日度纪之也
  半周天一百八十二度六十二分八十七秒半
  按此即周天二象之数乃二分周天之一
  半嵗周一百八十二度六十二分一十二秒半
  按此乃太阳行天半嵗之数即不及半周天之七十五秒也
  周天象限九十一度三十一分四十三秒七十五微按此乃四分周天之一象者四象阴阳老少也
  交终度三百六十三度七十九分三十四秒一十九微六按此以月平行度乗交终之数月入交一转凡行天度有此数也
  交中度一百八十一度八十九分六十七秒○九八按此以月平行乗半交之数月入交一半凡行天度有此数也
  正交度三百五十七度六十四分
  按此于交终度内减去六度一五有竒也
  中交度一百八十八度○五分
  按此于交终度内加入六度一五有竒也○日食入交度有加减者日既高于月黄道在天亦高于月道故当其初入阴厯六度时月之行天虽在日北而人之见月尚在日南中交度所以有加也及其将入阳厯尚差六度时月之行天虽在日内而人之见月已出日外正交度所以有减也此古人测騐之宻也其所以然则亦中国地势为之
  前凖一百六十六度三十九分六十八秒
  按前者交前也入阴厯满此是在正交前也入阳厯满此是在中交前也以后凖减交中即得
  后凖一十五度五十分
  按后者交后也入阳厯在此数以下是正交后也入阴厯在此数以下是中交后也凖者定也凡月食在交前后以此为定葢无论交前交后皆以十五度五十分为定过此则不食也前凖数虽多以减交终度则亦十五度五十分也
  日周一万分
  按自子正初刻至夜子初四刻有此分【即授时日法也唐末民间曽有万分厯】
  半日周五千分
  按自子正初刻至午初四刻或自午正初刻至夜子初四刻皆有此分
  月平行分一十三度三十六分八十七秒半
  按置月行极迟极疾度数一转之积以月行一转之日平分之得此数
  日行分八分二十秒
  按此乃一限之日行分也月行一限在日周一万内得八百二十分也葢万分日之百即百分度之一分也
  刻已上日月皆食【案此句上有缺文后二已字下有脱字】
  在○日五千四百五五已 日月皆食 在二十五日六一五一已上日月不食
  在一十二日○○八九已上日月不食 在一十四日一五一六已下日月皆食
  阴食入交
  在一日二十五刻已下不食 在一十二日四十二刻已
  月食
  在一日一八七二已下日食 在二十六日○二四九已上日月皆食
  在一十二日四一八九已上 在一十四日七九三三已下
  又在交望一十四日七六五二九六五已下日月皆食又在交终二十七日二一二二二四已下日月皆食又在交中一十三日六○六一一二已下日月皆食右各日月食限如日食视其定朔小余在夜刻者如月食视其定望小余在昼刻者即同不食亦不必推算也又与各交泛者数同则食也不同者不食其已上已下皆指小余而言凡数自万已上为大余自千已下为小余○凡日食视其定朔小余在一千二四九已下八千八百已上皆在夜刻也起亥初初刻止丑正四刻○凡月食视其定望小余在三千○一六已上七千○八三已下皆在昼刻也起辰初初刻止申正四刻
  日食分二十分
  按此置日食十分倍之【并日体月影各十分即二十分】
  月食分三十分
  按此置月食一十五分倍之【倂月体十分闇虚二十分共三十分】
  阴食限八度  定法八十分
  按阴者月入阴厯是在黄道北在日内也在日内则易为揜故八度食也○阴食八度故阴定法亦八十分以八十分除八度即得阴食十分也
  阳食限六度  定法六十分
  按阳者月入阳厯是在黄道南在日外也在日外则难为揜故六度食较阴食近也○阳食六度故阳定法亦六十分除六度即得阳食十分也
  月食限一十三度○五分  定法八十七分
  按以月食定法八七除一十三度○五分即得月食一十五分也○月既小于闇虚闇虚所至即月所至无高小故不论阴阳厯皆十三度即食也闇虚者日之影倍大于月故月食十有五分所谓既内既外也
  日月食限数【凡数满万为日千为十刻百为单刻】
  阳食入交
  在○日五十刻已下日月不食 在二十六日○二刻已上日月皆食
  在一十三日○○刻已上日月皆食 在一十四日七十五
  按自定朔之法行而日食必在朔厯家以是騐其疎密者千有余年矣厯至授时法益密数亦简虽然月有交也逐交歩算虽简亦繁许学士之讥世医谓猎不知兎广络原野术已疎矣今通轨所载食限颠倒缪乱殆不可以数求其误后学将何已乎愚不自揣輙为订定如左